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業態」、數字新技術正成為廣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底氣新...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文化「新業態」、數字新技術正成為廣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底氣新技術添翼 多賽道領跑

  11月22日下午,「2020廣州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會」主舞臺,「粵港澳電競明星邀請賽」決賽開賽。暨南大學的JNU戰隊和華南理工大學的NLG戰隊以一場精彩的對決引爆現場。輕鬆、日常、老少鹹宜的氣氛,折射出文化「新業態」在人們生活中融入得越來越深。而這正是廣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底氣。

  今年上半年

  廣州網際網路遊戲營收增長35%以上

  YY的短視頻業務營收增長32%

  三七互娛營收同比增長33.76%

  網易在線遊戲業務同比增長14.1%

  逆勢上揚:頂尖企業聚集激發活力

  根據統計部門數據,疫情期間廣州文旅企業整體受到衝擊,但在網際網路搜索服務產業,多媒體、遊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體開發產業,動漫、遊戲數字內容服務產業,以及網際網路文化娛樂平臺產業等方面,企業營業收入卻逆勢大幅度增長。

  產業的活力,源自於強者雲集,互相促進。廣州恰恰集中了一大批有創新能力,有核心技術,還有市場佔有率的高水平企業:總部位於廣州的微信繼續領跑社交媒體市場,活躍用戶佔比高達79.12%;網易遊戲、三七互娛等引領遊戲行業第一陣營;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泛娛樂產業領域,YY(歡聚時代)、虎牙直播均為行業巨頭;酷狗、荔枝FM等數位音樂龍頭企業在數位音樂領域玩得風生水起;UC、有米科技、百田科技等網際網路數字企業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產業繁榮來自於不斷創新。11月2日,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園區正式揭牌就是一個例證。此外,今年2月,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出臺,讓數位技術為文化產業發展插上了「再騰飛」的翅膀。人工智慧、大數據、5G、VR/AR、AI、4K/8K、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向文化領域的深度滲透和應用,增加了文化的科技附加值,培育壯大了數字文旅、數字動漫、在線旅遊、智慧傳媒、數字文博等新業態。

  隨著文化與各個領域交融越來越深入,廣州「文化+」的跨界產業集群正在快速成長。各種高端會展的蓬勃發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如今,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已成為國際知名的紀錄片節;中國國際漫畫節是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號召力最強的國際性動漫遊戲產業盛會。這些會展活動,不僅集聚了廣州文化創意產業、設計產業,而且與廣州正在大力推進的國家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基地、文化金融創新發展基地、文化裝備生產基地等的建設緊密結合,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企業故事:將市場需求與產品研發緊密結合

  要在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創新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當下文化產業從業者跑贏市場的關鍵。比如酷狗音樂,從PC端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直領跑全國數位音樂賽道。而他們的秘訣就在於創新。

  記者從酷狗音樂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已經申請專利數超1800件,自主研發的技術處於業內領先地位,此外,「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數位音樂個性化準確推薦平臺」則被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評為「2019年百家大數據優秀案例」。

  有了先進的技術,更需要將市場需求與產品研發緊密結合,圍繞「音樂」打造出更多受到用戶歡迎的創新產品。公司相關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一方面,創新的基礎之一,在於酷狗擁有超4億的活躍用戶,他們不僅是龐大的消費群體,更是寶貴的數據資源,為公司提供了海量、真實、優質的用戶反饋,從而反向推動市場布局和產品研發的優化;另一方面,基於海量的用戶及其多元的需求,公司的音樂產業鏈布局亦在不斷拓寬,並在音樂綜藝、音樂文創、音樂虛擬偶像等衍生內容領域進行探索。

  內容供給創新也是重要組成部分。酷狗從音樂創作和生產環節切入,持續推出多個項目挖掘和扶持音樂人成長,從而實現產業上遊供給端繁榮發展,並推動優質內容的多樣化。

  展望「十四五」

  專家解讀:

  構建廣州文創產業價值鏈

  談到廣州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文遠竹認為,大力發展創意產業是必然選擇。廣州區位優勢明顯,經濟、文化、科技資源豐富,具有建設和引領大灣區文創產業集群的良好基礎條件和優越發展環境。從產業生態學的視角來看,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既能充分挖掘產業集群的潛能優勢持續滲透發力,促進廣州及大灣區文創產業區域協同發展,又能解決產業發展和區域協調中的現實問題,凸顯出大灣區的產業融合引力,實現文創產業與現代服務業、傳統製造業等其他產業一體化、協同式發展。

  文遠竹認為,要在戰略定位上明確文創產業集群發展在「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構建起廣州文創產業的價值鏈,推進大灣區文創產業集群的融合創新,發揮其創新引領、資源聚集的核心功能。

  記者手記:

  大步前行做好基礎保障

  為優化環境,近來廣州市文旅主管部門落實了很多舉措:通過「優化審批服務」、容缺審批、壓縮審批時限、減流程、減材料、可網辦、零跑動等具體措施,推動「不見面審批」,提升網上服務能力,讓「一門一窗」率、可網辦率、零跑動率都達到了100%,「即辦」率達到64%,承諾辦結期限比法定辦結期限壓縮了84%,實際平均辦結時間比承諾辦結期限減少2天,比法定辦結期限平均減少了17天。

  這些數字如果不是企業經營者,一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感受不到。它們是廣州文創、文旅產業大步前行的基礎保障。把「後臺」的工作流程理順,制度釐清,在「前臺」辦業務的人才容易把成本降下來,效率提上去。廣州的營商環境就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不斷優化。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DF520)

相關焦點

  • 數字文化產業成就業新「藍海」 新職業呼喚新人才紅利
    新業態催生新職業,新職業帶動新就業,新就業滿足職業新需求。日前,以「新就業、新模式、新引擎」為主題的《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騰訊公司、閱文集團、歡聚時代、智聯招聘等單位協辦。數字文化產業的就業「蓄水池」容量有多大?就業創造機制是怎樣的?
  •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推進數字經濟格局下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進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體系。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三)發展目標數字文化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供給質量不斷提升,成為激發消費潛力的新引擎。
  • 「文化賦能新業態」:天河區數字創意展示活動展出亮眼文化盛果
    「文化賦能新業態」:天河區數字創意展示活動展出亮眼文化盛果 2020年12月02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
  • 「文化+」為首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張漫子)記者13日從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化產業專場獲悉,「十三五」期間,北京市文化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韌性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 《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在京發布
    騰訊遊戲副總裁、騰訊遊戲學院院長夏琳提出"遊戲行業高速發展,對工業化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離不開技術的變革和人才的儲備。騰訊遊戲和騰訊遊戲學院正通過與學界、業界構建產學研體系,夯實行業的底層能力建設,積極發揮遊戲行業在'穩就業'中的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長穗合作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長沙晚報11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2020廣州文交會將於11月22日召開。屆時,長沙、廣州兩地將籤署文化共建戰略合作意向書,合作推動文藝精品創作與交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影視產業繁榮發展、動漫遊戲產業協同發展,共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 探索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全域旅遊「南雄模式」
    12月26日晚,「全域旅遊 紅色南雄」——南雄市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三佳農業公園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充分展示南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成果,大力推介「善美韶關·紅色南雄」品牌,打造全域旅遊「南雄模式」,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清晰表達了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雄心,就「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了系統闡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由強調「建設文化強國」,到明確提出「建成文化強國」,一字之別,文化自信的充沛底氣、再創輝煌的從容自覺,盈注其間。
  • 2021荔枝「文旅+」新業態發展高峰對話在寧舉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文旅行業造成了一定衝擊。如何推進文旅產業在市場發展新環境中找到適配點、突破點,成為新的發展課題。後疫情時代,「文旅+健康」、「文旅+網際網路」、「文旅+媒體」和「文旅+商業」等新業態應運而生。「文旅+」成為更好地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成為文旅及相關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
  • 餘杭區:擁抱新經濟 開拓數字創意產業「新藍海」
    這些行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綜合運用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為用戶提供數位化的圖像、字符、影像、語音等內容服務。它有一個很潮的名字,叫「數字創意產業」。  在餘杭,數字創意產業經歷了從小到大的高速發展後,影視、動漫、遊戲、電競項目及頭部IP不斷落戶,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迅速成長,已然生機勃勃。今年前三季度,餘杭數字創意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3.5%,成為餘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片新藍海。
  • 文旅部:支持利用數位技術打造夜間文化和旅遊產品
    意見提出,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創IP,加強IP開發和轉化;鼓勵數字文化企業參與企業級數字基礎設施開放合作;支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發展,扶持中小微數字文化企業成長;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文化企業利用多渠道資本市場融資;支持利用數位技術打造夜間文化和旅遊產品。
  • 「文化+創意」 擦出新火花催生新經濟
    隨著惠州獨特、豐富且久遠的歷史文化被注入時代新鮮血液,一個個新型文創生態正不斷擦亮城市文化品牌,為城市發展增添新動力。 新亮點 老街邂逅「小清新」煥發新活力 漫步惠州西湖蘇堤,流連老街深巷,惠州的一物一景無處不流溢著文化。
  •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在京發布首都文化產業發展繼續...
    本次發布的《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圍繞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以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通過對2019年度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現狀、重要數據、重大事件、政策措施等全面梳理盤點,客觀反映2019年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同時,結合新形勢下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未來發展的新思路。
  • 遊戲等新業態帶動就業3000萬人 學者呼籲專業設置要符合市場需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遊戲、直播等新業態帶動就業3000萬人 學者呼籲專業設置要符合市場需求新經濟、新業態已經成為2020年帶動新增就業的重要力量。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授曾湘泉在以「新就業、新模式、新引擎」為主題的研討會上,發布《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
  • 借力「新基建」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而在此之前,文旅產業已提出利用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助推產業發展,打造「智慧旅遊」「智慧景區」「數字文旅」「旅遊大數據平臺」等概念,5G、大數據統計、信息化等相關科技基礎設施在很多旅遊地也不再是新鮮事物。這說明文旅產業和「新基建」之間的「默契」早已存在。
  • 「文化的廣交會」11月22日啟幕!十大板塊活動精彩紛呈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在發布會上介紹,與往屆相比,今年文交會再度提升展會規格,新增了大灣區元素,努力將廣州文交會打造成為大灣區文化產業新成果新業態新技術新趨勢的高端綜合展示平臺,成為人文灣區建設新引擎。
  • 美團新業態報告: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體驗館、漢服體驗館成創業新...
    《報告》指出,在新技術、新體驗的催化下,我國生活服務業新業態迅速發展,生活服務業新業態的發展已成為引領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而新業態下的新職業從業者也呈現出了新特點:在從業路徑上更加清晰,易於形成專業能力、愛好和收入的良性循環;疫情期間工作熱情不減;人生態度進擊性和樂觀兼顧(16.2%的新職業從業者在座右銘中提到「努力」)。
  • 《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發布
    數字經濟的強勢崛起使得我國文化發展搭上了快車,我國文化發展正進入新一輪「增量改革」周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聯合發布《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以下簡稱《報告》)。
  • 數字時代讓文化消費更有品質
    疫情中,文化消費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多樣化發展形態,尤其是以短視頻、直播、在線教育等為代表的數字文化消費異軍突進,在拉動經濟、提振信心、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成為推動文化產業復甦的「新引擎」。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中國,消費市場充滿無限想像力,在新形勢下把握消費領域的新亮點、新趨勢,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發展成為重要課題。
  • 貴州省安順市深挖鄉愁文化 聚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業態
    中國公益在線(www.gyzxcn.com)訊 近年來,安順市堅持把鄉村文化振興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著力布局「全域旅遊+鄉愁文化」新業態,探索旅遊產業發展新路徑,充分發揮旅遊資源和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優勢,緊緊圍繞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深入推進「旅遊+文化」發展戰略,打好鄉愁文化和黔中特色文化兩張牌,通過建檔纂志留住鄉愁文化,為鄉村振興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