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宿遷打造一個會「呼吸」的綠色家園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人在綠中。

12月11日上午,宿遷市委宣傳部、宿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開展的「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宿遷」線上系列新聞發布活動第8期如約而至。活動中,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劉江介紹了宿遷城市園林綠化、美麗鄉村等方面取得的碩果。

中國人居環境獎、江蘇省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十三五」期間,宿遷圍繞服務民生的工作中心,緊扣建設「強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遷的目標,在「完善功能、豐富內涵、打造特色、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全面打造了一個會「呼吸」的綠色家園。

數據飽含民生溫度。「十三五」期間,中心城市累計實施園林綠化建設項目660餘項,新(改)建各類綠地面積1587公頃,先後建成了130條林蔭道路、93項彩化工程和70項花海花牆花廊。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1.22%、43.86%,分別位於全省第3和第4名。

從街頭遊園、公園綠地等群眾期望的地方做起,從「細」處下功夫,在「實」處予方便。近年來,宿遷每年列出便民惠民工程清單,充分考慮公園綠地服務半徑,合理規劃建設綜合公園、社區公園、街頭遊園等,提升城市品位。同時,宿遷還將城市綠地建到群眾家門口。健身步道、綠蔭小廣場、休憩娛樂設施、兒童遊樂設施等「公園+」項目與綠地建設有機融合,不僅增強了城市綠地的綜合服務功能,也滿足人們親近自然、休閒娛樂需求。目前,中心城市內已建成各類公園綠地139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37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4.50%。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2016年以來,宿遷按照「片區、街區、小區」分層次規劃,開放單位庭院60家,共享綠地面積達51萬平方米、不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還補齊了民生服務短板,實現庭院開放與便民利民的「無縫對接」,受益人群超10萬人。

建設「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的美麗鄉村,宿遷一直在奮鬥。近年來,宿遷制定實施了《宿遷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鄉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累計建設美麗宜居村莊431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108%。深入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累計投入資金3.42億元,獲得省級獎補6502萬元,14個村莊被命名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環境美、人氣聚、生活富。「十四五」期間,宿遷將重點圍繞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創建等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堅持民生優先、統籌城鄉發展、提升城市品質,紮實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讓宿遷在「青山綠水」中生長,持續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記者 楊芹)

相關焦點

  • 安源區後埠街各社區用行動愛綠護綠 共建綠色家園(圖)
    柑子園社區植樹活動  鄰裡互助,愛綠護綠。 金典社區植樹活動  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家園。金典社區聯合小太陽幼兒園、華翔物業和金典城業主委員會三方聯動共同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家園」植樹節主題活動。
  • 「關愛綠色生命 共建綠色家園」倡議書
    為全面打造「景觀化、生態化、特色化、森林式」城市,創建良好人居和發展環境,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植綠、護綠、愛綠熱情,形成全民參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濃厚氛圍,在2015年義務植樹活動開展之際,特向全體市民朋友發出倡議:  一、積極倡導綠色文明,大力宣傳全民義務植樹和園林綠化的公益性、義務性和法定性,做一名倡導全民重視園林綠化和義務植樹的「綠色傳播者」。
  • 水清岸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有福之州靚起來!
    福州秋天的美好,躲在一條條蜿蜒流轉的碧水畔,還藏在城內城外滿眼的濃綠中。 水邊的幸福生活,得益於「十三五」期間福州開展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區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堅持「症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關鍵在排口」理念,一場治水攻堅全面展開。
  • 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
    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樹添綠正當時。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綠色滁州行動,全面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今天是第41個植樹節,日前,市綠化委、市文明辦、市創森辦聯合發布義務植樹倡議書,向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倡議,攜手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爭做綠色滁州的宣傳者、參與者、推動者和守護者。
  • 東山弄小區打造美麗綠色家園
    東山弄小區打造美麗綠色家園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05-13 11:27:41據悉,去年8月,杭州出臺《杭州市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綜合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以「美好家園」為創建目標,打造出一批體現杭州優秀物業綜合管理水平,具備和諧美好生活環境的品質住宅小區,其中,「美好家園」建設試點工作圍繞「美麗小區」「平安小區」「有序小區」「和諧小區」四大指標體系進行全面創建驗收,並開展相應的整治提升。
  • 人人參與「創森」,共建綠色家園
    茂名日報近日報導,以「森林城市,森林惠民」為主題的茂名市首屆森林文化活動日在茂名森林公園舉行,該活動是2019年廣東省森林城市建設主題宣傳活動(茂名分會場)內容之一,旨在傳播「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生態理念,調動全社會參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建設「濱海綠城,好心茂名」。「四城同創」,一樣都不能少!
  • 望城區:為90萬望城人民打造美麗幸福新家園
    望城區:為90萬望城人民打造美麗幸福新家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謝璐 在2020年12月31日召開的中共長沙市望城區委二屆十五次全體(擴大)會議上,該區提出要為90萬望城人民打造美麗幸福新家園的發展目標。
  • 2020秋冬流行色,就藏在宿遷這裡……
    >群青綠 • 宿遷 群青綠是綠色中更為神秘也更為夢幻的色彩。它是大自然的饋贈,蘊藏在山間密林間。秋遊三臺山,呼吸著滿滿的負氧離子,穿越蔥茂的樹林、寧靜的湖泊、潺潺的溪澗,霧氣在林間縈繞,讓人恍如置身夢幻仙境。
  • 霑益區「重力加速度」打造城市天然氧吧
    「出門看花,推窗見景」的城市生態景觀已成。2019年8月,霑益城區實施以單位小區增綠、城市道路提綠、閒置土地添綠為主的增綠補綠專項行動,通過增綠加花、缺株補綠、破硬還綠、拆牆透綠、裸露地治理,圍繞35條主次幹道、78個單位庭院、91個住宅小區和部分閒置土地,按照「一街一景,宜花則花,宜樹則樹」的原則,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把森林「移栽」到城市公園、庭院、小區和街道公路,打造街頭綠地,建設節點「盆景」。
  • 全景展現廈門綠色生態畫卷 用生態畫筆描繪美好明天
    (鄭偉明攝)推窗見綠以綠為美 持續打造「怡人的綠」「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如今生活在廈門,推窗望綠、行路見蔭、移步異景。綠色,已經成為美麗廈門的底色。不過,廈門的綠,並非與生俱來。這些都成為廈門人引以為豪的綠色招牌。2016年,廈門遭遇超強颱風「莫蘭蒂」的重創,園林綠化首當其衝。廈門人的愛綠護綠意識,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無數廈門市民走上街頭、走進公園,參與扶樹、救樹,最大程度地搶救了廈門的綠化成果。
  • ...市建設城市「口袋公園」探訪:推窗可見,家門口的文化「微景觀」
    推窗可見,家門口的文化「微景觀」——石家莊市建設城市「口袋公園」探訪位於南二環裕翔街西南側的師大桃李園與城市交相輝映。 河北日報通訊員 張海強攝位於北二環東延線北、天山大街西的紫林灣遊園。近年來,石家莊市不遺餘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還綠於民。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已建成212個「口袋公園」。這些市民「家門口」的小型綠色公共空間,有效提升著城市公園綠地布局的均衡性,更成為群眾生態獲得感最直接的源泉。
  • 安慶石化全力打造綠色家園
    中安網訊 安慶石化始終將環保工作作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堅持走環境與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全力打造綠色家園。他們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加大環保工作力度,取得顯著成效。
  • 綠色家園
    綠色家園 生活工具 大小: 19.59MB
  • 打造綠色新家園——中鋁西南鋁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原標題:打造綠色新家園——中鋁西南鋁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陽光下的鋁城,樹木蔥鬱,生機盎然。
  • 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 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在貴州黔南閉幕
    何剛指出,綠博會是一次共戰疫情的綠色盛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上下各方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建園辦會各項工作,在特殊年份成功舉辦了一次高質量的綠博會;是一次貴州特色的綠色盛會。
  • 北京打造綠色出行激勵新模式 百度地圖上線「綠動計劃」
    來源:新華網9月8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交通領域分論壇——第6屆世界大城市交通發展論壇」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共同啟動「MaaS出行 綠動全城」行動,基於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
  • 中經評論:推動城市「新陳代謝」 打造綠色家園
    因此,面對新階段新形勢,要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就應以更健康、更綠色、更宜居為建設目標全面推進城市更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動,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領域,把綠色發展納入新發展理念,全面加強汙染防治,全力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提升。
  • 《輝煌中國》第四集解說詞:綠色家園
    【解說詞】   這五年,綠色發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不斷升級提速。   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大美中國,正在重回身邊、重現眼前。   【推出本集名:第四集 綠色家園】   【字幕】西藏 瑪旁雍錯   【解說詞】   初夏,成群的海鷗、斑頭雁、赤麻鴨,來到瑪旁雍錯。   海拔4500米的高原湖水依然冰冷刺骨,但鳥兒們還是要翻越崇山峻岭而來。   這裡,是它們孕育新生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