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取得新進展

2020-11-28 大粵網

[摘要]馬興瑞指出要打造聚焦優勢領域、具備廣東特色、國際一流實驗室。

2月24日,省長馬興瑞、副省長黃寧生率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前往東莞市松山湖科技園,先後到中國散裂中子源園區、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為機器有限公司考察,並主持召開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工作座談會,研究解決省實驗室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去年,4家廣東省實驗室掛牌成立,之後就緊鑼密鼓地開啟了紅紅火火的建設模式,在建設過程中取得了不少進展。

在這次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工作座談會上, 馬興瑞指出, 各有關市和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樹立長遠戰略思維,抓住發展機遇,緊緊圍繞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要求,努力打造聚焦優勢領域、具備廣東特色、國際一流實驗室。

要瞄準我省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需要,深入研究分析,科學確定省實驗室的名稱、定位、研究方向和領域等,積極探索符合科技創新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要堅持開放、交流、融合,面向海內外選準選好建設帶頭人,打造優秀創新團隊。

要注重發揮我省企業優勢,引導動員企業參與實驗室建設和科研成果轉化,切實提升創新效益,促進區域產業發展。

各相關市要落實建設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長遠規劃,強化建設資金和場地保障,引導調動各方力量支持省實驗室建設,早日建成具有國內國際重大影響力的一流創新高地。

戰略科學家逐步到位

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理事長

中科院院士裴鋼

著名的細胞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TWAS)。中國細胞生物學會(CSCB)理事長、中藥全球化聯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編。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同濟大學校長。

佛山: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理事長兼實驗室主任

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

曾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軟X射線多層膜技術研究,取得了國內外同行專家公認的突出成就。

東莞: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的理事長

中科院院士王恩哥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英國物理學會會士(IOP Fellow)。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研究,在納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長動力學以及受限條件下水的複雜形態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響的工作。

各實驗室規劃布局就緒

廣州

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已入駐廣州國際生物島。規劃建設總面積1650畝,包括核心基礎研究園區、應用研發與中試園區、臨床轉化基地、產業化綜合園區。

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主要依託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和粵港澳地區的相關優勢科研力量建設,聯合國內外優勢研究單位,從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臨床研究與轉化、產業發展與產業促進等3大板塊布局建設全鏈條的協同創新機制和體系。

深圳

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根據建設總體目標,支撐國家網絡空間發展戰略、網絡強國戰略、「一帶一路」倡議,面向科技前沿,探索時空區域內的信息動態匯聚和協同處理機制,構建時、頻、空、碼域,網絡域和量子域的全域信息傳輸系統,打造具備連續覆蓋和精準服務特性的「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架構,形成內生性的網絡信息安全體系,突破網絡空間領域重大核心基礎理論問題,引領未來學術發展方向,在網絡空間領域形成技術突襲能力,培養頂尖科學精英,培育未來萬億級新興產業。

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將於今年動工建設,預計總投資為135億元,計劃於2035年建成,將建設實驗室綜合樓、重大戰略工程場地、產業孵化、通信服務中心等,總建築面積約150萬平方米。

佛山

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初步選址佛山市南海區三山新城文翰湖片區,實驗室首期建設用地300畝,遠期規劃產業化基地720畝,將努力建設成為立足佛山、紮根廣東、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性平臺,預計明年中期動工建設。自2018年到2022年,佛山市計劃用五年時間,每年市、區財政投入不少於10億元、總共55億元用於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建設。

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將面向全國、全球吸引人才,引進1000名以上製造業專家,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並瞄準全國最高水平建設。佛山市預計,在2022年到2031年的實驗室成熟階段將調動包括社會資金在內不少於100億元,支持實驗室成果產業化。

東莞

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是面向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做出的重大部署。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是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圍繞散裂中子源、擬新建設南方光源、極端材料環境設施(暫擬名)三大科學裝置,聯合國內外在材料科學領域具有優勢的高校院所,開展先進位造材料、人工智慧材料、生命醫學材料、第三代半導體信息材料等材料科學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支撐東莞、廣州、深圳、佛山等市相關實驗室和產業的發展。

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作為東莞的重大項目之一,計劃用地1000畝,首期用地約400畝,首期5年投資將超50億元人民幣。目前實驗室已引進英國盧瑟福實驗室散裂中子源張書彥團隊,組建了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依託中國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第三代半導體南方基地。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中山大學等10多家高校院所也將積極參與該材料實驗室的建設。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實驗室建設駛入「快車道」
    日前,位於佛山的季華實驗室(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迎來重大進展:實驗室科研園區一期項目提交驗收,預計下半年即可正式進駐;深圳灣實驗室(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也在前不久公布了最新進展:揭牌成立僅約一年,已組建49支科研團隊,集聚了數十位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參與實驗室建設。
  • 南方日報評論員:持續推動廣東省實驗室建設
    全省各承建地市、各有關部門要瞄準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推動省實驗室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打造廣東創新發展的新名片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助力廣東早日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
  • 廣東省實驗室(第三批)啟動建設
    8月29日上午,廣東省實驗室(第三批)建設啟動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為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3家廣東省實驗室授牌。當前,廣東正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舉全省之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為省實驗室建設發展提供了大機遇、大平臺。希望新掛牌的3家省實驗室搶抓機遇、聚焦主業,創新管理模式和運作機制,不斷匯聚全球創新人才,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
  • 廣東省藥物控釋劑實驗室
    2003-09-22 14:47:56 南方網綜合   簡介:廣東省藥物控釋實驗室是得到廣東省政府資助建立的主要從事藥物
  • 廣東省正式啟動建設首批4家省實驗室
    12月22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廣東省正式啟動建設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
  • 青海省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新進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青海省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項目進行了驗收。專家組對實驗室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評價等次為優秀,並對未來實驗室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2017年以來,該實驗室在實驗室專項資金支持下,進一步提升科研能力、改善基礎條件建設、加大開放合作交流、加強人才培養。實驗室團隊持續開展唐古特白刺、細果角茴香、異葉青蘭等20餘種藏藥植物降血脂、降血糖、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抗炎、抗氧化物質基礎研究,分離鑑定化合物500餘個。篩選出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氧化活性組分20餘種,活性單體化合物30餘個。
  • 中國氣象局/廣東省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濤 記者楊群娜報導 日前,中國氣象局/廣東省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2015年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廣東省氣象局召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薛紀善、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研究員陳德輝、香港天文臺高級科學主任陳柏緯、中山大學林文實教授等委員參加會議。廣東省氣象局局長許永錁、副局長梁建茵出席會議。  會上,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匯報了年度工作進展及未來5年工作計劃。
  • 廣東省實驗室(第三批)建設啟動會召開
    廣東省實驗室(第三批)建設啟動會召開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08-30 啟動建設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三大領域省實驗室
  •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省企業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的管理辦法
    第二條 省企業重點實驗室依託廣東省內具有較強研究開發能力和技術輻射能力的行業骨幹企業建設,是國家和廣東省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章 職 責   第六條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是廣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的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  (一)制訂省企業重點實驗室發展方針和政策,宏觀指導企業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運行。
  • 廣東南澳島海域地震震源區地質結構研究取得新進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李淑)記者17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夏少紅團隊,通過在南澳島海域開展主動源反射地震與海陸聯合廣角地震綜合探測,詳細刻畫了1918年南澳7.5級大地震震源區的三維地殼結構,明確了海底發震斷裂(濱海斷裂帶)的位置和特徵
  •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量子光學實驗室平臺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吉林大學物理學院量子光學實驗室在實驗平臺建設上取得重要進展,初步搭建起了一套磁光俘獲(MOT)冷原子系統,並於5月9日成功觀測到了溫度約為幾百uK的冷原子團。冷原子物理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物理學前沿問題之一,且與量子光學研究密不可分。目前,國內僅有10餘個學術團隊能夠開展與冷原子相關的實驗研究。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以下簡稱國家實驗室)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與會理事及有關部門領導聽取了國家實驗室陳東敏主任的工作匯報和周興江研究員的研究進展報告,現場考察了實驗室自主研製的儀器裝備,充分肯定了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  國家實驗室籌建以來,高質量科研成果持續增長,2006年在Nature、Science、PRL及JACS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再次突破歷史記錄,達到了46篇,其中第一作者單位25篇,申請國際專利8項。
  • 高文:鵬城實驗室的實踐與探索——兼論國家實驗室建設定位
    為了順利實現這個目標,相關的支撐體系建設不可或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其中國家實驗室建設是近幾年國內科技界最關注的議題之一。廣東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示範區,也在積極探索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並為此先後分三批成立了10個省實驗室。
  • 專家學者建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發展
    8月27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成員陳宜瑜、秦大河、潘德爐、康玉柱、張偲、丁德文、金慶煥、陳勇、陳曉非、楊志峰、楊經綏、徐義剛、蔣興偉、孫金聲等14位兩院院士和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錢培元等共25位專家出席會議。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會議並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項目效果圖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近日正式動工。該實驗室已匯聚47個高層次科研團隊,正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粵港澳科研力量建設實驗室分部,推動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
  • 又一家廣東省實驗室揭牌!多個院士研究團隊助陣
    在論壇開幕式上,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揭牌。據悉,該省實驗室主要依託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建設,實驗室選址南沙區,科研規劃用地600畝。未來,該省實驗室將聚焦「南海邊緣海形成演化及其資源環境效應」核心科學問題,著力解決大灣區島嶼和島礁可持續開發、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可持續發展等關鍵核心科技難題,按照「8+7+6+5」的格局布局,聚焦8大海洋科學前沿基礎研究方向,發展7大海洋高新技術研發方向,建設6大創新支撐平臺,打造5個產業孵化中心,建成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發基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海洋高科技產業發展。
  • 廣東第三大國際機場建設取得重要進展;2022年3月建成
    湛江機場效果圖國內唯一在地級市按照省會標準機場建設的新機場取得重要進展,航站樓主體工程完成,這座機場就是廣東省湛江國際機場。湛江國際機場是遷擴建工程,其遷擴建工程的建設進展情況備受關注!近日,通過相關部門了解到,新機場建設進展順利,目前,航站樓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預計2022年3月底左右可投用。湛江新機場定位為國內幹線機場,目前,各項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可按期完成整體項目工程。
  •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工程實驗室管理的暫行辦法
    第五條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省發展改革委)採用專家評審、競爭擇優的方式推進工程實驗室建設。工程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經費主要由申請單位、有關合作單位自籌以及爭取相關研發經費解決,省財政按專項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可對建設項目給予適當支持。
  • 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廖礦標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學術經緯/報導 誠邀各路英雄豪傑加入,合作開展以前沿技術為基礎的化學合成與應用研究,建設中國領先的自動化高通量化學合成實驗室。詳情請參見廣東省博士後政策; 2. 按照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五險一金,福利待遇; 3. 可根據自身條件申請黃埔區、廣州市和廣東省的安家費及其他福利待遇,詳情請見:《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聚集「黃埔人才」實施辦法》、《廣州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方案》和《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 4.
  • 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四川)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中藥材種質資源是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儲備資源,由成都中醫藥大學承擔的「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四川)建設」項目是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點項目,經過2年多實施,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