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地球關鍵帶科學」研討會召開
中美「地球關鍵帶科學」研討會召開 2015-10-12 地球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地球關鍵帶是從地表植被到地下含水層底部的維繫生命和人類生存的地表區域。在全球人口增加、糧食短缺、環境惡化、土地利用等全球變化背景下,地球關鍵帶功能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傳統的生態觀測站、土壤觀測站等由於時空尺度等方面的限制,無法滿足地表關鍵帶研究的需求。
-
「全球黑土地關鍵帶地質生態調查(BASGES)學術研討會」召開
本文作者:李志忠 汪大明 戴慧敏 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聯合國際黑土地協會、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都理工大學、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和北京綠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日前在瀋陽召開了「全球黑土地關鍵帶地質生態調查(BASGES)學術研討會」。
-
稻田生態系統碳氮關鍵過程研討會在亞熱帶生態所召開
10月14日至15日,「稻田生態系統碳氮關鍵過程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會議由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葛體達主持,來自法國農業科學院、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亞熱帶生態所等多家單位的3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
-
觀天地 | 天津大學召開「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啟動暨建設方案諮詢研討會
2021年1月12日,天津大學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站」)啟動暨建設方案諮詢研討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一層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宜瑜,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於貴瑞,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克林,天津市科技局總工程師王鳳雲,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站站長、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叢強,天津大學黨委常委
-
地球關鍵帶到底是什麼?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製作: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部工作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關鍵帶實際上就是地表各個圈層相互作用的一個帶,「地表巖石—土壤—生物—水—大氣」相互作用帶被稱為地球關鍵帶,從傳統的地球化學來講,地球關鍵帶實際上是一個風化殼
-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30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11月21-22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and Disease研討會暨第四屆中英「細胞死亡、幹細胞與癌症...
往屆回顧 「Cell Death & Cancer」中英兩國癌症生物學領域科學家交流大會舉行 10月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腫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主題為「Cell Death & Cancer」的中英兩國癌症生物學領域科學家交流大會,在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明道樓召開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戰略研討會召開
4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主辦,青藏高原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部等單位的青藏高原研究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中青藏高原研究的戰略定位和布署。會議主要討論了青藏高原相關地學研究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戰略重點等問題。
-
「世界黑土保護國際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
由中國科學院資環局和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所發起,院資環局、國際合作局、院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資助,「世界黑土聯合會」和「黑龍江省黑土保護利用學會」組織的「世界黑土保護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Mollisols Conservation)於8月8日在哈爾濱召開。
-
中科院黨組巡視組向亞熱帶生態所反饋巡視情況
12月1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黨組巡視組向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反饋巡視情況。中科院黨組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院巡視辦主任楊衛平在會上講話,巡視組組長馬揚反饋巡視意見,廣州分院分黨組書記陳廣浩代表分黨組提出整改要求。會議由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克林主持。
-
中英「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討會在南開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孫彬)5月11日至12日,中英「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討會在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隆重召開。本次會議圍繞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的最新進展及今後研究的方向等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會議邀請了國內外在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響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報告和交流,進一步探討雙邊合作共同進行科學研究和學生培養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本次研討會由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英國利茲大學聯合主辦。
-
2006擬南芥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由中科院植生生態所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植物生理學會主辦的「2006擬南芥研究學術研討會」於12月3日在上海召開。組委會主席許智宏院士致開幕詞。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水稻所、中國農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河南大學、黑龍江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等單位的二百多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研討會,36位專家就其最新研究成果作了大會報告
-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召開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召開 2017-08-23 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 (簡稱「西北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單位主辦,西北研究院油氣資源研究中心、蘭州資源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等單位承辦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
-
加強喀斯特關鍵帶長期觀測研究,支撐西南石漠化區生態恢復與民生改善
我國南方喀斯特地區是青藏高原隆起在南亞大陸亞熱帶氣候區形成的一個海拔梯度大、地勢格局複雜、生態脆弱的獨特地理單元;同時,也是全球公認的受地質背景強烈制約的脆弱陸地生態系統。5 推動了表生系統過程研究和喀斯特地球關鍵帶科學的發展喀斯特地區在其特殊的地表和地下巖石土壤結構影響下,地球關鍵帶多圈層(巖-土-水-氣-生)物質循環快速、互饋作用顯著(圖 5)。
-
首屆中英免疫學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2017年5月24-28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大學、中國免疫學會、英國免疫學會聯合主辦,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首屆中英免疫學高峰論壇&2017第五屆醫科院-牛津免疫學轉化醫學中心研討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勝利召開。
-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圖為研討會現場。 李江寧 攝中新網西寧12月4日電 (李江寧)4日,2020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在西寧召開,來自國家公園建設領域的各位專家學者和管理者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
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研討會在京召開
4月12日,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研討會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會議以實踐和政策為導向,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領導詳解《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探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多種途徑,邀請生態補償相關專家學者交流建立中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所面臨的政策機遇、制度需求以及實踐中的問題,為推進中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提出政策參考建議。
-
「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研討會在廣西...
中國日報9月25日電(記者 李弘揚)昨日,「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召開。全國政協常委、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出席會議並致辭。自2016年11月「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正式啟動以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組織40多個國家60餘所高校、科研機構和地勘單位在國內外開展了相關工作,在巖溶地質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有力促進了巖溶地質國際合作與交流。
-
中國全新世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由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全新世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積與環境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2004年中國全新世研究學術研討會,於11月25至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來自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濟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寧波大學、山東師範大學、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十幾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4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
-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人民網蘭州8月22日電(記者 銀燕 實習生 徐小廳)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發起並承辦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於2017年8月22-24日在蘭州隆重召開。 據悉,此次會議以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的發展為主題,會議規模大、規格高、跨學科領域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