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姚旺 攝影 徐卉子)12月22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天津研究院(以下簡稱天津研究院)重點諮詢研究項目「天津市智能醫療產業發展研究」結題會在天津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張英澤、顧曉松,中國工程院二局原副局長、天津研究院副院長阮寶君,市科技局副局長、天津研究院理事祖延輝,市政府研究室處長張世明,市發改委高新處副處長李娟,市工信局消費品工業處處長高秀成,市人社局專技處處長張晶,市衛健委科教處副處長陳潔,天津邁達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天津市醫療器械商會會長王延群,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工程師王任大,天津正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驤、總工程師鄭雲等專家,以及項目組成員代表參加了會議。天津大學校長助理劉寧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由天津大學醫學部副主任萬亮主持。
劉寧在致辭中首先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感謝,他介紹了天津研究院自2018年4月成立以來的工作開展情況,並對由顧曉松院士主持開展的「天津市智能醫療產業發展研究」項目概況進行了說明。他表示天津大學將發揮自身科研優勢與人才基礎,持續深化與天津市、天津研究院的緊密合作,為服務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健康天津建設貢獻天大智慧與力量。
萬亮代表項目組對項目的執行情況和主要研究成果作了詳實的匯報。項目自開展以來得到市相關管理部門、市醫療器械商會、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等的大力支持,項目組圍繞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召開了多次專家諮詢研討會,開展了多層面的商業諮詢,實地走訪了包括生產企業、用戶單位、監管服務部門等在內的多家單位,採用問卷調查等手段深度調研了代表性企業。她結合調研資料,介紹了全國以及天津在移動醫療設備、高端醫療裝備、骨修復材料領域的發展現狀,分析說明了天津醫療器械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醫療器械行業智能化升級的發展方向以及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張英澤指出調研工作總結了天津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優勢和不足,符合天津實際,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他表示天津曾在醫療器械行業尤其是骨修復材料領域的創新研發和產業發展享有很高的地位,但在近年來優勢逐漸消失,希望天津市抓住發展的窗口期,加大該產業的支持力度。
郝希山表示項目組進行大量調研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同意報告要點和內容。他指出,天津市應設立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領導小組,協同高校、醫院、企業形成發展合力;設立科研項目,支持醫療科技人員積極參加科研活動;對天津本土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壯大產業集群。
祖延輝表示戰略諮詢項目為天津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決策支撐,科技局將會充分研究和吸收課題組的意見建議。他指出,科研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人類知識邊界的拓展,更要「以用立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局為了支持醫工結合已經設立10個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將進一步鼓勵醫院提出需求,大學進行研究,企業提前介入,以縮短產業化時間,助力天津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與會專家就研究成果及諮詢建議進行了討論交流,對項目組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結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項目組作了大量認真細緻的工作,總結了天津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優勢和不足,研究結論符合天津實際,提出的政策建議對天津醫療器械行業的政策規划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一致同意項目結題。專家們還就醫工結合、骨修復材料發展等提出了各自意見建議,並希望課題組深入挖掘調研成果,不斷擴大影響。
項目負責人顧曉松院士作總結髮言。他對各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他指出,移動醫療設備、高端醫療裝備以及以骨修復材料為代表的醫用生物材料產業是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天津要聚焦國家戰略和民生發展,創新醫工結合體制機制。項目組將進一步完善政策建議書,希望項目成果能夠服務天津市有關部門的規劃決策,為推動健康天津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天津大學科研院、醫科建設辦公室、醫學部、天津醫院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編輯 劉曉豔 趙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