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屆儲能材料國際研討會在清華深研院舉辦
    11月19日~21日,第一屆儲能材料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成功舉辦。    原標題:第一屆儲能材料國際研討會在清華深研院舉辦    深圳新聞網訊 11月19日~21日,第一屆儲能材料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成功舉辦。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學學院是中國地球科學人才教育與培訓的重要基地。地球科學學院學科方向涵蓋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海洋科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等5個一級學科,18個二級學科。著名遙感學家、國家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擔任院長,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石耀霖院士擔任常務副院長。
-
同步輻射應用國際學術講習班及研討會舉辦
6月22至28日,2004北京同步輻射應用國際學術講習班和中國--歐盟金屬蛋白同步輻射研究進展研討會在高能所成功舉辦。 來自中科院各研究所和全國大專院校的近百位學員參加了同步輻射應用國際學術講習班。講習班邀請9位國外著名專家講授了同步輻射各領域最新進展,為學員帶來譜學和能帶計算等最新軟體以及使用訓練方法。
-
首屆幾丁質科學與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大工成功舉辦
首屆幾丁質科學與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大工成功舉辦 2019-09-15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哈佛地球科學工程與政策研討會成功舉辦
此外,與會專家特別指出,地球科學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突出的國際治理挑戰。目前,世界各國對於地球科學工程相關的國際治理目標、主體、原則及實施機制等議題都存在著廣泛的爭議。為有效推動地球科學工程發展,必須治理先行。薛瀾教授指出,全球氣候變化是典型的政府失靈。
-
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這是天大與地球的「關鍵對話」,這是倡導生態文明的學術盛會。5月13-14日,來自國內外數十家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相聚津城,以「表層地球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為主題的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正式開幕。
-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及其他應用學科的交叉融合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時間:2020-11-19
-
水生所舉辦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中國科學院
水生所舉辦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 2017-11-15 水生生物研究所 【字體: 小】 語音播報 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舉辦了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
-
2010高性能計算-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
12月6日至8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超級計算中心(SCCAS)「計算化學虛擬實驗室」(VLCC)與哈爾濱理工大學(HUST)聯合主辦的2010高性能計算——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研討會(ISTCC10)在哈爾濱市舉行。
-
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3月27日,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會議樓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主辦。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圖片:天津大學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展示表層地球系統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地球科學與其他多學科的交叉發展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發展,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地球科學基礎研究並更好服務民生。
-
產學研深度融合 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聯合培養...
為深化落實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合作培養智能駕駛產業優秀人才,11月20日上午,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儀式暨課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院長左劍惡、信息學部電子與通信工程項目指導委員會主任廖慶敏教授等一行來到北京,超星未來CEO張劍博士,CTO梁爽博士等公司成員共同出席。左劍惡教授和張劍博士分別代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和超星未來共同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雙方就如何深入產教融合、精準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
燃燒化學研究前沿國際研討會在我校舉辦
9月26-29日,燃燒化學研究前沿國際研討會(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Frontiers of Combustion Chemistry)在我校舉辦。本次會議主要針對燃燒化學研究領域,討論國際燃燒化學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和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先進燃燒診斷技術的新穎應用,精確而普適的燃燒化學模型的構建和全面實驗驗證,理論計算方法和誤差分析方法的發展,以及在燃燒數值模擬研究中的深入應用等。我校齊飛教授擔任擔任本次會議主席。
-
全國政治儒學與現代世界研討會在京舉辦
10月27日,由春秋研究院、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及清華大學比較政治哲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全國政治儒學與現代世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觀察者網獨家報導。此次會議主要圍繞「賢能政治」的議題展開,其中包括賢能政治的意義、國家體制的新構想、官與民的角色定位、官員的選撥任命、官員的信仰和道德、儒家經典教義的現代解讀、西方政治的缺陷與困境、公義與平等的詮釋、社會治理等問題。
-
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Open Fog)大中華區研討會召開
4月24日,由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Open Fog)和上海科技大學聯合舉辦的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Open Fog)研討會在上海科技大學信息學院科技報告廳隆重舉行。會議由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大中華區主席楊暘博士和上海科技大學羅喜良副教授分別主持。會上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主席Helder Antunes宣布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大中華區成立,並由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印傑教授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王曦院士共同為上海霧計算實驗室揭牌。
-
第三屆重磁電方法及應用國際研討會在西安舉辦
第三屆重磁電方法及應用國際研討會在西安舉辦 2019-05-2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學化工學院舉辦「計算納米技術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會
4月8日至9日,由我校化學化工學院主辦,Hans Ågren教授召集的計算納米技術學術研討會(Computational Nanotechnology workshop)在開元名都大酒店四樓舉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Faris教授,義大利科學院的Vincenzo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羅毅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俊教授,上海科技大學寧志軍教授,廈門大學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曹澤星教授等14名專家學者應邀參會。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先省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化學化工學院的部分師生及兄弟單位的相關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
-
中美「地球關鍵帶科學」研討會召開
中美「地球關鍵帶科學」研討會召開 2015-10-12 地球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與會者一致認為,地球關鍵帶科學是目前地球科學領域非常重要和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地球關鍵帶的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思維和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將巖石學、土壤學、水文學、大氣科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和地球化學等各學科的科學家匯聚在一起,將可能為闡述表層地球系統演化和維持全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奠定重要的科學基礎。
-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召開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為揭開月球、太陽系的神秘面紗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歐陽自遠提到,「搞探月工程、搞航天事業,我們國家要靠自己自力更生,也只能自力更生,我們有能力憑藉自己的力量搞好中國的探月工程」。 世界著名同位素地質研究專家、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同位素豐度與原子量委員會主席丁悌平作了「氣體同位素與地球科學的發展」的發言。
-
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舉辦
9月9日至11日,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本屆會議主題為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發展,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氣體地球化學專委會、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委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熱專委會、氣體同位素技術實驗室聯盟(籌)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甘肅省油氣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中科院蘭州資源環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聯合承辦。
-
第五屆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研討會舉辦
    11月2日,來自中國、荷蘭、芬蘭、瑞士、法國等國家的空間科學專家齊聚第五屆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研討會,以「精確感知 深度應用」為主題開展為期兩天的交流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