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會議樓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主辦。
![]() |
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圖片:天津大學 |
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展示表層地球系統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地球科學與其他多學科的交叉發展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發展,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地球科學基礎研究並更好服務民生。
由水圈、巖石圈表層、土壤圈、生物圈、大氣圈和人類構成的表層地球系統維持了幾乎所有陸地生物的生存,是地球科學的重要研究內容。這次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四十餘位院士、學者共聚天津大學,就「表層地球系統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討地球科學在應對氣候變化、土地利用、水資源匱乏等人類面臨的挑戰與威脅方面的積極作用。
![]() |
劉叢強主持開幕式 圖片:天津大學 |
會議開幕式由中科院院士劉叢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謙院士、天津大學副校長胡文平出席並致辭。劉叢強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能源和資源超常規利用、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等挑戰,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 |
侯增謙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圖片:天津大學 |
侯增謙強調,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表層地球系統科學是人類認識地球的重要基礎科學之一。會議搭建了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平臺,將加深對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解,推動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希望與會科學家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開展基礎研究,攜手解決人類的共同難題。胡文平代表天津大學對參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期待海內外專家學者深入開展交流合作,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共同推進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
![]() |
胡文平致辭 圖片:天津大學 |
劉叢強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十八大以後,國家強調「五位一體」發展,強調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成果將會被應用到整個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解決中國的民生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
天津大學地科院成立於2015年4月,針對挑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和區域生態環境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研究,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基礎,致力於培養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學科交叉和綜合系統型優秀科研與教學人才,構建開放和高效運行的國際一流綜合系統研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