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第一屆學術委員會...

2021-01-10 華禹教育網
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在珠海正式成立 http://www.huaue.com  2019年5月1日  來源:中山大學   4月27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導,中山大學牽頭建設和管理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和第一次會議在珠海召開。成立大會由我校常務副校長、南方海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孫冬柏教授主持。校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並宣讀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組成名單。實驗室主任陳大可院士向學術委員會詳細匯報了南方海洋實驗室的建設規劃與願景。

  陳春聲書記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著重打造深海、深空、深地學科群的發展戰略,並期望南方海洋實驗室能加快匯聚高水平海洋領域人才隊伍,更好的服務國家海洋強國等重大戰略。

  本屆南方海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擔任主任,由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19位院士和12位海洋領域頂尖專家組成。實驗室實行理事會領導下、學術委員會諮詢指導下的主任負責制。

  在隨後舉行的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孫冬柏常務副主任率先介紹了南方海洋實驗室平臺和團隊建設情況。同時,對四個團隊的建設方案進行評議。授牌成立四個月以來,實驗室始終以對標最優最好最先進、集聚全球創新人才、突出原始創新導向為目標,以「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為原則,正在布局建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公共實驗平臺和研究團隊。

  在諮詢、研討環節中,學術委員會成員針對實驗室的規劃布局和建設發展建言獻策。專家們一致認為廣東省在國家戰略、區位優勢、體制機制創新、經濟規模、人才儲備、創新活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發展海洋的優勢地位和潛力,南方海洋實驗室對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建議南方海洋實驗室進一步加強謀篇布局和重視錯位發展,匯集全球優勢力量實現海洋領域粵港澳大灣區共建共享共贏格局,並最終成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
 關於中山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建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發展
    8月27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成員陳宜瑜、秦大河、潘德爐、康玉柱、張偲、丁德文、金慶煥、陳勇、陳曉非、楊志峰、楊經綏、徐義剛、蔣興偉、孫金聲等14位兩院院士和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錢培元等共25位專家出席會議。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會議並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2019年1月8日在首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開幕式上,由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共建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揭牌。廣州海洋實驗室將著力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島嶼和島礁可持續開發、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可持續發展等科技難題。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招聘40人
    一、單位簡介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是以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為目標,由廣東省政府於2018年11月啟動建設。南方海洋實驗室由珠海市政府主導,中山大學牽頭建設和管理,陳大可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蘇紀蘭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 潘德爐院士等多位院士、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第三次會議召開
    2020年5月7日,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潘德爐院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郭華東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彭平安院士、張偲院士、林琿教授、李忠平教授、施平研究員,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長(法定代表人)龍麗娟、副所長杜巖,所長助理張長生,LORS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唐丹玲,相關部門負責人及LORS
  • 南方海洋實驗室構築世界一流海洋人才高地
    從在珠海校區重點打造大海洋學科群,到牽頭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大正攜手珠海,不斷走向海洋、研究海洋、經略海洋。  其中,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的南方海洋實驗室,更承擔著服務珠海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廣東海洋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打造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擔。
  • 南方海洋實驗室(珠海):智能船艇是全新的「海洋物種」
    11月27日,在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論壇上,有專家表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正在建設的智能型支持母船項目,將可以實現複雜海況下批量化無人裝備快速轉場、布放、回收、轉運和搭載的科研平臺,將是一個全新的「海洋物種」。
  • 粵港澳大灣區極端天氣災害風險學術交流會召開
    11月27日至29日,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極端天氣氣候及災害風險學術交流會舉行。會議由廣東省氣象學會、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聯合主辦,廣東省氣象學會天氣學專業委員會承辦,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和汕頭市氣象局協辦。
  • 「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行
    2020年8月14日,「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海洋環境法專業委員會、廣東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中山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山大學法學院、中山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承辦,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海洋法團隊協辦。
  •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6年10月2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徵文通知 | 第三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徵文通知
    空間地球科學作為空間科學中的一個前沿交叉學科,近年來在國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突破,並在支持國家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為促進空間地球科學基礎理論、前沿技術和應用研究領域學術交流,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於2018年發起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並分別於2018年11月在三亞和2019年10月在廈門成功召開了前兩屆會議。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
    原標題:把湛江灣打造成海洋創新高地 1月22日上午,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標誌著省實驗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王瑞軍宣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吳有生院士任理事長;姜建軍、杜剛、潘新祥、米立軍任聯合理事長;曹興、歐先偉、王俊利、劉建忠、羅輝、譚北平任副理事長;嚴峻任秘書長;黃江康、江向陽、李漢東等十人任理事。
  • 2020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湛江)行政人員招聘公告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湛江灣實驗室招聘信息:2020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湛江)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報名時間:4月29日-5月31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MOSAiC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現場工作總結會議在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
    新聞速遞  2020年12月21日,MOSAiC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現場工作總結會議在珠海市伍舜德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辦,南方海洋實驗室負責承辦。  MOSAiC計劃是由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IASC)提出,德、美、俄、中、瑞、挪等多國參與,計劃依託德國「極星」號和冰浮標觀測體系在北冰洋中央區開展為期一整年的漂流和觀測,為北冰洋中央區的氣候過程模擬積累關鍵數據,增進北冰洋氣候變化和海冰減少對全球變化影響的了解、提高天氣和氣候預測精度。
  • 2016廣東省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 中山大學問鼎榜首
    原標題:2016廣東省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中山大學問鼎榜首   廣東省高校哪些本科專業榮膺2016中國七星級專業?哪些專業躋身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和中國一流專業隊列?哪些大學躋身2016廣東省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前10強?
  • 預算超1億 南方海洋實驗室採購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等5套儀器設備
    日前,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發布招標公告,預算10551萬元採購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儀、順序掃描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高分辨同位素比質譜儀、納米離子探針、多核素低能量小型加速器質譜儀等儀器設備。
  • 僅用一年多,這家硬核海洋實驗室已匯聚超900人高水平人才隊伍
    從在珠海校區重點打造大海洋學科群,到牽頭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大正攜手珠海,不斷走向海洋、研究海洋、經略海洋。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2018年11月14日,廣東省啟動建設第二批廣東省實驗室,其中包括南方海洋實驗室。該實驗室由廣州、珠海、湛江等地同步建設推進。
  • 廣東省催化化學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下稱「省重室」)啟動儀式及首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南方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  學術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周其林,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唐勇,中科院院士方維海、唐本忠、席振峰、楊萬泰,暨南大學教授李丹、南昌航空大學教授李金恆、天津理工大學教授魯統部、中山大學教授毛宗萬等學術委員會委員現場出席會議,中科院院士丁奎嶺、任詠華、張希、支志明等學術委員會委員在線出席會議。
  • 血管疾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第三屆學術委員會...
    11月24日,血管疾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在我院舉行。血管疾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榮譽主任、我院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王深明教授致辭並為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第五屆廣東大學生定向越野賽複賽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23日下午,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學生聯合會主辦,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承辦的第十四屆廣東大學生校園文體藝術節之第五屆廣東大學生定向越野賽複賽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順利舉行。
  • 2020年廣東省生理學會學術年會暨心血管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
    12月19日,2019-2020年廣東省生理學會學術年會暨心血管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此次生理學會年會成立了學會下屬第一個專業委員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以及附設的青年委員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提高心血管學科發展水平,加強心血管學科基礎與臨床的合作,取長補短,從研究、轉化、診治、預防與康復等各方面,建立一個創新性平臺,打破原有學科界限,以系統為核心,打造一個高規格、高水平、創新性的學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