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

2021-01-07 南通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來源: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6-12-24 字體:[ 大 中 小 ]
索引號: 014207264/2016-0022 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通知 發布機構: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號: 通政辦發〔2016〕183號 成文日期: 2016-12-24 發布日期: 2016-12-24 有效性: 名稱: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南通市「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12月24日


南通市「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


  為發揮我市新材料產業優勢,搶佔技術制高點,加快形成特色鮮明、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體系,制定《南通市「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本規劃以2015年為基準年,規劃期限為2016年~2020年。
  一、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一)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南通市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規模逐年遞增,年均增長率達到30%以上,佔南通市七大新興產業總產值比重近40%,建成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新材料產業基地,擁有一批具有高技術含量的骨幹企業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拳頭產品。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材料、特殊鋼材料、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特種陶瓷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建築新材料為主的具有南通特色的新材料產業體系。
  1.產業發展基礎良好
  2015年,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231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356.3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0.2%。中天科技光纖預製棒、南通天豐電子新材料鋰電子隔膜、卡姆丹克太陽能電池矽基材料、國核維科核級海綿鋯、瀚森集團電子級環氧樹脂、卓時電子半導體封裝材料、中興裝備核級鋼材料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為南通市新材料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2.產業優勢初步顯現
  金屬材料、紡織材料、化工材料等傳統材料產業已形成了較好的產業基礎,電子信息材料、光電子材料、特種金屬材料、新型合成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等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並開始向產業鏈上遊延伸。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領域,集聚了一批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的企業,建成國家級火炬計劃南通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省級功能性高分子特色產業基地,在有機氟材料、聚氨酯材料、聚醯亞胺薄膜材料、聚丙烯醯胺材料等領域居國內前列。
  3.產業集群逐步形成
  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南通市已形成一批國內外有較高影響力的產業基地、產業集群和重點企業。現有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如東縣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海安縣磁性材料特色產業示範基地、海門市金屬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等8個新材料產業基地。形成了合成材料、精細化工材料、金屬新材料、磁性材料、光纖通訊材料、膜材料等產業集群,湧現了中天光纜、甬金金屬、九鼎集團、星辰材料等一批產品特色鮮明、企業知名度高、競爭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重點企業,對整個南通產業發展起到強大的帶動和支撐作用。
  4.高端產品表現突出
  已建成三大合成材料的典型產品和產業集群,是國內主要合成材料生產基地之一。光纖光棒、複合絕緣子、磁性材料、特種不鏽鋼管、特種玻璃纖維和動力型電池材料等一批新材料產品在國內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覆蓋率。神馬科技是全球少數能向電網提供全系列複合絕緣子的廠家,中天科技在國內光纖行業排名前列。
  (二)存在問題
  1.創新能力較弱
  由於南通市新材料產業起步較晚,研發以跟蹤國外技術為主,自主創新較少;公共服務平臺配套不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較弱;龍頭企業實力不強,上下遊一體化企業較少,企業創新型專業人才和高層次複合人才稀缺。總體上還處於創新起步階段,企業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產業鏈延伸不夠
  新材料產業鏈基本上呈現出集中於上遊的分布狀態,產業鏈中、下遊的深加工企業較少,缺乏新材料構建的終端用戶和生產性服務企業。產業鏈上、中、下遊企業尚未形成較為完整的有機聯動機制,缺乏有效銜接,整個產業仍處於有規模缺技術的局面。
  3.政策扶持還需加強
  目前還沒有建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在促進產業方針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產業化項目孵化、風險投資機制、中介服務、產品標準和評價體系尚不健全。現有金融信貸和傳統投融資模式需創新改革,金融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發展機遇
  (一)戰略地位
  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提出「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對國家沿海開發戰略和長三角經濟帶發展戰略進行了進一步的延伸和補充。南通處於江蘇沿海開發與長江經濟帶T形結構交匯點,處於兩大國家戰略疊加區域,發展戰略的提升,驅使其由「江河時代」向「江海時代」跨越發展。長江經濟帶、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所支撐的區域經濟發展對兼具濱江臨海、扼守門戶、聯動陸海優勢的南通發展新材料產業帶來了新驅動。
  (二)政策環境
  新材料產業是國家、江蘇省確定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同時也是南通市確定的7大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江蘇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升了新材料產業在江蘇各市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南通市「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把發展新材料產業作為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明確了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方向,推動產業總量擴張、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傳統材料產業產品升級換代,特色優勢材料產業鏈延伸,實現新材料產業規模化和跨越發展的指導思想,為新材料產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政策機遇。
  三、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
  根據南通市工業結構、產業布局特點,按照「有限目標、突出重點、支持創新、發展產業」的方針,以結構功能複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製備技術綠色化為目標,堅持改革創新與科學謀劃相結合、自主創新和引進吸收相結合、研究開發與傳統改進相結合,搶抓機遇、優鏈補鏈,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產業化水平,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壁壘,實現新材料產業由低端向高端發展、由小規模分散型向大規模集約型發展,加快確立我市新材料產業的比較優勢,努力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二)發展目標
  1.壯大產業規模。至2020年,全市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3000億元,年增長16%以上。加快建設一批龍頭企業和成長性企業,培育2家銷售收入超100億元、10家超50億元、30家超10億元的企業(集團)。

  2.突出載體建設。依託現有新材料產業基地,整合資源,優化環境,重點培育建設好200億級產業基地4個,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經濟增長點。
  3.提升創新能力。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大力推動新材料企業研發機構建設,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到90%,在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開發上取得突破。
  4.強化人才支撐。圍繞新材料重點領域構建一批「企業家+專家」的人才團隊,形成在領域內具有競爭力、集研發與產業化於一體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四、重點領域
  聚焦發展先進高分子材料和光電子信息材料,招引培育前沿新材料和金屬新材料,提升壯大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新型紡織材料,加快形成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2+2+3」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
  (一)聚焦發展先進高分子材料和光電子信息材料
  1.先進高分子材料。以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如東縣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在我市現有合成材料基礎上,不斷開拓高分子材料新品種。重點發展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有機氟材料新品種,以及高性能工程塑料和合金、高性能纖維等高端產品。重點引進和開發聚乳酸(PLA)、聚苯硫醚(PPS)、聚醯亞胺(PI)、聚碸(PSU)等樹脂材料;聚丙烯(PP)纖維、聚醯胺纖維(PA11、PA1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強高模聚乙烯醇等纖維材料;丁基橡膠(IIR)、丁腈橡膠(NBR)、乙丙橡膠(EPR)、異戊橡膠(IR)、聚氨酯橡膠、氟橡膠及相關彈性體等橡膠產品;以及聚四氟乙烯(PTEE)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等高端含氟聚合物,使南通成為國內高分子新材料的主要生產基地。重點推進江蘇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0萬噸PA6聚合生產線,江蘇威名石化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環己酮、10萬噸尼龍6、江蘇華峰有限公司年產7500萬米產業用非織造布超纖材料、江蘇嘉娜泰有機矽有限公司年產1800噸有機矽橡膠復配、江蘇金由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聚四氟乙烯纖維等項目。
  2.光電子信息材料。以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光纖通信特色產業示範基地、如東縣智能通訊與電網裝備特色產業基地、崇川區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基地、港閘區工學工業園、通州區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以南通中天科技光纖有限公司、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蘇通光電子線纜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斯德雷特通光光纖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依託,圍繞光通訊器件、光通訊設備、光通訊網絡運營服務、半導體材料等環節,努力向高端領域和高附加值環節延伸,不斷降低光纖預製棒製造成本,加快光纖、光纜、海底電纜等領域的研發,提升光纖通信產業鏈整體創新能力,重點突破光纖光棒材料的製備技術、無源光晶片製造等高端技術。重點推進中天海纜柔性海纜項目、220KV海底電纜項目建設,提升中天精密材料光纖預製棒的產能,增加市場份額,打造核心競爭力。
  (二)培育發展前沿新材料和金屬新材料
  1.前沿新材料。以如東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以啟東願景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江山股份有限公司、如東道森新材料公司等企業為依託。重點發展碳及其化合物(C01 B)、納米結構應用(B82Y)、介電材料及性能(H0lB)、表面塗層(B32B)、無機物複合材料(C08K)、超微結構製造或處理(B82B)以及高分子複合材料(C08L)等領域,主要側重石墨烯材料製備及其在半導體器件和電池電極中的應用。重點推進啟東願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碳纖維1.2萬噸、石墨烯3000公斤、複合材料及製品項目,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千米空氣絕緣電纜、400千米石墨烯超導電纜及1000噸超導石墨烯項目、600噸納米徽孔絕熱板項目建設,並加強推廣應用到高科技領域。力促石墨烯開發應用,重點推進如東道森新材料公司石墨烯防腐塗料、江蘇必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低油超高強聚乙烯纖維及石墨烯複合材料等項目。
  2.金屬新材料。以海門市金屬材料產業基地、通州區精密機械裝備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以江蘇甬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中興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恆秀鋁熱傳輸材料有限公司、金輪藍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依託,圍繞高性能金屬材料的集約化、低成本化方向,著力構建金屬新材料基地,重點發展核電、石化等專用大口徑無縫不鏽鋼管和合金鋼材、高強合金鋼、大型高強度型鋼、高性能工模具鋼和特殊鍛材等高性能特種鋼材,以及特種銅材、高性能電子鋁箔、粉末冶金製品。主要包括:專用鋼錠(船舶、冶金、風電等大型鑄鍛件)、線(硬線等)、板(船板)、管(核電用管、高壓鍋爐用管等)、材(高強度的抗震鋼筋三級、四級鋼等)、帶、薄板等以及深加工產業。重點突破兼具高強高韌和優異成形性能鋁合金、耐熱和變形鎂合金、低成本高性能鈦合金、輕質金屬基複合材料的製備技術。重點研發生物相容合金材料、動載和高能場作用的特殊連接複合材料等。大力發展滿足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特殊輕質材料,以及高安全性、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輕質承載件、輕質耐熱耐蝕件、防振屏蔽件等產品的產業鏈。重點推進江蘇艾伯勒科技有限公司橋梁纜索項目、江蘇甬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冷軋不鏽鋼帶材生產項目(三期)、江蘇京滬重工有限公司高技術海洋工程與大型特種鋼結構製造項目、合迪科技江蘇有限公司鋁合金模板以及億陽(江蘇)工業有限公司鋼杆、江蘇航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特種靶材、高溫合金母合金與返回料項目等項目。
  (三)提升發展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新型紡織材料
  1.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重點發展基於高性能碳纖維、特種玻璃纖維、芳綸、高強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和高性能陶瓷纖維等製備技術;重點突破纖維增強聚合物力學性能的關鍵技術、快速製備纖維聚合物複合材料技術、抗靜電紡絲納米複合功能高分子纖維技術;重點聚焦特種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樹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玻纖增強熱塑性片材、纖維增強片狀模塑料等技術。大力發展風電、汽車、列車、飛機等設備用複合材料和產業鏈。重點推進南通醋酸纖維有限公司2萬噸/年的醋酸纖維素片生產裝置、南通東屹高新纖維有限公司年產6700萬米高性能複合面料項目建設。
  2.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重點發展基於氧化鋁陶瓷的低成本製備技術和陶瓷纖維材料的製備技術;重點突破高純超細氧化鋁粉體、高性能氧化鋁陶瓷、陶瓷膜的製備技術,高性能結構陶瓷的共性關鍵技術;重點攻克高端和特種蜂窩陶瓷、特種耐火陶瓷材料、球形矽微粉、碳化矽和氮化矽等非氧化物陶瓷的製備技術。大力發展高純超細氧化鋁粉體、系列氧化鋁陶瓷、陶瓷膜及其配套材料產業鏈。重點推進卓達新材料科技集團南通有限公司建築新材料發展。重點推進江蘇鐵錨明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軌道交通特種玻璃製造項目、莫塔超硬材料(南通)有限公司雷射熔束製造技術合成人造金剛石技改項目、江蘇神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18980支(柱)空心、支柱絕緣子生產建設項目、年產5290基複合杆塔生產建設項目、年產42435支(柱)高壓、超高壓、特高壓複合絕緣子及複合套管生產遷建項目、國家能源電力絕緣複合材料及應用研發中心項目建設。
  3.新型紡織材料。鼓勵發展高性能纖維、差別化纖維、綠色環保纖維等新型纖維以及高檔絨類面料、彈性面料、保健型針織品、針織外穿服裝、高檔針織內衣、高檔經編面料及花邊等產品。加快腈綸多功能、差別化纖維品種開發,提高氨綸優質化、差別化,擴大丙綸、維綸等在非纖領域的應用。建成從纖維材料、纖維加工到應用開發的新型產業鏈,開發經過塗層、貼合、複合後的紡織品,大力發展在汽車、醫療等領域應用的紡織品,促進產業整體水平提升。重點推進海安常安紡織產業園、通州灣高端紡織產業園、江蘇恆科新材料有限公司20萬噸超細超仿真複合纖維與20萬噸功能性差別化纖維、江蘇澳軻萊印染有限公司高檔紡織面料、南通通州江華紡織有限公司緊密紡紡織、南通百川集團有限公司高檔家紡製成品、南通永盛化纖差別化纖維等項目建設。
  (四)實施重點工程
  集中力量組織實施一批重點工程和項目,突出解決一批應用領域廣泛的共性關鍵材料品種,提高新材料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和示範應用,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
  1.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
  工程目標:到2020年,掌握動力電池隔膜、光學聚酯膜、水處理專用膜等領域關鍵技術,並在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領域實現規模應用。
  主要內容:開發反滲透、納濾、超濾和微濾等各類膜材料,滿足節能減排水處理要求;開發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電池隔膜、關鍵裝備並實現產業化;動力電池用全氟離子交換膜及其配套全氟磺酸樹脂和全氟羧酸樹脂,加快發展聚氟乙烯(PVF)太陽能電池用膜。
  2.碳纖維低成本化與高端創新示範工程
  工程目標:到2020年,掌握碳纖維核心技術,聚丙烯腈基(PAN)碳纖維等部分關鍵材料實現產業化。
  主要內容:組織研發聚丙烯腈基(PAN)碳纖維的原絲產業化關鍵技術。研製成功的產品逐步實現產業化,產品在大功率風機葉片、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等領域建設示範工程。
  3.高品質特殊鋼專項工程
  工程目標:石化、核電用大口徑不鏽鋼實現規模化生產;關鍵新合金品種取得突破,研製的產品在航空、軌道領域實現應用。
  主要內容: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在大型企業建設石化、核電用鋼重點示範工程。
  4.生態環保建築材料示範應用重大工程
  工程目標:到2020年,全市建築節能玻璃使用比例達到50%,新型牆體材料使用比例達到80%,加快實現建築材料換代升級。
  主要內容:推進新型牆體材料、新型阻燃保溫隔熱材料、智能玻璃等新型建築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並在市域範圍內組織推廣,推動傳統建材向新型節能環保建材跨越,加快全市建築節能工作進程。
  5.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專項工程
  工程目標:掌握一批電子關鍵材料製造技術,矽基微電子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形成核心競爭力;新一代顯示技術取得突破。
  主要內容:推進綜藝材料8英寸以上矽片產業化;組織研製開發電子級環氧樹脂,推進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封裝和絕緣處理技術;研製開發平板顯示材料,助推新一代顯示技術發展。
  6.先進電池材料專項工程
  工程目標:電池正負極材料及相關組件實現產業化,掌握先進電池關鍵材料製備工藝,實現先進電池材料升級。
  主要內容:組織對先進儲能電池進行開發,掌握關鍵技術,(輔助)建立行業技術標準和性能評價體系;建設光伏及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
  7.新材料創新能力建設專項工程
  工程目標:提升新材料產業主要環節自主創新能力。
  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大關鍵實驗儀器、研發設備、控制系統的投入力度,建設一批省級以上具有較大規模、多學科融合的高層次新材料研發中心,科技成果孵化平臺,創建國家級創新平臺3個;在重點新材料領域,建立和完善10個新材料研究開發、分析測試、檢驗檢測、信息服務、推廣應用等專業服務平臺。
  五、環境影響評價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目標、依據與方法
  1.評價目標。本規劃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識別、分析、預測和評價,提出預防和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及措施,防止規劃實施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2.評價依據。《環境保護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水汙染防治法》、《大氣汙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
  3.評價方法。運用綜合分析、價值評估、空間協調分析等定量與定性方法進行評價。
  (二)發展與資源環境現狀分析
  1.規模工業能耗情況。總體呈現出逐年下降態勢。規模工業萬元產值消耗標準煤由2010年的0.1686噸下降至2015年的0.1091噸,下降35.3%。
  2.工業用地情況。實施節約集約用地戰略,深入開展工業用地調查。推進工業園區低效用地退出,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特色產業集群、產業集聚示範區和省級以上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取得長足發展。
  (三)規劃實施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評估
  1.與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分析。從產業發展目標、規模、結構、重點發展領域等與《南通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江蘇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南通市「十三五」環境保護及生態建設規劃》等的要求進行銜接,具有較好的協調性。
  2.主要汙染物排放合理性分析。通過加強土地調控,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布局新興產業,加強環保能力建設,實現新材料產業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達到要求。
  (四)評價結論及減緩環境影響的對策
  1.評價結論。綜上所述,本規劃大力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發展,遵循《環境影響評價法》,符合南通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與各專項規劃,不會改變南通現有的大氣、噪聲和地表水環境的性質,與南通環境功能區劃相容,提出的發展措施對區域的生態環境影響在可接受範圍內。
  2.減緩措施。一是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三低三高」(低汙染、低能耗、低物耗、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創新驅動型產業。二是推動園區低效用地退出和高效用地項目引進,促進園區產業集聚和高效發展。三是審慎選擇投資項目,優先安排科技含量高、節能節水無汙染的新材料產業企業入園發展。四是建立以循環經濟為重要特徵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模式,推進生態節約、綠色低碳型生產。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
  建立新材料產業發展組織協調機構,統籌協調新材料產業發展工作,負責制訂規劃實施工作方案,落實項目優惠、專項扶持等政策。建立南通新材料產業發展聯盟,充分發揮聯盟的橋梁、紐帶和協調作用,積極參與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政策研究、規劃編寫、標準制訂、平臺建設、技術和產品推廣等工作。通過產業聯盟促進新材料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協同發展,提高總體競力。建立由相關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企業的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為產業發展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建立產業發展考評獎懲制度,切實做到組織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加強要素保障
  綜合運用土地、財政、金融等政策,整合現有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各種要素和資源,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整合空間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土地集約開發利用,切實保障新材料產業發展用地。加強金融對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落實差別化工業信貸政策,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的支持力度。拓寬投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中長期貸款投入,加大對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重大技術裝備、工業強基工程等項目的支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培育企業上市。創新金融模式,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實現直接融資。加強科技金融合作,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
  (三)加強人才保障
  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圍繞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服務等環節,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優化發展的支持力度,構建人才高地。積極引進、培育新材料產業創新團隊,爭取更多國家「千人計劃」人才落戶南通,服務產業。完善政府與企業聯合人才引進方式,加大領軍人才、急需緊缺人才、特色產業人才的引培力度。深入實施高技能人才「十百千萬」培育工程,建設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一批高級技師,組織企業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隊伍。破除戶籍、地域、身份、學歷、人事關係等人才流動障礙,促進人才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建立人才激勵保障機制,探索股權和分紅激勵,以股權獎勵、股權出售、股票期權等方式對高層次人才實施股權激勵,以科技成果投資、對外轉讓、合作、作價入股的項目收益分成方式對高層次人才實施分紅激勵。
  (四)加強服務保障
  強化服務意識,努力營造低成本、障礙少、高效率的行政服務環境。搭建新材料創新平臺,助推技術創新。以南京大學南通新材料研究院、南通紡織絲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層次研發平臺為依託,充分發揮技術轉移中心的作用,為新材料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積極發展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裝備改造、設備採購、融資租賃、質量認證、檢驗檢測、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服務。充分發揮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的作用,做好前沿技術儲備、轉化服務。
  (五)營造良好環境
  不斷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推動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取消、下放、簡化行政審批事項,改革產業準入制度,制定和實施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營造有利於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引導企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落實《關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意見》,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創業者提供更多機會。規範企業信用信息發布制度,建立失信違法市場主體聯合懲戒制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完善重點領域的應用示範政策,擴大公共事業領域對新材料產業產品的需求,不斷完善支撐新材料產業需求的政府採購制度,促進首臺(套)自主裝備使用政策的落實。引導消費需求理念,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六)健全實施機制
  建立健全科學、規範的規劃實施機制,加強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加強規劃實施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加強和上海創新中心、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規劃的銜接;加強規劃宣傳力度,調動全市實施規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大對規劃實施的監督,嚴格規範項目實施行為,監督各項任務進展,保證規劃順利實施。

 

 

通政辦發[2016]183.pdf

相關焦點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已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化工產業導向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 《南通市化工產業導向目錄(2018年版)》已經8月23日十五屆市政府第2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自2018年9月1日起執行。
  •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化治辦關於南通市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關閉...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化治辦關於南通市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關閉違法違規企業工作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07-07-25 字體:[ 大 中 小 ]
  • 《「十三五」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印發(全文)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林業局、氣象局聯合印發《「十三五」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規劃旨在持續加大科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力度,強化科技創新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6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杭政辦函〔2017〕8號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杭州市電網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實施。
  • 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全文)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北極星環保網獲悉,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全文如下:關於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機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 ...天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
    天水市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天水市十三五控制 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天政發〔2017〕8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月6日  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打造經濟增長新活力的重要力量。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甘政辦發〔2017〕156號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為了進一步加快能源產業發展,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特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16—2020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 《市政府關於深入推進市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規範...
    二、評估工作概況 根據南通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市政府規範性文件後評估工作的通知》(通政辦發〔2015〕5號)的要求,南通市教育局認真部署後評估相關工作,具體流程和工作方法如下: (一)評估準備階段 1.成立領導小組 為保障《實施意見》規範性文件後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評估效果,2020
  •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環生態〔2016〕15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市政府關於授予2012年南通市科技進步獎的決定
    2013-01-04 有效性: 名稱: 市政府關於授予2012年南通市科技進步獎的決定 市政府關於授予2012年南通市科技進步獎的決定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3-01-04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產業發展策略  5新能源產業集群規劃  5.1發展原則  5.2太陽能綜合應用  5.3風能綜合應用  5.4地熱能綜合利用  5.5生物質能綜合利用  6新材料產業集群規劃  6.1新材料的應用領域  6.2渭南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思路  6.3富平航空新材料產業集群
  • 市政府關於授予2016年度南通市科技進步獎的決定
    8441 分類: 科技、教育\科技    決定 發布機構: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05-25 有效性: 有效 名稱: 市政府關於授予
  • 雞西市石墨產業十三五發展綜述
    石墨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耐火材料、超硬材料、石墨烯紡織材料……「十三五」以來,我市生產的石墨新材料、新產品琳琅滿目、目不暇接,讓素有「黑金」美譽的石墨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輝。不斷向中高端邁進的石墨產業,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源泉」,石墨產業已然成為雞西「經濟引擎」。我市擁有「中國石墨之都」之稱號,擁有豐富的石墨資源、優越的石墨品質和雄厚的產業基礎。
  • 《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發布!
    關於印發《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國土資源廳,國家能源局各派出機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國家地熱能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能源學會地熱專委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為促進地熱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我們組織編制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 市政府關於公布南通市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的通知
    2018-01-11 有效性: 名稱: 市政府關於公布南通市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的通知 市政府關於公布南通市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的通知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8-01-11 累計次數:
  • 2016年南通市大事記
    同日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選科技部公布的第二批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單位,是蘇中蘇北唯一一家試點單位。 3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暨扶貧開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十三五」時期「三農」和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市委書記陸志鵬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做工作部署。
  • 市政府關於授予2015年度南通市科技進步獎的決定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社會發展創新,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根據《南通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市政府決定授予「特種深水鋪管重吊船設計及建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