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不熟
來源:城市戰爭
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前8月,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一的是廣州白雲機場,韌性最強的是成都雙流機場。
01、
根據白雲機場發布的2020年8月生產經營數據快報,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顯著回升,達到461.04萬人次,同比減少29.94%,環比增長12.55%;貨郵吞吐量為15.29萬噸,同比減少5.96%,環比增長0.85%。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
但如果把浦東與虹橋加起來,上海全市的航空吞吐量仍然穩居全國榜首。
往年正常情況下,北京首都機場穩居第一,上海浦東穩居第二,這次分別下滑到第七和第八。
這這兩個機場的排名下滑之所以如此大,和客流結構有很大關係。二者的國際旅客佔比都很高,其中浦東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50%,首都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27%。
看深圳、杭州的數據也一樣,基本上國際旅客佔比較高的城市,數據下滑幅度都比較大。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成都,成都機場的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北上廣,但其客流量的下降幅度並不大。
分析認為,成都機場的韌性之所以強,可能和四川是旅遊大省有關係。畢竟今年出國旅遊的人太少,這些需求都轉移到國內了,像四川這樣的旅遊大省,可以承接不少旅遊需求。
數據僅供參考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國際航班一度接近中斷,這對首都機場和浦東機場的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是首都和浦東的是白雲機場,國際旅客佔比約25%,所以白雲客機場流量的降幅也很大,僅次於首都和浦東。
值得一說的是,今年3月、4月、5月、6月,成都的機場吞吐量連續4個月排名全國第一。特別是5月,成都雙流機場起降架次達到2.4032萬架次,是該月份全球最繁忙的機場。
直到7月,廣州才開始發力,反超成都成為全國最繁忙的機場,但成都仍然排名全國第二。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從8月份的旅客吞吐量看,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廣州、成都、深圳;從起降架次看,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廣州、上海(浦東)、深圳、成都。
看8月份的數據,絕大部分機場的吞吐量相比去年同期是下滑的,但也有城市實現了正增長,那就是三亞,麗江,拉薩三座旅遊城市,同比增速分別為4.1%、3.4%、8%。
受疫情影響,今年出國旅遊的人數驟減,大量需求轉移到國內,這也是為什麼旅遊城市的恢復普遍不錯。特別是三亞,國家今年剛剛批覆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實行島內消費免費、離島免稅等優惠政策,這對海南的旅遊經濟是強有力的拉動。
另外,TOP10機場中,重慶機場8月份的客流量降幅只有3.9%,表明重慶機場的復甦情況不錯。
02、
可以想見的是,在內循環這個新的發展格局下,機場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據第一財經報導,今年以來,已有多個城市機場的建設明顯提速,多地迎來機場建設熱潮,從公開報導中我們找出以下城市機場建設的最新消息:
8月4日,重慶發布《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形圖及淨空障礙物測繪招標公告》,第二機場預選場址之一的璧山正興位於重慶主城西部,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
9月10日上午,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召開開工動員大會。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總投資214億元,飛行區建設等級為4F。
9月1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9月14~16日,佛山新機場選址報告評審會召開,遠期規劃:2035年客流量達3千萬人次;
9月7日,《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年版)》獲得民航局正式批覆。
9月2日,交通運輸部發文《交通運輸部關於江蘇省開展品質工程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加快推進蘇州機場規劃建設。
可以說,中國城市機場的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激烈。
據「明說民航」估算,全國大約有12個機場的遠期客流規劃可能超過1億人次。
分別是: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成都天府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西安鹹陽機場、南京祿口機場、鄭州新鄭機場、武漢天河機場、哈爾濱太平機場等,當然這只是媒體的估算,具體信息請以官方發布為準。
從現有數據來看,如果這12大機場遠期規劃突破1億人次客流量,下一個率先突破1億人次的最有可能會是廣州白雲機場。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總投資達到544.2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機場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是中國民航機場建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建工程。
此次擴建完成之後,白雲機場將擁有5條跑道同時運行,是中國民航機場跑道最多的機場,航站樓面積將達到173.6萬平方米,成為中國民航航站樓建築面積最大的機場,預計2030年其客流量將達到1.2億人次。
我之前一直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隨著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未來很多港口會面臨「無物可流」的困境,但中心城市的機場,還會繼續繁榮,吞吐量甚至更大。因為在資訊時代,客流比物流更重要。
以後的大城市,港口衰落,機場崛起,這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格局。機場對城市格局的塑造力,也將超過港口。在這個過程中,人口流動、產業聚集、房地產的邏輯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換句話說,靠近機場方向(10到20公裡之間)的房子需要價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