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圖集

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中醫藥產業化、「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成重點

我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正在加速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梳理中醫藥新政發現,近期多地依託地方特色優勢,密集出臺政策助力中醫藥振興,中醫藥產業化、「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成政策發力重點。

海南省11月初發布《關於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將結合自由貿易港實際,建設中醫藥現代產業體系。開放創新發展中醫藥貿易,打造國際中醫藥培訓中心、國際傳統醫藥交流中心。將中醫藥服務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新增鼓勵類產業目錄,建設一批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和示範基地。重點支持三亞市中醫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科研創新推動中醫藥高新技術發展,做強做大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新業態新模式。

今年11月份,雲南省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加快雲藥品牌培育,建設一批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和康體休閒體驗園。建立完善中藥材流通體系,促進「網際網路+物流」發展,打造面向西南、輻射南亞東南亞的中藥材交易中心。

山東則關注「中醫藥+」新業態的發展,積極促進中醫藥跨界融合。計劃建成10個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範基地,加快中醫養生食療產業化發展。

10月份,湖南省在《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推廣中藥材區域品牌,推進中醫藥千億產業鏈建設,打造中醫藥材產業帶和現代中藥產業基地。當月,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強調,要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構建中醫藥產業發展引導機制,完善中醫藥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模式,建立中西醫協作長效機制,切實提升中醫藥市場競爭力。

8月份,安徽出臺政策提出,要建設10個以上「十大皖藥」良種繁育和生態種植基地,支持亳州「世界中醫藥之都」、大別山「西山藥庫」等產業集聚區建設,培育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品種、大品牌、大企業。

5月份,上海市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致力於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推進中醫藥與旅遊深度融合,助力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

4月份,廣東省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加快推進中藥材現代農業林業產業園建設,支持中藥材產區「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產業發展。

而在「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方面,海南省在對標自由貿易港建設上,上述《關於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將基於省政務雲和省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完善省級中醫藥信息中心,加強以中醫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建設,構建高水平中醫藥服務體系。

雲南省則實施「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發展網際網路中醫醫院,開展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等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加快以中醫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重點的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推進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

6月份,江西《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建設智慧中藥房、中醫遠程診療系統,探索移動終端、智能終端的研發和應用,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線上線下一體的「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

對於上述多地推出的中醫藥新政,業內人士給予高度關注,並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積極建言。

湖北省中醫院黨委書記巴元明表示,政策的密集出臺是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重要政策性文件的舉措,而《湖北省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目前也在徵求意見中。這些政策的核心是把中醫藥的「五種資源」優勢擺到經濟社會全局中謀劃,逐漸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良性互動模式,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讓我們大局把得更準,問題看得更清,工作重點更突出,差異化發展和協調發展的路徑更清晰,中醫藥的發展活力也進一步得到了釋放。

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醫史文化學者、知名中醫臨床專家彭堅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大力發展中醫藥這是國家的好政策,但要充分了解中醫和西醫的區別,避免重複過去的老路,防止陷入「中醫西醫化」的窘境。此外,「好政策」還應有相應配套的法制,規範中醫藥產業有序發展。

巴元明認為,各地在中醫藥產業化和「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重點建設方面仍存在不足之處。「目前以中醫藥為特色的健康新業態發展並不充分並且中醫藥產業鏈條配合融合度也不高。」

巴元明還認為,中醫藥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後,不能充分支撐「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長足發展。而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相對薄弱,制約了「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可及性。「希望國家省市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會診、影像診斷、病理診斷、心電診斷、中醫體質辨識、中醫『四診』、中醫經絡診斷、宏觀微觀舌相診斷、遠程教育等服務,提高優質中醫醫療資源可及性和服務整體效率。」巴元明說。(記者 曾德金 實習生 陳琳)

責任編輯: 王佳寧

相關焦點

  • 年末7城密集出落戶新政 部分城市落戶「零門檻」
    年末,多城密集出臺戶籍新政。記者梳理發現,部分城市落戶「零門檻」,租房、人才可落戶,落戶渠道越來越廣。年末7城出落戶新政12月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已有上海、廣州、福州、無錫、重慶、蘇州、珠海等7城出臺落戶新政。
  • 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傳統中醫藥行業在藥理解讀、生產控制、質量保障等方面努力創新,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我國傳統中藥生產存在「三高、三低、不適宜」的問題,即能耗高、汙染高、成本高;工藝水平低、生產效率低、藥材利用率低;相當大比重的工藝與裝備不適宜現代中藥生產。
  • 產業觀察:政策密集推動 氫燃料電池產業加速布局
    進入11月以來,中央及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文件,對氫能產業的發展加大支持力度。業內普遍認為,我國氫能源汽車產業正處於即將進入「產業化發展」的前夕,即主要技術瓶頸「將通未通」,但成本尚未降到商用化水平。  與此前純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不同的是,對於氫燃料電池產業,政策扶植的方向一方面傾向開放技術的合作研發,一方面也未急於推動產業商用進程。
  • 上海發布留學回國人員落戶新政,重點企業人員可直接落戶!
    剛剛,備受廣大留學回國人員關注的新版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戶口實施細則發布,新版留學回國人員落戶上海政策自2020年1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如留學回國人員國內本科畢業院校非雙一流,國外碩士院校非世界前500高校等)而此次發布的針對海外人才申辦上海戶口的新政是上海繼11月23日發布的針對國內人才的《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辦法》後又一項吸引人才落戶的相關政策,此次留學回國人員落戶新政相比上一版留學回國人員落戶政策,在引進留學回國人員的力度上更大,新版細則中對高層次人才、跨國公司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的等高端人才給予落戶優先權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山東中醫藥大學與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署...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1日上午,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山東中醫藥大學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桂敦山,副局長史國生,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武繼彪, 校長高樹中,副校長王振國、徐傑、李可建出席儀式。
  •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深圳舉辦 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深圳舉辦 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2019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在深圳舉辦 鄭小紅 攝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25日上午在深圳開幕,旨在構建符合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特點的研究模式和技術體系,加速推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
  • 李國慶談日本地方環境振興
    日本創建地方循環共生圈的新理念對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啟示。 一、「地方循環共生圈」:內涵、路徑與方法 2018年4月17日,日本內閣通過第五次《環境基本計劃》,該計劃把環境振興的重點放在地方,提出了「地方循環共生圈」的概念,還指出實現這一目標的實施路徑,以此謀求地區綜合治理與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共同提升。
  • 助力中醫藥天池大賽,推動國粹數位化轉型
    隨著「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大數據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發展成為推動整體數位化水平,建設數據強國的必由之路。作為綿延千年的國粹行業,中醫藥也步入數位化快車道。
  • 2020大國醫道中醫藥發展戰略(山東淄博)研討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振興中醫藥產業發展,定於2020年9月19日(星期六)在淄博齊盛國際賓館舉辦"2020年大國醫道中醫藥發展戰略(山東淄博)研討會"。會議主題為"全球疫情中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戰略"。
  • 東北振興長春樣本:用「雙8」成績單邁入「新時代」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東北振興長春樣本:用「雙8」成績單邁入「新時代」中新社長春12月19日電 題:東北振興長春樣本:用「雙8」成績單邁入「新時代」作者 李彥國 郭佳以生產汽車聞名的吉林省長春市官方新近發布了一項數據,預計全年GDP首次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大關
  • 軟科2020年中國醫學類大學40強:協和醫學院奪冠,中醫藥院校靠後
    前十名的大學分別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這些大學都是省部共建、地方重點建設的醫學類院校,每一所都是本省市同類院校中的佼佼者,都有實力頂尖的優勢領域。如果能夠考入這些大學,畢業後根本不用擔心就業的問題。
  • 複利【新看點】——中英雙語《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發布,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中澳國際中醫藥研究中心10日在廣州發布《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該叢書是國際首套採用整體證據方法對中醫藥臨床療效進行系統整理、嚴格評價的專著
  • 環保行業投資策略報告:政策推動VOC監測需求加速釋放
    核心觀點  環保部近日印發《 2018 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我們認為: 1)政策刺激之下, 空氣站 VOC 監測需求有望加速釋放; 2)二汙普加速推進, 前已有 9 個省份發布「二汙普」實施方案, 有利於促進 VOC監測、治理需求加速釋放; 3)建議關注 VOC 監測和治理相關標的
  • 專家談中醫藥發展:生命力在於療效 創新當基於繼承
    中醫藥生命力在療效 創新當基於繼承——專訪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毛以林「中醫藥的發揚離不開創新,但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近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毛以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醫藥的生命力在於療效,傳統中醫藥發展和創新意義重大,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深入研究闡析證候本質、中藥和方劑治療疾病作用機制非常有必要,但必須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 產業創新在上城丨佗鵲堂:用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2020-09-14 19:41 |上城發布
  • 《海客健康》線上全球直播,共話中醫藥海外戰疫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全程參與,全程發揮作用,彰顯了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也使得中醫藥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變得愈發重要。為推動更多中醫藥抗疫經驗傳播海外,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全球抗疫中的作用,4月24日下午,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海客健康》欄目推出首期線上沙龍,以「全球疫情影響下,中醫藥的未來」為主題全球直播,並在騰訊視頻、抖音、快手、同步直播,受到廣泛關注。
  • 專家:用培養人才、下沉資源等手段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推動中醫藥發展
    在主題為「中醫藥如何在基層發揮作用」的圓桌論壇中,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劉華一,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脾胃病學科學術帶頭人王垂傑,湖北省中醫院副院長葉松,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學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河北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倩圍繞如何全面加快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如何推動中醫藥在基層發揮更大的作用、現階段中醫藥發展如何能夠與時俱進等問題出謀劃策、各抒己見。
  • ...推動方志事業轉型發展——宜賓市南溪區地方志辦在全省地方志...
    【方志四川•經驗交流】三抓三強三實現 推動方志事業轉型發展——宜賓市南溪區地方志辦在全省地方志工作… 2020-01-17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方農村報:讓南藥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劑良方
    今年大會的主題是「發掘千年文明瑰寶,振興現代中藥產業」,站位更高,旨在加快推動中國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時代廣東南藥金字招牌。 所謂「南藥」,主要是指產於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的中藥材。南方獨特的氣候、地理與人文條件,造就了廣陳皮、肉桂、春砂仁、廣佛手、化橘紅、巴戟天等2600多種道地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