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暨第四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召開

2021-02-13 深圳國家基因庫

2017年4月21-23日,由華中科技大學、深圳國家基因庫和華大基因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暨第四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在武漢順利舉行。

本屆研討會以「中國生物樣本及數據共享與應用的倫理共識」為主題,吸引來自國內外多家單位百餘人參加。研討會群策群力,集中審議《中國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為我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凝聚倫理共識

華大基因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郭肇錚教授講話中

本次會議上,國內外資深倫理專家匯聚一堂。前任UNESCO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邱仁宗教授發言強調生物數據共享與管理務必符合社會基本倫理及國家與國際間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前任WHO副總幹事、上海交通大學胡慶灃教授就「人類生物樣本庫的倫理思考」展開深入分析;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褚嘉祐教授分享了中華民族永生細胞庫的建立經驗;衛計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翟曉梅教授從精準醫學實踐經驗出發,深入探討精準醫學與生物樣本庫的倫理問題;南京軍區總醫院李寧教授對腸道微生態臨床應用及相關倫理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李真真教授,衛計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人口發展研究院董玉整教授,上海臨床生物樣本中心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朱偉教授,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倫理委員會主席範建得教授、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ELSI項目負責人林瑞珠教授等專家也從不同角度做主題發言。科技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環保部環科院相關代表到會致辭。

前任UNESCO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邱仁宗教授分享中

頒發國家基因庫專家聘書

研討會的重要任務是集體審議《中國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生物樣本庫是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與醫學臨床研究的寶貴資源,生物樣本庫的建設是組學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全面推進,需要研討的問題已從硬體規範逐步走向軟硬體並重,其中樣本募集、存儲、釋放與共享涉及的倫理和法律問題亟待明晰。在此背景下,歷經半年起草,經過多輪修改的指南覆蓋人體生物樣本庫、動植物樣本庫、人體共生微生物樣本庫三個領域,闡述生物樣本庫涉及的基本倫理原則,界定不同樣本/數據的類型,制定從樣本/數據的採集、收集、存儲、保藏到共享等管理環節的倫理規範,涵蓋國際合作、智慧財產權、利益分享等諸多方面。該指南借鑑國際間遺傳資源資料庫和生物樣本庫的經驗,嘗試整合國內多個管理部門(科技部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環保部、農業部、國家網信部門)的相關規定。指南的修改吸引了全體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會議審議一直持續到深夜。代表意猶未盡之餘,一致認為《中國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的醞釀既是一個長期的理論探索過程,也需要投入到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

由華大基因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發起的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已成功舉辦四屆,每年由華大基因、國內知名高校和醫療機構研究機構聯合主辦,前三屆分別在深圳、長沙、廣州舉行。由深圳國家基因庫發起的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已成功舉辦兩屆。

此次會議的聯合主辦方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和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在科技治理領域深耕多年。華中科技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劉久明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雷瑞鵬教授、廈門大學醫學院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馬永慧博士為會議成功舉辦付出巨大心血和智慧。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劉斯奇教授、華大基因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郭肇錚教授和深圳國家基因庫合作與聯盟主任萬仟博士全程參與。

第五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將在2018年春夏舉行。

 深圳國家基因庫搭建了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如需了解詳情,請掃右邊的二維碼 。

訪問國家基因庫官網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國家基因庫的內容。

相關焦點

  • 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教育基金頒獎大會舉行
    (孫丹星 張偉東/攝)10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共同舉辦的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教育基金頒獎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壇。吳付來教授在開幕式的致辭上表示,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頒獎大會正值新中國70華誕,全國倫理學人濟濟一堂,以特有的實踐智慧,獻上對偉大祖國的獨特祝福。新中國倫理學的發展壯大,與中國共產黨70年的奮鬥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業史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相得益彰;新中國倫理學以其充沛的現實關懷,為塑造中國人民的愛國情結、提升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 如何讓生物樣本庫「活」起來?中南大學辦了一場高規格的國際研討會
    9月21日至9月23日,低溫生物學與生物樣本活庫國際研討會暨大學生創新論壇將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楊豔 通訊員 陳旦)生物樣本存入「銀行」,不能只是「存起來」,還得「存得好」。9月21日至9月23日,由中南大學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主辦,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基礎醫學院聯合承辦的低溫生物學與生物樣本活庫國際研討會暨大學生創新論壇將在長沙舉行。
  • 第二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2018談家楨國際遺傳學論壇)開幕
    10月31日,第二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2018談家楨國際遺傳學論壇)在滬開幕。開幕式上,「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協作組」和「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宣告成立,吹響了「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的集結號,標誌著由中國科學家倡議發起的「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已得到多國科學家的認同和參與。
  • 第二屆國傑論壇教育倫理學專場暨中小學德育研究所成立儀式舉辦
    10月1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國傑論壇教育倫理學專場暨中小學德育研究所成立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二屆國傑論壇與會人員合影)吳付來在致辭中對出席此次活動的領導嘉賓表示歡迎,對關心、支持與推動中小學德育研究所成立的相關單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等表示感謝。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與康復工程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
    本站訊(通訊員 倪廣健)12月15日-16日,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與康復工程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在廣東佛山召開。,祝賀大會隆重召開,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推進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
  • 全國第八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近日,由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遵義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承辦的全國第八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遵義召開,來自全國50多所高校與教育機構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120餘人參會。
  •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本次論壇是「中國抗疫精神暨醫學人文課程思政建設與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升」系列公益活動的延續和發展。論壇的主題集中於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也是落實國家相關文件、推進工作的具體實踐。此次研討會以探討倫理委員會建設新模式與分享倫理審查工作經驗為主題,意義非凡!
  • ...and Disease研討會暨第四屆中英「細胞死亡、幹細胞與癌症...
    往屆回顧 「Cell Death & Cancer」中英兩國癌症生物學領域科學家交流大會舉行 10月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腫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主題為「Cell Death & Cancer」的中英兩國癌症生物學領域科學家交流大會,在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明道樓召開
  • 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近 10 多年來,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高通量生物晶片、新一代測序及生物信息學、高通量 RNAi 等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癌症基因組(ICGC)項目的啟動,使得我們將有機會看清腫瘤的全貌,一直在不斷重演的腫瘤「盲人摸象」式研究的歷史有望結束。現在,腫瘤已被認為是一個系統性疾病,是全身代謝障礙的局部表現,研究者必須注重應用系統生物學的原理指導腫瘤診治的研究。
  • 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5-09-16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西班牙、奧地利、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羅馬尼亞、義大利、波蘭、俄羅斯、中國香港等18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共同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主持了會議開幕式。會議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柴之芳致開幕詞。「金屬組學」概念提出者、金屬組學研討會發起人、日本名古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H.
  • 在線研討會 | 「空間多組學及癌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Nanostring大中華區用戶會」即將開啟
    冷泉港生物科技股有限公司和Nanostring將於2020年10月15日下午舉辦「空間多組學及癌症研究技術研討會暨第四屆Nanostring大中華區用戶會」,本次會議由轉化醫學網承辦。屆時將邀請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知名腫瘤研究的專家進行技術研討,將圍繞目前腫瘤基礎研究,血液腫瘤和實體瘤的分子分型和臨床標誌物開發及腫瘤空間組學研究進行技術研討,共同探索螢光條形碼技術和數字式空間多組學技術如何改變和助力於癌症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緊跟國際前沿的技術熱點,促進海峽兩岸的科學團隊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
  • 【倒計時1天】空間多組學及癌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Nanostring大中華區用戶會
    冷泉港生物科技股有限公司和Nanostring將於2020年10月15日下午舉辦「空間多組學及癌症研究技術研討會暨第四屆Nanostring大中華區用戶會」,本次會議由轉化醫學網承辦。屆時將邀請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知名腫瘤研究的專家進行技術研討,將圍繞目前腫瘤基礎研究,血液腫瘤和實體瘤的分子分型和臨床標誌物開發及腫瘤空間組學研究進行技術研討,共同探索螢光條形碼技術和數字式空間多組學技術如何改變和助力於癌症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緊跟國際前沿的技術熱點,促進海峽兩岸的科學團隊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
  • 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日至4日,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netotactic Bacteria and Biomineralization)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已經成為21世紀地球科學發展的趨勢。
  • 「嘉賓風採」中國工程院王紅陽院士將在第四屆現代臨床分子診斷研討會做主題報告
    乾貨 | 靠譜 | 實用 2020第四屆現代臨床分子診斷研討會(2020 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um ,簡稱2020CMDF)、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基因檢測技術分會年會暨分子診斷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將於2020年12月03-04日在上海舉行。
  • 第四屆中國(中原)NOTES暨內鏡治療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圓滿召開
    2020年10月23日—25日,「第四屆中國(中原)NOTES暨內鏡治療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在歷史古都鄭州隆重召開。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號召,本次會議以線上直播為主,現場報告為輔,通過精彩的學術報告和高水平的操作演示,全面展示消化內鏡領域的各種新理念、新技術和新動向,為海內外消化界同仁奉上一道精彩的學術盛宴。
  • 通知|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輕工科技發展論壇
    2020-11-18 12:06:23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
  • 生命和疾病的導航圖,正在逐步繪製,第二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及第三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開幕
    ……今天由復旦大學、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表型組學分會、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及第三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開幕。表型是生命體的生物特徵。表型組,是指生物體從微觀(即分子)組成到宏觀、從胚胎發育到衰老死亡全過程中所有表型的集合。基因(內因)與環境(外因、含環境暴露和生活方式)共同決定了表型。表型組學是繼基因組之後生命科學的又一個戰略制高點和原始創新源。基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時代的新理念、新方法,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正深刻地改變著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面貌,引領生命科學的範式變革。
  • 第四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在京召開
    2014年4月24~25日,「第四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暨城市水安全高峰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召開。院士論壇是近年來《給水排水》雜誌社聯合北京威派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品牌活動,每一屆都是名家聚首,凝聚水業人的集體智慧,匯集水行業的深度思考。
  • 第六屆全國固態電池研討會暨第三屆全國金屬空氣電池研討會在青島...
    新聞網訊 12月18-20日,由中國矽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和中國化學會電化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青島大學和山東省光學工程學會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固態電池研討會暨第三屆全國金屬空氣電池研討會在青島成功召開。開幕式上,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孔偉金代表學校介紹了近年來青島大學在新能源產業方面的快速發展和整體布局,對各位到會的嘉賓表示歡迎,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固態離子學分會理事長溫兆銀研究員、中國化學會電化學委員會主任夏永姚教授分别致開幕詞,代表固態離子學分會和中國化學會電化學分會闡述了大會的成功召開對發展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 第四屆長三角地區植物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召開
    由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植物學會和植物生理學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長三角地區植物學學術研討會於11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召開。上海辰山植物園執行園長胡永紅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金雙研究員率部分課題組長、科研助理及研究生20餘人出席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