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2020-11-28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通訊員 張逸菲)為貫徹落實天津大學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地學建設,為學科整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創新能力和重要成果產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地科院)於12月7日-8日在校召開了院科技工作會議,研討地球科學發展新動向以及地科院科技工作目標。天津大學副校長元英進、中科院院士劉叢強、科研院常務副院長崔振平出席了會議,地科院教學科研系列全體人員五十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地科院副院長李思亮主持。

元英進介紹了學校整體科研情況及學校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肯定了地科院成立以來的發展成果,並提出對地科院未來發展的期望。他指出學校在新一輪科技布局中將聚焦關鍵科學問題,力爭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望地科院全體繼續努力、勇於創新,找準目標方向,做出重大原創性成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劉叢強院士做了《地科院科技工作報告》。他強調了本次地科院召開科技工作會議的重要意義和目的,分析了地科院的科研定位和發展願景,總結了學院成立以來的科技工作發展情況和面臨的問題,並指出未來發展目標和舉措。他提出以「三大方向」、「五大優先研究領域」和「三項使命」為核心,遵循「凝練方向、前瞻布局、後發制人」的發展思路,以優化學術團隊、統籌推進重大/重點項目和強化重大科研平臺建設為舉措,聚力源頭創新,力爭形成系統性創新成果,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逐步將地科院建成表層地球系統世界領先的教學科研機構。

隨後,地科院四位學科帶頭人就本領域前沿方向布局及學術發展規劃做了主題報告。

傅平青教授作《立足環渤海,放眼全世界:地-氣界面科學研究前沿與挑戰》的報告。他指出地-氣界面研究領域目前面臨的機遇、挑戰和定位,明確了主要研究方向,提出立足環渤海和京津冀地區,以解決國家生態安全重大問題為出發點,開展海洋-陸地-大氣界面間作用關係等前沿基礎科學研究。

陳喜教授作《表層地球系統科學視角下水文學發展前沿問題與挑戰》的報告。他總結了水文水資源研究領域的科技工作現狀,提出立足於解決國家「水多、水少、水髒、水渾」的四水問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對目前研究領域的「盲人摸象」現狀,急需開拓新的觀測技術和方法研究,提升國家水資源規劃和管理能力。

徐勝教授作《地球和環境科學中宇宙成因核素研究新進展及潛在突破領域》的報告。在報告中介紹了地球和環境科學中宇宙成因核素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潛在的突破領域。重點指出14C和10Be核素在示蹤火山、地震和斷裂活動,氣候變暖背景下甲烷冰芯釋放來源和通量,以及在流域和土壤侵蝕示蹤研究方面潛在的科學突破點。

陳玖斌教授作《非傳統同位素—地球環境科學研究的新地標》的報告。他詳細介紹了非穩定同位素在追蹤地表到深層的物質(能量)運動、診斷地球「健康狀況」的重要意義,並結合本領域科技工作現狀,提出以實驗、觀測、模型、理論四方面系統研究不同時間、空間上的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問題,加強學科交叉與合作,促進本研究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的解決。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內,在劉叢強院士的全程指導下,地科院全體教師對標「雙一流」建設、圍繞學校整體科技改革方案中的「三個布局」、「三個計劃」、「三個提升」,結合個人科研工作逐一匯報交流,深入討論了地球科學前沿方向布局、原始創新能力提升、多學科交叉合作模式、重大項目申請與組織、實驗技術支撐平臺建設、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等議題,表達了要勇攀科學高峰,為奮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貢獻地科力量的意願。

據悉,天津大學地科院成立於2015年4月。自成立以來,獲批天津市環渤海地球關鍵帶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個重大重點項目。目前已有兩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青項目獲得者、一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首席,數位「四青」人才在院工作。2018年實到競爭性科研經費逾三千萬元。

(編輯 劉曉豔 盛方圓)

相關焦點

  • 中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第一次黨員大會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劉波)11月20日,中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第一次黨員大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二層報告廳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美蓉出席大會。地科院院長劉叢強院士、黨委書記徐延平、教職工黨員、學生黨員參加會議。大會由院長助理李曉東主持。
  • 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3月27日,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會議樓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主辦。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圖片:天津大學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展示表層地球系統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地球科學與其他多學科的交叉發展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發展,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地球科學基礎研究並更好服務民生。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 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
    本站訊(通訊員 劉波)2020年1月2日,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會議在16樓221報告廳隆重召開。大會審議了地科院工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天津大學地科院第一屆工會委員會。校工會常務副主席馬桂秋,聯合工會主席王新英出席大會,地科院黨政領導及工會會員六十餘人參加會議。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叢強院士、天津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平、校長李家俊、副校長元英進等出席了儀式。李家俊在儀式上發表講話。校領導和來賓一同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揭牌。天津大學相關部處、院系負責人及環境學院、化工學院、理學院的教職工和學生代表等100餘人參加了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戚羽霖副教授獲得德國質譜學會...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副教授戚羽霖喜獲獎項,成為Mattauch-Herzog Award設立32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學家。>Mattauch-Herzog Award以質譜學領域的兩位先驅Josef Mattauch和Richard Herzog命名,他們在1934年開發的Mattauch-Herzog雙聚焦質量分析系統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 天津大學召開「高水平科研創新支撐一...
    本站訊(通訊員 黃釵) 12月14日,為進一步落實學校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天津大學「高水平科研創新支撐一流人才培養」專題研討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報告廳隆重召開。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元英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餘貽鑫、機關部處、學院黨政領導代表及師生、校友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科研院常務副院長崔振平主持。
  • 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這是天大與地球的「關鍵對話」,這是倡導生態文明的學術盛會。5月13-14日,來自國內外數十家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相聚津城,以「表層地球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為主題的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正式開幕。
  • 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一次籌備工作會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趙晶晶) 9月7日,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一次籌備工作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明東,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責任教授團隊周鵬、何峰、餘輝,天津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鐵英,院長諶輝,副院長菅喜歧、喬清理,教授鄭旭媛及兩校相關工作人員出席了會議。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
    6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召開。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院士,閔行區區委書記朱芝松,區長倪耀明,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管委會主任、閔行區副區長吳斌,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理事會成員、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餘建源,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創始院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交大訪問講席教授楊廣中,理事會、管委會秘書長、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季波,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衛東參加了本次會議。
  • 觀天地 | 天津大學召開「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啟動暨建設方案諮詢研討會
    2021年1月12日,天津大學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站」)啟動暨建設方案諮詢研討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一層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宜瑜,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於貴瑞,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克林,天津市科技局總工程師王鳳雲,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站站長、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叢強,天津大學黨委常委
  • 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召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工作研討會
    本站訊(通訊員董玥欣)6月11日下午,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工作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兩校聯合籌備組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雙方重點圍繞智能醫學工程專業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
  • 首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召開 聚焦地球系統發展演化
    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獲悉,首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11月14日在海南三亞召開,來自全國65個研究院所、高校、企業的近400位學者專家參加會議,圍繞水循環觀測與模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觀測與模擬,月基地球觀測機理與方法,三極時空觀測與模擬,空間地球觀測新技術與新方法等話題展開探討。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召開2019年工作會議
    本站訊 2月26—27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在延慶試驗基地召開工作會議,部署2019年各項工作。院長匡尚富、院黨委書記曾大林出席會議並講話,副院長楊曉東、胡春宏、汪小剛,院紀委書記夏連強,副院長彭靜、王建華,院工會主席李錦秀、總工程師曹文洪結合分管工作講話,院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各基層黨組織書記參加會議並介紹各單位2019年各項工作計劃。
  • 上海交通大學召開「大海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大海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在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C100會議室召開。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副校長奚立峰,副校長毛軍發,副校長王偉明,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孟光,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海洋裝備研究院、大學科技園、人力資源處、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財務計劃處、研究生院、資產管理與實驗室處、基建處、重點建設辦公室的負責同志及參與「大海洋」工作的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
  • 北師大成立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召開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暨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宣布了成立「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的決定。
  • 上海大學僑聯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
    1月8日上午,上海大學僑聯召開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2020年度市僑聯繫統幹部培訓班暨工作務虛會及基層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討論2021年僑聯工作計劃,明確工作重點等。會議由僑聯主席毛雁冰主持。
  • ...輕型動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三屆技術委員會會議暨天津大學...
    本站訊(攝影 唐蒙)5月17日,輕型動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三屆技術委員會會議暨天津大學氫能動力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舉行。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舒歌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蘇萬華等知名專家教授參加了會議。
  • 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天津研究院重點諮詢研究項目 「天津市智能...
    本站訊(通訊員 姚旺 攝影 徐卉子)12月22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天津研究院(以下簡稱天津研究院)重點諮詢研究項目「天津市智能醫療產業發展研究」結題會在天津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張英澤、顧曉松,中國工程院二局原副局長、天津研究院副院長阮寶君,市科技局副局長、天津研究院理事祖延輝,市政府研究室處長張世明,市發改委高新處副處長李娟,市工信局消費品工業處處長高秀成,市人社局專技處處長張晶,市衛健委科教處副處長陳潔,天津邁達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天津市醫療器械商會會長王延群,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工程師王任大,天津正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驤
  • 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2月30日電(湯忠斌)12月29日,「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七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委員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天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召開了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大學的新徵程上不斷前行。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了「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2019年,讓我們一同努力奔跑,當好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