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後,廣西提出要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並把「東融」作為開放發展的重點方向。
一時間,大灣區邊浪潮澎湃,北部灣畔風起雲湧,百舸爭流中,處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兩灣」連接點上的玉林市,緊緊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搶佔發展先機,迅速行動起來,堅定不移推進「東融」開放發展,全力打造「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努力在「東融」「南向」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實現新作為。
揚帆逐浪 全力融入「兩灣」
今年7月,總投資1300億元的70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在玉林龍潭產業園區開工。這樣的巨無霸項目為何青睞玉林?
「玉林具有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對接珠三角、面向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具有工業經濟發展的無限潛力……」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雪華在開工儀式上說。
除了獨特的區位優勢,玉林紮實的經濟基礎、完善的職業教育、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穩步發展的產業和豐富的生態資源等,也是吸引浙江華友等知名企業來到玉林投資興業的原因。同時,玉林全市上下積極融入「兩灣」建設發展的熱烈氛圍,黨員幹部「慢不得」和「坐不住」的責任感,更讓眾多投資者對到玉林投資興業充滿信心。
先行先試,需要強有力的統籌規劃引領。去年6月始,玉林市著手制定《「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廣西·玉林)發展規劃》《玉林市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2020年玉林市「灣企入桂」工作方案》《玉林市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合作新高地戰略研究》等政策措施,為加快推進「東融」「南向」開放發展找準方向、指明路徑。
今年9月,玉林至湛江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後,玉林市委書記黃海昆立即率代表團前往湛江市,與當地黨政領導就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臨港產業和向海經濟發展合作,深化九洲江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做大文化旅遊和商貿物流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兩市當天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推進兩地交通、產業、旅遊、環保、社會事務等領域合作。
市長白松濤率領招商小分隊,赴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和東莞市開展「灣企入桂」精準招商活動,通過與企業深入交流,強化項目對接,進一步深化合作,為玉林市「兩灣」產業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11月2日至3日,繼深圳之後,玉林市政府在東莞、中山、佛山分別成立投資促進聯絡處,進一步拓展招商渠道,構建完善的招商網絡,吸引更多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項目、資金和技術。
誠意滿滿的溝通交流,貼心到位的對接服務,引得「兩灣」企業紛至沓來。今年1至10月,玉林市共籤約「三企入桂」項目111個,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1901.69億元,並獲評為2020浙商最佳投資城市,是全國9個獲評城市之一。
交通先行 構建互聯互通網絡
今年10月,成千上萬的廣東遊客通過玉湛高速公路來到玉林觀光遊覽。廣東人到玉林旅遊消費的熱潮,折射了玉林市構建「東融」重要通道和區域樞紐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玉林市舉全市之力持續推進「建高鐵、修機場、造碼頭」三件大事,努力構建航空、鐵路、港口、公路協調發展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成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新通道。
打開玉林市近年來的交通項目建設「記事本」,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好消息接踵而來,玉林離「兩灣」更近了。
——南玉高鐵全線開工。2016年,黎湛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玉林實現通行動車。2019年,廣西首條自主投資建設設計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南(寧)深(圳)高鐵南寧至玉林段全線開工建設。10月5日,全長186.7米的南玉高鐵王子嶺1號隧道,順利實現貫通,僅用時89天,成為南玉鐵路首座貫通的隧道。
——玉林福綿機場正式通航。今年8月28日機場正式通航,機場目前已開通6條航線,通達北京、上海、深圳等8個城市。
這不僅填補了玉林航空運輸的空白,更成為展示玉林形象的新窗口、推動玉林發展的新動力、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對玉林對接融入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發達地區,實現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出海通道加速建設。依託北部灣經濟區龍港新區平臺,「一港一路一航道」項目正全面建設,鐵山港東岸2個10萬噸級碼頭泊位預計明年上半年開港,玉林人的港口夢即將成為現實。
——高速公路建設喜訊不斷。9月17日,玉林至湛江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兩地車程由原來約4小時縮至約1.5小時,成為廣西又一條出省出海新通道。此外,荔浦至玉林、浦北至北流(清灣)、博白松旺至鐵山港東岸高速公路加快建設。同時,新增規劃南寧經玉林至珠海(廣西段)、博白至湛江等9條高速公路。
推進項目建設 打造千億「產業林」
花香蝶自來,桐高鳳必至。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商來玉林投資。
在位於玉林市與北海市之間的龍潭產業園區,秋冬項目「百日攻堅」的號角已經吹響,進出園區工地的施工車輛絡繹不絕,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全力推進柳鋼中金鎳鐵冶煉項目、正威一期、正威華能線纜、中金冷軋等項目建設。據介紹,這裡未來將形成銅基新材料、不鏽鋼、新能源材料三個千億級的產業鏈。
為推進產業「東融」,玉林大力推進「大灣區總部+玉林製造基地」「大灣區研發+玉林生產基地」合作方式,規劃建設了廣西先進裝備製造城(玉林)、玉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產業融合平臺,與大灣區產業進行錯位發展、協同發展。
同時,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及沿海城市合作,積極謀劃共建粵桂產業合作區、玉茂旅遊健康產業合作示範區,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全產業鏈思維,全面對接東部發達地區先進生產力。目前,玉林市機械製造、新材料、大健康、服裝皮革四大千億產業加速形成,銅基新材料、不鏽鋼、新能源材料三個千億級產業鏈初顯雛形,一片生機盎然的「產業林」正在茁壯成長。
融入「兩灣」天地寬,玉林發展新動能持續注入,發展活力不斷增強。2016年至2019年,玉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財政收入年均增速為7.93%,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6%;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7%。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從2015年的17.9∶44.0∶38.1調整為2019年的19.23∶27.94∶52.83。 (記者 王彥臻)
原標題:風從海上來 揚帆展宏圖——玉林市積極融入「兩灣」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