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杭政辦函〔2017〕8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實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月24日
目 錄
?
一、總則………………………………………………………………………………………………(24)
(一)編制目的……………………………………………………………………………………(24)
(二)指導思想……………………………………………………………………………………(24)
(三)規劃依據……………………………………………………………………………………(24)
(四)規劃期限……………………………………………………………………………………(24)
(五)規劃範圍……………………………………………………………………………………(24)
二、電網現狀概況……………………………………………………………………………………(24)
(一)電網概況……………………………………………………………………………………(24)
(二)地方電源概況………………………………………………………………………………(25)
(三)供用電概況…………………………………………………………………………………(25)
(四)存在主要問題………………………………………………………………………………(26)
三、電力需求預測……………………………………………………………………………………(26)
(一)電力電量增長歷史分析……………………………………………………………………(26)
(二)電力電量發展水平分析……………………………………………………………………(26)
(三)電力電量預測方案…………………………………………………………………………(27)
(四)預測結果小結………………………………………………………………………………(30)
四、電力供需平衡……………………………………………………………………………………(32)
(一)地方電源及特高壓電源建設情況…………………………………………………………(32)
(二)電力平衡原則………………………………………………………………………………(33)
(三)500千伏電力平衡 …………………………………………………………………………(33)
(四)220千伏電力平衡 …………………………………………………………………………(33)
(五)110千伏電力平衡 …………………………………………………………………………(38)
五、電網規劃…………………………………………………………………………………………(42)
(一)電網規劃目標………………………………………………………………………………(42)
(二)電網規劃原則………………………………………………………………………………(42)
(三)遠景電網規劃布局…………………………………………………………………………(43)
(四)「十三五」電網建設規劃…………………………………………………………………(47)
六、高壓電力設施黃線規劃…………………………………………………………………………(50)
(一)變電站站址規劃……………………………………………………………………………(50)
(二)高壓線路廊道規劃…………………………………………………………………………(51)
(三)變電站和高壓電力線路廊道保障和管制…………………………………………………(52)
七、環境保護…………………………………………………………………………………………(53)
(一)變電設施環境影響分析及措施……………………………………………………………(53)
(二)電力線路環境影響分析及措施……………………………………………………………(53)
八、投資估算及規劃成效……………………………………………………………………………(53)
(一)投資估算……………………………………………………………………………………(53)
(二)規劃成效……………………………………………………………………………………(54)
九、保障措施…………………………………………………………………………………………(55)
(一)加強電網建設工作領導和協調……………………………………………………………(55)
(二)加強電力設施布局規劃控制和保護………………………………………………………(55)
(三)創新機制,合力推進電網建設 …………………………………………………………(56)
附件1 ………………………………………………………………………………………………(56)
附件2 ………………………………………………………………………………………………(71)
附件3 ………………………………………………………………………………………………(72)
附件4 ………………………………………………………………………………………………(72)
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杭州市作為浙江省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重點風景旅遊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發展帶的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十三五」是杭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機遇期。「十三五」期間,杭州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鬥。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杭州市的電力需求將穩定增長,對供電可靠性要求也將大提高,經濟增長的新常態、電網外部建設環境的變化、「節能減排」「電能替代」等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實施,都將對杭州電網的發展帶來新任務和新要求。
圍繞我市經濟社會「十三五」發展戰略目標和任務,以國家能源戰略為導向,解放思想、著眼長遠,積極開展杭州市電網「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是杭州電網發展建設的重中之重,是推動社會經濟全面繁榮、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保證。
(二)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浙江省「八八戰略」實踐,以辦好「兩會」、建設「兩區」為重要抓手,以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東方品質之城為契機,搶抓電網建設機遇,加快電網發展步伐,完善電網布局,構建以特高壓站點為電源,超高壓網架為骨幹,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徵的堅強智能網架結構,確保城市安全可靠供電。
(三)規劃依據。
1. 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
2. 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
3. 城市電力規劃規範。
4. 《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第599號令)。
5. 浙江電網「十三五」發展規劃。
6. 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電網規劃。
7. 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8. 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2016年修訂)。
9. 杭州市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10. 現有縣市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
(四)規劃期限。
近期規划水平年為2016—2020年,遠期規划水平年為2030年,遠景展望到2040年。
(五)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為杭州全市,包括上城、下城、江幹、拱墅、西湖、濱江、蕭山、餘杭和富陽9個區,臨安、建德2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面積16596平方公裡。
二、電網現狀概況
(一)電網概況。
杭州電網是浙江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電網的電壓等級包括1000千伏、±800千伏、500千伏、220千伏、110(35)千伏、10(20)千伏、380伏。其中1000千伏為特高壓交流電網,±800千伏為特高壓直流,500千伏為超高壓電網,220千伏為高壓輸電網,110(35)千伏為高壓配電網,10(20)千伏為中壓配電網,380伏為低壓配電網。
截至2015年年底,杭州主網以500千伏瓶窯變、仁和變、喬司變、湧潮變、富陽變、昇光變為主要電源,在城市外圍通過嘉興、紹興等500千伏電網形成雙環網結構。杭州500千伏電網通過富陽—安徽2回線、瓶窯—安徽1回線、瓶窯—江蘇2回線、瓶窯—天荒坪2回線、瓶窯—王店2回線、喬司—秦山2回線、喬司—由拳2回線、湧潮—蘭亭2回線、昇光—鳳儀2回線、仁和—安吉2回線等19回線與省外及省內相鄰地區電網相連。
220千伏電網以500千伏瓶窯變、仁和變、喬司變、富陽變、湧潮變、昇光變等為核心,構建雙環網結構,110千伏電網以雙電源鏈式結構為主,10(20)千伏電纜以環網結構、架空線以多分段多聯絡為主,380伏電網以輻射結構為主。目前220千伏電網已部分實現分層分區,110千伏及以下電網實現完全分層分區運行。
截至2015年年底,杭州電網擁有特高壓線路2回,線路長度239.15公裡;500千伏變電站6座,分別為瓶窯變(3×75萬千伏安)、仁和變(2×100萬千伏安)、喬司變(3×100萬千伏安)、湧潮變(3×75萬千伏安)、富陽變(3×75萬千伏安)、昇光變(2×120萬千伏安),總容量為1415萬千伏安,500千伏輸電線路長度為816公裡;220千伏公用變電站52座,變電容量為2196萬千伏安;220千伏輸電線路長度約2877.88公裡,其中電纜長度為193.3公裡;110千伏公用變電站218座,變電容量為2084.25萬千伏安,110千伏輸電線路長度約3457.36公裡,其中電纜長度為815.0公裡;35千伏公用變電站73座,主變139臺,變電容量為191.71萬千伏安,35千伏輸電線路長度為2384.2公裡,其中電纜長度242.201公裡;10千伏公用配電變壓器45131臺,配電容量為2150.5656萬千伏安,10千伏環網室和環網箱共15563座,10千伏公用線路長度為37341.114公裡,其中電纜線路長度18281.254公裡;380伏電網線路總長度為51252.938公裡,其中電纜線路長度為16977.568公裡。
杭州市2015年高壓電網規模統計概況見表2.1。
表2.1 杭州市2015年高壓電網規模統計表
分類 | 電壓等級 | 500千伏 | 220千伏 | 110千伏 |
變電 | 公用變電站座數 | 6 | 52 | 218 |
變電容量(萬千伏安) | 1415 | 2196 | 2084.25 | |
線路 | 架空(公裡) | 816 | 2877.88 | 3457.36 |
電纜(公裡) | 0 | 193.344 | 815.03 |
(二)地方電源概況。
至2015年年底,杭州電網內電源裝機容量共753.3萬千瓦,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712.4萬千瓦,佔總裝機容量的94.6%,包括主力電廠:半山天然氣電廠裝機容量117萬千瓦、半山天然氣熱電聯產124.5萬千瓦、半山燃煤電廠裝機容量13.5萬千瓦、藍天天然氣電廠裝機容量11.2萬千瓦、蕭山天然氣電廠裝機容量122.6萬千瓦、蕭山燃煤電廠裝機容量26.0萬千瓦、下沙天然氣電廠裝機容量24.6萬千瓦、富春江水電站裝機容量35.72萬千瓦、新安江水電廠裝機容量85.0萬千瓦,均以220千伏電壓等級上網,其餘各水、火電廠均以1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6000千瓦以下電廠裝機容量40.9萬千瓦,佔總裝機容量的5.4%。
與城市用電規模相比,境內電廠主要作為城市供電的保安電源。城市主要電源主要來自6座500千伏變電站,受入特高壓電源、秦山核電等境外電力。
(三)供用電概況。
「十二五」期間,杭州電網最高負荷、全社會用電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7.32%、5.87%。2015年杭州電網最高供電負荷1213.8萬千瓦,比2010年增加361.2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646.4億千瓦時,比2010年增加160.40億千瓦時。其中全市第一產業用電量4.7億千瓦時,佔比0.7%;第二產業用電量421千瓦時,佔比65.1%;第三產業用電量130.4億千瓦時,佔比20.2%;居民生活用電90.3億千瓦時,佔比14.0%。三次產業用電總體上呈現: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用電量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呈較快的上升趨勢。2015年我市人均用電負荷和用電量分別為1.30千瓦和7203千瓦時,在全國屬用電水平較高的城市。
(四)存在主要問題。
杭州電網還存在500千伏布點及網架結構不完善,跨江聯絡通道不足,武林商圈、錢江新城等核心區域電網容載比低,城鄉配網仍然較為薄弱等問題,與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不匹配。
隨著城鄉建設的規模和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國家更加嚴格的土地和物權保護措施,高壓線路走廊和變電站所址存在電網規劃落地、徵遷補償政策處理、項目審批等方面困難,使輸變電工程的實施周期日益拉長。
三、電力需求預測
(一)電力電量增長歷史分析。
2000年以來,杭州電力電量增長呈現前高后低的增長態勢。
「十五」期間,隨著杭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工業經濟高速增長,杭州電力電量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05年杭州全口徑最高負荷達到477.7萬千瓦,年均增長率為14.94%;2005年杭州全社會用電量303.31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率為16.81%。從分行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年均增長2.49%,第二產業用電量年均增長17.73%,第三產業用電量年均增長17.3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年均增長12.90%。
「十一五」期間,前兩年電力電量保持著高速增長,2008年國際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增速出現明顯回落,杭州電力電量呈現增速下滑態勢。2010年杭州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852.6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485億千瓦時,年均增長分別為12.28%、9.84%。從分行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增長10.26%,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7.85%,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15.83%,居民生活用電增長12.59%。2000—2010年杭州電力電量總體處於高速增長期,全社會最高負荷年均增長率為14.2%,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率為13.4%。
「十二五」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實施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增活力、重民生,實現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杭州用電需求呈現逐步回升態勢。2010—2015年期間,杭州市全社會最高負荷年均增長率為7.32%,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率為5.86%,杭州電力電量增速仍處於中高速增長期。
2000—2015年杭州市用電情況見表3.1。
表3.1 2000—2015年杭州市用電情況表
單位:萬千瓦、億千瓦時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長率(%) | |
最高負荷 | 238.1 | 279.3 | 332.8 | 387.8 | 387.5 | 477.7 | 603.7 | 685.1 | 699.0 | 792.2 | 852.6 | 1001.0 | 1032.0 | 1131.4 | 1136.7 | 1213.8 | 11.47% |
用電量 | 139.5 | 159.3 | 188.6 | 230.9 | 256.9 | 303.3 | 345.7 | 388.3 | 405.1 | 434.3 | 486.3 | 550.7 | 583.5 | 638.6 | 640.2 | 646.4 | 10.76% |
其中: 一產 | 3.2 | 3.5 | 3.0 | 2.5 | 2.6 | 3.6 | 3.9 | 4.6 | 4.0 | 3.7 | 4.3 | 4.7 | 4.9 | 5.1 | 5.3 | 4.7 | 2.60% |
二產 | 99.4 | 114.5 | 136.9 | 165.9 | 188.7 | 224.8 | 256.3 | 286.6 | 292.1 | 309.3 | 337 | 386 | 399 | 411 | 418 | 421 | 10.10% |
三產 | 18.6 | 20.3 | 24.7 | 32.5 | 36.8 | 41.3 | 46.6 | 53.0 | 60.0 | 67.4 | 81 | 91 | 100 | 110 | 133 | 130.4 | 13.86% |
居民生活 | 18.3 | 21.0 | 24.0 | 30.0 | 28.8 | 33.6 | 38.9 | 44.1 | 49.0 | 53.9 | 64 | 69 | 79 | 91 | 83.9 | 90.3 | 11.23% |
(二)電力電量發展水平分析。
人均用電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從全球看,人均用電量可以分為四個檔次:第一個檔次是年人均用電量在10000千瓦時以上的,主要是北美、北歐、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少數發達國家;第二個檔次是5000—10000千瓦時,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在此列;第三個檔次是2000—5000千瓦時,主要包括一些新興市場;第四個檔次是不足2000千瓦時,主要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
結合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用電量和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北美、北歐等發達國家人均用電量非常高,基本都在13000千瓦時以上。歐洲主要發達國家由於產業結構以及當地能源消費結構等因素,與其他地區的發達國家相比人均用電量偏低。新加坡、韓國、日本、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均用電量在8000—12500千瓦時之間。2015年我市人均用電量為7203千瓦時、人均生活用電量1080千瓦時,在全國屬用電水平較高的城市,但與國際先進城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杭州用電水平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均用電量情況見表3.2。
表3.2 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均用電量
國家和地區 | 人均用電量(千瓦時) |
挪威 | 23000 |
加拿大 | 17000 |
芬蘭 | 15700 |
瑞典 | 14000 |
美國 | 13500 |
新加坡 | 12500 |
澳大利亞 | 10500 |
韓國 | 10200 |
臺灣 | 10000 |
香港 | 9000 |
日本 | 8200 |
法國 | 7400 |
德國 | 6800 |
英國 | 6200 |
杭州 | 7203 |
(三)電力電量預測方案。
1. 邊界條件。
電力電量增長的動力來源於經濟社會發展及城市空間的拓展。根據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等規劃,未來杭州市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給電力電量需求帶來了巨大的增長基礎。具體邊界條件如下:
一是經濟社會發展: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達10053.58億元,增長率再次回到兩位數,達10.2%。根據杭州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本規劃選取杭州市「十三五」國內生產總值7.5%的增長目標。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000萬人。
二是城鎮空間布局: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6596平方公裡,形成「一心二圈、三軸二連、一環多點」的城鎮布局結構。到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約1300平方公裡。
2. 電力電量預測思路。
電力電量需求預測工作思路是在長期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收集和積累本地區用電量和負荷的歷史數據,以及城市建設和各行各業發展的信息,充分研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種相關因素與電力需求的關係,並適當參考國內外同類型地區的資料進行校核,使預測結果具備較高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常用預測方法有產業產值單耗法、彈性係數法、時間序列法、負荷利用小時數法、負荷密度法、人均用電量法等。根據杭州負荷預測的特點和需要,近期預測選用產業產值單耗法、彈性係數法、時間序列法、負荷利用小時數法等,遠景預測選用負荷密度法、人均用電量法、負荷利用小時數法等適用的預測方法,並相互校核、補充,形成高中低三個方案,近期規劃採用中方案、遠景規劃採用高方案。
3. 「十三五」電力電量預測方案。
根據時間序列法、產業產值單耗法、彈性係數法3種預測方法,測算了「十三五」期間杭州市全社會用電量,詳見表3.3.3-1。根據時間序列法和負荷利用小時數法得到的「十三五」期間杭州市的最高負荷,詳見表3.3.3-2。
表3.3.3-1 杭州市電量預測結果表
單位:億千瓦時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高方案 | 時間序列法 | 647 | 727 | 778 | 831 | 876 | 927 |
產業產值單耗法 | 647 | 729 | 794 | 855 | 915 | 971 | |
彈性係數法 | 647 | 722 | 785 | 849 | 914 | 959 | |
電量綜合 | 647 | 726 | 786 | 845 | 902 | 952 | |
中方案 | 時間序列法 | 647 | 715 | 762 | 798 | 853 | 880 |
產業產值單耗法 | 647 | 717 | 772 | 844 | 912 | 947 | |
彈性係數法 | 647 | 715 | 771 | 837 | 904 | 959 | |
電量綜合 | 647 | 715 | 768 | 830 | 890 | 930 | |
低方案 | 時間序列法 | 647 | 703 | 752 | 788 | 813 | 840 |
產業產值單耗法 | 647 | 705 | 762 | 804 | 835 | 867 | |
彈性係數法 | 647 | 708 | 761 | 807 | 849 | 879 | |
電量綜合 | 647 | 705 | 758 | 799 | 832 | 860 |
表3.3.3-2 杭州市負荷預測結果表
單位:萬千瓦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高方案 | 時間序列法負荷 | 1213.8 | 1422.5 | 1574.7 | 1729.1 | 1883.0 | 2014.8 |
負荷利用小時法 | 1213.8 | 1397.9 | 1525.1 | 1651.5 | 1777.6 | 1925.7 | |
負荷綜合 | 1213.8 | 1410.0 | 1550.0 | 1690.0 | 1830.0 | 1970.0 | |
中方案 | 時間序列法負荷 | 1213.8 | 1344.8 | 1452.4 | 1561.3 | 1661.3 | 1757.6 |
負荷利用小時法 | 1213.8 | 1375.9 | 1486.9 | 1589.3 | 1688.4 | 1790.5 | |
負荷綜合 | 1213.8 | 1360.0 | 1470.0 | 1575.0 | 1675.0 | 1784.0 | |
低方案 | 時間序列法負荷 | 1213.8 | 1289.8 | 1367.2 | 1449.3 | 1521.7 | 1593.2 |
負荷利用小時法 | 1213.8 | 1355.6 | 1435.5 | 1504.8 | 1560.4 | 1625.1 | |
負荷綜合 | 1213.8 | 1322.7 | 1401.4 | 1477.0 | 1541.1 | 1609.2 |
經預測,「十三五」期間電力電量預測推薦方案:2020年全市電力、電量分別為1784萬千瓦、930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8.0%、7.5%。
表3.3.3-3 「十三五」電力電量預測方案
單位:萬千瓦、億千瓦時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高 | 最高負荷 | 1214 | 1410 | 1550 | 1690 | 1830 | 1970 |
用電量 | 647 | 726 | 786 | 845 | 902 | 952 | |
中 | 最高負荷 | 1213 | 1360 | 1470 | 1575 | 1675 | 1784 |
用電量 | 647 | 715 | 768 | 830 | 890 | 930 | |
低 | 最高負荷 | 1214 | 1323 | 1401 | 1477 | 1541 | 1609 |
用電量 | 647 | 705 | 758 | 799 | 832 | 860 |
4. 遠景負荷預測方案。
按照常住人口測算,杭州2015年人均電力負荷和人均用電量分別是1.30千瓦和7203千瓦時。參照國外同類城市水平,遠景人均用電負荷和人均用電量將達到2.54千瓦和12500千瓦時。
參考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負荷密度情況,遠景杭州市中心城區主城負荷密度按35MW/km2考慮;江南城、臨平城、下沙城負荷密度按25MW/km2考慮;杭州市區六大組團負荷密度按20MW/km2考慮,杭州市域其他縣市負荷密度按15MW/km2考慮。
採用人均用電量法、負荷利用小時數法和負荷密度法對杭州市遠景負荷進行預測,預測結果為3000—3300萬千瓦,本報告採用預測高值作為杭州市遠景負荷預測結果。因此,預計遠景杭州市飽和負荷水平約3300萬千瓦。
杭州市人均負荷水平2.54kw/人,杭州市域負荷密度1.94MW/km2(2010年,紐約市域面積12420km2,市域負荷密度2.2MW/km2;北京市域面積16410km2,市域負荷密度1.02MW/km2;上海市域面積6340km2,市域負荷密度4.13MW/km2;杭州市域面積16596km2,市域負荷密度0.5MW/km2),杭州市區總體負荷密度10.2MW/km2(杭州市區面積3068km2),杭州市區建設用地負荷密度26.8MW/km2,杭州其他縣市建設用地負荷密度15MW/km2。
杭州市遠景負荷主要預測指標見表3.3.4。
表3.3.4 杭州市遠景負荷主要預測指標
項目 | 現狀 | 遠景 |
用電負荷 | 1213萬千瓦 | 3300萬千瓦 |
人均用電量 | 7200千瓦時 | 12500千瓦時 |
人均負荷 | 1.28kw/人 | 2.54kw/人 |
市域負荷密度(16596km2) | 0.68 MW/km2 | 1.94MW/km2 |
市區總體負荷密度(3068km2) | 3.7 MW/km2 | 10.2MW/km2 |
杭州市區建設用地負荷密度 | 11 MW/km2 | 26.8MW/km2 |
杭州其他縣市建設用地負荷密度 | / | 15MW/km2 |
(四)預測結果小結。
1. 電力電量預測小結。
高方案:2020年杭州全社會最高負荷、電量將分別達到1970萬千瓦、952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為10.2%、8.0%。
中方案:2020年杭州全社會最高負荷、電量將分別達到1784萬千瓦、930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為8.0%、7.5%。
低方案:2020年杭州全社會最高負荷、電量將分別達到1609萬千瓦、860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為6.3%、5.9%。
表3.4.1-1 杭州市電力電量預測結果表
單位:萬千瓦、億千瓦時、%
高方案 | 實 績 | 預 測 | 增 長 率 | |||||||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30 | 遠景 | 十三五 | 2016~2030 |
負荷 | 1213.8 | 1410 | 1550 | 1690 | 1830 | 1970 | 2300 | 3300 | 10.2 | 4.35 |
電量 | 647 | 726 | 786 | 845 | 902 | 952 | 1170 | 1630 | 8.0 | 4.03 |
中方案 | 實 績 | 預 測 | 增 長 率 | |||||||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30 | 遠景 | 十三五 | 2016~2030 |
負荷 | 1213.8 | 1360 | 1470 | 1575 | 1675 | 1784 | 2200 | 3150 | 8.0 | 4.04 |
電量 | 647 | 715 | 768 | 830 | 890 | 930 | 1120 | 1560 | 7.53 | 3.70 |
低方案 | 實 績 | 預 測 | 增 長 率 | |||||||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30 | 遠景 | 十三五 | 2016~2030 |
負荷 | 12138 | 1323 | 1401 | 1477 | 1541 | 1650 | 2100 | 3000 | 6.33 | 3.72 |
電量 | 647 | 705 | 758 | 799 | 832 | 860 | 1070 | 1500 | 5.86 | 3.41 |
表3.4.1-2 杭州分地區負荷預測推薦方案
單位:萬千瓦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30 | 遠景 | |
全地區 | 1213.8 | 1360 | 1470 | 1575 | 1675 | 1784 | 2200 | 3300 |
主城區 | 455.0 | 487.0 | 519.5 | 551.1 | 583.8 | 629.5 | 708.7 | 992.0 |
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以下簡稱大江東) | 90.0 | 108.0 | 126.0 | 144.0 | 162.0 | 182.0 | 360.0 | 562.0 |
蕭山區 | 265.0 | 290.0 | 315.0 | 338.0 | 358.5 | 382.0 | 471.0 | 653.0 |
餘杭區 | 172.0 | 188.0 | 204.5 | 220.0 | 233.5 | 249.5 | 313.0 | 600.0 |
富陽區 | 120.5 | 132.0 | 143.0 | 153.5 | 163.0 | 173.5 | 217.0 | 338.0 |
臨安市 | 59.0 | 64.5 | 70.0 | 75.0 | 79.5 | 84.8 | 106.0 | 170.0 |
桐廬縣 | 37.6 | 41.3 | 44.9 | 48.3 | 51.2 | 54.3 | 68.0 | 100.0 |
建德市 | 46.5 | 51.0 | 55.3 | 59.5 | 63.2 | 66.9 | 83.5 | 136.0 |
淳安縣 | 17.8 | 19.5 | 21.1 | 22.6 | 24.0 | 25.4 | 31.5 | 52.5 |
合計 | 1283.4 | 1396.3 | 1509.3 | 1617.0 | 1719.7 | 1847.9 | 2358.7 | 3603.5 |
同時率 | 0.97 | 0.97 | 0.97 | 0.97 | 0.97 | 0.97 | 0.93 | 0.92 |
表3.4.1-3 杭州分地區電量預測推薦方案
單位:億千瓦時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30 | 遠景 |
全地區 | 647 | 715 | 768 | 830 | 890 | 930 | 1120 | 1630 |
主城區 | 205 | 220 | 232 | 244 | 262 | 270 | 290 | 408 |
大江東 | 54 | 67 | 76 | 87 | 96 | 107 | 195 | 276 |
蕭山區 | 160 | 177 | 190 | 205 | 216 | 223 | 250 | 310 |
餘杭區 | 75 | 82 | 89 | 97 | 105 | 112 | 132 | 253 |
富陽區 | 69 | 76 | 82 | 89 | 95 | 97 | 111 | 167 |
臨安市 | 29 | 32 | 34 | 37 | 40 | 42 | 50 | 79 |
桐廬縣 | 18 | 20 | 21 | 23 | 25.2 | 26 | 31 | 45 |
建德市 | 27 | 30 | 32 | 35 | 37 | 39 | 44 | 67 |
淳安縣 | 10 | 11 | 12 | 13 | 13.8 | 14 | 17 | 25 |
2. 預測水平分析。
電力電量需求預測水平按照人均用電量、人均用電負荷兩個指標與國內外先進城市進行比較。
人均用電水平與自然地理、氣象氣候、經濟結構、消費習慣、用電習慣等因素均有關係,比較不同城市的用電水平,選取在這些因素相近的城市進行比較。新加坡、韓國、日本、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氣候環境、產業結構、能源消費結構以及用電習慣等因素與杭州地區較為相似,杭州地區的人均用電量水平可以比照上述國家和地區。
2015年、2020年杭州人均用電水平(人均用電負荷和人均用電量)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城市基本相當,位居國內前列,但與新加坡、韓國、日本、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差距較大。遠景人均用電水平位居國內前列,與新加坡、韓國、日本、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當。
四、電力供需平衡
(一)地方電源及特高壓電源建設情況。
杭州市一次資源匱乏,受自然條件及環境因素的限制,可用於建設大型電廠的廠址有限。2015年半山煤電、蕭山煤電機組關停。
根據杭州市「十三五」能源規劃。「十三五」期間杭州境內新增電源項目主要以分布式光伏等為主,大中型電廠項目基本沒有。建德烏龍山、桐廬白雲源等抽水蓄能項目預計在「十三五」以後投產。相對於「十三五」及遠景用電負荷,我市境內電源主要承擔供電保安作用。
當前國家電網正在推進國家特高壓同步電網規劃建設,為杭州電力供應提供了重大機遇。根據國家電網、浙江省網特高壓同步電網規劃布局,在浙江境內布局特高壓浙北、浙中、浙南三個交流站,布局特高壓溪洛渡—浙西、靈州—紹興、金沙江二期—溫北三個直流站,形成「三交三直」布局,其中浙北、浙中站已經建成,分別位於與杭州北面、西面相鄰的湖州、金華境內,靈州—紹興直流站2016年建成,位於杭州南面的紹興境內,金沙江二期—溫北直流站處於選址規劃階段,初步考慮位於杭州北面。浙北交流站、浙中交流站、紹興直流站、溫北直流站最大可輸送電力達3400萬千瓦,可以作為杭州電力受入的主要來源。
杭州市電源裝機情況表如表4.1所示。
表4.1 杭州市電源裝機情況表
單位:萬千瓦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半山燃氣電廠 | 117 | 117 | 117 |
半山燃煤電廠 | 13.5 | ||
蕭山燃氣電廠 | 80.5 | 80.5 | 80.5 |
蕭山燃煤電廠 | 26 | ||
藍天天然氣電廠 | 11.2 | 11.2 | 11.2 |
新安江水電 | 85 | 85 | 85 |
富春江水電 | 35.7 | 35.7 | 35.7 |
半山天然氣熱電聯產 | 124.5 | 124.5 | 124.5 |
蕭山天然氣電廠 | 42.1 | 42.1 | 42.1 |
華電下沙天然氣電廠 | 24.6 | 24.6 | 24.6 |
華電江東天然氣電廠 | 90.4 | 90.4 | |
小水火電 | 193.2 | 276 | 276 |
裝機容量 | 753.3 | 887 | 1247.4 |
(二)電力平衡原則。
1. 考慮小電源出力特性,近期6000千瓦及以上的小電廠以30%—50%的裝機容量參與平衡,6000千瓦以下小電廠不參與平衡。遠期、遠景小電廠不考慮參與平衡。
2. 考慮到大中型天然氣電廠機組的發電出力穩定性,全地區峰荷時天然氣電廠機組按一半出力考慮。
3. 考慮大中型水電廠出力特性,按裝機容量的70%參與平衡。其中建德、桐廬抽水蓄能電廠處於規劃階段,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參與平衡。
4. 由金華芝堰變、紹興古越變供電的杭州地區負荷考慮逐步由杭州電網供電。
5. 根據國家電網企業標準Q/GDW156—2006《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第4.3.3條,根據經濟增長和城市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應城網負荷增長速度可分為較慢、中等、較快三種情況,相應各電壓等級城網的容載比表如下表所示,宜控制在1.5—2.2範圍之間。
表4.2 各電壓等級城網的容載比
城網負荷增長情況 | 較慢增長 | 中等增長 | 較快增長 |
年負荷平均增長率(建議值) | 小於7% | 7—12% | 大於12% |
500千伏及以上 | 1.5—1.8 | 1.6—1.9 | 1.7—2.0 |
220—330千伏 | 1.6—1.9 | 1.7—2.0 | 1.8—2.1 |
110千伏 | 1.8—2.0 | 1.9—2.1 | 2.0—2.2 |
(三)50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杭州電網負荷將達到1784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227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76。遠景杭州電網負荷水平3300萬千瓦,考慮全部由杭州電網供電,規劃變電容量524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76。
50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3。
表4.3 杭州50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213.8 | 1784 | 2200 | 3300 |
電源裝機容量 | 737.2 | 800.7 | 800.7 | 800.7 |
電源出力 | 383.3 | 391.7 | 325.8 | 325.8 |
外部供杭州負荷 | 150 | 102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1415 | 2275 | 3275 | 5245 |
容載比 | 1.78 | 1.76 | 1.75 | 1.76 |
(四)220千伏電力平衡。
1. 主城區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主城區最高負荷將達到629.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36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3。遠景主城區最高負荷達到99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860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88。
主城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1。
表4.4.1 主城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455 | 629.5 | 708.7 | 992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11 | — | — | — |
電源裝機容量 | 8.9 | 8.9 | — | — |
電源出力 | 3.4 | 3.4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831 | 1365 | 1416 | 1860 |
容載比 | 2.11 | 2.03 | 1.96 | 1.88 |
2. 蕭山區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蕭山區最高負荷將達到38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75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7。遠景蕭山區最高負荷達到653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209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87。
蕭山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2。
表4.4.2 蕭山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265 | 382 | 471 | 653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5 | 5 | 5 | 5 |
電源裝機容量 | 25.9 | 25.9 | — | — |
電源出力 | 12 | 12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465 | 753 | 897 | 1209 |
容載比 | 1.77 | 1.97 | 1.93 | 1.87 |
3. 大江東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大江東最高負荷將達到18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312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2。遠景大江東最高負荷達到56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032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84。
大江東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3。
表4.4.3 大江東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90 | 182 | 360 | 562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15 | 10 | — | — |
電源裝機容量 | 11.8 | 11.8 | — | — |
電源出力 | 5.9 | 5.9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120 | 312 | 696 | 1032 |
容載比 | 1.74 | 2.02 | 1.93 | 1.84 |
4. 餘杭區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餘杭區最高負荷將達到249.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48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2。遠景餘杭區最高負荷達到600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104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85。
餘杭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4。
表4.4.4 餘杭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72 | 249.5 | 313 | 600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3 | 3 | 3 | 3 |
電源裝機容量 | 9.8 | 9.8 | — | — |
電源出力 | 3.7 | 3.7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279 | 483 | 609 | 1104 |
容載比 | 1.76 | 2.02 | 1.96 | 1.85 |
5. 富陽區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富陽區最高負荷將達到173.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312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5。遠景富陽區最高負荷達到338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63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88。
富陽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5。
表4.4.5 富陽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20.5 | 173.5 | 217 | 338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2 | 2 | 2 | |
電源裝機容量 | 42.5 | 42.5 | — | — |
電源出力 | 20 | 20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201 | 312 | 417 | 633 |
容載比 | 1.89 | 1.95 | 1.94 | 1.88 |
6. 臨安市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臨安市最高負荷將達到84.8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216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25。遠景臨安市最高負荷達到170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33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6。
臨安市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6。
表4.4.6 臨安市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59 | 84.8 | 106 | 170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 | — | — | — |
電源裝機容量 | 29.5 | 29.5 | — | — |
電源出力 | 6.1 | 6.1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105 | 216 | 225 | 333 |
容載比 | 1.98 | 2.25 | 2.12 | 1.96 |
7. 桐廬縣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桐廬縣最高負荷將達到54.3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02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1。遠景桐廬縣最高負荷達到100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92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2。
桐廬縣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7。
表4.4.7 桐廬縣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37.6 | 54.3 | 68.0 | 100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 | — | — | |
電源裝機容量 | 15.1 | 15.1 | — | — |
電源出力 | 3.6 | 3.6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66 | 102 | 138 | 192 |
容載比 | 1.94 | 2.01 | 2.03 | 1.92 |
8. 建德市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建德市最高負荷將達到66.9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3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12。遠景建德市最高負荷達到136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261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5。
建德市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8。
表4.4.8 建德市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46.5 | 66.9 | 83.5 | 136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2 | 2 | 2 | |
電源裝機容量 | 11.4 | 11.4 | — | — |
電源出力 | 4.7 | 4.7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93 | 135 | 171 | 261 |
容載比 | 2.08 | 2.12 | 2.10 | 1.95 |
9. 淳安縣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淳安縣最高負荷將達到25.4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66萬千伏安,容載比為3.82。遠景淳安縣最高負荷達到52.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02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2。
淳安縣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9。
表4.4.9 淳安縣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7.8 | 25.4 | 31.5 | 52.5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2 | 2 | 2 | |
電源裝機容量 | 14.3 | 14.3 | — | — |
電源出力 | 3.6 | 3.6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36 | 66 | 66 | 102 |
容載比 | 3.21 | 3.82 | 2.24 | 2.02 |
10. 全地區22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杭州電網最高負荷將達到1784萬千瓦,規劃220千伏變電容量3744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1。遠景杭州電網最高負荷將達到3300萬千瓦,規劃220千伏變電容量6726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5。
全地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4.10。
表4.4.10 全地區22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213.8 | 1784 | 2200 | 3300 |
220千伏用戶負荷 | 19 | 18 | 18 | 18 |
電源裝機容量 | 188.8 | 188.8 | — | — |
電源出力 | 67.9 | 67.9 | — | — |
變電容量合計 | 2196 | 3744 | 4635 | 6726 |
容載比 | 1.94 | 2.10 | 2.10 | 2.05 |
(五)110千伏電力平衡。
1. 主城區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主城區最高負荷將達到629.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059.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8。遠景,主城區最高負荷達到99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671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6。
主城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1。
表4.5.1 主城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455 | 629.5 | 992 | 455 |
110千伏用戶負荷 | 84 | 100 | 140 | 84 |
電源裝機容量 | 3 | 3 | — | 3 |
電源出力 | 1.5 | 1.5 | — | 1.5 |
變電容量合計 | 661.3 | 1059.3 | 1671 | 661.3 |
容載比 | 1.88 | 1.98 | 1.96 | 1.88 |
2. 蕭山區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蕭山區最高負荷將達到38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588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2。遠景蕭山區最高負荷達到653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071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4。
蕭山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2。
表4.5.2 蕭山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265 | 382 | 653 |
110千伏用戶負荷 | 70 | 85 | 100 |
電源裝機容量 | 25.9 | 25.9 | — |
電源出力 | 12 | 12 | — |
變電容量合計 | 376 | 588 | 1071 |
容載比 | 2.05 | 2.02 | 1.94 |
3. 大江東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大江東最高負荷將達到18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91.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9。遠景大江東最高負荷達到562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87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1。
大江東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3。
表4.5.3 大江東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90 | 182 | 562 |
直供負荷 | 35 | 85 | 105 |
電源裝機容量 | 11.8 | 11.8 | — |
電源出力 | 5.9 | 5.9 | — |
變電容量合計 | 108 | 191.5 | 875 |
容載比 | 2.20 | 2.09 | 1.91 |
4. 餘杭區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餘杭區最高負荷將達到249.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508.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9。遠景餘杭區最高負荷達到600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05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4。
餘杭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4。
表4.5.4 餘杭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72 | 249.5 | 600 |
直供負荷 | 18 | 21 | 57 |
電源裝機容量 | 9.8 | 9.8 | — |
電源出力 | 3.7 | 3.7 | — |
變電容量合計 | 321.3 | 508.3 | 1053 |
容載比 | 2.02 | 2.09 | 1.94 |
5. 富陽區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富陽區最高負荷將達到173.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315.3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2。遠景富陽區最高負荷達到338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611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2。
富陽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5。
表4.5.5 富陽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20.5 | 173.5 | 338 |
直供負荷 | 12 | 16 | 20 |
電源裝機容量 | 13.3 | 13.3 | — |
電源出力 | 5.4 | 5.4 | — |
變電容量合計 | 207.5 | 315.3 | 611 |
容載比 | 2.01 | 2.02 | 1.92 |
6. 臨安市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臨安市最高負荷將達到84.8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205.0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63。遠景臨安市最高負荷達到170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320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8。
臨安市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6。
表4.5.6 臨安市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59 | 84.8 | 170 |
直供負荷 | 4 | 6 | 8 |
電源裝機容量 | 17 | 17 | — |
電源出力 | 3.1 | 3.1 | — |
變電容量合計 | 155.05 | 205.05 | 320 |
容載比 | 2.93 | 2.63 | 1.98 |
7. 桐廬縣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桐廬縣最高負荷將達到54.3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18.6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42。遠景桐廬縣最高負荷達到100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90.3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3。
桐廬縣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7。
表4.5.7 桐廬縣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37.6 | 54.3 | 100 |
直供負荷 | 4 | 4 | 6 |
電源裝機容量 | 10.3 | 10.3 | — |
電源出力 | 1.8 | 1.8 | — |
變電容量合計 | 82.35 | 118.65 | 190.35 |
容載比 | 2.55 | 2.42 | 2.03 |
8. 建德市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建德市最高負荷將達到66.9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44.1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21。遠景建德市最高負荷達到136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242.1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1.98。
建德市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8。
表4.5.8 建德市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46.5 | 66.9 | 136 |
直供負荷 | 5 | 10 | 14 |
電源裝機容量 | 6.6 | 6.6 | — |
電源出力 | 2.3 | 2.3 | — |
變電容量合計 | 102.15 | 144.15 | 242.15 |
容載比 | 2.61 | 2.60 | 1.98 |
9. 淳安縣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淳安縣最高負荷將達到25.4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96.9萬千伏安,容載比為4.64。遠景淳安縣最高負荷達到52.5萬千瓦,規劃變電容量128.4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49。
淳安縣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9。
表4.5.9 淳安縣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7.8 | 25.4 | 52.5 |
直供負荷 | 1 | 1 | 1 |
電源裝機容量 | 14.3 | 14.3 | - |
電源出力 | 3.6 | 3.6 | - |
變電容量合計 | 70.6 | 96.9 | 128.4 |
容載比 | 5.19 | 4.64 | 2.49 |
10. 全地區110千伏電力平衡。
至2020年,杭州電網最高負荷將達到1784萬千瓦,規劃110千伏變電容量3227.15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11。遠景杭州電網最高負荷將達到3300萬千瓦,規劃110千伏變電容量6161.9萬千伏安,容載比為2.08。
全地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見表4.5.10。
表4.5.10 全地區110千伏電力平衡及變電容量規劃情況
單位:萬千瓦、萬千伏安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全社會最高負荷 | 1213.8 | 1784 | 3300 |
直供負荷 | 175 | 250 | 340 |
電源裝機容量 | 111.8 | 111.8 | — |
電源出力 | 32.2 | 32.2 | — |
變電容量合計 | 2084.25 | 3227.15 | 6161.9 |
容載比 | 2.07 | 2.11 | 2.08 |
五、電網規劃
(一)電網規劃目標。
按照「適度超前、留有裕度」的要求,緊密結合浙江省及杭州市相關規劃,規劃建設以特高壓交直流和大型電廠為主電源,以500千伏和220千伏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徵的堅強智能電網,主網架結構合理、容量充裕、技術先進、靈活可靠、經濟高效,資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運行效率,以及電網與電源、用戶之間的互動性顯著提高,充分適應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的供電需要。電網容載比符合規劃導則要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100%,線損率低於3%。
(二)電網規劃原則。
1. 統籌兼顧原則,電網發展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布局等用電需求,兼顧土地節約、節能減排、環境友好等要求,注重電網建設與改造銜接、電源電網協調、上下電網配合、近遠期對接。「十三五」期間要繼續加強電網建設,逐步解決在局部地區存在的供需矛盾,並本著開發與節約並重的原則,適當超前,留有一定的裕度。
2. 安全可靠原則,電網涉及國計民生,要特別注重安全可靠供電,關鍵是確保電網堅強。各電壓等級的電網應根據用電的需求,合理規劃供電容量和電網結構,充分考慮電網堅強供電能力的要求。在滿足電網安全、穩定、靈活運行的基礎上,分區平衡,減少電磁環網,避免重複投資。
3. 電網規劃不僅應重視上至特高壓電網、下至低壓電網的協調發展,還應協調好電網建設與電源建設的同步和相互適應,合理安排各電壓等級輸變電項目的建設時間、地點及資金的籌措,確保電力建設的經濟性。
4. 適度超前原則,按照經濟先行的要求,超前謀劃電網,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安全可靠供電。按照電網目標網架、最終規模、最終容量,一次性做好土建預留、截面選擇,提前預留通道及站址。
5. 留有裕度原則,由於經濟社會發展存在不確定性,用電需求增長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負荷預測、容量平衡、布點布局、網架結構等規劃上,要考慮一定裕度和彈性,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電網及電源建設的不確定性。
(三)遠景電網規劃布局。
1. 變電站布點規劃。
(1)500千伏變電站布點。
500千伏變電站布點要以城市規劃布局為基礎,按照安全、可靠、經濟供電要求,最大程度地節約輸電通道資源,減少對城市規劃影響,變電站布點儘量貼近負荷中心。
根據平衡,遠景布點500千伏變電站17座,其中已建成6座,規劃新建11座;按地域劃分,主城區3座、蕭山3座、大江東3座、餘杭4座、富陽2座、臨安1座、建德1座。
500千伏變電站布點格局是按照「擁江布局、一體發展」城市格局,圍繞錢塘江流域核心帶,滿足兩岸城市及經濟發展需要,形成東部、西部、北部三片布點的「一帶三片」布局。
「一帶」:圍繞錢塘江,在北面布置喬司變、錢江變、富陽變、富春變、臨安變、之江變、仁和變、臨平變、瓶窯變、杭州變10座,南面布置江南變、湧潮變、蕭東變、江東變、圍墾變、建德變、蕭浦變7座。其中喬司變、錢江變、之江變、江南變、蕭東變、江東變、圍墾變7座在錢塘江沿岸布置。
「三片」:按照網絡運行分為三片,東部片區包括喬司變、錢江變、江南變、湧潮變、蕭東變、江東變、圍墾變7座,西部片區包括富陽變、富春變、臨安變、建德變、之江變、蕭浦變6座,北部片區包括仁和變、臨平變、瓶窯變、杭州變4座。
具體布點需求位置如下:
①在市區東部布點500千伏喬司變(已有),保障下沙副城供電;
②在市區北部布點500千伏仁和變(已有)、臨平變(臨平副城北面),保障主城區北面、臨平副城供電;
③在市區西部布點500千伏瓶窯變(已有)、杭州變(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之江變(之江),保障主城區西面、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供電;
④在市區南部布點500千伏湧潮變(已有)、蕭浦變(已有),保障蕭山中部、南部供電;
⑤在市區中心布點500千伏錢江變(錢塘江北側七堡區域)、江南變(錢塘江南側紅山農場區域),保障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等沿江城市中心供電;
⑥在大江東布點500千伏蕭東變、江東變、圍墾變,保障大江東及蕭山東部供電;
⑦在杭州西部地區布點500千伏富陽變(已有)、富春變(富陽新登區域)、臨安變、建德變,保障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等西部區域供電。
表5.3.1-1 500千伏變電站建設時序表
單位:萬千伏安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變電容量 | 投產時間 |
1 | 500千伏瓶窯變 | 餘杭 | 225 | 已建 |
2 | 500千伏仁和變 | 餘杭 | 200 | 已建 |
3 | 500千伏喬司變 | 餘杭 | 300 | 已建 |
4 | 500千伏蕭浦變 | 蕭山 | 240 | 已建 |
5 | 500千伏富陽變 | 富陽 | 225 | 已建 |
6 | 500千伏湧潮變 | 蕭山 | 225 | 已建 |
7 | 500千伏仁和變3號主變擴建 | 餘杭 | 100 | 2016 |
8 | 500千伏杭州變新建 | 餘杭 | 100 | 2017 |
9 | 500千伏錢江變新建 | 主城區 | 200 | 2017 |
10 | 500千伏杭州變2號主變擴建 | 餘杭 | 100 | 2018 |
11 | 500千伏蕭東變新建 | 大江東 | 120 | 2018 |
12 | 500千伏蕭東變2號主變擴建 | 大江東 | 120 | 2019 |
13 | 500千伏蕭浦變3號主變擴建 | 蕭山 | 120 | 2019 |
14 | 500千伏江南變新建 | 蕭山 | 200 | 2021 |
15 | 500千伏江東變 | 大江東 | 300 | 2030 |
16 | 500千伏臨平變 | 餘杭 | 300 | 遠景 |
17 | 500千伏富春變 | 富陽 | 300 | 遠景 |
18 | 500千伏臨安變 | 臨安 | 300 | 遠景 |
19 | 500千伏之江變 | 主城區 | 300 | 遠景 |
20 | 500千伏建德變 | 建德 | 300 | 遠景 |
21 | 500千伏圍墾變 | 大江東 | 300 | 遠景 |
(2)220千伏變電站布點。
為滿足杭州電網供電要求以及110千伏變電站接入需要,遠景杭州電網布點220千伏變電站122座,其中主城區35座、蕭山區20座、大江東18座、餘杭區16座、富陽區12座、臨安市7座、桐廬縣5座、建德市6座、淳安縣3座。
表5.3.1-2 分縣市220千伏項目建設情況
單位:座、萬千伏安
地區 | 2015年 | 2020年 | 2030年 | 遠景 |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
主城區 | 18 | 831 | 27 | 1365 | 29 | 1416 | 35 | 1860 |
蕭山 | 10 | 465 | 15 | 753 | 18 | 897 | 20 | 1209 |
大江東 | 3 | 120 | 7 | 312 | 13 | 696 | 18 | 1032 |
餘杭 | 7 | 279 | 10 | 483 | 14 | 609 | 16 | 1104 |
富陽 | 5 | 201 | 7 | 312 | 9 | 417 | 12 | 633 |
臨安 | 3 | 105 | 5 | 216 | 5 | 225 | 7 | 333 |
桐廬 | 2 | 66 | 3 | 102 | 4 | 138 | 5 | 192 |
建德 | 3 | 93 | 3 | 135 | 5 | 171 | 6 | 261 |
淳安 | 1 | 36 | 2 | 66 | 2 | 66 | 6 | 102 |
合計 | 52 | 2196 | 79 | 3744 | 99 | 4635 | 122 | 6726 |
(3)110千伏變電站布點。
按照110千伏負荷就地平衡的原則,遠景杭州電網需布點110千伏變電站515座,其中主城區157座、蕭山區82座、大江東60座、餘杭區77座、富陽區49座、臨安市30座、桐廬縣21座、建德市22座、淳安縣17座。
表5.3.1-3 分縣市110千伏項目建設情況
單位:座、萬千伏安
地區 | 2015年 | 2020年 | 遠景 | |||
變電站數量 | 變電容量 | 變電站數量 | 變電容量 | 變電站數量 | 變電容量 | |
主城區 | 65 | 661.3 | 99 | 1059.3 | 157 | 1671 |
蕭山 | 38 | 376 | 55 | 588 | 82 | 1071 |
大江東 | 9 | 108 | 16 | 191.5 | 60 | 875 |
餘杭 | 35 | 321.3 | 50 | 508.3 | 77 | 1053 |
富陽 | 24 | 207.5 | 33 | 315.3 | 49 | 611 |
臨安 | 18 | 155.05 | 23 | 205.05 | 30 | 320 |
桐廬 | 10 | 82.35 | 14 | 118.65 | 21 | 190.35 |
建德 | 11 | 102.15 | 15 | 144.15 | 22 | 242.15 |
淳安 | 8 | 70.6 | 11 | 96.9 | 17 | 128.4 |
合計 | 218 | 2084.25 | 316 | 3227.15 | 515 | 6161.9 |
2. 電網網架規劃。
(1)500千伏電網。
500千伏網絡圍繞可靠受入特高壓電源的輸電要求,加強(錢塘江)南北互濟、(杭州)東西互聯,構建結構堅強、聯繫緊密的大電網。
500千伏網絡格局是以特高壓「兩交兩直」為主要電源,構建東、西、北三個環網的「四源三環」布局。四源是指特高壓交流(浙北特高壓、浙中特高壓)、特高壓直流(寧東直流、溫北直流)、大型主力電廠(秦山核電、天荒坪電廠)、省際聯絡線為主電源;三環是指杭州西部、杭州北部、杭州東部三大片區電網,三大片區電網分別以特高壓浙中站、溫北站、寧東站為核心構建500千伏雙環網。
遠景杭州500千伏電網網架結構示意圖見圖5.3.2-1。
圖5.3.2-1 遠景杭州500千伏電網網架結構示意圖
(2)220千伏電網。
220千伏電網以50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實現分區供電,正常方式下各分區間相對獨立,各區之間具備一定的相互支援能力。為提高杭州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杭州220千伏電網以50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基本形成220千伏雙迴路環網結構,部分220千伏變電站採用雙迴路鏈式結構作為分區間的聯絡通道。
圖5.3.2-2 220千伏電網典型網架結構
(3)110千伏電網。
110千伏電網以其主供的上一電壓等級的變電站為中心,以規範化、標準化為基礎,採用鏈式結構規劃、輻射型運行,避免構成電磁環網。
圖5.3.2-3 110千伏電網典型網架結構
(四)「十三五」電網建設規劃。
「十三五」期間,杭州電網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3550.9萬千伏安,其中2016年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680萬千伏安;2017年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856萬千伏安;2018年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651萬千伏安;2019年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829.1萬千伏安;2020年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534.8萬千伏安。
1. 500千伏電網。
「十三五」期間,新建500千伏變電站3座,開展江南變前期工作,擴建4座,新增變電容量860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500千伏電網容載比達到1.76。具體500千伏規劃項目如下:
(1)2016年,靈紹直流及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包括湧潮—蘭亭雙線改接入紹興換流站,形成紹興換流站—湧潮線。
(2)2016年,500千伏仁和變擴建工程,擴建仁和變1×100萬千伏安。
(3)2017年,杭州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新建主變容量1×100萬千伏安,瓶窯—富陽2回線π入杭州變。
(4)2017年,錢江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新建主變容量2×100萬千伏安,新建錢江—喬司2回線。
(5)2018年,500千伏蕭東輸變電工程,新建主變容量1×120萬千伏安,將蘭亭—古越2回線π入蕭東變。
(6)2019年,500千伏杭州變擴建工程,擴建主變容量1×100萬千伏安;安排蕭浦變和蕭東變各擴建1×120萬千伏安。
(7)隨著錢江世紀城的開發建設加速,該區域負荷將保持較高的增速,同時該區域作為2022年亞運會舉辦地,對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屆時該區域以湧潮變為中心的供電結構將不能滿足區域負荷的增長需求及供電可靠性,因此,「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500千伏江南輸變電工程,新建主變容量2×100萬千伏安,將喬司—湧潮2回線π入江南變。
以上杭州500千伏電網的建設還應充分結合全省500千伏電網的規劃及周邊地區500千伏電網的發展作進一步的協調優化。
表5.4.1 「十三五」期間500千伏項目概況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線路 長度 (公裡) | 變電容量 (萬千伏安) | 建設必要性 | 擬投產時間 |
1 | 浙江杭州仁和500千伏變電站3號主變擴建工程 | 餘杭 | 100 | 提高仁和變供區供電能力及可靠性 | 2016 | |
2 | 浙江杭州浙中—蕭浦500千伏送出工程 | 杭州 | 90 | 滿足特高壓送出需求及為杭州電網提供新的電源通道 | 2016 | |
3 | 浙江杭州寧紹—湧潮500千伏送出工程 | 杭州 | 45 | 滿足特高壓送出需求及為杭州電網提供新的電源通道 | 2016 | |
4 | 浙江杭州杭變500千伏輸變電工程 | 餘杭 | 18.6 | 100 | 滿足餘杭區及主城區西部負荷增長需求 | 2017 |
5 | 浙江杭州錢江500千伏輸變電工程 | 主城區 | 39 | 200 | 滿足主城區東部負荷增長需求 | 2017 |
6 | 浙江杭州杭變500千伏變電站2號主變擴建工程 | 餘杭 | 100 | 提高杭州變供區供電能力及可靠性 | 2018 | |
7 | 浙江杭州蕭東500千伏輸變電工程 | 大江東 | 40 | 120 | 滿足大江東區域負荷增長需求 | 2018 |
8 | 浙江杭州蕭東500千伏變電站2號主變擴建工程 | 大江東 | 120 | 提高蕭東變供區供電能力及可靠性 | 2019 | |
9 | 浙江杭州蕭浦500千伏變電站3號主變擴建工程 | 蕭山 | 120 | 提高蕭浦變供區供電能力及可靠性 | 2019 | |
10 | 浙江杭州江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 | 蕭山 | 200 | 滿足濱江、蕭山部分區域負荷增長需求 | 2021 | |
| 合計 | 232.6 | 1060 |
2. 220千伏電網。
「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28座,新增220千伏變電容量1548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220千伏電網容載比達到2.10。
主城區目前容載比為2.11,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0座,擴建220千伏變電站4座,退役220千伏變電站1座,新增變電容量534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03。
蕭山區目前容載比為1.77,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5座,擴建220千伏變電站2座,改造1座,新增變電容量288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1.97。
大江東目前容載比為1.74,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4座,新增變電容量192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02。
餘杭區目前容載比為1.76,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3座,擴建220千伏變電站1座,改造220千伏變電站1座,新增變電容量204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02。
富陽區目前容載比為1.89,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2座,改造1座,新增變電容量111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1.95。
臨安市目前容載比為1.98,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2座,改造1座,新增變電容量111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為2.25。
桐廬縣目前容載比為1.94,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座,新增變電容量36萬千伏安,2020年容載比為2.01。
建德市目前容載比為2.08,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擴建220千伏變電站2座,新增變電容量42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12。
淳安縣目前容載比為3.21,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座,新增變電容量30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3.82。
表5.4.2 「十三五」期間220千伏項目概況
單位:座、萬千伏安
地區 | 2015年 | 「十三五」期間 | 2020年 |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新建數量 | 擴建改造數量 | 新增容量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
主城區 | 18 | 831 | 10 | 4 | 534 | 28 | 1365 |
蕭山 | 10 | 465 | 5 | 3 | 288 | 14 | 753 |
大江東 | 3 | 120 | 4 |
| 192 | 7 | 312 |
餘杭 | 7 | 279 | 3 | 3 | 204 | 10 | 483 |
富陽 | 5 | 201 | 2 | 1 | 111 | 7 | 312 |
臨安 | 3 | 105 | 2 | 1 | 111 | 5 | 216 |
桐廬 | 2 | 66 | 1 |
| 36 | 3 | 102 |
建德 | 3 | 93 | 0 | 2 | 42 | 3 | 135 |
淳安 | 1 | 36 | 1 |
| 30 | 2 | 66 |
合計 | 52 | 2196 | 28 | 14 | 1548 | 79 | 3744 |
註:「十三五」期間退役1座220千伏半山臨時變,退役容量18萬千伏安。
3. 110千伏電網。
「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98座,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1142.9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110千伏電網容載比達到2.11。
主城區目前容載比為1.88,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34座,擴建110千伏變電站11座,改造4座,新增變電容量398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1.98。
蕭山區目前容載比為2.05,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17座,擴建110千伏變電站6座,改造1座,新增變電容量212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02。
大江東目前容載比為2.20,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7座,改造1座,新增變電容量83.5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09。
餘杭區目前容載比為2.02,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15座,擴建110千伏變電站4座,改造5座,新增變電容量187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09。
富陽區目前容載比為2.01,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9座,擴建110千伏變電站2座,改造3座,新增變電容量107.8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02。
臨安市目前容載比為2.93,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5座,新增變電容量50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為2.63。
桐廬縣目前容載比為2.55,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4座,新增變電容量36.3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為2.42。
建德市目前容載比為2.61,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4座,改造1座,新增變電容量42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2.60。
淳安縣目前容載比為5.19,根據電力平衡,「十三五」期間新建110千伏變電站3座,新增變電容量26.3萬千伏安,項目投產後容載比達到4.64。
表5.4.3 「十三五」期間110千伏項目概況
單位:座、萬千伏安
地區 | 2015年 | 「十三五」期間 | 2020年 |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新建數量 | 擴建改造數量 | 新增容量 | 變電站 數量 | 變電 容量 | |
主城區 | 65 | 661.3 | 34 | 15 | 398 | 99 | 1059.3 |
蕭山 | 38 | 376 | 17 | 7 | 212 | 55 | 588 |
大江東 | 9 | 108 | 7 | 1 | 83.5 | 15 | 191.5 |
餘杭 | 35 | 321.3 | 15 | 9 | 187 | 50 | 508.3 |
富陽 | 24 | 207.5 | 9 | 5 | 107.8 | 33 | 315.3 |
臨安 | 18 | 155.05 | 5 |
| 50 | 23 | 205.05 |
桐廬 | 10 | 82.35 | 4 |
| 36.3 | 14 | 118.65 |
建德 | 11 | 102.15 | 4 | 1 | 42 | 15 | 144.15 |
淳安 | 8 | 70.6 | 3 |
| 26.3 | 11 | 96.9 |
合計 | 218 | 2084.25 | 98 | 38 | 1142.9 | 315 | 3227.15 |
六、高壓電力設施黃線規劃
(一)變電站站址規劃。
1. 變電站選址原則。
在選擇規劃變電所的所址時,遵循的主要技術要求如下:
(1)接近負荷中心。
在選擇所址方案時,應根據本所供電負荷對象、負荷分布、供電要求,變電所本期和將來在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選擇比較接近負荷中心的位置作為變電所所址,以便負荷就地平衡。
(2)使地區供、配電源布局合理。
應考慮地區原有電源、新建電源以及計劃建設電源情況,使地區電源和變電所不集中在一側,提高供電可靠性。
(3)高低壓各側進出線方便。
考慮各級電壓出線走廊,不僅要使送電線進出方便,而且要儘量使送電線交叉跨越少、轉角少。如有採用電纜溝、排管等市政配套設施應同步協調建設。
(4)所址地形、地貌及土地面積應滿足建設和發展的要求。
所址選擇時,應貫徹節約用地、不佔或少佔農田的建設方針,而且要結合具體工程條件,採取階梯布局、高型布置等方案,適應地形、地勢特徵。變電所的用地面積應按變電所最終規模規劃預留。
(5)所址選擇應滿足防洪、抗震、防地質災害等要求。
超高壓、特高壓變電所標高應在50年、100年一遇的洪水位上。所址應避開斷層、滑坡、塌陷區、溶洞等地質條件地帶,也不宜選在有礦藏、地下文物保護地區,與道路、河流等的距離應滿足相關規定。
(6)確定所址時,應考慮其與鄰近設施的相互影響。
飛機場、導航臺、收發信臺、地震臺、鐵路信號、部分軍事設施等對無線電幹擾有一定要求,所址與上述設施距離需滿足有關規定。應遠離通信設施,避免電網發生接地故障時變電所電位升高對鄰近通信設施產生危險的影響,無法遠離時應通過計算和試驗,必要時採取措施,措施由雙方協商確定。所址附近不應有火藥庫、彈藥庫、打靶場等設施,應避開易燃易爆環境。所址應儘量避開嚴重汙染環境,避免附近有排放腐蝕性氣體的工廠、磚廠等。
(7)交通運輸方便。
所址選擇不僅要考慮施工時設備材料及變壓器等大型設備的運輸,還要考慮運行、檢修的交通運輸方便。一般所址要靠近公路,公路引接要短。
(8)具有可靠的水源,排水方便。
所址選擇應滿足施工及運行期間的生活用水、變壓器事故排油和調相機冷卻用水需要。
(9)施工條件方便。
(10)近期變電站選址迴避水田,宜安排在建設用地上;遠期變電站選址結合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划進行安排。
2. 杭州市變電站所址規劃。
「十三五」及以後,杭州電網將增加11座500千伏變電站,具體所址規劃情況如下:
(1)500千伏錢江變電站。
錢江位於杭州市城區東北側,德勝路與九環路交叉口,距離杭州市中心約10公裡,行政隸屬主要在杭州市江幹區彭埠鎮紅五月村,局部東北角隸屬在九堡鎮牛田村,佔地面積約30.56畝。
(2)500千伏蕭東變電站。
蕭東變電站位於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地塊,東面距離錢塘江直線距離5公裡。站址西側50米為規劃中的經八線,北側350米為規劃中的長風路,佔地面積約54畝。
(3)500千伏杭州變電站。
杭州變電站位於餘杭區中泰鄉現有220千伏變電站所在位置,佔地面積約51畝。
(4)500千伏江南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500千伏湧潮變以北,錢江世紀城以東的沿江區域,佔地面積約60畝。
(5)500千伏臨安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臨安市中部地區天目山鎮南部的周雲村橫畈裡,佔地面積約150畝。
(6)500千伏富春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富陽區淥渚鎮楊袁村西南側,佔地面積約150畝。
(7)500千伏建德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建德市乾潭鎮宋家村,佔地面積約150畝。
(8)500千伏之江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西湖區轉塘單元,佔地面積約60畝。
(9)500千伏臨平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餘杭區東北側,東湖北路與運溪路交叉口西北角,佔地面積約60畝。
(10)500千伏江東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規劃濱江二路以南六工段直河西岸地塊,佔地面積約60畝。
(11)500千伏圍墾變電站。
規劃所址位於大江東前進工業園區北面,佔地面積約60畝。
同時,「十三五」期間,杭州市新增220千伏變電站28座、110千伏變電站97座,新增用地約1308畝。其中主城區新增用地約467畝;蕭山區新增用地約234畝;大江東新增用地約123畝;餘杭區新增用地約182畝;富陽區新增用地約113畝;臨安市新增用地約78畝;桐廬縣新增用地約35畝;建德市新增用地約35畝;淳安縣新增用地約44畝。
(二)高壓線路廊道規劃。
1. 規劃原則。
(1)高壓電力線路廊道分為架空電力廊道、電力電纜通道。高壓電力線路廊道應規劃專用廊道,納入城市規劃加以保護。銜接道路及綜合管廊等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十三五」及遠景管廊及站址的電力設施專項規劃。
(2)架空線路廊道規劃原則。
①應根據城市地形、地貌特點和城市道路網規劃,沿道路、河渠、綠化帶架設,避免跨越建築物。
②不同電壓等級的線路廊道可結合電網規劃及周邊實際情況,統籌安排線路廊道的走向和用地,儘可能沿高壓走廊集中架設,在規劃確定的高壓線路走廊範圍內不得安排新建與電力設施無關的建築物。
③不同電壓等級架空線路建設應滿足相關規程規範,架空線路走廊控制指標應符合下表規定。
電壓等級 | 廊道控制指標 | 導線邊防護距離 |
500千伏 | 70m | 20m |
220千伏 | 50m | 15m |
110千伏 | 25m | 10m |
(3)地下電力電纜通道規劃原則。
①應根據道路網規劃,與道路走向相結合,並保證地下電纜線路與其他市政公用工程管線間的安全距離。
②排管、溝槽、隧道、綜合管廊的敷設需滿足相關的規程規範。城市地下電纜線路經技術經濟比較後,合理且必要時,可考慮採用地下共用通道。同時,應根據地下電纜線路的電壓等級、最終敷設電纜的根數、施工條件、一次投資等因素,經濟技術比較後確定敷設方案。
③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和不宜直埋且無機動荷載的人行道等處,當同路徑敷設電纜根數不多時,可採用淺槽敷設方式;當電纜根數較多或需要分期敷設而開挖不便時宜採用電纜溝敷設方式;地下電纜與公路鐵路城市道路交叉處或地下電纜需通過小型建築物及廣場區段當電纜根數較多且為24根及以下,應採用排管或電纜溝敷設;同一路徑地下電纜數量在18根及以上,經技術經濟比較合理時可採用電纜隧道敷設方式。
2. 高壓廊道規劃方案。
(1)500千伏。
500千伏高壓廊道規劃重點是構建「四向二沿三跨(或四跨)」通道。
「四向」:即構建四個方向特高壓站輸電走廊:溫北輸電走廊(溫北—臨平、溫北—仁和)、寧紹輸電走廊(寧紹—蕭浦)、浙中輸電走廊(浙中—建德、浙中—臨安)、浙北輸電走廊(浙北—瓶窯)。
「二沿」:即構建兩個沿江通道,加強東西電網互聯。錢塘江北側沿江通道(喬司—錢江或喬司—錢江—之江)、錢塘江南側沿江通道(蕭東—圍墾—江東—江南—蕭浦)。
「三跨」(或「四跨」):即構建三個或四個跨江通道,加強錢塘江南北電網互聯。分別是喬司—江東、喬司—湧潮、之江—蕭浦、錢江—江南500千伏跨江通道。
(2)220千伏及以下。
根據電力設施布局規劃明確各等級道路電纜管溝規劃規模。城市主幹道路一般應規劃110千伏及以上電纜通道,城市次幹道一般應規劃35千伏及以下電纜通道。
220千伏高壓廊道規劃按照220千伏電網網架規劃,根據電力輸送潮流及重要程度,規劃考慮如下:
①一級輸送廊道。
500千伏變電所一級送出廊道,即500千伏變電所至220千伏樞紐站、環網上的首端站的220千伏高壓線路廊道。每座500千伏變電所需規劃兩個及以上獨立的廊道。
500千伏變電所聯絡通道,即滿足500千伏變電所事故下轉移負荷所需的通道。每座500千伏變電所需規劃一個及以上220千伏聯絡通道。
由於其輸送電力潮流及重要性高,一級輸送廊道原則上規劃採用220千伏架空通道。經技術論證採用220千伏電纜隧道或綜合管廊的獨立電力艙。
②二級輸送廊道。
除一級送出廊道外的其他通道,包括500千伏變電所至220千伏終端站的線路、環網上接入220千伏終端站的線路、環網上220千伏中間站之間線路通道等。
二級輸送廊道一般規劃採用220千伏架空通道。經技術論證採用220千伏電纜隧道、綜合管廊的獨立電力艙或排管溝槽等。
(三)變電站和高壓電力線路廊道保障和管制。
1. 變電所選址規劃黃線和高壓電力線路廊道控制黃線經專項規劃確定後,應按要求納入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市政府批准後,作為市域內城鄉各類總體規劃的執行控制文件。
2. 變電所選址規劃黃線和線路廊道控制黃線的規劃管理參照建設部城市黃線管理辦法進行。
3. 高壓線路廊道和保護區的土地使用,應按國家、省、市現行政策執行。規劃線路廊道區域除原有建築之外,一般不再審批房屋建築新建改建項目,必須建設時應照會有關電力部門會籤,以確保安全。
4. 線路通過林區及成片林時應採取高跨設計,未採取高跨設計時,應砍伐出通道,通道內不得再種植樹木。通道寬度不應小於線路兩邊相導線間的距離和林區主要樹種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兩倍之和。對不影響線路安全運行,不妨礙對線路進行巡視、維修的樹木或果林、經濟作物或高跨設計的林區樹木,可不砍伐,但樹木所有者與線路運行單位應籤定限高協議,確定雙方責任,運行中應對這些特殊地段建立臺帳並定期測量維護,確保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風偏後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滿足標準要求。
5. 高壓線路廊道跨越或鄰近魚塘水庫等有垂釣者活動的區域,應在適當的位置設置醒目警示標識,以避免某些釣魚杆引起與導電線路安全距離不足發生弧光接地故障,危及電網及人身安全。
6. 高壓廊道內500米範圍內禁止採石爆破性生產作業。已有的應由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註銷。在高壓廊道內進行平整土地或地下管線開挖施工時,應嚴格按照電力部門的安全控制距離要求進行,以免發生電弧光接地事故,造成人身傷害及影響電網安全運行。
7. 高壓線路廊道與甲類火災危險性生產廠房物品庫房、易燃、易爆材料場,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氣)體儲罐控制間距,不應小於30米。當杆塔高度超過20米時應根據相關規定修正增加間距。
七、環境保護
(一)變電設施環境影響分析及措施。
1. 噪聲影響。
在城市電網中,位於城市中心區和居民區的變、配電所,由於電力變壓器、散熱器風機、電抗器、配電變壓器等會產生高、低頻連續噪聲,變電站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必須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規定。
變電站噪聲要從聲源上進行控制,位於城市中心區和居民區的變電所應選用低噪聲變壓器,儘量採用主變壓器與散熱器分體布置。220千伏戶內變電站選用設備(主變壓器、電抗器的本體等)的噪聲應控制在65dBA—70dBA以下,110千伏、35千伏應控制在60dBA—65dBA以下。
同時,在變電站總平面布置中對具有隔聲、消音、吸聲等作用的建築物和綠化進行優化。建築和通風設計中要合理布置產生噪聲的設備位置以及添置必要和有效的隔聲裝置。
2. 工頻電場磁場汙染防治。
變電站及進出線的工頻電場磁場對環境的影響應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500千伏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範》(HJ/T24—1998)、《高壓交流架空線路無線電幹擾限值》(GB15707)等規定。
3. 廢水、廢油治理。
變電站的廢水、汙水應按種類分類收集、輸送和處理;對外排放的水質必須符合《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2002)的規定,並根據受納水體水域功能劃分,執行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不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不得排入自然水體或任意處置。
變電站內應設置事故油坑和總事故儲油池以接受變電所突發事故時,變壓器的漏油和可能產生的油汙水。油汙水應經油水分離裝置處理達標後排放。
隨著設備的無油化,GIS組合電器、斷路器、電流互感器等設備大量地使用了SF6氣體,對SF6氣體的回收和再生需加以重視。
4. 生態環境保護。
城網電力設施的建設應與市容環境相協調,並注意水土保持。採用新技術,減少對自然保護區、綠化帶、植被以及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
(二)電力線路環境影響分析及措施。
電力輸送伴有工頻電場磁場和感應,為避免架空電力線對通信線的幹擾,設計時應從導線選擇和連接等方面考慮,無論是單導線還是分裂導線,均應使導線半徑或等值半徑等於或大於引起電暈的半徑,避免出現電暈現象。
八、投資估算及規劃成效
(一)投資估算。
「十三五」期間,各級電網總投資需求353.6億元。其中500千伏電網投資48.2億元,220千伏電網投資102.4億元,110千伏電網投資76.6億元,城農網改造升級投資需求126.5億元。
「十三五」期間杭州電網各電壓等級投資估算情況見表8.1。杭州電網「十三五」輸變電項目及投資見附件1。
表8.1 杭州電網各電壓等級投資估算情況
位:萬元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十三五」合計 | |
總投資 | 694123 | 1040930 | 571899 | 591868 | 637389 | 3536209 |
500千伏輸變電工程 | 137209 | 260000 | 72648 | 11820 | 481677 | |
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 152073 | 257072 | 149351 | 178462 | 287000 | 1023958 |
110千伏配電網工程 | 151841 | 166858 | 148900 | 148586 | 149389 | 765574 |
35千伏及以下工程 | 253000 | 357000 | 201000 | 253000 | 201000 | 1265000 |
(二)規劃成效。
1. 電網供電能力進一步增長。
為滿足我市「十三五」及遠景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需加快電網建設步伐,確保電網供電能力適度充裕。遠景全市需布局500千伏變電站17座、220千伏變電站122座、110千伏變電站515座,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18132.9萬千伏安,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容載比分別達1.8、1.9、2.0以上。「十三五」期間,需新建500千伏變電站3座(錢江變、蕭東變、杭州變),開展500千伏江南變前期,建設500千伏變電容量合計1060萬千伏安,500千伏線路232.6公裡;新建220千伏變電站28座,改造4座,開展前期8座,建設220千伏變電容量2100萬千伏安,220千伏線路1301.2公裡;新建110千伏變電站98座, 改造15座,開展前期32座,建設110千伏變電容量1500.9萬千伏安,110千伏線路約2337.72公裡。
2. 城市供電安全進一步夯實。
根據我市「擁江布局、一體發展」城市格局,為有效增強受電能力,進一步提高城市供電安全性,滿足國際化現代大都市建設需要,需優化加強500千伏、220千伏主網架結構,構建堅強城市供電網絡,切實保障城市供電安全。遠景在滿足電力電量進一步增長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電網布局,需構建「一帶三片、四源三環」500千伏主網架結構,以及以50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的220千伏分區環網結構。「十三五」期間,結合500千伏、220千伏新布點,需開闢特高壓浙中交流站、寧紹直流站至杭州的500千伏受電走廊,建設500千伏錢江—江南等沿江跨江通道。
3. 人均用電水平同步提升。
隨著杭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生活水平逐步接近或超過世界同類城市先進水平,我市人均用電水平同步上升、逐步接近世界同類城市水平。遠景全市最高負荷和用電量分別達到3300萬千瓦、1630億千瓦時。遠景我市人均用電量達到12500千瓦時,人均負荷約2.54千瓦。到2020年,全市最高負荷和用電量分別達到1784萬千瓦、930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分別為8.0%、7.5%。到2020年,我市人均用電量達到8600千瓦時,人均用負荷約1.77千瓦。
4. 電網品質不斷提高。
按照建設品質化現代大都市的目標,我市將加快推進清潔能源示範市、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加大城農網升級改造力度,加大節地、節能、環保設備與技術的採用力度;積極應用同塔多回輸電技術、GIS(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積極探索地下變、結合地鐵軌道交通等研究合建、共建變電站以及結合其他建築建設變電站等。擴大配電自動化試點應用,適應智能城市、多網融合、電動汽車和新能源發展需要,全面深入建設智能電網,滿足光伏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等接入需要,積極建設中心城區配網高可靠性示範區,全力打造杭州新型城鎮電網,著力推進杭州新農村電網的建設。
表8.2 杭州市「十三五」電網發展規劃主要指標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2020年 | 遠景 |
電網 裝備 | 500千伏變電容量(萬千伏安) | 2275 | 5245 |
220千伏變電容量(萬千伏安) | 3744 | 6726 | |
110千伏變電容量(萬千伏安) | 3227.15 | 6161.9 | |
500千伏線路長度(公裡) | 1048.6 | ||
220千伏線路長度(公裡) | 4106.4 | ||
110千伏線路長度(公裡) | 6066.1 | ||
安全 可靠 | 500千伏電網容載比 | 1.76 | 1.76 |
220千伏電網容載比 | 2.10 | 2.05 | |
110千伏電網容載比 | 2.11 | 2.08 | |
供電可靠率% | 99.99 | 99.995 | |
綜合電壓合格率 | 99.95 | 99.99 | |
用電 水平 | 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 | 930 | 1630 |
最高用電負荷(萬千瓦) | 1630 | 3300 | |
人均用電量(千瓦時) | 8600 | 12500 | |
人均負荷(千瓦) | 1.77 | 2.54 | |
智能 環保 | 110千伏及以上新建變電站GIS採用率 | 100 | 100 |
110千伏及以上新建變電站智能化率 | 100 | 100 | |
配電自動化覆蓋率 | 95 | 100 | |
智能電錶覆蓋率 | 100 | 100 |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強電網建設工作領導和協調。
深化「政府主導、企業實施、社會參與」的電網建設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市電網建設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在徵地拆遷、項目審批等各方面享受基礎設施待遇,加強電網建設考核,優先為電網建設項目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及時協調解決電網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將城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納入市政統一規劃,加強組織領導,簡化審批手續,強化責任落實,統籌協調,督促各屬地政府做好城鎮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政策處理、群眾宣傳等工作。配套電力部門投資,確保管溝建設、電纜差價等政府或社會出資落實到位,確保相關市政道路、徵地拆遷等市政配套投資落實到位。
(二)加強電力設施布局規劃控制和保護。
根據國民經濟、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電網中長遠規劃和電力設施布局等專項規劃。在城市控規修編、調整時,按照電力專項規劃要求,細化落實變電站廊道規劃布置,嚴格保護變電站建設用地和電力線路(包括電纜)走廊。在城市土地出讓時,明確變電站廊道配建要求。在區域地塊、道路拆遷建設時,由政府同步實施規劃站址廊道拆遷。
(三)創新機制,合力推進電網建設。
研究建立電力工程綜合審批程序,電力工程(含用房)施工、監理由國家電網公司統一招標,電力用房的工程質量監督由浙江省電力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實施,施工許可證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研究出臺綜合管廊電力線路入廊等相關政策,大力支持過江隧道與電力管溝共建,推進城市綜合管廊納入電力管線。探索新建居民小區配套變電站先行實施土建的模式,在小區土地做地時,同步實施變電站用地徵遷及設置圍牆;在杭州中心城區探索地下變或半地下變試點應用,探索變電站與公建、寫字樓等其他建築物合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