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在上城丨佗鵲堂:用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2020-11-26 浙江在線

2020-09-14 19:41 |上城發布

  產業創新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上城在「高質量推進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建設」的同時,產業與創新格局已然翻開新的一頁。上城發布推出「產業創新在上城」系列,展示上城區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信息技術、商貿旅遊、健康服務五大主導產業發展之路上綻放的別樣精彩。前期我們將對健康服務產業進行陸續報導,看上城如何做好健康與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兩篇文章。

  「光是佗鵲堂這個品牌名,我跟團隊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思考,不斷推翻、修改、調整,最後借用『華佗』和『扁鵲』兩位古代名醫的名字,確定了『佗鵲堂』這個品牌,也藉以兩位名醫勉勵自己保持初心,用生物科技技術提高人們的生命質量。」問及品牌名的來由,佗鵲堂創始人梅麗萍侃侃而談,她對依託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保持著十分的熱忱,這也是佗鵲堂正在花大力氣所做的事情。

  化解「疫情」壓力 發展進入「加速期」

  「雖然這幾年的大環境都不是很好,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企業處於困境之中。但這樣的挑戰也是一個『過濾器』,讓優質的企業能夠站住腳跟。佗鵲堂因為這次疫情的考驗,更加堅定了發展目標,發展進入了加速期。」疫情之後,梅麗萍表示,雖然壓力很大,但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目標,似乎更加清晰了。

  據梅麗萍介紹,佗鵲堂依託傳統中醫「藥食同源,內調外養」的養生理念,前期主要以開發傳統珍稀滋補食材為主。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更多地看到了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前景——依託高科技生物技術提速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進程,是佗鵲堂研究團隊現在努力的方向。

  目前,佗鵲堂旗下研發公司杭州科倍安生物製藥公司圍繞著對中藥「藍布正」的深度開發,建立了核心科研團隊,並已經成功提取了其中的有效部位和成分,首次驗證了「藍布正」活性成分的「48小時內再生修復技術」,該技術已在國內外申報了38項專利。

  介紹起「藍布正」和「48小時內再生修復技術」,一向沉穩的梅麗萍也顯得興奮了起來。「今年,我們研發上市了三款以再生修復為核心的高質量專利產品,包括針對心腦血管再生修復的復生一號膠囊,針對牙齦血管修復的藍布正植物牙膏,以及針對痔瘡修復的藍布正痔瘡凝膠。這些產品幫助我們逐漸打開了市場,也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資本投入到專項研究當中。相信以此技術為核心的治療慢性冠心病的中藥創新藥物一旦問世,可以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讓更多人獲得健康和幸福。」

  政府「娘家人」助力 發展中反哺社會

  佗鵲堂品牌創建於2016年,把「家」安在了上城區科技創業中心。作為我區重點支持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梅麗萍表示,上城不論是政策優惠亦或是服務企業的態度,都讓她深刻地感受到了政企服務的親切感、溫馨感,這也讓她更有信心將企業紮根深處、做大做強。

  上城擁有豐富的醫療產業資源,以浙醫一院、浙醫二院等三甲醫院為核心的醫療服務產業集聚效應顯著。此外,我區全方位推進高層次人才工程,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前來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在得到了政府「娘家人」的多重助力之下,佗鵲堂也將從中得到的力量反哺於社會各界,在慈善公益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自己也很開心。慈善事業一開始,我們就再也沒有停下腳步。」梅麗萍說,從2016年開始,佗鵲堂便與帕金森協會和抗癌協會康復會的病友們溫暖牽手,為他們提供蟲草滋補產品,同時為帕金森協會提供公益活動經費支持,並已持續至今,累積價值150萬餘元。

  今年疫情期間,佗鵲堂不僅第一時間給區工商聯和區科技局捐贈口罩急需的防疫物資,還通過區紅十字會、區婦聯,定向為上城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及支援武漢醫務人員家屬捐贈300套價值29.4萬元的佗鵲堂蛹蟲草蛋白肽。

  此外,佗鵲堂為桐廬縣衛健局和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務工作者捐贈300套價值29.4萬元的佗鵲堂蛹蟲草蛋白肽,為上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工作者捐贈450套價值44.1萬元佗鵲堂蛹蟲草蛋白肽,以期用自身的專業為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送去身體免疫保障。

  「做企業也要講究初心,而我一直秉持的初心便是做經受得起時間歷練和老百姓口碑的好產品,用嚴謹的研發、苛刻的選材、品質化的生產、不斷優化的服務體系去印證。4年多來對這份初心的堅持是我驕傲的,也是未來10年、20年甚至是50年都要持續堅守的。」梅麗萍這樣說道。

  往期精彩回顧

  ●精彩亮點搶先看!2020年上城區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來了

  ●弘揚國學文化 傳承德禮孝賢丨帶你打卡尚青書院,感悟國學魅力

  ●一場秋雨一場涼,這場反詐納涼主題匯演,是秋的問候和我們的提醒!

  來源丨區融媒體中心 區科技局

1600083672000

相關焦點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深化粵港澳生物醫藥產業合作,促進生物醫藥創新要素高效跨境流動。支持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推動中醫藥產品海外註冊。積極對接國內外高端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資源,與創新型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生物醫藥科技領域交流合作,助推優質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三、具體目標2020年:進一步完善以醫藥製造業為主體,醫療器械為支撐,中醫藥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 王偉明委員:發展大豆食品,引導大豆產業與中醫藥等產業融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進黑龍江省委會副主委,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委員向大會提交了《發展大豆食品產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大會發言。他認為,大豆的營養保健價值尚未得到重視,國內大豆功能食品較少。王偉明提到,日本已經有計劃地推動和扶持作為大豆發酵食品的納豆產業發展,將其列入兒童營養午餐。
  • 把脈中醫藥創新發展,南京棲霞生物醫藥「小矽谷」崛起
    近幾年,棲霞區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制定產業圖譜、聚焦創新藥、重點培育龍頭企業、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全力發展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加快中醫藥產業鏈的重構;通過「院府合作」「校府聯動」推動各類優質醫療資源向棲霞集聚,為中醫藥創新思想的匯聚提供重要舞臺。
  • 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其中,深圳大鵬新區作為深圳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區域之一,依託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加快打造精準醫療先鋒區和國際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已初步形成「一核一庫一院兩園多平臺」的產業格局,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據深圳市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副局長馮建軍介紹,壩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總佔地面積31.94平方公裡。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發展路徑清晰成為國內組織再生與創傷修復領域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正海生物都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專」是專業化發展,積極培養專業化人才與專業化團隊;「精」是精細化發展,以精益求精的工作制度和流程開展精細管理;「特」是特色化發展,重點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獨特工藝、技術,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市場需求;「新」是創新化發展,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國內組織再生與創傷修復領域的領軍企業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率先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集聚全球高端資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生物技術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廣州將如何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生物產業發展?廣州生物產業的雄心在哪裡?
  • 廣藥集團領跑生物科技產業加速衝刺世界500強
    日前,《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7-2021年)》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提出將廣州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生物醫藥創新強市,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療健康產業重鎮。作為全國最大製藥企業、廣州生物製藥的龍頭,廣藥集團一直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目前擁有2位諾貝爾獎得主、8個國家級科研平臺、13個在研創新藥物,成為廣州生物科技發展的排頭兵。
  • 產業技術對接 為宜春創新發展插上「翅膀」(多圖)
    對接會現場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湯英報導:11月27日,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指導,江西省科技廳、宜春市人民政府主辦2020』江西宜春產業技術對接會在宜春舉行。  據悉,2020』江西宜春產業技術對接會以「智匯宜春、創新創業」為主題,以吸引、集聚人才服務宜春產業發展為主線,安排百名專家進百企、了解企業科技需求,舉行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現代農業產業暨第四屆中國明月山優質香稻高峰論壇、全國化學界高端人才走進宜春-贛鄱化學前沿論壇、豐城和樟樹專場技術對接等專場會,舉辦中科院過程所-瑞彩科技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活動。
  • 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傳統中醫藥行業在藥理解讀、生產控制、質量保障等方面努力創新,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我國傳統中藥生產存在「三高、三低、不適宜」的問題,即能耗高、汙染高、成本高;工藝水平低、生產效率低、藥材利用率低;相當大比重的工藝與裝備不適宜現代中藥生產。
  • 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舉行
    ,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對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質量、創新、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火石創造等全國知名生物醫藥行業組織,以及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現代中藥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一起作為承辦單位,共同籌劃舉辦專業論壇活動,充分發揮行業內部資源,為深圳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凝聚力量。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山東中醫藥大學與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署...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1日上午,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山東中醫藥大學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桂敦山,副局長史國生,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武繼彪, 校長高樹中,副校長王振國、徐傑、李可建出席儀式。
  • 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開幕
    下一步,深圳將進一步完善生物醫藥產業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在源頭創新能力建設、「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生物安全治理等領域重點突破,使生物醫藥產業成為深圳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開幕式上,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重大公共服務平臺及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同時發布。
  • 聚合產業勢能 電子城高科籤署六方協議 共同推動北京光子產業創新...
    2020年11月24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發展中心、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子城高科")、西安中科光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科控股")、西安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創星")聯合承辦的"2020中國光子產業高峰論壇"在京盛大開啟。
  • 園區牽手韓國科學技術院 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昨天,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舉行籤約儀式,將合作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今後,該創新研究院將圍繞長三角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打造中韓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的新平臺。
  • 深圳大鵬新區: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高地
    本報記者楊陽騰攝生物引領 營造一流創新環境近年來,大鵬新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促進創新創業、加快產業、研發、市場、資本、人才等要素協同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生物產業是大鵬新區一直以來的發展亮點。
  • 屠呦呦:「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把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丨...
    「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獲獎者屠呦呦的感言,讓中醫藥站上世界最高、最大的舞臺。「青蒿素的發現只是發掘中醫藥寶庫的一種模式,繼承與發揚中醫藥有多種模式和途徑,需要中醫藥工作者努力探索,創新前進。」憑藉青蒿素成為諾貝爾獎獲獎者的屠呦呦說。如今,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仍奔忙於實驗室,與時間賽跑,「讓論文變成藥」。
  • 「產業升級大家談」厚橋街道:以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厚橋街道作為錫山「東大門」,堅持區委區政府產業強區主導戰略以及創新驅動核心戰略,持續提高轄區產業核心競爭力,對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為錫山「做全市重要增長極、當改革創新先行軍」貢獻更多厚橋力量而言意義重大。
  • 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梳理中醫藥新政發現,近期多地依託地方特色優勢,密集出臺政策助力中醫藥振興,中醫藥產業化、「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成政策發力重點。海南省11月初發布《關於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將結合自由貿易港實際,建設中醫藥現代產業體系。開放創新發展中醫藥貿易,打造國際中醫藥培訓中心、國際傳統醫藥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