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及金融市場雙向開放駛入「快車道」工行「ETF」在新交所掛牌上市

2020-11-24 華龍網

「EFT敲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吳黎帆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4日10時35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記者吳黎帆)今(24)日,在2020年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以下簡稱「2020中新金融峰會」)上,通過重慶、新加坡兩地連線的方式,兩百多名來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的代表共同見證了「日興資管-工行新加坡中國債券ETF」基金在新交所掛牌上市。據了解,該ETF由工商銀行與中新兩地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推出,初始募集金額約12.6億元人民幣,是全球首支追蹤「中債-工行人民幣債券指數」的基金,將成為中國區以外亞洲市場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追蹤中國國債及政金債的ETF。作為中新互聯互通成果,該基金將為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重要渠道,有力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上市儀式後,「高質量推動金融雙向開放」主題論壇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1樓欣悅廳拉開序幕。參會的中新雙方專家學者和金融機構代表圍繞持續推動和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的體制機制,擴大離岸人民幣債券產品與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深化、完善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以及重慶與新加坡在金融助力中新互聯互通中發揮的作用、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等議題進行了圓桌討論。

論壇聚焦金融雙向開放,探索人民幣國際化路徑,提出把握重慶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中心的機遇,與新加坡一道,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優勢,助力雙循環大戰略下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峰會期間,工行重慶市分行還參與了2020年中新金融峰會重大項目籤約儀式,6個籤約項目金額逾百億,涉及海外發債、跨境投融資、金融機構同業合作、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多個領域。

據工行重慶分行相關責任人介紹,自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落地以來,工行圍繞客戶需求,運用中新項目政策,通過跨境擔保、風險參貸、國際商業貸款、境外發債等方式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升國際影響力,累計推動中新項下跨境投融資項目20個,涉及項目金額超過260億元。2020年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周年,也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5周年,工行重慶市分行將始終秉承總行"ONE ICBC"的全球化、一體化經營理念,扛起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以開放之姿探索金融服務創新,聚全行之力助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更好發展,為重慶加快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關焦點

  • 人民幣國際化及金融市場雙向開放駛入「快車道」 工行「ETF」在新...
    人民幣國際化及金融市場雙向開放駛入「快車道」 工行「ETF」在新交所掛牌上市 2020-11-24 1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先惠技術、康希諾科創板上市;貝殼找房紐交所掛牌上市;FIIL、Zen...
    周覆蓋項目融資情況概要• 先惠技術科創板上市• 康希諾登陸科創板• 貝殼找房紐交所掛牌上市• FIIL完成1億人民幣A+輪融資• ZenCity完成1350萬美元B輪融資• 藥研社完成3億人民幣D輪融資來源 | 盛景嘉成母基金▼
  • 浦東三十而立:金融七大業態聚力,共促開發開放
    短短時間內,上海市分行與新片區管委會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出臺新片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和產品手冊,落地轉口買賣業務等二十餘項新片區首單,以「交行速度」推動臨港新片區發展逐步駛入「快車道」。外資行從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從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外資銀行在華的發展緊緊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起步、發展與騰飛。而對於這片土地的未來,他們也同樣看好。
  • 「請進來」與「走出去」並進 銀行保險國際化駛入多賽道
    2018年末,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境外資產總額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較10年前增長4倍多。而保險業也在負債端和投資端加快國際化步伐。分析人士認為,在邁向國際舞臺的過程中,中資金融機構必須從兩方面「武裝好自己」,一是對「去哪裡」要有充分了解,必須堅持依法合規經營;二是著力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包括滿足發達市場客戶需求的能力,以及達到當地監管要求的能力。
  • 央行行長: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
    中新社上海10月24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4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視頻演講表示,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監管當局應減少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限制,順其自然。
  • ...人民幣將在波動中趨向升值,但雙向波動的彈性會更大。「未來一...
    【機構稱人民幣雙向波動趨勢仍將延續】展望未來走勢,機構普遍認為在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和基本穩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人民幣將在波動中趨向升值,但雙向波動的彈性會更大。「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升值。
  • 南財快評:研究探索澳交所建設,大灣區發展迎來新動力
    其實早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已明確指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支持澳門發展「特色金融業務」。2019年7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在澳門首次發行人民幣國債20億元,這表明了中央政府對澳門發展金融業務的支持態度。然而,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仍然面臨著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
  • 粵閩津自貿區掛牌時間漸近 自貿區建設將啟新格局
    參照上海自貿區的管理模式,構建高效、國際化的投資、營商環境;在金融、航運、商貿、通訊、教育、旅遊、文化等領域對內、外資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  其次是創新貿易發展方式,推進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  最後是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開展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開辦兩岸人民幣跨境雙向貸款試點,爭取設立在自貿區的企業或項目可接受臺灣地區銀行機構發放人民幣貸款;允許區內銀行機構提供擔保,且不納入銀行融資性擔保餘額管理;積極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  該官員表示,福建不僅是先行先試的自貿區,而且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將助推福建自貿區升級。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踏上資本市場快車道 「新希望號」馳騁...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說起新希望,可謂家喻戶曉。1982年從四川起步,從最初的飼料生產,到後來跨入農業科技、食品加工、設施建設、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現在集團的業務已經拓展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8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前茅。
  • 中國太保正式登陸倫交所!首家A+H+G保險公司來了
    來源:國際金融報而立之際,中國太保牢牢抓住了滬倫通的機會。6月22日,中國太保發行的GDR在倫交所正式上市。這意味著,國內首家發行GDR的保險公司和首家A+H+G(上海、香港、倫敦)上市的保險公司已正式誕生!
  • 海外人民幣產品市場擴容 計價產品數量激增
    從當前市場來看,離岸人民幣產品主要包括人民幣存單、人民幣計價債券以及與人民幣計價的衍生品市場,儘管人民幣衍生品市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加深正在快速擴容,但規模仍然相對有限,目前離岸人民幣產品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人民幣存單和人民幣債券。
  • 管濤:人民幣匯率進入大開大合雙向震蕩「新常態」
    多年監管機構的工作經驗,讓他的解讀能夠精準把握政策背後的邏輯和監管意圖;作為學者的嚴謹和獨立的思考,讓他的觀點客觀公允,獨具批判意識;如今,他轉戰機構,更加貼近市場,他的研究視野更加開闊,分析更具大局觀。2020年,全球不確定因素頻出,人民幣匯率也經歷了大開大合的雙向震蕩,上半年跌破7,下半年短短數月又經歷了快速上漲。
  • 央行圈定2021年工作重點:穩健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穩步擴大金融雙向...
    會議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人民銀行將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會議要求,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分步推動建立宏觀審慎壓力測試體系。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踏上資本市場快車道 「新希望號」馳騁向前
    1982年從四川起步,從最初的飼料生產,到後來跨入農業科技、食品加工、設施建設、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現在集團的業務已經拓展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8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前茅。 在資本市場,新希望集團旗下新希望六和在1998年3月就登陸了深交所,是早期上市的民營企業之一,而新希望乳業也在2019年1月成功上市,成為資本市場新貴。
  • 廈門自貿片區高效推動金融創新落地 種好金融創新試驗田
    據了解,廈門自貿片區自成立以來,出臺股權投資、融資租賃、基金基地、企業改制和上市等發展或促進辦法,推動金融企業片區聚集。先後落地了臺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廈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廈門金融租賃、華融資產管理、渤海銀行、中金系基金、廈門黃金投資公司等一批知名金融企業。  截至2019年2月末,自貿片區內共有銀行業機構41家,較掛牌前增加22家,且新增機構級別較高。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點評:董登新(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新證券法於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本次證券法修訂進一步完善了證券市場基礎制度,體現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是我國證券法實施2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修訂,也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的新徵程。
  • 政策框架持續完善 人民幣跨境使用效率躍升
    多位監管部門及業內人士日前在「人民幣跨境使用 更好服務企業貿易投資便利化座談會」上表示,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推動下,人民幣國際使用取得明顯進展。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產品將進一步豐富。應進一步強化外匯市場功能,擴大人民幣對非美貨幣直接交易規模。
  • 國網湖南綜合能源公司完成混改駛入「快車道」
    紅網時刻1月12日訊(通訊員 周行 徐丹)1月11日,筆者從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國網湖南綜合能源公司順利獲得新工商營業執照,標誌著該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為紮實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務完成,國網湖南綜合能源公司自2020年初整體部署以來,將其列入年度重點工作,整合公司財務資產部、市場策劃部等多部門資源,制訂改革方案、倒排時間節點、明確專人負責,整體牽頭推進混改各項工作,並先後完成了公司股權劃轉、增資擴股、專項審計、資產評估、公開掛牌、產權交易、工商登記變更等標誌性工作,實現公司由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湘能多經產業
  • 推動金融「點對點」對接 構建合作開放新格局
    金融領域籤約項目165個 金額佔比超過七成5年耕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金融領域的服務範圍不但延伸到重慶邊遠鄉鎮,助力脫貧攻堅,更深入到重慶經濟的方方面面,為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提供多樣化、國際化金融服務。9月12日,在2020線上智博會開幕前夕,新加坡普洛斯公司與重慶兩江新區籤訂中新金融科技人民幣投資基金項目合作協議。
  • 2015年人民幣國際化取得突破 世界迎來中國硬通貨
    國際地緣政治爭鬥越演越烈,國際油價大幅下挫,都擾動全球經濟和金融格局;美元加息周期的到來和美元匯率步入上升周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全球匯率格局和資本流向,並使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趨向分化;全球經濟久久未能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復甦的道路艱難而漫長;新興經濟體經濟金融形勢逐漸趨緊。就在這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中國依然看到並且緊緊把握住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