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召開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交流研討會

2020-12-05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通訊員 王方忠 宋馨宇)合成生物學是新興的交叉學科,在其推動了生物、醫學及化學合成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生物安全問題。為了聚焦合成生物安全這一國家重大需求,綜合運用生物學、管理學、法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深入分析合成生物安全領域中的關鍵問題和破解思路,針對「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稿中的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問題,天津大學於12月21日在衛津路校區召開了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研討會。天津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人文社科處、管理與經濟學部、法學院、化工學院、智能與計算學部以及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的相關研究人員參加了會議並進行學術研討。

經管學部的張兮教授就合成生物安全問題進行了重點發言,他介紹了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等,並提出了個人的思考和建議。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衛文教授對合成生物技術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國際最新態勢,以及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的國際合作情況等進行了介紹。來自化工學院、法學院、經管學部、智能與計算學部,以及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的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從政策、法律、技術、管理等多個維度提出了各自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思路。

學校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同志表示,合成生物學是生物科學理論研究的重要突破,合成生物技術的發展將對生命健康、農業、環境、生態等眾多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合成生物學帶來的生物安全挑戰也不容小覷,希望各位老師能夠聚焦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問題,廣開思路、深度交叉、廣泛合作,為深化合成生物安全的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做出積極的貢獻,助力我國合成生物技術的健康有序發展。

(編輯 焦德芳 孟文璐)

相關焦點

  • 清華舉行「合成生物學定量模型與設計」研討會
    清華舉行「合成生物學定量模型與設計」研討會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通訊員 蔣國強)12月10日「合成生物學定量模型與設計」研討會在清華大學信息技術大樓舉行。本次研討會是國內首個以定量合成生物學為主題的會議,涵蓋了我國從事相關研究的主要團隊,旨在加強十三五期間該領域的交流與協作。會議的召開對推進清華大學十三五合成生物學基礎研究、促進清華與國內相關科研院所的深度協作,具有重要意義。
  • 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召開
    7月24日,由東北林業大學主辦,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順利召開。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等12個國家與地區、65家國內外單位的300餘代表出席此次會議。
  • 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TIB-VIB合成生物學聯合中心揭牌成立
    Verstrepen教授頒發聘書馬延和在致辭中指出,合成生物中心的核心使命是構築從合成生物科學到合成生物技術的橋梁,促進合成生物重大研究成果產業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合成生物中心正在聯合國際優勢科研機構建立國際聯合中心,構建合成生物技術協同創新國際合作網絡,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與經濟綠色增長。
  • 我校承辦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天然產物與生物合成化學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12月1日-4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我校熱帶藥用資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0年「天然產物與生物合成化學生物學」學術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我校林強校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全國近5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20餘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 「合成生物學倫理、政策法規框架研究」開題研討會舉行
    12月7日,「合成生物學倫理、政策法規框架研究」開題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這是我國首次在合成生物學研究這一前沿科學領域設立的人文社科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日至4日,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netotactic Bacteria and Biomineralization)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已經成為21世紀地球科學發展的趨勢。
  • 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3月27日,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會議樓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主辦。首屆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圖片:天津大學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展示表層地球系統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地球科學與其他多學科的交叉發展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發展,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地球科學基礎研究並更好服務民生。
  • 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學教材全國交流研討會在渝召開
    為給使用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學教材的實驗區提供更好的支持與服務,促進教材使用者、編寫者和出版者之間的共同交流,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今日,2019北師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交流研討會在重慶市珊瑚中學召開,來自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學教材全國各實驗區的教研員和骨幹教師歡聚一堂,共探基於科學探究與重要概念的課堂實踐。
  • 深圳先進院召開再生醫學及三維生物製造研討會
    深圳先進院召開再生醫學及三維生物製造研討會 2018-08-30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本次會議旨在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學術交流,促進區域乃至國家前沿技術的發展,同時推動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所(籌)成為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學研發基地與產業創新中心。
  • 非編碼RNA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西北工業大學順利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1月3日電(吳子祥)2018年12月28日,由西北工業大學,中國非編碼RNA與腫瘤研究專家委員會,陝西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陝西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非編碼RNA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成功召開。
  • 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召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工作研討會
    本站訊(通訊員董玥欣)6月11日下午,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工作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兩校聯合籌備組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雙方重點圍繞智能醫學工程專業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
  • 第11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於2015年9月11-14日在山西太原成功召開。兩岸學者共聚一堂,互相學習,對於兩岸的學術交流起到了很好地促進作用。 本屆研討會首先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同濟大學校長裴鋼院士,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陳曄光和臺灣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長、臺灣衛生研究院院長龔行健分别致辭。
  • 解密物種進化密碼 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研究取得新成果
    新華社天津3月19日電(記者張建新)遺傳變異為物種進化提供了動力。但遺傳變異是如何發生的,又將如何影響物種遺傳性狀,改變物種進化方向?天津大學元英進團隊正在揭開物種進化的神秘面紗,該團隊首次發現了由人工基因組重排引發的不同尺度的雜合性缺失現象,揭示了基因組結構變異和非整倍體與酵母雷帕黴素耐受性的基因型-表型關係,為研究物種進化的遺傳基礎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近日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期刊在線發表。
  • 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
    東北網7月24日訊(記者姜姍姍)24日,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哈爾濱市舉辦,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智利、日本等國家與地區的370餘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現場。
  • 天津大學兩篇《科學》文章同期發表 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合成...
    團隊完成了真核生物釀酒酵母2條染色體(synⅤ、synⅩ)的設計與化學合成。元英進是這兩篇《科學》文章的通訊作者,天津大學博士生吳毅和 「國家優青獲得者」李炳志是研究長文《化學合成10號染色體缺陷靶點定位與生長表徵》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生謝澤雄和李炳志是研究長文《完美設計合成5號染色體及其環化表型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
  • 天津工生所承辦第四屆環渤海微生物學術研討會
    8月26日至27日,由天津市微生物學會、河北省微生物學會、山東省微生物學會、遼寧省微生物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和南開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四屆環渤海微生物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工生所舉辦。
  • 亞熱帶生態所召開「地球關鍵帶」中英重大研究計劃學術研討會
    6月5日至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英重大研究計劃「喀斯特關鍵帶水文-生物地球化學耦合機理及生態系統服務提升機制」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來自格拉斯哥大學、阿伯丁大學、斯特林大學、蘇格蘭大學,河海大學、天津大學、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等單位的30名學者參與交流。亞熱帶生態所副所長譚支良代表主辦單位致詞。
  • 中新國際食品安全交流研討會召開深化雙邊交流合作
    圖為2017中新國際食品安全交流研討會現場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2日訊(記者 劉瀟瀟) 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以下簡稱「科信中心」)和紐西蘭食品安全學院聯合主辦的「2017 中新國際食品安全交流研討會」在奧克蘭成功召開。這是繼2015年11月21日,中新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推進自貿協定升級談判之後,兩國關於食品安全的最高規格交流會議。
  • 水生所舉辦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中國科學院
    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教授Sammy Boussiba在報告中指出,自然界中蝦青素普遍存在於三文魚、蝦、蟹、橈足動物等水生生物中以及一些高等植物的花中,並認為海洋生物如南極磷蝦可能是自然界中蝦青素的主要來源,同時分析了蝦青素的分子功能,合成途徑以及與血球藻積累蝦青素相關的生物學功能。
  • 第五屆全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王明霞)2016年7月7日至8日,由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全國81所高校及研究部門約200位學術界同仁參會。   在7月7日上午的開幕大會上,天津大學副校長舒歌群教授、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董克用教授、天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於瑞均副局長分別為本次研討會致辭。舒歌群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達了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的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天津大學概況,其中著重談到了天津大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專業領域的建設情況和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