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2020-09-25 正和島

作者:孫不熟

來源:城市戰爭

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前8月,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一的是廣州白雲機場,韌性最強的是成都雙流機場。

01、

根據白雲機場發布的2020年8月生產經營數據快報,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顯著回升,達到461.04萬人次,同比減少29.94%,環比增長12.55%;貨郵吞吐量為15.29萬噸,同比減少5.96%,環比增長0.85%。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

但如果把浦東與虹橋加起來,上海全市的航空吞吐量仍然穩居全國榜首。

往年正常情況下,北京首都機場穩居第一,上海浦東穩居第二,這次分別下滑到第七和第八。

這這兩個機場的排名下滑之所以如此大,和客流結構有很大關係。二者的國際旅客佔比都很高,其中浦東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50%,首都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27%。

看深圳、杭州的數據也一樣,基本上國際旅客佔比較高的城市,數據下滑幅度都比較大。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成都,成都機場的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北上廣,但其客流量的下降幅度並不大。

分析認為,成都機場的韌性之所以強,可能和四川是旅遊大省有關係。畢竟今年出國旅遊的人太少,這些需求都轉移到國內了,像四川這樣的旅遊大省,可以承接不少旅遊需求。

數據僅供參考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國際航班一度接近中斷,這對首都機場和浦東機場的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是首都和浦東的是白雲機場,國際旅客佔比約25%,所以白雲客機場流量的降幅也很大,僅次於首都和浦東。

值得一說的是,今年3月、4月、5月、6月,成都的機場吞吐量連續4個月排名全國第一。特別是5月,成都雙流機場起降架次達到2.4032萬架次,是該月份全球最繁忙的機場。

直到7月,廣州才開始發力,反超成都成為全國最繁忙的機場,但成都仍然排名全國第二。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從8月份的旅客吞吐量看,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廣州、成都、深圳;從起降架次看,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廣州、上海(浦東)、深圳、成都。

看8月份的數據,絕大部分機場的吞吐量相比去年同期是下滑的,但也有城市實現了正增長,那就是三亞,麗江,拉薩三座旅遊城市,同比增速分別為4.1%、3.4%、8%。

受疫情影響,今年出國旅遊的人數驟減,大量需求轉移到國內,這也是為什麼旅遊城市的恢復普遍不錯。特別是三亞,國家今年剛剛批覆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實行島內消費免費、離島免稅等優惠政策,這對海南的旅遊經濟是強有力的拉動。

另外,TOP10機場中,重慶機場8月份的客流量降幅只有3.9%,表明重慶機場的復甦情況不錯。

02、

可以想見的是,在內循環這個新的發展格局下,機場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據第一財經報導,今年以來,已有多個城市機場的建設明顯提速,多地迎來機場建設熱潮,從公開報導中我們找出以下城市機場建設的最新消息:

8月4日,重慶發布《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形圖及淨空障礙物測繪招標公告》,第二機場預選場址之一的璧山正興位於重慶主城西部,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

9月10日上午,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召開開工動員大會。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總投資214億元,飛行區建設等級為4F。

9月1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9月14~16日,佛山新機場選址報告評審會召開,遠期規劃:2035年客流量達3千萬人次;

9月7日,《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年版)》獲得民航局正式批覆。

9月2日,交通運輸部發文《交通運輸部關於江蘇省開展品質工程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加快推進蘇州機場規劃建設。

可以說,中國城市機場的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激烈。

據「明說民航」估算,全國大約有12個機場的遠期客流規劃可能超過1億人次。

分別是: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成都天府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西安鹹陽機場、南京祿口機場、鄭州新鄭機場、武漢天河機場、哈爾濱太平機場等,當然這只是媒體的估算,具體信息請以官方發布為準。

從現有數據來看,如果這12大機場遠期規劃突破1億人次客流量,下一個率先突破1億人次的最有可能會是廣州白雲機場。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總投資達到544.2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機場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是中國民航機場建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建工程。

此次擴建完成之後,白雲機場將擁有5條跑道同時運行,是中國民航機場跑道最多的機場,航站樓面積將達到173.6萬平方米,成為中國民航航站樓建築面積最大的機場,預計2030年其客流量將達到1.2億人次。

我之前一直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隨著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未來很多港口會面臨「無物可流」的困境,但中心城市的機場,還會繼續繁榮,吞吐量甚至更大。因為在資訊時代,客流比物流更重要。

以後的大城市,港口衰落,機場崛起,這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格局。機場對城市格局的塑造力,也將超過港口。在這個過程中,人口流動、產業聚集、房地產的邏輯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換句話說,靠近機場方向(10到20公裡之間)的房子需要價值重估。

相關焦點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三亞最受歡迎
    從旅客吞吐量看,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的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這些城市的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增速,與1-8月的總體增速相比,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 機場復甦排名:成都超越北上深,僅次於廣州
    隨著疫情的穩定控制,國內的經濟商旅等情況基本已經全面復甦。一個地區的經濟復甦情況,往往也會反映在這個地區的交通狀況中。航空交通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出現明顯回暖的跡象,全國各大主要城市機場開始逐步恢復正常運營狀態。
  • 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機場排名有望上升到2-3位,而過去數年排名全國前兩位的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機場,則將和昆明長水機場爭奪5-7位的排名。從前10月情況看,排名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北京首都、昆明長水、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機場。累計旅客吞吐量方面,前10月廣州白雲、成都雙流和深圳寶安是僅有的三座吞吐量高於3000萬人次的機場,可對比的是,2019年前10月,國內旅客吞吐量超3000萬人次的機場達到了10座。這亦可體現2020年對於民航運輸業而言,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三亞最受歡迎
    廣州排名國內機場首位一座機場的繁忙度,主要由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兩項數據構成。成都一度霸榜。1月,成都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四位,這一位次與2019年的全年排名相同。事實上,成都作為國內的航空第四城,排名這一位次已久。但受疫情影響,2月的數據開始出現變化。
  • 最新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成都超浦東,香港不及鄭州
    ,廣州白雲機場前三季度累計吞吐量為2893萬人次,排名全國第一,反超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勁旅。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昆明(長水)、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
  • 深圳房價全國第一,為什麼人才流入也是排名第一?
    至少目前,人才+房價,這兩大最具吸引力的名詞,都被深圳頂格佔據。深圳市房價全國第一、深圳人才流入全國第一。深圳的房價在四個一線城市中是最高的、深圳人才流入全國最高的。根據數據寶《2020年上半年全國城市房價漲幅榜》數據顯示,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站的二手房價格數據,深圳6月份二手房均價達到74929元,相比去年底大漲了14.37%,位居全國漲幅榜第二。
  • 被深圳、重慶超越後,廣州如何回歸?
    在交通運輸力上,深圳、重慶等城市,不得不自認小弟。先說對外運輸力上,廣州擁有全國最大的高鐵站,廣州南站,大到什麼程度?而在整個對外運輸力上,包括鐵路、公路、內河運輸方面,廣州總的貨運運輸力,位居全國第一位,客運量位居第三位,綜合對外運輸力第一。從上圖可以看到,貨運量方面,廣州2019年達到了13.62億噸,穩穩位居第一位。
  • 藍天上的城市競爭 成都如何突破?
    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323.7萬人次,自3月以來持續保持回升態勢,當月和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均位列全國第一;同時,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起降架次量2.7萬架次,連續兩月居全球第一。排位上升,等同於城市大量資源要素通過航線網絡實現交換的樞紐作用增強。 啟示一 成都上半年吞吐量全國第一的背後,是城市提供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來自於城市的防疫成效。 他們為什麼來成都?
  • 7月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鄭州衝進前十
    歷史性時刻,7月份,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奪得第一。正常情況下,首都機場是第一,上海浦東機場第二,廣州白雲只能拿個第三。南航空姐上半年成都雙流機場有好幾個月是第一,而到了7月在廣州機場的快速恢復中已被取代。
  • 西安「雙樞紐」難惠周邊 成都「雙機場」制霸西南
    北京大興機場已經投入使用;上海準備進入南通部署「第三機場」。此外,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本期擴建完成後,白雲機場將成為中國民航機場跑道最多、航站樓建築面積最大的機場。8月初,重慶發布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形圖及淨空障礙物測繪招標公告,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在璧山正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最高級。
  • 2019年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深圳第一 廣州第三
    據瀋陽統計局數據,15個副省級城市中,深圳、廈門、廣州、武漢、南京、成都常住人口的人口密度超1000人/平方公裡。 城市面積小,常住人口源源不斷增加,這使深圳成為「最擠」之城,2019年深圳人口密度6730人/平方公裡。廈門位居第二,人口密度僅2525人/平方公裡,1950年廈門人口密度343人/平方公裡,廈門人口密度增長7.4倍,目前,廈門島內人口密度很高。
  • 我國旅客吞吐最多的五個機場是?深圳寶安機場都沒排上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北上廣深,這些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城市。經濟越發達、活躍度越高,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也越快,人員流動就越頻繁,相應地機場、火車站之類的交通運輸工具就越繁忙。但是在我國最為繁忙的前五個機場中,深圳竟然沒有入圍,是不是有些意外?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五個機場。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成都憑啥位列三甲優勢資源成都是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憑藉對500強企業的強吸引力、重大賽事及活動數量等眾多優勢位列三甲;同時成都在消費舒適度的指標上表現亮眼,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 成都雙流憑什麼成為全球最繁忙機場?
    3月份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98.02萬人次,成功躍居中國內地機場旅客吞吐量第一名。成都雙流機場首次超越北上廣躍居國內機場的第一。4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達到214.9萬人次,再次成為旅客吞吐量第一名。此外根據飛友科技發布的《2020年5月民航運行報告》中獲悉,5月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躍居全球機場起降架次依舊首位,5月起降架次2.53萬架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
  • 百度地圖2020Q3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 以時空大數據展現城市活力
    全國總體遷徙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七成 三亞遷入規模指數恢復最快據《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總體遷徙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8.2%,至930日已逐漸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在全國遷徙線路中,「廣州-佛山」、「深圳-東莞」、「西安-鹹陽」依次位列Q3熱門遷徙路線的TOP3。
  • 8月機場:三亞鳳凰旅客恢復程度最高,南昌貨郵增速全國第一同比增長105.9%
    同時,三亞機場暑運預計投放寬體機2570架次,同比增長192.38%,主要運行航線為上海、成都、深圳、重慶。此外,8月內地千萬級機場中旅客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是廣州白雲機場為461.04萬人次,第二、三名分別為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分別為438.18萬人次、399.89萬人次。
  •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列前三
    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天津、武漢、重慶、鄭州均登上榜單。入選城市較多的省份依然是經濟大省江蘇、廣東、浙江,各有四個城市上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2019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排名情況,華為連續三年登頂。華為、平安科技、中興、大疆、深圳華星光電等深圳企業佔據中國企業十強的半壁江山。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發布,成都杭州顯著提升,青島4項指標下滑
    北京和深圳為國家重要貿易中心。天津、廣州、杭州、大連、鄭州、廈門、濟南、重慶、南京、成都、武漢、青島、長沙、瀋陽、蘇州、哈爾濱、西安17個城市為國家潛在重要貿易中心。這個維度,進步最大的是杭州,其貿易中心指數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廣州,排名上升了7位。這對一個沒有深水海港的城市來說,排名真的挺高的。
  • 長假期廣州白雲機場出港航班量全國機場排第一
    實際出港航班量前三的機場分別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和上海浦東,其實際出港航班量均在4000架次以上。準點率前三的機場分別是長春龍嘉、大連周水子和瀋陽桃仙。10月1日單日出港航班量同比提升9.93%,10月7日達出行最高峰10月1日-8日,全國民航共計運輸旅客1326萬人次。
  • 廣州白雲第1,上海浦東第6,1-8月機場旅客吞吐量15強
    >廣州白雲機場2433萬人次,排第一名,首次登頂,超過成都雙流、上海浦東、北京首都。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列第二至第四,分別為2432萬人次,2197萬人次、2037萬人次;重慶江北機場較好,同比下降32.01%,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排名由原第8上升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