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2020-11-28 中國日報網

3月27日,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會議樓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主辦。

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圖片:天津大學

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展示表層地球系統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地球科學與其他多學科的交叉發展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發展,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地球科學基礎研究並更好服務民生。

由水圈、巖石圈表層、土壤圈、生物圈、大氣圈和人類構成的表層地球系統維持了幾乎所有陸地生物的生存,是地球科學的重要研究內容。這次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四十餘位院士、學者共聚天津大學,就「表層地球系統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討地球科學在應對氣候變化、土地利用、水資源匱乏等人類面臨的挑戰與威脅方面的積極作用。

劉叢強主持開幕式    圖片:天津大學

    會議開幕式由中科院院士劉叢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謙院士、天津大學副校長胡文平出席並致辭。劉叢強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能源和資源超常規利用、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等挑戰,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侯增謙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圖片:天津大學

侯增謙強調,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表層地球系統科學是人類認識地球的重要基礎科學之一。會議搭建了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平臺,將加深對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解,推動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希望與會科學家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開展基礎研究,攜手解決人類的共同難題。胡文平代表天津大學對參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期待海內外專家學者深入開展交流合作,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共同推進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

胡文平致辭    圖片:天津大學

劉叢強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十八大以後,國家強調「五位一體」發展,強調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成果將會被應用到整個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解決中國的民生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

天津大學地科院成立於2015年4月,針對挑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和區域生態環境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研究,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基礎,致力於培養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學科交叉和綜合系統型優秀科研與教學人才,構建開放和高效運行的國際一流綜合系統研究平臺。

相關焦點

  • 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這是天大與地球的「關鍵對話」,這是倡導生態文明的學術盛會。5月13-14日,來自國內外數十家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相聚津城,以「表層地球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為主題的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正式開幕。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以下簡稱「地科院」)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大學科學圖書館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叢強院士、天津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平、校長李家俊、副校長元英進等出席了儀式。李家俊在儀式上發表講話。校領導和來賓一同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揭牌。天津大學相關部處、院系負責人及環境學院、化工學院、理學院的教職工和學生代表等100餘人參加了成立儀式暨學術研討會。
  • 中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第一次黨員大會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劉波)11月20日,中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第一次黨員大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二層報告廳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美蓉出席大會。地科院院長劉叢強院士、黨委書記徐延平、教職工黨員、學生黨員參加會議。大會由院長助理李曉東主持。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張逸菲)為貫徹落實天津大學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地學建設,為學科整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創新能力和重要成果產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地科院)於12月7日-8日在校召開了院科技工作會議,研討地球科學發展新動向以及地科院科技工作目標。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 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
    本站訊(通訊員 劉波)2020年1月2日,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會議在16樓221報告廳隆重召開。大會審議了地科院工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天津大學地科院第一屆工會委員會。校工會常務副主席馬桂秋,聯合工會主席王新英出席大會,地科院黨政領導及工會會員六十餘人參加會議。
  • 中美「地球關鍵帶科學」研討會召開
    中美「地球關鍵帶科學」研討會召開 2015-10-12 地球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與會者一致認為,地球關鍵帶科學是目前地球科學領域非常重要和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地球關鍵帶的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思維和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將巖石學、土壤學、水文學、大氣科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和地球化學等各學科的科學家匯聚在一起,將可能為闡述表層地球系統演化和維持全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奠定重要的科學基礎。
  • 觀天地 | 天津大學召開「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啟動暨建設方案諮詢研討會
    2021年1月12日,天津大學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站」)啟動暨建設方案諮詢研討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一層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宜瑜,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於貴瑞,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克林,天津市科技局總工程師王鳳雲,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站站長、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叢強,天津大學黨委常委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戚羽霖副教授獲得德國質譜學會...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副教授戚羽霖喜獲獎項,成為Mattauch-Herzog Award設立32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學家。Mattauch-Herzog Award以質譜學領域的兩位先驅Josef Mattauch和Richard Herzog命名,他們在1934年開發的Mattauch-Herzog雙聚焦質量分析系統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 首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召開 聚焦地球系統發展演化
    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獲悉,首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11月14日在海南三亞召開,來自全國65個研究院所、高校、企業的近400位學者專家參加會議,圍繞水循環觀測與模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觀測與模擬,月基地球觀測機理與方法,三極時空觀測與模擬,空間地球觀測新技術與新方法等話題展開探討。
  • 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召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工作研討會
    本站訊(通訊員董玥欣)6月11日下午,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工作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兩校聯合籌備組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雙方重點圍繞智能醫學工程專業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
  • 全國首屆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原標題:全國首屆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召開  中國甘肅網8月23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 孫理) 8月22日,由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發起並承辦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
  • 首屆中-丹食品科學專題研討會在心理所召開
    為架起神經科學和食品科學之間的橋梁,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學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的陳楚僑研究員和丹麥奧爾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食品科學系的科研團隊負責人Derek Byrne教授組織了首屆中-丹食品科學專題研討會。研討會於6月5日在心理所召開。陳楚僑研究員和Byrne教授分別報告了團隊的近期研究工作。
  • 首屆幾丁質科學與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大工成功舉辦
    首屆幾丁質科學與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大工成功舉辦 2019-09-15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日至4日,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netotactic Bacteria and Biomineralization)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已經成為21世紀地球科學發展的趨勢。
  • 天津大學召開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交流研討會
    為了聚焦合成生物安全這一國家重大需求,綜合運用生物學、管理學、法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深入分析合成生物安全領域中的關鍵問題和破解思路,針對「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稿中的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問題,天津大學於12月21日在衛津路校區召開了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研討會。
  • 研究生院舉辦現代計算地球科學國際研討會
    7月1日至2日,一年一度的現代計算地球科學國際研討會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動力學實驗室召開。研討會圍繞當前地球科學中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代表紛紛表示這次會議為當前地球科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信息和技術交流平臺,對促進我國現代計算地球科學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並增加了與國際學者的交流和合作。
  • 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交流探索 學習共進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清華新聞網11月20日電 11月8日至9日,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暨語言獲得、語言障礙及語言評估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辦。  義大利威尼斯大學的古列爾莫·琴奎(Guglielmo Cinque)教授的發言為詞序類型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製圖理論。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約瑟夫·格羅津斯基(Yosef Grodzinsky)教授在發言中分享了一項探討語言能力與數字認知能力關係的實驗研究,為語言和數字認知能力的模塊化特徵提供科學依據。
  • 第26屆日本養樂多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東京成功召開
    東京2017年11月3日電 /美通社/ -- 10月27日,由日本養樂多生命科學基金會主辦的「第26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東京成功召開,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捷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500多名專業學者匯聚日本養樂多本社,聚焦腸內菌群與疾病研究。
  • 快訊:首屆全國半導體物理青年論壇在天津工業大學召開!
    2020年11月21-22日,首屆全國半導體物理青年論壇在天津工業大學會議中心召開。此次論壇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資助下,由中國物理學會半導體物理專業委員會及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天津工業大學承辦。
  • 喜報|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兩位老師榮獲中國系統科學與系統...
    喜報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張維教授獲得中國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應用獎。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沈德華老師獲得中國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科學技術獎的獎勵對象為在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者,即在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領域的理論方面做出重要創新性成果或在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領域做出產生顯著社會或經濟效益應用成果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