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單月同比首次「轉正」
9月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實現旅客吞吐量456.4萬次,同比增長0.55%
■實現貨郵吞吐量大約6.7萬噸,同比增長4.75%
■實現起降架次約3.1萬架次,同比增長2.12%
昨日,記者從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公布的最新《西南地區機場生產統計簡報》獲悉,9月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起降架次三大主要生產指標,集體同比轉入正增長。這是今年以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首次實現單月三大主要生產指標同比正增長。
由負轉正
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是民用機場的三個主要生產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文明程度、開放程度和活躍程度的重要標誌。受疫情影響,經歷連續8個月的同比負增長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起降架次三大主要生產指標,在9月份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西南唯一
據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公布的《9月份西南地區機場生產統計簡報》顯示,9月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456.4萬次,同比增長0.55%;實現貨郵吞吐量大約6.7萬噸,同比增長4.75%;起降架次約3.1萬架次,同比增長2.12%。在西南地區的成都雙流、重慶江北、昆明長水、貴陽龍洞堡四個主要樞紐機場中,雙流國際機場是目前唯一實現上述三大主要生產指標同比均為正增長的機場。
降幅縮小
而據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的1-9月統計簡報顯示,前9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累計實現旅客吞吐量2888.8萬人次,同比下降30.89%;累計實現貨郵吞吐量大約44.97萬噸,同比下降7.69%;累計起降架次225257架次,同比下降17.93%,與今年上半年數據相比,同比降幅明顯進一步縮小。
延伸閱讀
「雙節」期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出港航班量排名全國第二位
從「轉正」看一座城市的韌性和活力
眾所周知,受疫情的影響,今年以來民航運輸業遭遇重創,旅客出行需求銳減,一些航線航班特別是國際客運航線航班,因疫情防控需要和市場需求因素而摁下了運行暫停鍵。
受此影響,跟國內其他機場一樣,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起降架次三項主要生產指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前8月各指標單月同比幾乎均為負增長,特別今年2月份是下滑最為嚴重的一個月,當月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逾七成,起降架次同比下降逾五成。
然而,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成都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推動復工復產復業,有力保障通道暢通,穩定供應鏈,為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從3月份開始,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主要生產指標逐月恢復回升,機場也變得更加忙碌起來,今年5月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起降架次居全球之首。
通道暢,人氣旺。隨著國內疫情進一步好轉,跨省旅遊已恢復開放,商務出行和旅遊出行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國內國外航空公司相繼在成都恢復、新開、加密國內國際航線航班,以滿足旅客出行、貨物運輸需求。而在相關措施有力保障和推動下,需求不斷釋放,成都持續成為國內出行的熱門目的地。多家機構的調查結果都顯示,最近幾個月裡,成都是國內旅遊出行的首選目的地,也是全國名列前三的商務出行熱門目的地。
剛剛結束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數據再次證明了成都的「熱」。據成都機場統計,大假期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運行持續處於高位狀態,日均航班起降量均在1000架次以上,日均旅客吞吐量接近16萬人次,特別是在10月1日、7日、8日的出行高峰和返程高峰,單日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創下了自疫情發生以來的新高。
10月9日,中國民航局通報的全國主要城市航班監測數據顯示,8天假期,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全國進出港旅客量較多的機場之一。與此同時,飛常準的大數據也表明,大假期間雙流國際機場出港航班量僅次於廣州白雲機場,排名全國第二位,成為假期裡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
伴隨著機場的日益繁忙,其主要生產指標數據也快速回升,而在9月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實現了重大轉折——今年以來首次實現單月三大主要生產指標均同比正增長。(成都日報記者 楊富)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來源:人民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