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
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
今天(8月28日)第十二期「走讀深圳 看40年巨變」課程,將帶領小記者們走進南方科技大學,參觀校園並與教授交流互動,近距離體驗南科大辦學特色,感受深圳高等教育快速發展。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教育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深圳通過引進辦學與自辦高校並舉,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南方科技大學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辦、成長起來的一所的公辦創新型大學。
南科大。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2007年,深圳堅定決心創辦南科大,著力打造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
2010年12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籌辦南方科技大學。
2012年4月,南科大正式獲批「去籌轉正」。
2020年,南科大即將迎來十周年校慶。
創校十年來,南科大入選了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六個學科進入重點學科。
在多個國際排行榜上表現亮眼——在2020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第8位,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內地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創校50年以內)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排中國內地第1、全球第47位;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等學科已快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14:00
集合啦!
14時,29名深圳中小學生在南方科技大學1號門集合,進行抽籤分組。
小記者們按照南科大書院名稱分為四組,配戴上了四種不同顏色的定製胸章。
14:10
在南科大校團委的支持下,來自南科大致新、致仁、樹禮、樹德四個書院的學生代表,將帶領小記者們,分為四組開展活動。
在短暫的自我介紹和「破冰」環節之後,小記者們登上電瓶車,開啟了「車遊南科大」之旅。
14:18
南科大校園坐落於大沙河畔,塘朗山下。校園環境優美,九水一山。
大沙河位於南科大南面,橫貫整個大學城區,最終流入深圳灣。
遊校園之旅按照如下路線展開:
大沙河生態長廊行政樓圖書館(合影)風雨操場專家公寓松禾體育場創園荔園學生宿舍創園9棟海洋系
14:20
圖書館門前,小記者們在南科大校名石前合影。
14:25
南科大琳恩圖書館位於行政樓的北側,由香港慈善家匿名捐贈兩千萬港元所冠名。
截至2019年6月,館內藏書容量已達24萬餘冊(中文近18萬冊,外文6萬冊)。
琳恩圖書館是2013年開始啟用的一幢現代感強、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三層建築。
據了解,南科大在2020年將增加兩個圖書館,新增面積為10000平方米,琳恩圖書館為一號館,學校二期建設還有二號和三號圖書館。
14:38
現在,小記者們來到了創園。
創園是南科大的產業孵化基地,是學校為老師和學生創辦的企業提供的場所。
南科大學生和小記者們正進行火熱交談,南科大哥哥姐姐們向介紹南科大各院系和專業設置,了解小記者們的學習興趣和志願方向。
15:50
接下來,小記者們來到南科大海洋系實驗室參觀。
南科大海洋科學與工程系2015年7月創辦成立。
目前,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已獲批了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已獲批了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深圳分部和三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發改委資助建設的深圳海底地震儀設備與技術工程實驗室和深圳海洋油氣鑽採裝備與管纜工程實驗室;
深圳市科創委資助的深圳市海洋地球古菌組學重點實驗室。
依託深圳市的優勢和近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南科大海洋系致力於五年內將南科大海洋學科建設成國際知名的海洋科學和工程研究。
利用大鵬新區提供黃金海岸線的機會,海洋系還將建造南科大碼頭和海洋科學實驗室,為我國深海科考航次準備提供岸基平臺。
【撰文】劉越亞
【攝影】實習生 谷政宇
【統籌】孫穎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