網際網路與綠色金融結合呈十大趨勢

2020-11-26 中國網財經

  日前,「綠色金融、水環境產業生態化發展研討會」在杭州舉行。同日,浙江大學經濟學院中歐一帶一路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碳銀網際網路科技碳銀研究院、南方中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浙江省分行共同發布了《2017網際網路+生態金融趨勢報告》。

  《趨勢報告》基於我國「網際網路+」與綠色生態金融的發展態勢,指出「十三五」時期,將是網際網路與生態金融深度融合的起步期,網際網路將為綠色金融實現信息、整合、管控與徵信等功能。通過「信息」與「金融」兩大最具有流動性的資源的深度融合,將產生對環保產業、社會關注、工業製造等領域的綠色金融化,將使我國的「庫茲涅茨環境曲線拐點」提前到來。

  《趨勢報告》作者之一,浙江大學中歐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正榮博士表示:「十三五」時期,網際網路與綠色金融的結合將呈現十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十三五」是中國綠色金融起步期。2016年是中國綠色金融的元年,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了2052.31億元,也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轉型關鍵年,兩者在2017年後進入融合發展的關鍵階段,具體表現為金融界開始重視大數據在產業投資中的作用。

  趨勢二:與網際網路結合的綠色金融,將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趨勢三:「網際網路+」成為節能環保行業、工業經濟綠色化過程中產融結合的重要工具。

  趨勢四:「十三五」時期的網際網路+生態金融,是一個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與大數據,引導綠色金融資源,朝著與社會大眾、節能環保行業企業,以及可持續生活和生產模式相結合的金融資源配置與管理生態系統。

  趨勢五:通過金融創新實現社會關注的金融化,投資於環境保護的商業與公益實踐,並培育民眾的綠色生活方式。

  趨勢六:從政府環境治理出發的網際網路綠色金融,將通過信息化的數據管理,在金融資源的配置,稅收財政槓桿的運用上,對節能環保項目,進行「賞優罰劣」。

  趨勢七:將平臺服務商的信息用於引導金融服務的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當前國內開展商業實踐的「碳銀網」模式,是對P2F2B的一種詮釋。

  趨勢八:通過大數據管控引導產業經濟綠色化發展,實現「綠色工業4.0」。

  趨勢九:「網際網路+綠色金融」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新亮點。

  趨勢十:「信息+金融」兩種最具流動性和控制力的資源的結合,模式創新與生態化,將為未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找到共生之道。

  【又訊】在本次研討會上,由南方中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碳銀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交通銀行浙江省分行發起設立的綠色產業投資平臺成立,主要投資於汙水處理、汙泥處置、流域治理等水環境產業。

  浙江碳銀創始人、CEO俞兆洪表示,平臺的成立是碳銀產融生態體系的延伸,碳銀的核心競爭力是依託網際網路的功能,搭建產業物聯網平臺,並通過技術埠的大數據功能,讓綠色產業的供需雙方獲取技術更便捷,使用資金更簡單,項目落地完成更標準,從而讓更多的優質綠色資產與綠色金融對接。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金融趨勢下的三大生存法則
    網際網路金融趨勢下的三大生存法則 2013-11-05 12:57
  • 賈康:金融和網際網路融合滲透勢在必行
    第一,要以金融有效支持中國實體經濟升級換代,結構優化的升級版的形成這個方面勢在必行;第二,一定要有金融主體和金融產品多元化的實質性改革;第三,必須正視中國的政策性金融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第四,金融創新發展要和現在領導層、管理部門不遺餘力的支持PPP結合,這個結合是勢在必行的;第五,金融和網際網路的融合滲透是勢在必行的;第六,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
  • 網際網路金融的天外來客
    網際網路金融的天外來客,運營商來攪局,根據最近網絡報導,中國電信旗下第三方支付「翼支付」聯合民生銀行推出一款名為「添益寶」的理財產品,面向高級實名認證用戶。這是國內運營商率先推出的「寶寶」類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達5%~7%。據證實,該款理財產品對接的是一隻貨幣基金。
  • 「算數」浙江金融助力綠色發展 看哪些人更關注金融?
    打造萬億級金融產業,醞釀錢塘江金融港灣,中國金融版圖正在崛起一塊「浙江高地」。 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省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920億元,同比多增1329億元,增量為近5年同期最高值,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全省金融運行呈現「總量多增、結構優化、價格回落」的良好發展態勢。
  • 2018中國十大金融公司排行榜: 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新金融齊頭並進
    幾年前,中國幾大頭部金融公司還牢牢被銀行、保險等公司佔據,而現在提到金融公司,人們想到的除了這些傳統行業,還有風頭正盛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   時下,依靠強大的資本背景,許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已迅速崛起,並成長為角逐金融領域的重要角色,擴充著中國金融市場樣態。下面,小編就來詳細分析位於頭部的十家金融公司的具體情況。
  • 易觀智庫:2015年網際網路理財三大趨勢預測
    究其原因,與互聯理財的「網際網路」基因作用發揮充分,但「金融」屬性威力不足有關——在入口、流量、體驗上網際網路化良好,卻並沒有在理財產品類型豐富性、風險與收益多元性等方面有效突破。易觀智庫最新推出的《網際網路金融之網際網路理財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是網際網路理財向傳統金融繼續取經的一年,其發展也將向著深度融合、跨界合作及平臺化的趨勢推進,而新的國民「寶寶」也將誕生。
  • 網際網路金融:概念炙手可熱 實質標的稀缺
    在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行業的人口紅利減弱,更大的機會來自於向傳統行業的滲透,這是大趨勢,網際網路金融是這一趨勢在金融行業的體現。  目前,金融機構存在不合理的壟斷利潤,用戶體驗也不夠好,網際網路依靠大量的用戶基礎和對用戶體驗的追求,可以逐漸改變金融行業的生態。
  • 《中國金融》|全球綠色分類標準及發展
    綠色分類標準是綠色金融的通用語言,建立一套適合本國並與國際接軌的綠色分類標準,是全球各國發展綠色金融應當優先開展的基礎性工作。綠色分類標準是綠色金融發展的核心和基礎綠色分類標準是綠色金融生態鏈的基礎,是政策制定、評估認證、產品設計、環境與氣候風險識別及信息披露的前提,而綠色分類方法學則是整個標準體系的核心。
  • 介入綠色金融領域 共同推動綠色發展
    中外嘉賓圍繞「全球經濟復甦」「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認為,當前全球債務水平攀升增大風險隱患,全球供應鏈進一步收縮,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強有力的國際合作,攜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治理挑戰,從而推動全球經濟重返穩定復甦軌道。」
  • 十大角度看眾籌如何演繹網際網路+跨境農業?
    從網癮少年到夢想改變世界的父親網際網路金融在國內的流行,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藉助眾籌模式創業,項目也是五花八門。對於莊遊這樣一個藉助眾籌模式玩網際網路+跨境農業的創業項目,包括劉曠本人在內的很多人一開始都充滿了好奇:為什麼創始人會選擇這樣一個項目?於奇楠究竟是何方神聖?
  • 2021-2027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在多年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市場資料進行整理,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行業進行了全面
  • 2020重慶中新金融論壇: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
    11月24日上午,2020中新金融峰會「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專題會議在重慶來福士洲際酒店舉行,會議由北京大學中國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科技大學中國「一帶一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羅勇傾情主持,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董事總經理陳淑珊、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行副行長謝雯、緬甸協力銀行董事總經理顧問廖志成、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邱慈觀、德勤資深顧問簡耀強
  • 網際網路金融的「救星」:未來,生物識別能做什麼?
    自從網際網路金融這一熱詞誕生之初,其風險控制一直是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用戶、監管部門三方較為擔憂的部分。由於網際網路金融的載體幾乎全部基於網際網路、信息通信等技術,雖然在流程上更加簡單、便捷,但是由於非面對面的方式,其用戶身份風險以及帳戶風險也成倍增加。
  • 創新突破 江蘇銀行綠色金融獲兩大榮譽獎項
    央廣網南京12月21日消息 近日,在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等單位主辦的「2020江蘇省綠色金融年度峰會」上,江蘇銀行榮獲「2020江蘇省綠色金融十大傑出機構」榮譽。作為國內首家完成該測試的商業銀行,江蘇銀行「環境因素對化工、醫藥行業信用風險壓力測試」項目獲評「2020江蘇省綠色金融十大創新案例」。作為江蘇省內最大法人銀行,江蘇銀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近年來,該行圍繞「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目標,著力打造專業化經營體系和社環風險管理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此前兩年,關於語音AI、圖神經網絡、晶片等多項趨勢預測已經成為現實。今年,達摩院從原子動能、比特躍遷、場景變革三個角度發布了十大科技趨勢,讓我們一睹為快。  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然而,受限於成本高昂、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諸多新型材料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
  • 網際網路+金融:金融機構的變革及機遇(上)
    除了銀行與券商外,其他傳統金融機構業務大多仍處於第一階段,或乾脆未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 風險提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過嚴,技術落地應用速度低於預期 目錄 1 「網際網路+金融」: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化的簡要介紹 當前,網際網路對不同金融機構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按程度可大致劃分為如下三類。 最初級的影響是:網際網路為傳統金融機構業務的開展提供新的便利渠道——即線上營銷的模式,但並未改變業務的本質及開展模式,唯一的變化是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
  • 從三個維度看網際網路金融之熱
    如何「在跑步中完成調整」,對於我們的智慧是一次全新的考驗——現在有一個概念很熱——「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圈」。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搶灘」金融市場,還是傳統金融機構加快網際網路業務創新,抑或第三方力量(如通訊運營商、中介機構等)涉足網際網路金融服務,都客觀反映網際網路金融已呈現多元化趨勢。有人稱之「百花齊放」,有人稱之「魚龍混雜」。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 專家:推進綠色金融發展 關注綠色產業領域投資機會
    本報記者 包興安 10月11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以下簡稱「綠金院」)2020年會在京舉辦。來自各部委,國內外學術機構、金融機構、國際機構以及大型央企的代表出席活動,共同論道國內外綠色金融最新進展及趨勢。
  • 網際網路安全五大特徵:病毒呈現網際網路化趨勢
    中新網3月30日電近日金山網絡總結了2010年網際網路安全威脅的五大特徵,據悉,2010年病毒木馬呈現「網際網路化」趨勢,高度依賴聯網傳播,同時網絡購物人群成為入侵重點對象。網際網路安全威脅的五大特徵分別是:一、病毒木馬呈現「網際網路化」趨勢,高度依賴聯網傳播1.計算機脫離網際網路的機會越來越少從網民的使用場景看,網際網路寬帶已經普及到中西部地區,網民數量超過4億,3G 網絡、Wi-Fi城市的建設正如火如荼,計算機脫離網際網路的機會越來越少。
  • 網際網路金融年度報告:發展回顧、商業模式及未來展望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 2019 年是資管新規轉型過渡期實施的第一年,財富管理的供給端--不 同類別的金融機構均謀求業務轉型,順應資管新規的要求;其次,正規的財富管理機構發行 的標準化、淨值化產品逐漸被投資者所接受,在破「剛兌」的監管要求下,非標產品、資金池類、 P2P 以及龐氏化互金理財產品的風險、違約事件令投資者在財富管理方面更加成熟和理性, 正規財富管理機構結合網際網路金融思維拓展業務並發展壯大將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