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讀丨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2021-01-11 證券之星

(原標題:21解讀丨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1月7日晚,央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以來陸陸續續推出了一系列外匯政策組合,如,1月5日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2020年12月11日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業內人士分析稱,外匯政策主要是增加匯率彈性、擴大資本流出、調控資本流入這三招。調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在控制資本流入,調高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則是擴大資本流出,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一方面可以穩定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宏觀槓桿率,防範外債風險。

調控資本流入,全口徑參數下調至1

2016年,人民銀行、外匯局建立了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債事前審批,極大便利了境內機構跨境融資。記者注意到,上一次調整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12日,央行、外匯局聯合發文將這一參數由1上調至1.25,除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企業以外的境內機構借用外債空間進一步擴大,有利於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多種渠道籌集資金。

彼時,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表示,參數調整後,企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由原來淨資產的2倍提高到2.5倍,向境外融資的空間較之前擴大了25%,預計對企業支持力度可能達到幾百億美元的規模。這將有助於境內機構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自2020年6月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外幣融資快速增加。2020年12月11日,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央行、外匯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並表示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向記者表示,去年12月金融機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下調後,2021年開年的人民幣匯率波動還是較大,所以又將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分析師溫彬表示,結合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1.25下調至1,此次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係數下調後,全口徑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係數都是由1.25下調至1,意味著未來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上限是下降的,有助於減少跨境資金的流入。

「在去年12月份先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降至1後,此次進一步擴展至企業層面,屬意料之中的事情。」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近期匯率繼續快速升值背景下,此舉一方面可以穩定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宏觀槓桿率,防範外債風險。

他進一步分析道,在人民幣匯率升值驅動下,企業逐漸增加外幣融資規模,槓桿率有所抬升,而企業尚未完全走出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經營環境惡化,資金鍊收緊,存在收入和負債幣種錯配問題,致使企業債務違約風險有所凸顯,此時降低企業對外融資上限額度,一定程度上將緩和資本項下跨境資金流入規模,也有利於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避免匯率過快升值對出口企業帶來較大壓力。

外匯政策組合持續加碼,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

實際上,近期使用的外匯政策調控手段不僅僅是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係數,還有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1月5日,根據企業業務需求,央行、外匯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

政策調整後,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上限相應提高,有利於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利於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溫彬認為,「這項舉措是為了促進資金流出,鼓勵跨境使用人民幣。綜合央行、外匯局近期的幾項措施來看,將有助於實現跨境資金的雙向均衡流動,有助於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為擴大資本流出,央行在去年10月發布消息稱,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分析,調低遠期售匯業務的風險準備金率是為了減少對遠期外匯行為的約束,或者說是增加外匯市場的需求。如果遠期售匯的風險準備金率從20%降到0,企業開展遠期購匯的成本就會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企業遠期購匯的積極性,增加外匯市場的需求。

增加增加匯率彈性方面,2020年10月27日晚,外匯交易中心公告顯示,近期部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行陸續主動將報價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調整後的報價模型有利於提升報價行中間價報價的透明度、基準性和有效性。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這是繼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再次提及這一內容。管濤認為,2020年6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已累積較大升幅。這應該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再次提及「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重要原因。

管濤進一步指出,當經濟內外平衡目標衝突時,應該運用多個政策工具解決問題,不能指望用一個工具解決所有問題。外匯供求失衡,要麼價格出清,要麼數量出清。在外匯供大於求,本幣升值壓力情況下,如果不希望匯率過于波動,外匯政策無外乎是增加外匯儲備、擴大資本流出,抑或是限制資本流入,這些數量工具同樣各有利弊。政策選擇其實就是目標的取捨,不可能既要又要還要,預計明年大概是「增加匯率彈性+擴大資本流出+調控資本流入」的外匯政策組合。

(作者:邊萬莉 編輯:周鵬峰)

相關焦點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 意味著什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解讀丨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1月7日晚,央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以來陸陸續續推出了一系列外匯政策組合,如,1月5日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2020年12月11日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業內人士分析稱,外匯政策主要是增加匯率彈性、擴大資本流出、調控資本流入這三招。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1月7日晚,央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以來陸陸續續推出了一系列外匯政策組合,如,1月5日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2020年12月11日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
    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1日宣布,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中國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意味著什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圖/圖蟲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胡天姣 編 輯丨周鵬峰12月11日,央行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
  • 逆周期調節信號深度釋放 企業跨境融資 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
    逆周期調節信號再次釋放。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發布公告,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能夠減少企業通過外幣融資的額度,控制資金流入規模和速度,改善外匯市場供求狀況,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防範短期國際資金流入的衝擊。
  • 央行下調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自7日起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月7日發布關於調整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通知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通知明確,企業因此次參數調整導致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超出上限的,本通知發布之前的跨境融資合約可持有到期。
  • 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宏觀審慎調節係數上調
    央行網站1月5日消息,根據企業業務需求,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央行表示,政策調整後,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上限相應提高,有利於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利於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
  • 這個係數上調,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宣布,根據企業業務需求,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央行表示,政策調整後,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上限相應提高,有利於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利於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
  • ...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
    文 / Becky2021-01-05 19:37:02來源:FX168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調整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宏觀審慎調節係數】根據企業業務需求,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
  • 周小川:宏觀審慎政策的含義
    以上是簡單的背景,下面具體介紹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形成邏輯及其主要內容。  二、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起因和內在邏輯  如何理解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起因及其形成的內在邏輯?我個人感覺它雖包羅多項內容,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政策堆積。實際上,審慎性概念早已存在,如大家都知道的審慎性會計、審慎性監管原則等。強調宏觀審慎性的邏輯是,微觀審慎性的總和不等於宏觀審慎性。
  • 人民大學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GDP預計增長8.1%!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周瀟梟編 輯丨周上祺11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簡稱CMF),在京發布其2020
  • 2021年1月8日早班車(紫金財經&勝泰智慧)
    在諮詢了政府疫情應對專家小組等各方意見後,日本政府宣布,隸屬於日本首都圈的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和神奈川縣將從8日起再次進入緊急狀態,為期1個月。國內、資本【財政政策空間受限 赤字率或仍破3%】有專家認為,「更可持續」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既要保持適度支出強度,財政政策與資金使用也要求更精準有效。為防範「新的風險挑戰」,今年的財政政策空間或有所受限。
  • 央行:9月16日起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附解讀)
    9月6號央行消息,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在此之外,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 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更趨健全_深度報導_中國金融新聞網
    我國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正進一步健全。近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我國持續構建要素完備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資本緩衝機制。分步實施宏觀審慎壓力測試,完善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建立健全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取得重大進展。
  • ...核心部門職責調整顯著,金融委辦公室職能細化,宏觀審慎管理職能...
    根據「三定」方案,央行相比於此前的職能設定和部門安排,變化最大的在於加強央行宏觀審慎管理職能,為此還專門設立宏觀審慎管理局;以及加強央行對金融行業風險監測與預警、監管協調的牽頭和統籌的作用,為此細化設在央行的金融委辦公室的職責,新設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並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局、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等核心部門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職能。
  • 央行孫國峰:貨幣政策應加強國際協調,「三支柱」維護宏觀經濟均衡
    未來,推動結構性改革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動力,改革領域包括:勞動力市場改革,資本市場改革,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私人部門投資,繼續推動開放等等。此外,根據「不等邊不可能三角」理論,孫國峰認為未來對資本流動的管理至關重要。央行應該通過「三支柱」(three pillars)來維持宏觀經濟均衡:提高匯率靈活性,改進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強化全球貨幣政策協調。
  • 「宏觀審慎」英文怎麼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日表示,我國有必要、也有條件儘快採納和運用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他指出,當前,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為核心的國際金融改革正在穩步推進,我們有必要、也有條件儘快採納和運用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而且也已寫入「十二五」規劃。
  • 每經9點丨香港金管局: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1.50%;世衛組織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丨香港金管局: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1.50%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星期三)宣布,基本利率根據預設公式下調50基點至1.50釐,即時生效。下調基本利率的舉措是因應美國於3月3日(美國時間)調低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50基點而作出。2丨世衛組織稱中國防控經驗要與世界分享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日召開的世衛組織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官員稱:「中國防控疫情的經驗需要與世界分享,中國醫療專家組前往伊朗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 央行解讀金融系統成績單:2020年我國主要指標符合預期,金融體系...
    二是按照規則化、透明化方向,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三是建立健全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此外,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按照「租購併舉」的方向,加快研究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近期將公開徵求社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