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水生生物研究所
語音播報
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舉辦了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主題為:Frontiers in Microalgal Research and Biotechnology,由中國科學院藻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藻類生物技術和生物能源研發中心聯合承辦。會議邀請了來自以色列、日本、法國以及中國的12位微藻領域的專家作報告,水生所150餘名研究人員和學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教授Sammy Boussiba在報告中指出,自然界中蝦青素普遍存在於三文魚、蝦、蟹、橈足動物等水生生物中以及一些高等植物的花中,並認為海洋生物如南極磷蝦可能是自然界中蝦青素的主要來源,同時分析了蝦青素的分子功能,合成途徑以及與血球藻積累蝦青素相關的生物學功能。日本福井科技大學教授Yuichiro Kashiyama揭示了真核生物在早期演化過程中其葉綠素的降解過程以及解毒代謝機理。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教授DimitriosPetroutsos介紹了如何通過光和代謝信號調節藻類的光合作用。暨南大學教授張成武、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魏東和湖北工業大學教授盧凡分別作了真眼點藻在生物製品與生物柴油中的應用、微藻培養在廢水治理中的應用以及利用螺旋藻的抗炎作用治療糖尿病等方面的報告。
水生所研究員徐旭東介紹了其團隊多年來在魚腥藻異形胞的分化與形成機理方面的研究,研究員宋立榮概述了水生所淡水藻種保藏中心的種質資源與公共服務情況,研究員李仁輝闡述了中國藍藻水華的發展與擴張趨勢,研究員王強介紹了有關藻類光合作用和代謝物調控的研究。
本次會議還在全所範圍內徵集海報30餘份,經過投票評選,沙君、林娟、朱熹、楊海劍獲得了最佳海報獎。
本次研討會的召開促進了水生所與國內外同行在微藻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開闊了青年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眼界。
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舉辦了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主題為:Frontiers in Microalgal Research and Biotechnology,由中國科學院藻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藻類生物技術和生物能源研發中心聯合承辦。會議邀請了來自以色列、日本、法國以及中國的12位微藻領域的專家作報告,水生所150餘名研究人員和學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教授Sammy Boussiba在報告中指出,自然界中蝦青素普遍存在於三文魚、蝦、蟹、橈足動物等水生生物中以及一些高等植物的花中,並認為海洋生物如南極磷蝦可能是自然界中蝦青素的主要來源,同時分析了蝦青素的分子功能,合成途徑以及與血球藻積累蝦青素相關的生物學功能。日本福井科技大學教授Yuichiro Kashiyama揭示了真核生物在早期演化過程中其葉綠素的降解過程以及解毒代謝機理。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教授DimitriosPetroutsos介紹了如何通過光和代謝信號調節藻類的光合作用。暨南大學教授張成武、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魏東和湖北工業大學教授盧凡分別作了真眼點藻在生物製品與生物柴油中的應用、微藻培養在廢水治理中的應用以及利用螺旋藻的抗炎作用治療糖尿病等方面的報告。
水生所研究員徐旭東介紹了其團隊多年來在魚腥藻異形胞的分化與形成機理方面的研究,研究員宋立榮概述了水生所淡水藻種保藏中心的種質資源與公共服務情況,研究員李仁輝闡述了中國藍藻水華的發展與擴張趨勢,研究員王強介紹了有關藻類光合作用和代謝物調控的研究。
本次會議還在全所範圍內徵集海報30餘份,經過投票評選,沙君、林娟、朱熹、楊海劍獲得了最佳海報獎。
本次研討會的召開促進了水生所與國內外同行在微藻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開闊了青年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