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30日啟動以來,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迅速進入下沉工作階段。截至9月10日晚,已受理有效舉報3000件,問責黨政領導幹部21人。
下沉工作階段,各督察組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現場,採取暗查暗訪和蹲點調查等方式開展工作,讓壓力層層傳導,有效打通了國家環保政策落實過程中的「梗阻」,進一步壓實了各地各單位汙染防治和生態治理責任,促進環保督察工作早見效、見實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史上最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高潮迭起,一批群眾身邊的垃圾、惡臭、噪聲、揚塵等汙染問題得以解決;大批造成汙染企業受到了整頓、罰款、停產或立案等處理;大量履職不力的幹部被問責,祖國大地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綠起來、美起來。
老百姓拍手稱快的同時,一些「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少數地方和企業整改不到位、不徹底,甚至「假裝整改」,面對環保督察組就「哆嗦」背過臉便「嘚瑟」,如此種種,嚴重影響環境汙染治理,也削弱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因此,繼續擴大環保督察威力,將環保督察工作重心不斷下沉,切實把壓力傳導至「神經末梢」,十分必要,也十分有效。
把環保督察壓力切實傳導下去,要針對具體問題有的放矢。重點下沉地市(區)督察;對被督察中央企業、部門重點調查;針對重要問題線索開展現場勘察和調查取證;進一步核實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實施情況和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實情況……時刻以問題為導向,揪住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牛鼻子」,確保問題排查到哪,整改就落實到哪。唯有一對一、硬碰硬,讓生態環境保護不作為亂作為者無處遁形,環保督察才不會「來時一陣風,刮過就輕鬆」。
把環保督察壓力切實傳導下去,問責必須露出鋒利的「牙齒」。連年來,環保督察問責級別越來越高、問責力度越來越大、問責範圍越來越廣;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罰款數額達24.6億元、行政和刑事拘留2264人……觸碰真問題,必須撕掉「遮羞布」,打破「保護罩」。對環保舉措落實不力的人,整改不力的事,必須堅持高壓態勢嚴肅問責,精確問責。在曠日持久的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問責是一把利劍,起著處理一個、警醒一片的重要作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不畏難、不避險,利劍再出鞘,體現了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的堅定決心。
生態環境與老百姓的幸福息息相關。為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讓環保督察來得再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