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負荷全國第二!強度超北京上海,第一名是……

2021-01-09 騰訊網

城市地下空間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開始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成為解決城市建設用地緊張和交通擁堵兩大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在城市的地下空間穿梭,已成為中國大都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場景。

《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近日公布。廣州、深圳地鐵的日均客流量雖不及北京、上海,但負荷強度卻分別高居第一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在全國地鐵負荷強度榜上排到了第八,這意味著廣東在前十名裡獨佔3個城市,廣東人出行有多依賴地鐵由此可見一斑。

單個城市的地鐵負荷強度是通過綜合計算通車裡程、日均客流、地鐵密度等數據得出的;一般來說,通車裡程越少而日均客流越高的話,地鐵負荷強度越大。

中國地鐵總裡程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空間分會發布。《報告》指出, 近 10 年來,中國軌道交通建設速度迅猛,新開通城市數量為 2010 年的 2.1 倍, 新增運營裡程為 2010 年的 2.87 倍。中國運營總裡程已經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即將超過其它 15 個 G20 國家(擁有獨立地鐵系統)的總和。

地鐵助力城市發展

深圳表現領跑全國

發展城市軌道交通,亦將顯著提升站域沿線土地價值,帶來大規模人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並帶動基礎設施、生活服務、商務辦公的集聚開發。近年來,軌道交通與周邊土地利用不協同的問題日益凸顯。

對此,《報告》特別提出了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空間耦合發展這一維度,通過對 32 個城市軌道站點輻射範圍內,居住、商業、公服等用地對軌道站點的需求意願、就業職位產生機率等因素進行測算,以此觀察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空間契合程度。結果顯示,「軌道交通站點覆蓋率、軌道交通與城市整體關聯度兩個指標基本呈正相關。」

上海已成為中國地鐵覆蓋率最高的城市,接近80%,並超出第二名武漢近10個百分點,緊隨其後的依次是是北京、南京、蘇州、深圳、成都、廣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廣州兩城市的站點覆蓋率不如武漢、南京、北京等地,但軌道交通-城市空間契合度卻位居全國前列,分別為第一名和第四名,說明這兩座城市能夠較好地優化利用地鐵周邊土地空間。

截止2018 年底,中國城市地鐵平均日均客流量已高達181.09 萬人次,北京、上海突破千萬大關。地鐵負荷強度排行上,廣州高居第一,其後分別為深圳、北京、西安、上海、瀋陽、成都、佛山、杭州、哈爾濱。西安作為前五名中唯一的非一線城市,其地鐵負荷強度已高於上海。前十名中,連同佛山,廣東一共有3座城市上榜。

綜合| 《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南方+ 晶報APP

·· 2020訂報季來了 ··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相關焦點

  • 廣州地鐵負荷強度全國第一!
    對於地鐵目前擁擠程度,表示「可接受」的人只有40%,多數人則表示「勉強接受」或「難以接受」,其中,41%的人表示「勉強接受」,15%的人表示「難以接受」。不得不說,在廣州擠地鐵的人,真的是太太太太太難了!(圖片來源:網絡) 再來看一組數據,在龐大的人流下,廣州地鐵不少線路長期處於超負荷載客狀態。那麼,廣州地鐵的負荷強度究竟有多大呢?
  • 廣州地鐵負荷強度位居全國第一
    廣州地鐵負荷強度位居全國第一金羊網  作者:汪海晏  2019-11-19 更深層次看,是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活力、潛力和凝聚力的有力體現。
  • 第36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深圳中學彭也博奪得第一名
    11月28日,2020年第36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獲獎名單公布,共144人獲得金牌,深圳中學上屆已經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彭也博同學奪得了這次的第一名。1、各省金牌數量,浙江和北京的金牌人數最多,都是20人,上海18人,湖北17人,四川和湖南各10人,廣東9人。2、各校金牌數量,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最多,15人,上海中學13人,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11人,成都市第七中學8人。3、進入國家集訓隊的人數,按照慣例是取前60名。
  • 全國第三!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
    廣州地鐵12月18日正式宣布,21號線成為廣州地鐵第二條開行快車模式的線路。而21號線全線開通後,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達到513公裡。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裡程最長的國家。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到2020年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提高到1000公裡左右,到2035年不低於2500公裡。
  • 中國地鐵排行 上海位於榜首 長春耗時80年
    中國地鐵城市排行:2017年中國地鐵城市排行榜公布,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深圳、重慶、武漢、香港、成都、天津排行前十位。目前,中國已運營地鐵城市升至35座,給人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這也是中國國力強盛、科技創新的裡程碑。
  • 全國第一!廣東城軌運營裡程突破1000公裡
    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廣東全省開通運營的城軌(包括地鐵、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浮、APM等)總裡程,首次突破1000公裡,達到1028.5公裡。這也使得廣東成為全國首個城軌運營總裡程突破1000公裡的省份,城軌運營裡程全國第一。
  • 供電負荷密度居全國之首!廣東深圳深度聚焦電能質量提升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近日聯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共同舉辦全國首個電能質量專題發布會。此次發布會旨在推動電能質量治理機制及技術進一步創新,提升社會、企業,特別是電能質量敏感用戶的綜合防治意識,營造共同防治的良好供用電氛圍。針對電壓暫降、短時停電等問題,此次會議認為,社會各界應正視電能質量問題,共同參與防治。
  • 深圳地鐵報站聲最高達96分貝 市民備受折磨
    近日,深圳網友yiya007發帖反映,深圳地鐵內各類聲音嘈雜,特別對於孕婦和小孩而言,乘坐地鐵成了一種折磨。隨後記者在深圳各論壇及各地鐵線路調查發現,每條線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聲音擾民問題。針對市民們的投訴,深圳地鐵及港鐵(深圳)兩家公司均表示,他們會根據乘客意見,對各線路站廳播報及列車內的視頻音量進行調整。
  • 深圳地鐵品牌升級發布新LOGO 未來地鐵運營裡程將達1000公裡
    近年來,深鐵集團推動多個軌道交通項目有力有序實施,成為深圳城市公共運輸出行「主力軍」;高鐵、城際、地鐵「三鐵合一」發力,不斷衝刺大灣區互聯互通。目前,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裡程全國第四,全球第七。深圳地鐵日均開行列車4472對,日均客流超550萬人次,高峰期發車間隔最短2分15秒,公交分擔率近50%。
  • 流動人口數量40強城市:深圳超北京,溫州超武漢
    400~499萬人東莞流動人口415.86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第十多的城市;寧波流動人口430萬人,成都流動人口437萬人,杭州流動人口450.44萬人,天津流動人口498.23萬人。500萬人以上蘇州流動人口538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第五多的城市;北京流動人口794.3萬人,深圳流動人口818.11萬人;廣州流動人口967.33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上海流動人口972.69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最多的城市。
  • 深圳大利好!機場地位提升、四條地鐵跨城
    此次,長安和惠陽均在深圳地鐵跨城的範圍內,不禁令人聯想到深圳擴權/擴容的可能性。地鐵實現跨城之後,我認為鳳崗、塘廈、長安、惠陽這四個片區的樓市價值需要重估。所以,今年以來,北上廣深杭等大城市都在忙於建圈,北京明確將把地鐵延伸至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上海則挑選了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7個城市建設上海大都市圈。廣佛兩市則在197公裡長的邊界兩側,規劃了一個629平方公裡的高質量融合試驗區。
  •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列前三
    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也在杭州——這座創新活力之城圓滿舉辦。  西安擁有雄厚的科研資源和強勁的科研實力,科研院所數量位列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在體現國家實力的航空航天產業,西安掌握著許多「全國唯一」,全國唯—的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唯—生產航空導航控制系統的研究所、唯一的衛星測控中心……是我國「神舟」飛天、「蛟龍」探海、「嫦娥」探月等重大科研工程的關鍵力量。
  • 國內第一熱門黃金航線之上海至深圳
    前幾期國內熱門航線我們說了上海往返北京,上海往返成都,北京往返廣州。還有一條航線也是國內頂級熱門航線,即上海往返深圳。這幾天做了一下統計,驚訝地發現,上海每天往返深圳的航班量突破了110班,甚至比北京往返上海的航班量還要多,著實有點驚訝。因此上海往返深圳的航線絕對算得上是國內頂級熱門黃金航線。
  • 香港地鐵公司參與深圳地鐵建設
    香港地鐵公司參與深圳地鐵建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協議籤署儀式上表示,香港企業參與深圳地鐵發展,將促進兩地的合作更加密切,帶來更多的發展和就業機會。  據介紹,作為正在建設的深圳地鐵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圳軌道交通4號線全長21公裡,南起皇崗口岸,北至位於深圳龍崗區的龍華新城中心。它將和香港計劃建設的落馬州鐵路支線連接起來,為深港兩地日益密切的聯繫提供一條新的大動脈。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 上海地鐵外放處罰是什麼
    就在今天上海宣布12月1日起全面禁止地鐵上手機外放,那麼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規避這項規定呢?如果身邊有人在地鐵上面外放該怎麼舉報都有哪些處罰?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從明天起,上海地鐵全面禁止一切智能設備外放聲音,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喜報?上海地鐵表示對於電子設備的外放聲音以及在地鐵上飲食的行文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
  • 深圳中學彭也博:第36屆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
    深圳中學彭也博:第36屆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在省市方面:北京9人,上海8人,浙江7人,四川、湖北各6人,湖南5人,江蘇、廣東各4人,陝西3人,山東、重慶各2人,江西、福建、河北、天津各為1人。在學校方面:人大附中與成都七中各6人佔據頭榜,上海中學以4人入選位居第二,南京外國語學校、寧波鎮海中學、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各以3人位居第三!
  • 被深圳、重慶超越後,廣州如何回歸?
    在對外對內的運輸力上,只有北京、上海能夠與之並肩。在交通運輸力上,深圳、重慶等城市,不得不自認小弟。先說對外運輸力上,廣州擁有全國最大的高鐵站,廣州南站,大到什麼程度?可以看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遙遙領先,上海浦東與廣州白雲同處第二級別,成都雙流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處於第三級別,但與第二級別之間差距很明顯。而重慶的江北國際機場僅位居第九位,這是重慶腹地不夠深決定的。再看港口吞吐量。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但如果把浦東與虹橋加起來,上海全市的航空吞吐量仍然穩居全國榜首。往年正常情況下,北京首都機場穩居第一,上海浦東穩居第二
  • 地處全國最繁忙十條公路之一,深圳地鐵12號線鍾屋站主體結構封頂
    1月13日上午,在寶安區107國道施工圍擋中間,隨著第十八段頂板混凝土的澆築完成,深圳地鐵12號線鍾屋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比原計劃提前3天。據了解,這是深圳地鐵12號線2021年封頂的首座車站,至此,12號線全線已有19座車站實現封頂,施工進度繼續領跑深圳軌道交通四期工程。
  • 碳排放強度處於全球先進水平!深圳發布2019年度環境狀況公報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碳排放強度(單位GDP碳排放指標)處於全球先進水平,全市碳排放強度三年累計下降10.9%。空氣品質持續向好,但揚塵汙染有所上升2019年,深圳市空氣品質持續向好,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9,連續7年排名前10,在珠三角地區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