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倫理、政策法規框架研究」開題研討會舉行

2021-01-12 手機光明網

  12月7日,「合成生物學倫理、政策法規框架研究」開題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這是我國首次在合成生物學研究這一前沿科學領域設立的人文社科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哲學系教授雷瑞鵬介紹了該項目擬解決的重大問題:在鑑別合成生物學發展引發的重大倫理挑戰和治理難題的基礎上,提出合成生物學在研究和應用中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規範,建設合成生物學從發現到創新的智慧財產權機制,建立面向政府的決策諮詢服務體系和面向公眾的認知/態度的科學教育體系,為合成生物學科技研發和產業應用提供倫理、法律和社會支撐。該項目將國際公認的重大科學計劃倫理、法律和社會意涵研究先進理念作為基本框架,利用跨學科、多層次的分析研究,綜合運用反思平衡、社會學定性定量、跨文化比較等分析方法及倫理論證,構建合成生物學倫理治理框架體系。

  會上,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大基因研究院、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單位的代表作了專題匯報。各單位的課題任務、研究目標包含制定適用於各領域合成生物學倫理指南和治理框架;制定合成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安全和對應生物安保風險級別的評估標準和監管體系;制定我國合成生物學創新發展的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提出前瞻性智慧財產權布局和相關立法建議;制定國際先進的合成生物學公眾教育和參與系統規劃,建成政府決策高端智庫與科普傳播平臺。

  「合成生物學不斷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如何應對新的困難,尤其在倫理、政策、法規等各個方面提出新思路,需要很高的觀察力和想像力。」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說。

  開題研討會上還舉行了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聘任儀式、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諮詢專家聘任儀式。(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銳 通訊員王瀟瀟、陳鵬西)

[ 責編:張倩 ]

相關焦點

  • 未來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將有法可依
    12月7日,「合成生物學倫理、政策法規框架研究」開題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這是我國首次在合成生物學研究領域設立的人文社科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預示著不久的將來我國在該領域及其相關技術工具基因編輯的立法將會擁有價值權衡標準和倫理學依據。
  • 清華舉行「合成生物學定量模型與設計」研討會
    清華舉行「合成生物學定量模型與設計」研討會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通訊員 蔣國強)12月10日「合成生物學定量模型與設計」研討會在清華大學信息技術大樓舉行。本次研討會是國內首個以定量合成生物學為主題的會議,涵蓋了我國從事相關研究的主要團隊,旨在加強十三五期間該領域的交流與協作。會議的召開對推進清華大學十三五合成生物學基礎研究、促進清華與國內相關科研院所的深度協作,具有重要意義。
  • 明晰課題研究思路,東風路小學舉行市級課題開題報告研討會
    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陳晶晶 張萌 張嘉蘭5月25日上午,惠濟區東風路小學舉行「2019年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研討會」由教導處副主任賈盈盈主持。參與本次開題報告研討會的共有8項課題。教導處副主任賈盈盈說明了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基本項目,讓各課題主持人意識到課題研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她強調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精誠合作、勇於創新,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好地提升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 合成生物學的倫理和治理問題
    關鍵詞:合成生物學/ 概念性倫理問題/ 物理性倫理問題/ 風險—受益比/ 公平可及/ 利益衝突/ 不確定性  作者簡介:雷瑞鵬(1973- ),女,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 天津大學召開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交流研討會
    本站訊(通訊員 王方忠 宋馨宇)合成生物學是新興的交叉學科,在其推動了生物、醫學及化學合成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生物安全問題。為了聚焦合成生物安全這一國家重大需求,綜合運用生物學、管理學、法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深入分析合成生物安全領域中的關鍵問題和破解思路,針對「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稿中的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問題,天津大學於12月21日在衛津路校區召開了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研討會。
  • 第二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暨第四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召開
    在武漢順利舉行。前任UNESCO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邱仁宗教授發言強調生物數據共享與管理務必符合社會基本倫理及國家與國際間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前任WHO副總幹事、上海交通大學胡慶灃教授就「人類生物樣本庫的倫理思考」展開深入分析;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褚嘉祐教授分享了中華民族永生細胞庫的建立經驗;衛計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翟曉梅教授從精準醫學實踐經驗出發,深入探討精準醫學與生物樣本庫的倫理問題
  • 合成生物學:人造生命的起點?(圖)
    解析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門學科,與傳統生物學通過解剖生命體以研究其內在構造不同,合成生物學從最基本的生命要素開始研究,目的是建立人工生物體系。  對合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的王晶研究員給出了這樣的說法:設計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生物或對現有生物進行改造。
  • 全國地衣生物學研討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為促進地衣生物學的發展、展示科研隊伍水平,加強中國地衣學家相互合作與交流,日前,以「中國地衣研究新進展」為主題的第八屆全國地衣生物學研討會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召開
  • 科學網—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 以「生殖生物學的生理和病理學研究前沿」為主題的「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貨櫃運力市場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在京舉行
    來源:新浪財經貨櫃運力市場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暨「衍生金融50人論壇」揭牌儀式在京舉行12月20日,貨櫃運力市場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暨「衍生金融50人論壇」揭牌儀式在京舉行。論壇秘書長馮博主持了開題論證會和揭牌儀式,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參會聽取意見並交流。據了解,目前,大商所正加快推進LPG、貨櫃運力、生豬等戰略品種上市,推動衍生產品體系擴展到農業、黑色、化工、能源、航運五大板塊。2013年,大商所加大貨櫃運力期貨研發力度,今年11月貨櫃運力期貨正式獲得證監會立項批覆。
  • 《廣安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課題開題會議在北京舉行
    6月15日下午,《廣安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課題開題會議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的專家、領導為推進廣安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展開高能級「頭腦風暴」。圖為課題開題會現場。6月15日下午,《廣安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課題開題會議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的專家、領導為推進廣安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展開高能級「頭腦風暴」。國務院參事、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憲平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書記李建勤發言。據悉,國務院參事和10餘位部委專家、司領導,高規格、高站位為地級市發展出謀劃策,這樣的會議並不多見。
  •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與面臨的挑戰
    美英兩國高度重視的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在商業和軍事領域的應用前景引起全球各國的高度關注和項目資助,以美英兩國尤為突出。相應的,美英兩國無論在合成生物學研究層面還是應用層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以下是美英兩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項目資助和相關政策盤點。
  • 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技術手段來解決糖尿病智能診療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光遺傳學與疾病治療、代謝疾病智能診療器件、腫瘤免疫治療智能診療器件、合成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生物計算機。生物谷:葉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參加生物谷主辦的2018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研討會。您主要從事哺乳動物細胞合成生物學與生物醫學工程的研究,請問您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研究方向?
  • 我校承辦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天然產物與生物合成化學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12月1日-4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我校熱帶藥用資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0年「天然產物與生物合成化學生物學」學術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我校林強校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全國近5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20餘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 中德有毒水華藍藻生物學研討會在水生所舉行
    9月13日至15日,中德有毒水華藍藻生物學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舉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朱作言院士蒞臨會議並致詞,中德科學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德方主任Koenigs博士在會上介紹了德意志研究聯合會與中國的合作項目。德國淡水生態和內陸漁業研究所所長Steinberg教授等6位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 第三屆全國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東湖論壇在漢舉行
    第三屆全國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東湖論壇暨「依規治黨與黨內法規理論創新」研討會在漢舉行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黨內法規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不斷提高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水平
  • 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的「利器」
    21世紀初,科學家們將工程科學的研究理念融入現代生命科學,發展出以合成生物學為代表的「會聚」研究,促成了生命科學的第三次革命。合成生物學採用工程學「自下而上」的理念,打破「自然」和「非自然」的界限,從系統表徵自然界具有催化調控等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使其成為標準化「元件」,到創建「模塊」「線路」等全新生物部件與細胞「底盤」,構建有各類用途的人造生命系統。
  • 北方民族大學舉行首屆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
    近日,北方民族大學官網發布消息稱,該校舉行了首屆民族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開題評議小組由中央民族大學楊築慧教授、中南民族大學李忠斌教授、寧夏社科聯楊佔武研究員及北方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刀波教授、校長李俊傑教授、民族學學院丁明俊教授、許憲隆教授、楊蕤教授等專家組成。
  • CSC | 關於中國的胚胎和幹細胞研究的倫理與政策思考
    然而,對人類胚胎幹細胞(hESC)的研究,在倫理和政策上一直都有爭議,主要是因為研究過程涉及使用和破壞人類胚胎,包括引起廣泛國際討論的基因編輯。爭議點在於胚胎是否具有與人類相同的道德地位,這在很多國家都存在爭論 。
  • 合成生物學:一種兩用技術的機遇和挑戰
    相應的,美英兩國無論在合成生物學研究層面還是應用層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以下是美英兩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項目資助和相關政策盤點。美國2012年,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與文特爾合成基因組公司(SGI)籤訂合作協議,投入6億美元進行微藻生物燃料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