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在深圳舉辦 鄭小紅 攝
中新網深圳4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張偉25日在此間表示,近年來,中醫藥逐步走出國門,通過開展多邊或雙邊的國際合作,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標準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認識並接受。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在深圳舉辦 鄭小紅 攝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25日上午在深圳開幕,旨在構建符合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特點的研究模式和技術體系,加速推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
張偉表示,截至目前,大約有十多個中藥材標準被美國藥典收載,還有一些中藥材標準分別收載於歐洲藥典、法國藥典;中國藥典收載的藥材也被加拿大藥品管理機構所有認可;三七三醇皂苷標準是2010年收載於中國藥典,也是中國首批採用指紋圖譜先進技術進行質量控制的現代中藥製劑,這個標準被德國藥典收載。這些都證明了中國中藥標準研究的理念與思路、質量控制技術與方法已經逐漸達到國際水平,並且逐漸被許多製藥發達國家接受和認可。
張偉希望通過開展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不斷擴大中國藥典乃至中國藥品質量的國際影響力,共同推進更多更先進的中藥標準進入製藥發達國家,特別是主流國家的藥典,共同推進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論壇設立了「中醫藥全球化法律監管」「中醫藥全球化的實踐與展望」「中藥研究與質量標準」和「中藥研發的新視角」4個主題論壇,以標準化、科技化、國際化破題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路徑。
全球頂尖且長年處於產業一線的中藥與植物藥研發專家和中外藥典專家委員,包括歐盟藥典中藥委員會前主席、德國藥典委生藥部門主席Gerhard FRANZ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教授,「萊頓-歐洲中醫藥與天然產物研究中心」主任、歐洲藥典中藥委員會專家委員王梅博士等近20位國內外植物藥重量級人物到會。
論壇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論壇首倡「全球綠色中藥產業聯盟」並發布《深圳宣言》,為中國中藥打通國際化通道,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