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系統觀念精準科學施策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2021-01-13 渭南市人民政府

魏建鋒在市委生態環保專題會議上強調

堅持系統觀念精準科學施策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1-18 08:19:39

來源:渭南日報

      (記者 程瑾)11月17日,市委召開生態環保專題會議,聽取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安排部署當前和下一階段工作。市委書記魏建鋒主持並講話。副市長李軍政參加會議。
  魏建鋒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色。
  魏建鋒強調,要嚴要求、下硬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對照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找出癥結原因,打通堵點難點,採取過硬舉措,確保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要補短板、強弱項,強化汾渭平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大鐵腕治霾力度,系統推進渭北「旱腰帶」和秦嶺區域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加快「兩廠」建設進度,加強渭河、北洛河水資源管理保護,持續打好青山、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要謀長遠、持續抓,科學制定「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指標,建立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魏建鋒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壓緊壓實責任,強化統籌協調,對突出問題實行預警督促、掛牌督辦,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監測體系,構建責任清晰、密切配合的問題處理閉環機制,堅決向環保領域違法行為「亮劍」,切實守好秦東大地綠水青山。
  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網絡編輯:楊兆婕]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將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年
    生態環境部將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年 2020-05-1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協委員建議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25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視頻會議,全國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在發言時建議,2020年的大氣汙染防治,既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又要堅持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特別是在區域大氣汙染治理方面,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新冠肺炎疫情下,「放鬆監管」的傳聞已經多次被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否定。
  • 論堅持系統觀念-中國社會科學網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一直十分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系統觀念來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  ●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進行認真思考,條分縷析,綜合研判,貫通歷史和現實,聯繫國際和國內,結合理論和實際,得出科學的預見和結論。從而做到未雨綢繆、把握主動,精準施策、正確應對。
  • 論堅持系統觀念
    ●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進行認真思考,條分縷析,綜合研判,貫通歷史和現實,聯繫國際和國內,結合理論和實際,得出科學的預見和結論。從而做到未雨綢繆、把握主動,精準施策、正確應對。●堅持系統觀念,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的必然選擇。
  • 張鳳蓮:準確理解精準施策的內涵要義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精準施策、民生保障、現代化、法治建設、社會終端需求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張鳳蓮:準確理解精準施策的內涵要義】  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山東社會科學院基地研究員張鳳蓮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既定目標前進,必須準確理解精準施策的內涵要義,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 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發展 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黃潤秋: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碳排放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可以實現「一舉四得」:第一,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助推高質量發展;第二,有利於推動汙染源頭治理,我們的生態環境問題根子上還是高碳的能源結構及其支撐的高碳重化工產業結構問題,降碳可以與環境質量改善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第三,有利於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第四,有利於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 堅持系統觀念的科學邏輯
    了解系統觀念的科學邏輯,是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認知前提。   系統觀念是複雜系統科學的基本思想,其跨界交叉的內在屬性幾乎橫貫所有前沿學科,例如統計物理學、大分子生物學、複雜經濟學、混沌科學、網絡科學等。正是因為複雜現象的普遍存在,複雜系統科學的應用空間不斷拓展延伸,系統觀念在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中也在發揮重要影響。
  • 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要有六個特徵
    六是認可度要高,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果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基本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  因此,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要站在2035年前的十五年的尺度上進行統籌考慮。從總體改善到根本好轉,需要科學確定 「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階段目標,尤其是「十四五」目標,要在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基礎上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2035年全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指哪六個特徵?
    六是認可度要高,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果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基本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要站在2035年前的十五年的尺度上進行統籌考慮。從總體改善到根本好轉,需要科學確定 「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階段目標,尤其是「十四五」目標,要在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基礎上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劉國中: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本報訊 12月2日,省委書記劉國中到西安市、鹹陽市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當前要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讓三秦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五期答案大全 什麼是精準施策的前提
    關注這方面消息的小夥伴都知道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五期,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是這一期的主題,什麼是精準施策的前提?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下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5期的所有答案。想了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深入理解「堅持系統觀念」
    惟有如此,才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建議》是堅持系統觀念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我國現代化事業的典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系統觀念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為我們提供了思想和行動遵循。
  • 綠色發展呵護「防城港藍」 ——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力推進一系列攻堅行動,堅持精準施策,聚焦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強化治理舉措,全力呵護「防城港藍」,寫下了一篇可圈可點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文章」。
  • 專家解讀 | 2035年全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包括哪六個特徵?
    六是認可度要高,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果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基本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要站在2035年前的十五年的尺度上進行統籌考慮。從總體改善到根本好轉,需要科學確定「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階段目標,尤其是「十四五」目標,要在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基礎上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2020 山西生態環境保護靶向攻堅
    2020年以來,我省生態環境部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全力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特別是秋冬防期間,我省交出了亮眼的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 精準施策的前提是什麼?青年大學習答案
    什麼是精準施策的前提?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五期團課學習第一題的答案是什麼呢?目前青年大學習已經更新到第十季第五期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答案及解析,希望能幫到大家。什麼是精準施策的前提?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五期視頻第一題:——是精準施策的前提A:嚴格執行扶貧政策B:精準識別貧困人口C:加大扶貧資金投入D:紮實落實扶貧措施答案:B解析: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精準識別貧困人口是精準施策的前提,只有扶貧對象清楚了,才能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 ...2020年戰疫情穩投資打好三大攻堅戰 2021年推動發展質量提升更...
    會議梳理總結了2020年發展改革工作,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研究部署2021年發展改革重點工作任務。,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八是保民生,著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九是穩預期,充分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高質量研究起草「十四五」規劃《綱要》;十是強黨建,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黨對發展改革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持續強化。
  • 孫金龍: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我們要錨定目標,對標對表,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在改善環境質量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 把握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確保生態系統持續向好
    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全面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生態系統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實現了沙化土地面積由長期擴大到持續縮小、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由長期下降到逐年上升、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江河湖泊生態明顯向好的歷史性轉變。但我國生態系統仍較為脆弱,保護壓力依然較大,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刻不容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