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2020-12-14 21世紀經濟報導

2020年步入尾聲,國內民航業也開始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面對2020年「特殊」的運營環境,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機場情況如何,其排名是否較2019年出現較大的變化,成為本報告關注的重點。

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飛友科技、民航局等多方數據,對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的機場進行分析。我們發現:與2019年相比,2020年國內前十大機場的排名或將出現較大變化。廣州白雲機場若保持1-11月的復甦勢頭,年末或成為國內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機場,並有望在這一數據中排名全球第1。

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機場排名有望上升到2-3位,而過去數年排名全國前兩位的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機場,則將和昆明長水機場爭奪5-7位的排名。

國內機場排名或生變

截至目前,國內主要機場均發布了1-10月運營數據。從前10月情況看,排名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北京首都、昆明長水、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機場。

累計旅客吞吐量方面,前10月廣州白雲、成都雙流和深圳寶安是僅有的三座吞吐量高於3000萬人次的機場,可對比的是,2019年前10月,國內旅客吞吐量超3000萬人次的機場達到了10座。這亦可體現2020年對於民航運輸業而言,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增速方面,重慶江北和成都雙流則是僅有的兩座同比降幅低於30%的機場,前10月的旅客吞吐量同比降幅為25.3%和27.8%。而北京首都機場的同比降幅仍達到68.1%。

進一步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國內旅客吞吐量前十大機場中,北京首都、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和重慶江北還發布了前11月數據。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上述數據進行綜合測算,廣州白雲機場有望成為11月唯一一座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的城市,並有望在年末成為國內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機場,並有望在這一數據中排名全球第1。

成都雙流和深圳寶安機場,則有望在今年年末排名全國第2和第3位。上述三座機場在2019年末的排名,分別為第3-5位。重慶江北機場也將有望迎來歷史排名最好時期——從2019年全國排名第9,升至2020年年末的全國4位。而長期排名國內機場前兩位的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機場,或在今年跌出前三,排名在5-7位之間。不僅如此,這兩座機場還將接受昆明長水機場的競爭:2020年前10月,昆明長水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2609.87萬人次,高於上海浦東2.85萬人次,低於北京首都機場69.93萬人次。

北京首都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的下滑,與這兩座機場的國際/國內航線配比有關。

北京首都、上海浦東是國內承擔著最多出入境旅客運輸任務的機場。2020年,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空運輸業表現低迷,這對上述機場均帶來較明顯的影響。

從2019年前十大機場的出入境旅客吞吐量佔比觀察,上海浦東機場的佔比最高,達到51%,北京首都達到27%。

而從2020年前10月數據看,上述兩座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同比降幅亦為最大,其中北京首都機場降幅為68.1%,上海浦東機場為59.4%。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在國外疫情仍在持續的背景下,國際航空運輸業亦將持續受影響。

就機場而言,如何在這一背景下開拓更多的國內航線「增量市場」,將是熬過寒冬的關鍵。

一個積極的表現是,國內航空業復甦的跡象仍較明顯。以擁有包括成都雙流、昆明長水、重慶江北、貴陽龍洞堡4座「2000萬級以上」吞吐量機場,且國內航線佔比較多的西南地區而言,根據民航西南管理局公布的數據,11月西南地區的旅客吞吐量合計為1713.11萬人次,同比增速僅下滑3.63%。而在今年2月,西南地區的這一數據的同比增速,下滑程度達到了81%。

此後,隨著國內疫情獲得控制,航空運輸業開始恢復,西南地區的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速的下滑幅度逐漸降低,並於8月首次回暖至個位數跌幅,9-10月受中秋及國慶假期的推動,西南地區的旅客吞吐量增速分別為0.56%和-1.93%,超過或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廣州白雲機場或全球第一

廣州白雲機場在今年的表現,可用「後半程發力」形容。若過去數年,該機場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則今年變為了成都雙流機場。

事實上,直到2020年9月年,廣州白雲機場尚落後於成都雙流機場——據民航局1-8月數據,成都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為2451萬人次,居於國內第一,廣場白雲機場落後近20萬人次。9月份,廣州白雲機場實現反超,前9月旅客吞吐量為2893.6萬人次,高出成都雙流機場約5萬人次。此後,廣州白雲機場開始「加速」,截至10月末,該機場的累計吞吐量達到3388.73萬人,高出成都18.85萬人次,11月末,雙方差距進一步拉大到87.34萬人次。

廣州白雲機場在下半年的快速復甦,與當地疫情防控得力有關,亦與國際國內航線的恢復情況有關,與此前因疫情導致赴香港、澳門機場通道不暢,旅客轉為使用廣州機場航線有關。

但需要注意的是,廣場白雲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二,仍為疫情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殊表現。

廣州的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如何在未來獲得更多的發揮空間,仍依賴於國際航空市場的復甦。

從規劃看,廣州白雲機場在未來面臨多個利好因素加持。如4月末,《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2020年版)》獲得國家民航局正式批覆,該規劃中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定位為引領粵港澳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支撐民航強國戰略的國際航空樞紐。

白雲機場是國內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核心機場。新修編的白雲機場總體規劃按照近期2030年飛機起降77.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遠期2045年飛機起降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600萬噸進行規劃。

此外,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籤署,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這對於國際航線較多的機場將是利好。

而從加入RCEP的各成員國的地理位置看,廣州位於中心位置,未來有望成為各成員國旅客中轉的主要選擇地。

但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即使2020年成都雙流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達到了全國第2,仍將在2021年面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投入運營後,對其旅客分流而帶來的影響。

如2019年北京首都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下降,除疫情因素外,也與北京大興機場投入運營、分擔了部分客流量有關。

2021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投入運營,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預計,這或也將拉低成都雙流機場在未來的排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三亞最受歡迎
    從旅客吞吐量看,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的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這些城市的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增速,與1-8月的總體增速相比,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三亞最受歡迎
    從旅客吞吐量看,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的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這些城市的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增速,與1-8月的總體增速相比,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 最新中國機場大小排名及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強
    也是為了適應市場型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而,我國修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型機場,而能夠在這些大型的機場中脫穎而出的國際機場必定是發展航空樞紐的重要優質基地。以下,我帶大家來看一下我國的機場大小排名及客運吞吐量排名。大家看看您所在的城市或者是您的家鄉是否上榜了?
  • 全國機場大小及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強
    也是為了適應市場型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而,我國修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型機場,而能夠在這些大型的機場中脫穎而出的國際機場必定是發展航空樞紐的重要優質基地。以下,我帶大家來看一下我國的機場大小排名及客運吞吐量排名。大家看看您所在的城市或者是您的家鄉是否上榜了?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但如果把浦東與虹橋加起來,上海全市的航空吞吐量仍然穩居全國榜首。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是首都和浦東的是白雲機場,國際旅客佔比約25%,所以白雲客機場流量的降幅也很大,僅次於首都和浦東。值得一說的是,今年3月、4月、5月、6月,成都的機場吞吐量連續4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 最新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成都超浦東,香港不及鄭州
    ,廣州白雲機場前三季度累計吞吐量為2893萬人次,排名全國第一,反超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勁旅。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昆明(長水)、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
  • 中國機場大小排名及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強
    也是為了適應市場型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而,我國建設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型機場。而能夠在這些大型的機場中脫穎而出的國際機場必定是發展航空樞紐的重要優質基地。以下,我帶大家來看一下我國的機場大小排名及旅客吞吐量排名。大家看看您所在的城市和家鄉是否上榜了?
  • 旅客吞吐量排名,廣州升到第一,西南地區有3個進前五
    從民航資源網發布的信息來看,今年前9月,中國內地各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有所變化,我們具體來看看。今年1-9月,中國吞吐量前10的機場分別為:而往年,首都機場和浦東機場都是排在前兩名的。今年分別排在了第6和第7。主要原因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大量減少,而首都機場和浦東機場的國際航班佔比較高,所以受到一定的影響。
  • 7月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鄭州衝進前十
    歷史性時刻,7月份,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奪得第一。正常情況下,首都機場是第一,上海浦東機場第二,廣州白雲只能拿個第三。南航空姐上半年成都雙流機場有好幾個月是第一,而到了7月在廣州機場的快速恢復中已被取代。
  • 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排名
    從旅客吞吐量看,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的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這些城市的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增速,與1-8月的總體增速相比,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 機場復甦排名:成都超越北上深,僅次於廣州
    隨著疫情的穩定控制,國內的經濟商旅等情況基本已經全面復甦。一個地區的經濟復甦情況,往往也會反映在這個地區的交通狀況中。航空交通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出現明顯回暖的跡象,全國各大主要城市機場開始逐步恢復正常運營狀態。
  • 2019年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本文統計的是國內2019年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十個機場,並未包括港澳臺三地機場,香港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7150萬人次,臺灣桃園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4868.9萬人次。現有218個機位,其中135個客機位,擁有五條跑道,其中一條跑道主要供中國商飛使用。2019年,浦東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7615.34萬人次;起降航班51.18萬架次;貨郵吞吐量363.56萬噸。
  • 廣州白雲第1,上海浦東第6,1-8月機場旅客吞吐量15強
    >廣州白雲機場2433萬人次,排第一名,首次登頂,超過成都雙流、上海浦東、北京首都。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列第二至第四,分別為2432萬人次,2197萬人次、2037萬人次;重慶江北機場較好,同比下降32.01%,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排名由原第8上升第4。
  • 2019全球50大機場排名變化 深圳機場前進幅度最大
    隨著2019年全球主要機場吞吐量陸續公布,2019年全球機場的吞吐量大致排名與各自對應吞吐量量級已可初步確定。我們整理並做簡要回顧。2019年進入全球前50大的機場,吞吐量門檻從4283萬提升至4434萬。50大機場吞吐量合計達到30.682億人次,同比增長2.17%。
  • 中國十大機場,三個進入世界前十,見證了中國40年經濟發展歷程
    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兩條4E級跑道、一條4F級跑道,共開通國內外航線252條。截至2018年,旅客吞吐量為10098.3萬人次,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10739.4萬人次),排名世界第二。機場目前擁有兩座航站樓,三條跑道,開通中國國內外220多個通航點,2018年旅客吞吐量為6979萬人次。
  • 2020年中國城市GDP50強預測:南京首進前10 重慶超廣州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GDP前50強中,至少有16座城市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透露了2020年GDP數據,其中包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成都、寧波、唐山、昆明、福州、紹興、濰坊、臨沂、金華等城市。  其中,成都「十四五」規劃建議不僅稱:2020年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8萬億元,同時還披露了經濟增速,稱「2020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4%」。
  • 2020年度全球最佳機場TOP100,中國10家機場上榜
    經由全球航空旅客投票選出的2020年全球前100大機場榜單顯示,亞洲機場在今年的榜單上佔據主導地位,前10名機場中有7座在亞洲。百大榜上中國佔10座,其中香港國際機場躋身前十佳,位列第六。廣州白雲機場排位:第30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機場之一,世界前五十位主要機場。機場前身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始建的舊白雲機場。2004年,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正式啟用。
  •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列前三
    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天津、武漢、重慶、鄭州均登上榜單。入選城市較多的省份依然是經濟大省江蘇、廣東、浙江,各有四個城市上榜。北京非常重視「三城一區」的發展,即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以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2019年,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達到27416家,增幅達11%。  位於榜單第二名的深圳在政策上有著別人難以匹及的優勢,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頒布,粵港澳大灣區很快集聚了大量的科技創新企業和科技創新人,為深圳的科技創新領域輸入了大批新鮮血液。
  • 9月份雙流機場三大主要生產指標單月同比轉正
    這是今年以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首次實現單月三大主要生產指標同比正增長。由負轉正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是民用機場的三個主要生產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文明程度、開放程度和活躍程度的重要標誌。
  • 成都雙流憑什麼成為全球最繁忙機場?
    3月份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98.02萬人次,成功躍居中國內地機場旅客吞吐量第一名。成都雙流機場首次超越北上廣躍居國內機場的第一。4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達到214.9萬人次,再次成為旅客吞吐量第一名。此外根據飛友科技發布的《2020年5月民航運行報告》中獲悉,5月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躍居全球機場起降架次依舊首位,5月起降架次2.53萬架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