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框架持續完善 人民幣跨境使用效率躍升

2020-12-03 環球網

多位監管部門及業內人士日前在「人民幣跨境使用 更好服務企業貿易投資便利化座談會」上表示,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推動下,人民幣國際使用取得明顯進展。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產品將進一步豐富。應進一步強化外匯市場功能,擴大人民幣對非美貨幣直接交易規模。

參加此次座談會的中國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不斷完善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框架。

跨境人民幣政策不斷完善

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11年來,人民幣跨境使用始終服從國家改革開放大局,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人民幣支付、投融資、儲備和計價等貨幣功能全面增強,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將會同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不斷完善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框架,提高跨境人民幣使用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有企業人士表示,近年來,隨著跨境人民幣政策不斷完善,企業在貨物和服務貿易、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等方面,獲得極大政策便利,大幅縮減企業時間成本,降低交易費用,有效服務企業貿易投資便利化,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效益。

優化人民幣國際使用環境

在金融機構層面,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希望商業銀行積極創新人民幣跨境交易和避險產品。尤其是商業銀行總行要支持海外分支機構,利用人民幣海外清算網絡和商業銀行內部清算系統,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跨境離岸清算服務水平和效率。

企業人士希望各商業銀行繼續加大對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的輔導力度,解決企業在人民幣結算中面臨的困難,進一步簡化業務流程,為企業境外結算提供便利。

在政策層面上,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優化人民幣國際使用環境,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為企業開展境外業務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進一步強化外匯市場功能

「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為人民幣跨境使用提供了關鍵的支撐和保障。」中國銀行相關人士建議,進一步強化外匯市場功能,提升人民幣對非美貨幣直接交易規模,補齊人民幣對非美貨幣匯率避險產品的短板。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建議,增加人民幣衍生品品種、期限等,便於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套保,以降低成本,規避匯率風險。

此外,中國工商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在一些新領域可進行更多嘗試和實踐。比如用好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效率。

相關焦點

  • 浦發銀行重慶分行大力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
    入籃五年來,浦發銀行重慶分行一直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政策導向,秉承開放共贏的跨境金融服務理念,堅持本幣優先原則,全力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健康發展。 疫情衝擊下大力推進跨境人民幣 今年全球金融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貨幣匯率也隨之劇烈動蕩,而人民幣匯率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
  • 19部門:支持對外設計諮詢企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外交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19部門日前發布《關於促進對外設計諮詢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為對外設計諮詢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務,支持其在跨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 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更趨健全_深度報導_中國金融新聞網
    我國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正進一步健全。近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我國持續構建要素完備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資本緩衝機制。分步實施宏觀審慎壓力測試,完善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建立健全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取得重大進展。
  • 政策力挺跨境電商 萬億級市場空間漸顯
    到2019年底,全部的跨境電子商務B2C交易量1700億人民幣,加在一起算約250億美元左右,只佔我國進出口貿易4萬多億美元總量的不到1%。「從這個角度看,跨境電商的潛力還沒完全釋放。」黃奇帆預判,到2035年50%外貿額有望通過跨境電商來完成。
  • 央行圈定2021年工作重點:穩健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穩步擴大金融雙向...
    會議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人民銀行將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會議要求,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分步推動建立宏觀審慎壓力測試體系。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調控資本流入,全口徑參數下調至1  2016年,人民銀行、外匯局建立了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債事前審批,極大便利了境內機構跨境融資。  自2020年6月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外幣融資快速增加。2020年12月11日,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央行、外匯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並表示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2017年度中國跨境電商政策研究報告》
    國務院是跨境電商相關政策指導性意見的制定方,自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元年起,國務院已相繼頒布政策文件批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要求各部門落實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監管設施,以及要求優化完善支付、稅收、收結匯、檢驗、通關等過程。海關總署是跨境電商流程層面,特別是通關流程相關政策的重要制定方;具體措施包括提高通關效率、規範通關流程、打擊非法進出口。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 意味著什麼?
    調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在控制資本流入,調高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則是擴大資本流出,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一方面可以穩定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宏觀槓桿率,防範外債風險。調控資本流入,全口徑參數下調至12016年,人民銀行、外匯局建立了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債事前審批,極大便利了境內機構跨境融資。
  • 21解讀丨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調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在控制資本流入,調高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則是擴大資本流出,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一方面可以穩定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宏觀槓桿率,防範外債風險。調控資本流入,全口徑參數下調至12016年,人民銀行、外匯局建立了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債事前審批,極大便利了境內機構跨境融資。
  • 央行工作會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在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基礎上,會議要求,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帶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國人民銀行...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談2021年金融熱點問題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金融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今年我國的貨幣政策走向如何?怎樣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期試運行,基本覆蓋全球各時區工作時間
    :澎湃新聞 作為人民幣國際化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二期正式來了。
  • 離岸人民幣為何出現罕見暴漲?原因在這裡
    距離8月11日人民幣中間價調整過去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這期間人民幣匯率走勢無疑成為全球市場最為關注的重要事件之一,打破單邊升值預期後的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而我國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人民幣「一次性」貶值無關「貨幣戰」,正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多次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 "十三五"人民幣跨境收付快速增長 支付系統遍及六大洲
    龍元公司董事長閆廣華對本報記者說,以龍元在哈薩克斯坦的進出口業務為例,目前基本實現100%以人民幣結算,「這不僅簡便了結算流程,還幫助我們規避了匯率風險、降低了結算成本」。   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收付,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 「十三五」人民幣跨境收付快速增長 支付系統遍及六大洲
    龍元公司董事長閆廣華對本報記者說,以龍元在哈薩克斯坦的進出口業務為例,目前基本實現100%以人民幣結算,「這不僅簡便了結算流程,還幫助我們規避了匯率風險、降低了結算成本」。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收付,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 跨境支付(一):跨境電商
    1.4 2013—2019: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外貿B2C蘭亭集勢IPO紐交所成為跨境首股,同年Wish轉型跨境電商平臺,迅速成為業內一極。以2014年海關總署56/57號文為代表,之後兩年間各級政府密集出臺幾十個跨境政策,涉及外貿、跨境支付、結匯退稅、物流及海外倉等。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意味著什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圖/圖蟲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胡天姣 編 輯丨周鵬峰12月11日,央行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
  • 人民幣入籃至今,距國際貨幣還有多遠?
    人民幣國際化正在從跨境貿易領域向跨境金融交易縱深發展。就當前表現出來的特性而言,人民幣的優勢在於作為國際投資者的資產而非負債,因而金融市場的開放和建設就顯得更為關鍵。外國投資者獲得人民幣的渠道,可以是貿易項下的對外支付,也可以是人民幣對外投資。金融市場的開放也拓寬了國內經濟主體的融資渠道,有助替代過去以外匯形式為主的高成本跨境融資,從而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
  • 中國(贛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怎麼建?方案來了
    3、優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管理政策,實行「簡化申報、清單核放、匯總統計」、「稅款擔保、集中納稅、代扣代繳」等。4、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體系,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政策範圍內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等。5、優化跨境電子商務智慧物流服務體系,打造優秀示範海外倉等。6、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信用體系。7、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監測體系。8、強化跨境電子商務風險防控體系。9、構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
  • 懂跨境賣貨更得懂管好跨境錢!一站式全鏈路資金是何神器?
    這時賣家們,就得好好反省自身跨境電商運營鏈路中的資金,在不同時間、渠道、環節上的使用現狀,思考各種隱藏在運營操作背後、不被重視、容易忽略的跨境資金服務,是否在持續「吃掉」原本利潤。  跨境電商行業,看似強運營強流量和供應鏈行業,實則是強資金驅動型行業。  資金供應鏈在不同平臺、境內外場景之間的周轉、應用以及優化管理,都與賣家整體效益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