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黃釵) 12月14日,為進一步落實學校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天津大學「高水平科研創新支撐一流人才培養」專題研討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報告廳隆重召開。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元英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餘貽鑫、機關部處、學院黨政領導代表及師生、校友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科研院常務副院長崔振平主持。
科研院副院長魏建宏介紹「高水平科研創新支撐一流人才培養」專題基本情況,她表示希望通過研討能夠將學校的科研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提升同學們的科技創新能力,激發教師指導學生從事科研的積極性,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
機械學院院長王天友做題為--高水平科研支撐高水平人才培養探索與思考的專題報告。他從構築制度保障、挖掘科研資源、形成培養模式等方面介紹了機械學院在人才培養工作方面的亮點和舉措,經過十年建設,機械學院探索出團隊為體、創新為本、科研為源、創業為用的「4為」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參加的各類國際、國內科技大賽中取得豐碩成果。
宣懷學院院長施亮星做題為--創業的力量的專題報告。他表示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培養能夠應對不確定性和複雜性世界的未來領導者。他建議通過建設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學科、厚植創業氛圍、打通校內雙聘制度、招聘實踐系列教師、招收創新創業方向博士後等方式,建立雙創教育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天大雙創生態體系,探索具有天大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之路。
建築學院教師貢小雷做題為--顛覆性創新創想大賽科研思路拓展與學生科創能力提升的專題報告。他作為首屆顛覆性創新創想大賽一等獎獲獎項目——海島自然材料建造的指導教師,介紹了通過不斷深化該項目的研究,進而獲批創新特區項目的經驗做法。貢老師指出,作為教師指導競賽遠遠不夠,還需搜集各種奇思妙想,進行多方面技術探索,才能更好完成科研支撐人才培養的目標。
精儀學院09級碩士畢業校友,天津博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康做題為--以「網際網路+」大賽為契機做好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專題報告。他介紹了博碩團隊發展歷程,從如何加強科研和應用的結合,談到對創新創業的看法、感受和期望。他希望天大學子能樹立創新創業目標、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餘貽鑫院士首先介紹了什麼是學術上的高標準?他提出高水平科研需要鼓勵年輕學生從事重大原創性成果研究,必須要把基礎研究做好。他鼓勵師生出國進修時選擇頂尖高校,找大師、找高人,做超前研究,要有勇攀高峰的登頂精神。此外要多參加高水平會議,關注國際政府報告,關注前沿科技。他指出創業要結合國家經濟需要,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學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精神的同時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家國情懷。
莊哲明、王鵬飛、陳明希等學生代表希望能進一步提高教師雙創教育素養,希望學校搭建跨學科平臺,方便學生跨學科組隊和教師跨學科指導。王建榮、肖謐等教師代表提出要把原創性想法引入本科生教育,並鼓勵學生科研成果產業化。通過梳理和規劃科技系列競賽,組織培訓課程等,為學生參與競賽和科研提供優良條件。
副校長元英進總結髮言表示,「高水平科研創新支撐一流人才培養」是我校第三次科技工作會的重要議題之一。青年學生是未來搶佔科技制高點的戰略資源,天大要培養社會主義的可靠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各機關部處會後要認真討論,梳理各項科技賽事、強化培訓、設計專門網站,要學習機械學院優秀做法,早日實現以高水平科研創新為支撐的一流人才培養的目標。
(編輯 張華 盛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