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秦: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

2020-11-28 騰訊網

聚焦陝西兩會

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醫院)院長許建秦就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作大會發言,會後,接受了陝西網記者專訪。

許建秦

省政協委員 許建秦

「我省有中藥資源3291種,居全國第五。中藥產業產值約400億元,全國排名第十八位。中藥研發源於臨床實踐,但醫院原創能力不足,診療方案中「秦藥」參與度低。」省政協委員許建秦作的大會發言獲得了與會委員的稱讚和陣陣掌聲。

1月17日,陝西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醫院)院長許建秦就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作大會發言,會後,接受了陝西網記者專訪。他表示,陝西應遵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整合全省中醫藥資源,建立長效協作創新機制,促進我省由中醫藥大省向強省的轉變。

通過深入調研,許建秦認為促進我省由中醫藥大省向強省的轉變,是我省面臨的重大課題。他表示,目前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體系亟待完善。部分市縣區尚未建立相關制度體系,致部分政策落地困難。保障「秦藥」品牌和大品種研發的關鍵政策不夠完備,中醫藥產學研一體化的橫向協調和市縣中醫藥產業的縱向協調體系亟待完善和加強。二是中醫藥科技平臺基礎薄弱,中藥產品科技含量低。我省有中藥資源3291種,居全國第五。中藥產業產值約400億元,全國排名第十八位。中藥研發源於臨床實踐,但醫院原創能力不足,診療方案中「秦藥」參與度低;優質自產製劑缺乏政策支持,難以規模化應用。中醫藥類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數量極少,研究基礎薄弱。上述原因導致我省中藥企業發展慢,科技含量低,中成藥平均科技因子排名僅居全國第十四位,這與資源優勢極為不符。三是中醫藥臨床、科研人才資源分散,協同創新能力較弱。我省有藥材、藥企、中醫藥科技人才數量優勢,因缺乏政策保障和有效協同機制,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高校、藥企之間很難圍繞「秦藥」研發形成合力,知名企業和領軍人才在全國範圍很難脫穎而出。

為此,省政協委員、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醫院)院長許建秦提出具體建議。

首先應完善省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自上而下的協同攻關模式。充分發揮省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統籌協調作用,由政府主導打通省級到基層的技術服務體系,建立以國家先進團隊為引領,以省級科研機構為龍頭,各級中醫院、企業、院校參與的聯合攻關體系。建立合作開發與利益分享機制,明確責任主體、經費渠道、利益分配。圍繞我省中醫藥發展戰略和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和技術服務。

其次需夯實中醫藥研究基礎,提升中醫藥產業的原創能力和科技含量。加快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以專科建設為抓手,以人才發展為核心,促進原創技術成果產出;基於臨床療效優選自產製劑品種,提供「秦藥」品牌研發的技術支撐。全面提升中藥材及飲片標準,持續推進國際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建立。系統布局中醫藥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在科技計劃框架下設立重大疾病防治、中成藥技術升級、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醫療機構製劑研發等專項基金,促進科研創新和成果產出。

最後要整合全省產學研優質資源,協同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振興。加快建設政府引導的科技創新體系,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擺在中醫藥發展核心位置。制定產學研協作的實施細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人才資源,建立多學科融合的科研平臺,打造新型技術創新中心。開展慢性病、重大疾病、疑難病的中醫臨床研究,提供有效的技術方案;開展大品種、經方、院內製劑等技術標準、製備工藝、療效機制的研究,提供「秦藥」的科學數據;藥企進行生產和銷售,努力提高「秦藥」品牌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服務鏈、創新鏈。

監 制:張國寧

審 核:南 楠、牛菲

責 編:劉海波

編 輯:竇 娣

記者:南 楠

視頻:葉建峰

攝影:孫 問

來 源:陝西網

投稿/爆料/聯繫

相關焦點

  • 陝西公布55位名中醫(中藥師)
    省中醫藥管理局等希望各位名中醫(中藥師)珍惜榮譽,再接再厲,不斷為中醫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全省衛生計生和中醫藥系統幹部職工要以名中醫(中藥師)為榜樣,樹立和弘揚大醫精誠的醫德醫風,保持和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積極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為推動中醫藥事業全面協調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建設健康陝西而不懈奮鬥。
  • 西安北方皮膚病醫院-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病醫院
    摘要:   近日,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與西安北方中醫皮膚病醫院「醫聯體技術合作」揭牌儀式在西安北方中醫皮膚病醫院隆重舉行!  為貫徹國家醫改精神,確保分級診療制度的有序實施,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醫療衛生機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構建有序醫療衛 生服務格局。
  •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 商洛新聞網訊 。11月5日,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宏帶領市科技、衛健等部門赴陝西中醫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陝西省中醫醫院黨委書記王建軍出席座談會。
  • 我省加快推進犛牛產業煥發新活力
    4月2日,全省加快推進犛牛產業發展動員部署大會在西寧召開。省農牧廳將犛牛產業作為突破口,力爭用3年時間取得實質突破,重點建設三大基地、完善三大體系,制定一套標準和一套機制,全面補齊犛牛產業發展短板,抓好薄弱環節。  犛牛產業是我省畜牧業經濟的基礎和支撐,加快犛牛產業發展是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推進農牧產業興旺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
  • 山東省中醫藥大會在濟召開 劉家義餘豔紅講話
    ,努力實現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的跨越。一要加快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聚力實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揚起省級中醫醫療機構這一龍頭,做強市縣中醫醫療機構這一骨幹,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這一基礎,打通中西醫協調發展這一經絡。二要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攻關,聚力實施「中醫藥科技創新工程」,建強中醫藥科研創新平臺,強化科研技術聯合攻關,充分激發中醫藥創新活力。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王偉明委員:發展大豆食品,引導大豆產業與中醫藥等產業融合
    然而,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進行的對中國12省居民膳食的調查研究發現:中國居民攝入大豆食品的數量近20年沒有明顯的變化,基本上保持在每日攝入量13克-16克之間。2019年的中央1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大豆振興計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6條核心營養建議之一:每人每天攝入25克-35克大豆及堅果類。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外地入園企業廣東尚陽穀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正加急生產一批富硒山泉水供應市場;本土企業梅州市裕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500萬元建設的二期項目正在推進,竣工達產後年產值預計可增加3000萬元……  健康產業是朝陽產業、幸福產業。「十三五」以來,我市圍繞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戰略部署,立足生態發展區功能定位,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大健康產業。
  •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山東中醫藥大學與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署...
    桂敦山、武繼彪致辭並為「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揭牌。史國生、高樹中為「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教學科研基地」揭牌。史國生、李可建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王振國主持籤約儀式。  桂敦山在致辭中指出,中醫藥作為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加快推進新發展格局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陝西中醫藥大學舉辦預防愛滋病宣傳活動
    陝西中醫藥大學舉辦預防愛滋病宣傳活動 2020-12-02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將中醫藥服務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新增鼓勵類產業目錄,建設一批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和示範基地。重點支持三亞市中醫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科研創新推動中醫藥高新技術發展,做強做大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新業態新模式。
  • 世中聯真實世界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在陝西中醫藥大學...
    世中聯真實世界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在陝西中醫藥大學隆重召開 2020-11-12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關於加快我國菌物藥資源開發利用的初步思考
    根據中藥原理,將菌物開發成營養食品、傳統中藥劑型或創製新藥,併科學應用於臨床,將藥用真菌的應用範圍由人用擴展到獸(畜、禽)用和漁用,空間極大。我們要珍惜大自然的恩賜和祖先留下的寶貴資源,深入挖掘、開發菌物藥用於治療疑難雜症的潛力,充分激發和釋放菌物藥「五種資源」的活力,讓菌物藥如在淵「潛龍」,沖天而起,成為驅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嬗變的新引擎,增強中醫藥產業在世界醫藥市場的競爭力。
  • 加快推進浙江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 浙發改長三角〔2020〕315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級有關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  2.省級有關單位名單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  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  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
  • 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常州經開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和《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9〕46號)精神,結合我市農機化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 【綠水青山 美麗陝西】錦繡花開產業旺 鄉村振興繪新圖
    【綠水青山 美麗陝西】錦繡花開產業旺 鄉村振興繪新圖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趙彥寧 渭南臺 嵐皋臺 柞水臺 興平臺 寶雞臺 銅川臺 洛南臺 子長臺 府谷臺 黃龍臺)「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 把脈中醫藥創新發展,南京棲霞生物醫藥「小矽谷」崛起
    9月23日,由棲霞高新區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藥咖薈、《藥學進展》編委會和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的「2020年南京國際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投資峰會分論壇——「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創新論壇」在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00
  • 泰州醫藥高新區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 由「一粒藥」邁向「大...
    從一片農田,到集聚1200多家國內外醫藥企業,位於泰州的中國醫藥城從一張白紙「零點起步」,始終把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闖出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漸成規模、發展壯大」的奮進之路。
  • 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傳統中醫藥行業在藥理解讀、生產控制、質量保障等方面努力創新,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我國傳統中藥生產存在「三高、三低、不適宜」的問題,即能耗高、汙染高、成本高;工藝水平低、生產效率低、藥材利用率低;相當大比重的工藝與裝備不適宜現代中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