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AiC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現場工作總結會議在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

2021-01-08 網易

2020-12-28 09:55:50 來源: 海洋知圈

舉報

  新聞速遞

  2020年12月21日,MOSAiC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現場工作總結會議在珠海市伍舜德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辦,南方海洋實驗室負責承辦。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及相關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員參與了此次會議。

  MOSAiC計劃是由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IASC)提出,德、美、俄、中、瑞、挪等多國參與,計劃依託德國「極星」號和冰浮標觀測體系在北冰洋中央區開展為期一整年的漂流和觀測,為北冰洋中央區的氣候過程模擬積累關鍵數據,增進北冰洋氣候變化和海冰減少對全球變化影響的了解、提高天氣和氣候預測精度。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首先回顧了我國參與MOSAiC計劃的歷史,肯定了我國科學家參與該項國際科學計劃的重要意義,並對未來我國極地科學研究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隨後,我實驗室主任陳大可院士致歡迎辭,祝賀會議召開。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發言

  會上,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單位及多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員,共進行了13個學術報告,並積極開展了討論與交流。大可院士在會上表示,此次科學考察計劃要重視研究成果的系統性,應開展重要的大科學問題的研究。

  

  我實驗室陳大可院士發言

  通過本次會議,總結了MOSAiC國際計劃的現場航次工作及取得的相關重要研究成果,對於未來推動我國極地科學研究,進一步參與及組織重大國際科學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參會人員合影

  編輯:胡悅、謝書誼

  初審:鄭意文

  審核:漆姍姍

  審定發布:楊清華

  

  —END—

  信息來源: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

  ?

  ?

  ?

  ?

  海

  洋

  書

  屋

  ?

  ?

  ?《海洋環境分析監測技術》中科院煙臺海岸帶所陳令新研究院等編著

  ?

  ?

  推

  ?

  薦

  熱

  點

  海洋知圈

  知曉海洋 | 探知海洋

  宣傳海洋 | 服務海洋

  

  如您喜歡,請「點讚」並點亮「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招聘40人
    一、單位簡介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是以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為目標,由廣東省政府於2018年11月啟動建設。南方海洋實驗室由珠海市政府主導,中山大學牽頭建設和管理,陳大可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蘇紀蘭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 在北冰洋漂流的75天:極夜、風暴與北極熊
    他們闖進極夜,迎著風暴、踏上海冰,與北極熊為鄰,在北冰洋漂流考察75天。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聯合北極科學考察項目。2019年9月,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冰站計劃(MOSAiC)正式啟動,來自17個國家的300多名科學家隨船進行漂流考察,開始了一場龐大的探極之旅。
  • 專家學者建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發展
    8月27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成員陳宜瑜、秦大河、潘德爐、康玉柱、張偲、丁德文、金慶煥、陳勇、陳曉非、楊志峰、楊經綏、徐義剛、蔣興偉、孫金聲等14位兩院院士和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錢培元等共25位專家出席會議。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會議並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國際極地科學研究我國都有哪些貢獻
    6月19日~23日,「極地2018」科學會議在瑞士達沃斯召開,吸引了全球2300餘名代表參會。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參加會議,並作了題為《中國對SOOS和MOSAiC國際計劃的潛在貢獻》的特邀報告。此次會議包含什麼內容?中國對極地考察有哪些貢獻?《中國海洋報》記者採訪了陳大可。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2019年1月8日在首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開幕式上,由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共建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揭牌。廣州海洋實驗室將著力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島嶼和島礁可持續開發、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可持續發展等科技難題。
  • 「北極漂流計劃」第五航段開啟
    當地時間8月24日,國際北極氣候多學科漂流觀測計劃(MOSAiC)第五航段在完成人員交接、燃油食品補給後,在北緯87°43』、東經104°30』的海冰上緊張有序地布設新的觀測冰站。莊燕培告訴記者,他將參與MOSAiC生態組的工作,負責浮遊植物採樣器、大體積過濾器、硝酸鹽剖面儀等設備的採樣和日常維護,主要任務是觀測和研究北冰洋冰層之下的碳沉降通量和顆粒物組成,以更深入了解生物泵(海洋固碳的主要機制)演變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 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第一屆學術委員會...
    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在珠海正式成立 http://www.huaue.com  2019年5月1日  來源:中山大學   4月27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導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張逸菲)為貫徹落實天津大學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地學建設,為學科整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創新能力和重要成果產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地科院)於12月7日-8日在校召開了院科技工作會議,研討地球科學發展新動向以及地科院科技工作目標。
  • 南方海洋實驗室構築世界一流海洋人才高地
    從在珠海校區重點打造大海洋學科群,到牽頭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大正攜手珠海,不斷走向海洋、研究海洋、經略海洋。  其中,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的南方海洋實驗室,更承擔著服務珠海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廣東海洋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打造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擔。
  • 2020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湛江)行政人員招聘公告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湛江灣實驗室招聘信息:2020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湛江)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報名時間:4月29日-5月31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海上風電和海洋能源國際海洋工程會議 圓滿落幕!
    由寧波大學主辦,現代城市交通技術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寧波歐佩亞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寧波翔雲海事服務有限公司協辦,寧波大學海運學院、寧波德泰中研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海上風電和海洋能源國際海洋工程會議」於10月16-17日在寧波大學梅山校區海運學院順利召開。
  • 海洋三所陳立奇團隊獲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11月30日,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和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海洋三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北冰洋快速海洋酸化過程、機制及預測研究》項目獲得《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海洋三所陳立奇研究員為該項目第一完成人出席了頒獎儀式並接受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的頒獎。
  • 探尋北極海洋環境與全球氣候變化關係
    中國自1999年組織實施首次北極科學考察以來,已先後實施了5個航次的北冰洋區域多學科綜合考察,重點開展極地環境研究,系統觀測海冰、海洋和大氣變化,探尋極地在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提高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助益良多。
  •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通知
    南科大海洋系自2015年12月創系以來,凝聚了國內外優勢的科研力量,致力於在重大國際海洋科學問題上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建系目標是成為國際知名的海洋科學和工程研究基地和國際化、高層次深海研究人才培養基地。
  •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深圳經濟特區|海洋科學|中小學生|教育
    創校十年來,南科大入選了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六個學科進入重點學科。在多個國際排行榜上表現亮眼——在2020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第8位,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內地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創校50年以內)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排中國內地第1、全球第47位;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等學科已快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招聘優秀大學生,南方科技大學海洋,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中國造」無人冰站首次在北極「上崗」
    從8月11日第一個短期冰站算起,歷時15天、跨越5個緯度,「九北」共開展9個短期冰站和一個長期冰站作業。科考隊首席科學家魏澤勳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雖然在完成冰站作業後將開始返航,可是回程中還有很多其他調查工作,任務繁重。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
    原標題:把湛江灣打造成海洋創新高地 1月22日上午,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標誌著省實驗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O二所名譽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以及林浩然、潘德爐、桂建芳、楊德森、麥康森等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和有關專家;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共建單位中船重工副總經理杜剛,廣東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曹俊明、校長潘新祥,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副總經理米立軍;市領導鄭人豪、姜建軍、曹興、曹永中、歐先偉等參加會議。
  • 2021年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招聘公告(300人)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2021年校園招聘崗位表 所屬機構 崗位編號 崗位名稱 研究方向 人數 工作職責 崗位招聘條件 智能海洋裝備研究中心 011KY2001 科研人員-智能海洋裝備責任研究員 智能漁業養殖裝備技術 3 1.了解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國內外相關現狀和發展趨勢,協助養殖裝備所所長統籌推進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管理
  • 集寧師範學院召開第二屆學科建設暨科研工作會議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總結我校近五年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和經驗,客觀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面謀劃新形勢下學科與科研工作發展的戰略思想和重要舉措,努力推動我校學科與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