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

2021-01-11 央廣網

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1日宣布,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中國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下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將有助於金融機構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做好外幣的資產負債管理,避免匯率敞口的風險,確保金融機構穩健經營,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此次管理層下調該參數,主要為引導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對境外融資回歸『風險中性』,避免外債敞口過大風險。」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主要是調節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跨境融資行為的一個政策工具。如果管理層上調這個參數,意味著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跨境融資敞口空間提升,相應地將增加我國整體外債規模,反之亦然。因此,管理層在調節這個參數時需要綜合考慮我國宏觀經濟、企業融資需求和外債風險敞口等。

今年3月份,為強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人民銀行、外匯局曾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政策調整後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相應提高,這將有助於便利境內機構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彼時參數上調,主要是由於突發疫情對我國經濟構成嚴重衝擊,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面臨資金鍊緊張、經營受阻等問題,管理層積極採取措施為中小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不可避免,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整體外債有所上升。」周茂華說。

周茂華表示,目前國內外債無論從規模還是結構上來說整體風險可控,管理層更關注的是個體企業外債和流動性風險。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則認為,參數下調目的在抑制跨境資金流入,防範順周期行為。

外匯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11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穩健,市場預期保持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預期未來我國外匯市場將呈現基本穩定、雙向波動的格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姚 進)

相關焦點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1月7日晚,央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以來陸陸續續推出了一系列外匯政策組合,如,1月5日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2020年12月11日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 意味著什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解讀丨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1月7日晚,央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以來陸陸續續推出了一系列外匯政策組合,如,1月5日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2020年12月11日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業內人士分析稱,外匯政策主要是增加匯率彈性、擴大資本流出、調控資本流入這三招。
  • 21解讀丨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21解讀丨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1月7日晚,央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 逆周期調節信號深度釋放 企業跨境融資 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
    逆周期調節信號再次釋放。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發布公告,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能夠減少企業通過外幣融資的額度,控制資金流入規模和速度,改善外匯市場供求狀況,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防範短期國際資金流入的衝擊。
  • 央行下調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自7日起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月7日發布關於調整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通知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通知明確,企業因此次參數調整導致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超出上限的,本通知發布之前的跨境融資合約可持有到期。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外債和外幣融資的增加將增加我國輸入性風險。」需要指出的是,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並非頭一次出現,此次下調是基於3月上調基礎之上的回調。2020年3月12日,央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表示,為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根據當前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
  • 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宏觀審慎調節係數上調
    央行網站1月5日消息,根據企業業務需求,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央行表示,政策調整後,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上限相應提高,有利於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利於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
  • ...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
    文 / Becky2021-01-05 19:37:02來源:FX168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調整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宏觀審慎調節係數】根據企業業務需求,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
  • 周小川:宏觀審慎政策的含義
    從2009年4月召開G20倫敦峰會以來,歷次G20峰會都將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列入公報文件。從國內來看,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在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的講話也有這方面內容。  一、宏觀審慎概念的形成背景  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形成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深化以後。
  • 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更趨健全_深度報導_中國金融新聞網
    我國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正進一步健全。近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我國持續構建要素完備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資本緩衝機制。分步實施宏觀審慎壓力測試,完善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建立健全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取得重大進展。
  • 2021年1月8日早班車(紫金財經&勝泰智慧)
    2020年全年,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97.9點,創三年新高,較2019年上漲3.1%,但低於2011年131.9點的峰值水平25%以上。【比特幣站上38000美元,續創歷史新高】1月7日,比特幣突破37000美元關口後,再度突破38000美元關口,續創歷史新高。截至發稿,比特幣報38095.8美元。
  • 「宏觀審慎」英文怎麼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日表示,我國有必要、也有條件儘快採納和運用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他指出,當前,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為核心的國際金融改革正在穩步推進,我們有必要、也有條件儘快採納和運用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而且也已寫入「十二五」規劃。
  • ...核心部門職責調整顯著,金融委辦公室職能細化,宏觀審慎管理職能...
    根據「三定」方案,央行相比於此前的職能設定和部門安排,變化最大的在於加強央行宏觀審慎管理職能,為此還專門設立宏觀審慎管理局;以及加強央行對金融行業風險監測與預警、監管協調的牽頭和統籌的作用,為此細化設在央行的金融委辦公室的職責,新設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並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局、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等核心部門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職能。
  • 央行孫國峰:貨幣政策應加強國際協調,「三支柱」維護宏觀經濟均衡
    央行應該通過「三支柱」(three pillars)來維持宏觀經濟均衡:提高匯率靈活性,改進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強化全球貨幣政策協調。維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孫國峰認為,從總需求的角度看,中國經濟不存在明顯的產出缺口,實際GDP增速從2012年開始與潛在增速相一致,而產能過剩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 資本流動管理措施vs宏觀審慎措施:定義、差異及辨別
    近期國際上出現一種觀點,認為有些國家出臺的部分措施是借宏觀審慎之名,行資本管制之實。有鑑於此,需對資本流動管理措施與宏觀審慎措施的定義、差異和辨別加以梳理。  CFM主要可分為兩類:一是區別居民與非居民的CFM,這些措施也被稱為「資本管制」或「資本限制」措施;二是其他CFM,即不區別居民與非居民但也以限制資本流動為目的的措施,包括區別幣種的審慎措施以及適用於非金融領域的其他措施。  《機構觀點》指出,各國應主要依靠宏觀經濟政策管理資本流動,只有在宏觀經濟高度不確定、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空間有限或時滯較長時,才可以使用CFM。
  • 統籌「兩手抓」需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
    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等重要方針。4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要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等重要方針。
  • ...適宜貨幣金融環境——2019年央行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實施工作紀實
    發生在2019年1月,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以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此次降準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敘作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