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狹路相逢勇者勝
學校做大做強了,自然避開不了被比較。在知乎上搜索「南方科技大學」,看到最多的話題是「南方科技大學和xxx哪個更好」。其中為大家議論最多的要數上海科技大學、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知乎截圖
上海科技大學的定位和南科大高度相似,同樣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成立於2013年,也是一所非常年輕的「以理工科為主、小規模、研究型、高水平」的國際化大學。
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來看,上科大位居第62名,較南科大略遜一籌。南科大坐落於經濟強市但缺少好大學的深圳,而上科大坐落於中國的經濟中心兼高教強市上海。南科大從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揮先導和示範開始,落腳於為地方建設和創新服務;上科大則從地方支持開始,落腳於配合國家的科技創新創業。這兩所大學雖然同為新興高校,但是其未來發展規劃是有差異的,不過目前都能夠非常充分地服務於所在城市以及所在區域。
圖源:上海科技大學官網
深圳大學,成立於1983年,深圳市的「長子」高校,而南科大僅用了十年時間就與其並肩為「深圳最好的本土高校」。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都是位於深圳的公辦高校,然而從學校歷史來看,深圳大學更有底蘊;從規模來看,深圳大學的學科更廣,偏向「高大全」,而南科大偏向於「小而精」。南科大自不必說是為了填補深圳缺少好大學的缺點,在南科大成立後,隨著各類高校紛紛在深圳設置不同類型的分支機構,深圳的高教才逐漸豐滿起來。但這兩個學校的建立,無論是對深圳的經濟發展還是高教發展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圖源:深圳大學官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於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辦學。兩所高校在辦學性質上有所不同,一所是優秀的中外合作大學,更與國際接軌,在影響力上更勝一籌;一所是高水平的公辦大學,師資強,學科齊整相對成熟,科研條件和資源更好。各有特色,差異鮮明,這對於考生而言是個艱難的選擇。然而都「年輕可為」,並且招生方式類似,都採用「6+3+1」的加權計分模式,因此每一年兩家在生源上的競爭大有針尖對麥芒之勢
圖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官網
2015年,南科大前任校長陳十一院士表示,南科大具備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基因,這個形容是非常恰當的。雖然不是「雙一流」但有比肩「雙一流」的口碑和實力。南科大的教育理念、獨創的「6+3+1」錄取模式,都給中國教育界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2月20日,南科大迎來十周年校慶,從2010年到2020年,十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如今取得的傲人成績背後都離不開南科人的辛勤付出。相信南科大會在更多的十年裡繼續迎接挑戰和發展,就如同十周年校慶標誌「新益求新」所示,在創新的道路上繼續勇當先行者、探路者。
未來會有更多以南科大為代表的新興高校崛起,它們代表了中國高校的新生力量,也或將成為中國高教未來發展的突破口和閃光點,在這片熱土上繼續創造奇蹟!
數據來源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