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23日,由華中科技大學、深圳國家基因庫和華大基因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暨第四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在武漢順利舉行。
本屆研討會以「中國生物樣本及數據共享與應用的倫理共識」為主題,吸引來自國內外多家單位百餘人參加。研討會群策群力,集中審議《中國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為我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凝聚倫理共識。
華大基因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郭肇錚教授講話中
本次會議上,國內外資深倫理專家匯聚一堂。前任UNESCO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邱仁宗教授發言強調生物數據共享與管理務必符合社會基本倫理及國家與國際間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前任WHO副總幹事、上海交通大學胡慶灃教授就「人類生物樣本庫的倫理思考」展開深入分析;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褚嘉祐教授分享了中華民族永生細胞庫的建立經驗;衛計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翟曉梅教授從精準醫學實踐經驗出發,深入探討精準醫學與生物樣本庫的倫理問題;南京軍區總醫院李寧教授對腸道微生態臨床應用及相關倫理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李真真教授,衛計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人口發展研究院董玉整教授,上海臨床生物樣本中心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朱偉教授,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倫理委員會主席範建得教授、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ELSI項目負責人林瑞珠教授等專家也從不同角度做主題發言。科技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環保部環科院相關代表到會致辭。
前任UNESCO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邱仁宗教授分享中
頒發國家基因庫專家聘書
研討會的重要任務是集體審議《中國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生物樣本庫是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與醫學臨床研究的寶貴資源,生物樣本庫的建設是組學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全面推進,需要研討的問題已從硬體規範逐步走向軟硬體並重,其中樣本募集、存儲、釋放與共享涉及的倫理和法律問題亟待明晰。在此背景下,歷經半年起草,經過多輪修改的指南覆蓋人體生物樣本庫、動植物樣本庫、人體共生微生物樣本庫三個領域,闡述生物樣本庫涉及的基本倫理原則,界定不同樣本/數據的類型,制定從樣本/數據的採集、收集、存儲、保藏到共享等管理環節的倫理規範,涵蓋國際合作、智慧財產權、利益分享等諸多方面。該指南借鑑國際間遺傳資源資料庫和生物樣本庫的經驗,嘗試整合國內多個管理部門(科技部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環保部、農業部、國家網信部門)的相關規定。指南的修改吸引了全體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會議審議一直持續到深夜。代表意猶未盡之餘,一致認為《中國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的醞釀既是一個長期的理論探索過程,也需要投入到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
由華大基因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發起的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已成功舉辦四屆,每年由華大基因、國內知名高校和醫療機構研究機構聯合主辦,前三屆分別在深圳、長沙、廣州舉行。由深圳國家基因庫發起的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已成功舉辦兩屆。
此次會議的聯合主辦方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和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在科技治理領域深耕多年。華中科技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劉久明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雷瑞鵬教授、廈門大學醫學院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馬永慧博士為會議成功舉辦付出巨大心血和智慧。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劉斯奇教授、華大基因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郭肇錚教授和深圳國家基因庫合作與聯盟主任萬仟博士全程參與。
第五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將在2018年春夏舉行。
深圳國家基因庫搭建了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如需了解詳情,請掃右邊的二維碼 。
訪問國家基因庫官網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國家基因庫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