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快評:研究探索澳交所建設,大灣區發展迎來新動力

2020-12-04 騰訊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409號(經濟發展類099號)提案答覆的函》中提及,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有利於支持澳門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金融產業,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其實早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已明確指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支持澳門發展「特色金融業務」。2019年7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在澳門首次發行人民幣國債20億元,這表明了中央政府對澳門發展金融業務的支持態度。然而,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仍然面臨著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內已建立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兩大交易所,澳門證券交易所如何解決與上述兩大交易所的競爭與合作關係?澳門的金融基礎設施和政策資源配套能否支撐證券交易所的可持續發展和穩健運行?

一、澳門證券交易所布局橫琴的收益-風險分析

第一,國家選擇在橫琴島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有利於緩解澳門金融建設用地緊張問題,有力推動澳門進一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戰略。以交易所為代表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現代經濟領域重要生產要素的交換平臺,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與金融地位。這些金融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重要支付系統、中央託管機構、證券結算系統、中央對手方和交易資料庫,從而共同構成了優化資源配置和穩定金融市場的基礎。此前,相關部門在珠海橫琴新區其實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公共數據中心、智能超算中心一期工程已建設完成,電子通訊等各項基礎配套設施日趨完善,為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提供支持。

第二,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有利於澳門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澳門經濟結構單一,當地經濟高度依賴博彩業發展。2018年,博彩業佔澳門整體經濟比重的50.5%。但是,隨著內地反腐力度加強、銀聯卡賭場消費受限,諸如柬埔寨、越南、塞班等地方合法賭場的興建,澳門整個博彩業步入下滑軌道。澳門另一支柱行業旅遊業也受到接待能力的限制,對GDP的貢獻力度減弱。而2020年疫情全球蔓延以來,澳門經濟受到影響和衝擊持續加大。扶持澳門發展金融業,有利於培育發展新動能,減少當地經濟的波動性和不穩定性,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第三,澳門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有利於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為人民幣離岸市場提供新的投資渠道。作為一個世界各國貨幣的匯集地,澳門本身就擁有開放的貿易環境以及極高的貨幣自由度和流通性。在國際上,澳門更是與葡語國家的交流廣泛,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及的打造中葡金融服務平臺的目標相契合。中國銀行發布的離岸人民幣指數(ORI)顯示,在2019年末,中國銀行離岸人民幣指數(ORI)為1.35%,環比上升0.05個百分點,超出預期值0.02個百分點。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對外經貿呈現穩中向好的趨勢,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的信心進一步增強,在澳門設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將會擴展人民幣的交易範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第四,澳門證券交易所的設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能有效助推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和發展。中小企業上市難、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目前廣東有4.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但其中只有600家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數量僅佔1.8%左右,現有的深交所和上交所不能完全滿足需求。而證券交易所面臨著殘酷的業界競爭,需要不斷拓展市場,不斷開拓掛牌企業的資源。目前成熟的大型公司上市資源開發已相當深入,深度挖掘中小上市企業成為必然趨勢。澳門證券交易所提供的融資平臺針對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這有利於緩解大灣區內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二、探討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澳門證券交易所應明確定位為全球首家離岸人民幣證券市場,實現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錯位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三家交易所應在充分了解自身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注重差異化發展。深交所主要面向內地企業的境內融資,位於重要國際金融中心的港交所定位於面向全球發展。因此,澳門證券交易所可以結合自身優勢,區別於深交所和港交所的定位,發揮區域協調效應。注重發展特色金融業務,除了服務本地企業,也會更多地服務葡語國家的公司,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臺、中國-葡語國家的金融服務平臺。這將會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人民幣離岸市場提供新的投資渠道,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緩解其融資難的問題,同時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持續推動灣區建設。

其次,根據證券交易所建設的現實需要,澳門有關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制度建設應進一步提速。澳門屬於大陸法體系,金融創新往往領先於成文法典的修訂,同時,澳門許多金融法規還需要完善,稅法、基金法和信託法處於空白的狀態,所以澳門現有的法律體系對於金融行業的發展有不利的影響。在現有的法律體系下,澳門應提高立法和司法效率,制定完善的投資者保護法律,配合金融市場發展。尤其是澳門需要儘快推進在金融方面的立法進程,積極推進《信託法》立法和《金融體系法律制度》的修訂工作,完善金融法律框架,保障金融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

最後,需要在國家層面對粵港澳大灣區交易所及其行業進行整體性的長遠性的戰略規劃和布局,整合國家和大灣區現有資源,實現產品、交易、清算、數據和交易技術服務於一體,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四大證券和期貨交易所的同質化競爭。隨著股票市場現貨交易量的持續萎縮,傳統證券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交易所依賴交易佣金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運營利潤率普遍持續下降。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銀行及券商自有交易場所的興起,傳統證券交易所來自股票現貨交易的利潤受到嚴重削弱。證券交易所股票現貨交易的市場份額逐年下滑,現貨交易已經成為利潤率極低的業務部門。例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等衍生品交易所,運營利潤率均值在35%以上。而以股票現貨為主的交易所,例如美國紐約泛歐交易所、納斯達克、東京證券交易所等的運營利潤率均值低於30%。隨著股票現貨交易收入水平的持續下滑,衍生品交易與清算業務已經成為全球交易所最具盈利性的業務。因此,需要在大灣區內推動現貨交易、期貨交易、衍生品交易和清算業務等在技術平臺、產品線、業務流程領域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實現灣區交易所之間的協同效應,提升整個大灣區交易所行業的國際競爭優勢。

(作者:程永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何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大灣區將輻射帶動這些區域共同發展!
    2019年,這一利好政策範圍拓展到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這是協調發展不斷深化的新實踐。從部分城市的單點突圍到多個城市的「抱團」發展,繼而邁向城鄉融合發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格局的演變優化,已經成為廣東貫徹落實協調發展的重要實踐。
  • 港澳船舶進出內地港口有新規,大灣區水上通行效率將提升
    來源:一財網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今天(23日)表示,港澳船舶進出內地港口將按國內航線管理,同時推進內地和港澳引航互認,推動三地建設、開放搜救飛機補給與起降點,大灣區水上通行效率將全面提升。在交通運輸部今天下午舉行的2020年6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楊新宅介紹,海事部門將優化對大灣區內地航行港澳船舶的安全管理,將在大灣區內進出港並航行於粵港澳之間的三類船舶(港澳籍船舶、內地運輸船舶、大灣區船籍港內地非運輸船舶)按照各自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規進行管理,進出內地港口時按照國內航線實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大灣區水上通行效率。
  • 五維特區+澳交所,這裡會成為下一個深圳灣嗎?
    五維特區+澳交所,這裡會成為下一個深圳灣嗎?   不同於上海陸家嘴、北京金融街,珠海橫琴的金融行業並沒有悠久歷史,但極具發展潛力--澳門證券交易所和離岸金融島的提議,讓珠海橫琴的金融優勢直接騰飛。   2019年4月26日,澳門金融管理局對外表示,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正計劃對此展開可行性研究。
  • 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考察大灣區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綜述: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考察大灣區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新社珠海9月10日電 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正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一行約50人,於本月7日至9日先後到廣東省廣州、佛山、中山、珠海4個市展開為期3天的實地考察,深入了解大灣區城市經濟建設,及科技、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情況,旨在進一步從地區層面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立足大灣區 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原標題:立足大灣區,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高速發展。
  • 紐交所停止三家中國電信運營商摘牌程序!澳出動無人機清點考拉數量
    紐交所停止三家中國電信運營商摘牌程序!速報埃及正式批准使用中國國藥新冠疫苗埃及衛生與人口部部長哈拉·扎耶德2日晚表示,埃及正式批准在埃緊急使用中國國藥集團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速報澳出動無人機清點考拉數量
  • 順德港澳城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正式啟動_本土速遞...
    1月8日上午,「順德港澳城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啟動儀式」在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順利舉行。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黃建雄,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植朋,區大灣區辦副主任邱國盛,中心城區城市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曦,順德科創集團董事長蔣力,香港順德人聯會、澳門順德聯誼總會代表出席啟動儀式。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2004年,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啟動工程可行性研究,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公規院)承擔此重任,開啟了與港珠澳大橋的不解之緣:2008年承擔工可深化研究,2009年牽頭主體工程初步設計,2011年開始牽頭島隧工程總承包設計及施工配合工作,2012年開始橋梁施工圖設計及施工配合工作。同年,公規院華傑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開展港珠澳大橋跨界通行政策研究。
  • 謀建粵澳深合區: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文|南方日報記者 劉豔婷 梁涵編輯|蔡如意幾天前,備受矚目的澳交所傳來新進展。國家發改委在就全國政協提案答覆的函稱,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對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 海南電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及相關債權掛牌北交所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北交所網站4月30日消息,北京市海澱區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其所持全資子公司海南電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及相關債權,掛牌轉讓底價1.94億元。  掛牌信息顯示,標的企業海南電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8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公司主要從事高新技術及產品開發,電子信息,機電產品,通訊、生物、化工等項目的開發研究,以及房地產開發,房屋租賃及銷售等業務。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財務報表顯示,公司資產總計1.29億元。
  • 風從海上來 揚帆展宏圖 玉林市積極融入「兩灣」建設發展
    一時間,大灣區邊浪潮澎湃,北部灣畔風起雲湧,百舸爭流中,處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兩灣」連接點上的玉林市,緊緊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搶佔發展先機,迅速行動起來,堅定不移推進「東融」開放發展,全力打造「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努力在「東融」「南向」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實現新作為。
  • 珠海:高端製造夯實新產業強區
    聚焦全球創新資源 打造科技強區2年前,珠海國際健康港在金灣開園,健康港內設有醫學動物實驗中心、仿製藥質量研究中心、生物醫藥檢驗檢測中心、廣東省食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GMP培訓教育中心和珠海分子影像創新研究院等「5+1」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順德港澳城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啟動
    港澳臺青年入駐最長免費使用6個月  珠江商報訊 記者黃澄獻報導:1月8日上午,順德港澳城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啟動儀式在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舉行。該中心提供了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和拎包入駐的快捷便利,有意向在順德創業就業的港澳臺青年,最長可以免費使用6個月。
  • 永州經開區:「交地即開工」,改出項目「5G速度」
    據悉,為認真貫徹落實「交地即開工」改革,永州經開區堅定履行探索新經驗、展現新作為的重大責任,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深度、覆蓋面更廣的政務服務格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效能穩步提升。5G高頻微型繞線電感項目負責人激動地說,並情不自禁地對經開區的貼心服務豎起了大拇指。以上率下、全區聯動,為企業發展輸入「穩定劑」5G高頻微型繞線電感項目納入經開區「交地即開工」改革試點以來,經開區黨委管委主要領導從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出發,堅持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統籌推進。
  • 新世界航天城命名「11天空」(11 SKIES)打造大灣區娛樂商業新地標
    本網11月24日訊 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建設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的相繼通車,為香港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憑藉多年在國際上領先的零售娛樂行業實踐,香港同樣能為大灣區的零售娛樂行業發展,帶來更豐富的經驗和領先的理念。
  • 致力深度融合 服務大灣區發展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香港天文臺亦引入這項新技術,提升預報技術和加強服務,在臨近預報、衛星圖像自動辨認大氣重力波等方面有不錯應用。近年來,三地氣象部門合作愈發緊密,在多方面取得了進展:  2017年8月,在中國氣象局的組織下,粵港澳三地氣象部門合作,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依據,編制《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為發展大灣區氣象事業提供依據。
  • 珠海:灣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魅力之城展現新活力
    根據該方案,在融入高鐵網絡方面,珠海將打造珠澳發展極的高鐵門戶樞紐,加快推進廣江珠澳高鐵的規劃落實及深珠高鐵、廣中珠澳高鐵規劃建設,加快珠海市域範圍高鐵走廊和站點選址規劃;在空港經濟領域,將加快開展機場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推進機場基礎設施建設,謀劃第二跑道,推動珠港澳三地機場融合發展,積極爭取開發機場國際口岸;在大灣區「向海發展」方面,珠海將研究開發粵港澳大灣區超級樞紐港,構建珠江口超級中轉港口樞紐
  • 同濟大學: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讓學術之光照亮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
    這一組數據,從一個側面顯示了同濟大學基礎研究的整體實力,反映了近年來學校在積極創新科研管理的體制機制、努力提升教師基礎研究能力所作出的改革與探索,已初顯成效。學校啟動「基礎研究能力提升計劃」,本著「自由探索、對接需求、同濟特色」原則,遴選、資助了一批具有科研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開展科學前沿和基礎領域「從0到1」的原創性研究,尤其鼓勵通過協同交叉解決重大工程建設的關鍵技術問題,支持引領新興產業與新業態發展的技術創新。五年來,隨著學校科研實力的整體提升,一批前沿科學研究基地紛紛落戶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