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青山碧水映藍天...

2021-01-08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6日18時10分訊(通訊員 姚延洋)人來人往、輪渡穿流的朝天門碼頭,去年11月迎來了一大群紅嘴鷗,這些機靈憨萌的小可愛在江面上翻飛盤旋,形成一道和諧自然的風景線,讓市民、遊客欣喜不已。而紅嘴鷗留戀重慶的背後,是渝中區對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十三五」期間,渝中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邁上新臺階,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關鍵詞 呼吸健康

多管齊下防治大氣汙染

持續改善全域空氣品質

很多細心的居民發現,在一些老舊居民樓旁豎起了一根根高聳的管道。「這些是公共煙道。」家住鵝嶺正街168號的居民陳婆婆告訴記者,她居住的樓棟建成年代較早,沒有設置公共煙道,樓下餐飲店營業樓上居民家裡就滿屋子油煙味。2019年,在政府部門和街道的積極行動下,終於安裝了公共煙道,解決了樓上居民的「呼吸問題」。「有了公共煙道後,我家裡再也沒有聞到過外面飄來的油煙味,心情都舒暢了。」陳婆婆說。

為了解決餐飲油煙汙染,渝中區生態環境局、區財政局還出臺了油煙汙染整治「以獎促治」資金補貼辦法,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經營業主開展餐飲油煙汙染提標治理。截至目前,300餘家餐飲單位及100家公共機構食堂已完成油煙整治。

除了整治餐飲油煙汙染,渝中區還大力開展交通、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方面的治理。「十三五」期間,渝中區淘汰黃標車4300餘輛,淘汰老舊柴油車700餘輛;完成機動車尾氣路檢6萬餘輛次;累計建成充電樁1370個;完成朝天門14座碼頭岸基供電設施改造並正常投運,實現區屬碼頭岸電建設「全覆蓋」。

同時,渝中區督促建築施工工地嚴格落實揚塵控制「十項規定」,每年創建(鞏固)20個揚塵控制示範工地,轄區運渣車輛實現密閉運輸「全覆蓋」,轄區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91%。

在控制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方面,渝中區完成轄區20家產排廢氣汽修店以及2家印務單位廢氣治理;完成15座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建設,做到「應治盡治」;完成5臺4T/h以上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

數據顯示,2020年,渝中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15天,PM2.5、NO2等主要空氣品質評價指標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關鍵詞 飲水安全

劃定紅線創新管理機制

「兩江水」保護成效明顯

「現在長江、嘉陵江水質越來越好了,渝中段江面幾乎看不到漂浮的垃圾!」在大溪溝飲用水源地附近散步的李阿姨看著清澈的江水,不由得發出感嘆。

大溪溝飲用水水源地是渝中轄區內唯一一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位於嘉陵江大溪溝段,日供水量約7萬立方米,服務約40萬人口。曾經,水源地附近停靠著躉船,汙水直排入江,存在一定環境汙染風險。「『十三五』期間,我們將大溪溝飲用水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全部納入生態紅線管控範圍,進行嚴格保護。」渝中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要求,渝中區對一級保護區實施防護「全隔離」和視頻監控「全覆蓋」,搬遷(移)5艘船舶,在全市率先完成飲用水源保護區船舶「清零」。

同時,渝中區創新實施飲用水水源地「河長+警長」長效管理機制,實現了從多頭治理到多方協作管理的轉變,水源地保護區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此外,「十三五」期間,渝中區累計建設、改造城市汙水管網30餘公裡,完成菜園壩、濱江公園、洪崖洞3處泵站應急設備技術改造,加強轄區6個泵站巡查維護,嚴防汙水入江,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98%以上;實施「一船一策」分類治理,累計完成船舶遷移拆解20艘、美化29艘,有效解決10艘餐飲船舶汙染問題;嚴格執行船舶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累計安全轉移船舶危險廢物48.87噸,有效保障了兩江水環境安全……

「十三五」期間,渝中區統籌實施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嚴把水汙染防治「源頭關」「入口關」「處理關」,推動轄區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保障了居民「水缸」安全,還市民清水綠岸。

關鍵詞 變廢為寶

深入開展「無廢城市」建設

守護半島土壤環境安全

在重慶大同實驗學校操場邊上,有一圈廢舊輪胎,十分引人注目。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輪胎是熱心老師從廢品站帶回來,染色後釘在操場周圍的,一方面能防止學生玩耍時撞牆受傷,另一方面還能美化校園環境。

這樣廢物變寶的事情,在這所學校十分普遍。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學校會通過校園廣播、發放宣傳冊、開展專題講座等方式積極營造創建「無廢校園」氛圍;在綜合實踐課中,也設置「垃圾分類」教學單元,向學生傳遞「垃圾分類」知識和意義。

「重慶大同實驗學校是渝中區的『無廢城市細胞』。」渝中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渝中區已完成57個區級「無廢城市細胞」創建,成功申報12個市級「無廢城市細胞」,重醫大附屬兒童醫院、市中醫骨科醫院的「無廢醫院」信息化監管系統初步建成,石灰市菜市場「無廢菜市場」就地資源化處理基本實現。

「十三五」期間,渝中區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在全市率先建成有害垃圾暫存間及區級有害垃圾收運體系;轄區全面實施危險廢物、醫療廢物電子聯單管理和線上申報登記,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100%;生活分類收運體系覆蓋率100%。渝中區還制定實施了《渝中區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嚴格落實土地開發建設前土壤性質審查部門聯動機制,完成1塊工業原址場地土壤治理修復,完成6塊疑似汙染地塊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及風險評估,轄區現無疑似汙染地塊及汙染地塊。

渝中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成績單

碧水

大溪溝斷面地表水水質總體達到II類標準。

飲用水源水質主要指標達標率為100%。

化龍湖水質總體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滿足景觀水功能要求。

無廢

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轉移聯單制執行率、安全處置率均達100%。

全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創建區級「無廢城市細胞」57個,成功申報市級「無廢城市細胞」12個。

相關焦點

  • 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當前,既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也要清醒認識和把握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環境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清醒認識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明確總體思路和任務舉措,圍繞汙染物總量減排、生態環境質量提高、生態環境風險管控三類目標,突出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領域,強化綠色發展、生態保護與修復,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三大基礎,確保到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 汙染防治攻堅戰完美收官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省全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加快散煤汙染治理「三重一改」,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具備條件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完成「散亂汙」企業治理,搬遷改造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實施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我省持續突出抓好松花江流域治理,打響碧水保衛戰。62個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V類。
  • 「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訪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建武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堅持系統觀念精準科學施策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魏建鋒在市委生態環保專題會議上強調 堅持系統觀念精準科學施策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
  • 四個關鍵詞解讀《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我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部署安排。  《意見》全文共1.7萬餘字,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我市實際,立足十一大重點展開,既全面分析了十八大以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也為各區、各項職能部門制定了明確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不僅以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為「原點」,全面謀劃汙染防治攻堅,
  • 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煙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徐世剛介紹,「十三五」期間,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煙臺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以推進「1+1+8」汙染防治攻堅戰系統謀劃為重點,打好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整體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煙臺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良好生產生活環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改善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進一步享受到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不斷提高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 青山碧水映藍天——西藏山南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掃描
    如今的雅礱大地,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綠,一幅幅生態畫卷映入眼帘。  近年來,西藏山南市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勇擔職責,主動作為,全力保護好雅礱大地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截至目前,山南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6%以上;地級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
  • 我市聚焦「五大戰役」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淘汰燃煤設施106臺、整治「散亂汙」企業30家、完成655.21萬畝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建成農村室內廁所6159座……這一串串數字,見證了我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 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原標題: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著力增強監督實效,構建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
  • 「檢察藍+生態綠」,互派掛職幹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部會同其他八部委出臺的《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高檢會〔2019〕1號)精神,切實加強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建設,密切與行政機關的工作聯繫配合。
  • ...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思想武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意見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願,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山水忠州今更美
    這句溢美之詞正成為當下忠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忠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加大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特色城市「雙特」思路驅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 ...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雲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和《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雲發〔2018〕16號)的要求,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明年汙染防治攻堅戰總基調: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會議確定,明年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會議強調,明年要「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 回望「十三五」: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涇陽交上滿意答卷
    近年來,我縣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汙,持續加大汙染治理力度,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全力打贏生態環境保護收官戰。同時,取締了8家散亂汙企業,建成了環境質量和應急管理中心,綜合精準施策、對症下藥,實現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管理精細化。2護好一河碧水●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系統治水。●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嚴格貫徹執行水汙染防治法。●涇河、冶峪河等「四亂」整治力度不斷加大。●涇河國家溼地公園申報成功。
  • 株洲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見成效
    1月8日,記者來到株洲市生態環境局,探尋實現環境空氣品質華麗蝶變背後的「成功密碼」。 重點任務逐一分解,嚴格考核問責體系 在株洲市生態環境局一樓,走廊放著很多展板,內容是2020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任務,任務按時間表分解,一目了然。這些展板是近年來株洲市深入貫徹推進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好汙染攻堅戰的縮影。
  • 堅持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並舉 首府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呼和浩特新聞網5月20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雲豔芳)近年來,首府以更強的定力、更大的決心、加倍的努力,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優美,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濱海新區深入貫徹落實黨...
    隨著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初見規模,這裡的大片花海花香惹人醉,成為了最受市民熱捧的拍照「打卡地」之一。  這僅僅是濱海新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冰山一角」。今年以來,新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土汙染治理持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持續加大,群眾環境獲得感不斷提升,為助推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