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50大機場排名變化 深圳機場前進幅度最大

2020-12-05 國際空港信息網

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民航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可能對全年的運輸生產結果造成衝擊,不排除全球50大機場發生結構性變化。

本文回顧未受到疫情影響的2019年全球50大機場的運營情況,並和其在攜程平臺的表現進行對比。

 全球50大機場有哪些?

隨著2019年全球主要機場吞吐量陸續公布,2019年全球機場的吞吐量大致排名與各自對應吞吐量量級已可初步確定。我們整理並做簡要回顧。

2019年進入全球前50大的機場,吞吐量門檻從4283萬提升至4434萬。50大機場吞吐量合計達到30.682億人次,同比增長2.17%。

我國機場吞吐量淨增量已連續五年超過8000萬人次。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以8.9%的增速位列50大機場增速之首。深圳機場在50大機場中前進幅度最大。

2019年全球50機場中,伊斯坦堡機場因搬遷,新機場投入時間因素下降幅度較大。重慶機場、東京成田機場成為新進入機場。羅馬機場、聖保羅機場機場退出50大機場行列。

全球排名前十的機場中,亞特蘭大與北京首都仍是僅有的兩座吞吐量過億級的機場。洛杉磯機場超越杜拜機場成為全球第三大機場。杜拜機場受到跑道維修航班減量,吞吐量小幅下降,但穩居全球國際旅客吞吐量第一大機場。

排名第八的巴黎戴高樂機場僅超過浦東機場一千多人。受到低成本航空公司運力投入加大的驅動,達拉斯機場以8.6%的增速從2018年第15位前進至2019年第10位。

全球八千萬級以上機場依然為7座,與2018年保持一致。

七千萬級至八千萬級機場達到8座,比2018年增加4座。廣州、法蘭克福、首爾、達拉斯皆為新晉七千萬級機場。香港機場成為七千萬級以上機場中唯一負增長的機場。

六千萬級至七千萬級機場達到8座,比2018年增加2座。馬德裡、吉隆坡成為新晉六千萬級機場。伊斯坦堡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關閉,伊斯坦堡新機場吞吐量尚未達到六千萬級。

綜上,2019年全球六千萬級以上機場達到23座,相較2018年增加1座,相較2017年增加1座。值得關注的是,達拉斯機場、夏洛特機場平均吞吐量增速超過7%,丹佛機場平均吞吐量增速超過6%,三座機場在五千萬級以上機場中增速最快。這也顯示出較好的經濟環境為機場增長帶來強勁的動力。

2019年深圳、拉斯維加斯、伊斯坦堡新機場、多倫多、西雅圖、墨西哥城、奧蘭多、夏洛特均為新晉五千萬級機場,五千萬級以上機場達到35座,比2018年增加8座。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德裡與孟買兩大機場受到國內航空公司倒閉的影響,均為負增長。

 全球50大機場在攜程平臺表現如何

雖然不同機場的航線網絡及主要服務的客源國家不同,但整體上看,50大機場在攜程平臺的成交量有明顯提升,排名前十的均為中國機場。

排名11-20位的機場多以亞太周邊機場為主,洛杉磯與戴高樂連續兩年成為攜程旅客預訂最多的遠程目的地。

在全球50大機場中伊斯坦堡、馬德裡、馬尼拉成為2019年攜程旅客預訂增長最快的目的地,這與2019年這些城市新開中國航線有一定關係。

雖然亞特蘭大在全球排名第一,由於其主要服務美國國內市場,故其在攜程的排名中相對較低,但同比明顯增長,且總量高於丹佛、休斯頓等其他擁有中美直飛航線的美國機場。

2019年孟買、德裡機場是50大機場中少有的吞吐量負增長機場,兩個機場在攜程的訂單量保持較快增長,中印兩個人口大國之間聯繫變得日益密切。

在境外「一市多場」的城市中,東京兩場訂單量明顯增長,這與2019年第四季度成田機場增加多條中日間航線不無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全球50大機場門檻日益提高,雖然短期內全球機場都不同程度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長期看中國機場的整體排名仍有望提升。

相關焦點

  • 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面對2020年「特殊」的運營環境,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機場情況如何,其排名是否較2019年出現較大的變化,成為本報告關注的重點。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飛友科技、民航局等多方數據,對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的機場進行分析。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這這兩個機場的排名下滑之所以如此大,和客流結構有很大關係。二者的國際旅客佔比都很高,其中浦東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50%,首都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27%。看深圳、杭州的數據也一樣,基本上國際旅客佔比較高的城市,數據下滑幅度都比較大。
  • 空中橋梁連五洲 深圳機場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50城
    原標題:空中橋梁連五洲 條條「大路」通深圳深圳機場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50城編者按: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航空樞紐是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賦予深圳機場的更高使命,也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重要舉措
  • 我國旅客吞吐最多的五個機場是?深圳寶安機場都沒排上
    圖-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T2航站樓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擁有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面積約60萬平方米7337.85萬人次,全國排名第三。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2019年客運量為7150萬人次,排全國第四,但是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非常厲害,貨運量連續18年全球第1位。
  • 全球最繁忙機場如何煉成?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助力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
    通航29年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客貨運業務快速發展,累計迎送旅客超5.6億人次,保障貨物運輸近1500萬噸,助力特區發展的同時,自身發展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客貨業務雙雙進入全球前30位,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
  • 最新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成都超浦東,香港不及鄭州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昆明(長水)、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兩座機場的吞吐量分別同比下降70.3%和61.7%,下降幅度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兩大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較高。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線一度接近停擺,直到今天也只是恢復了極小部分,數據之差可以理解。
  • 深圳機場跑道擴容獲批,世界級機場要來了
    ,連續四年增幅超過30%,正式邁入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 2019年,深圳機場新增深圳至約翰尼斯堡、特拉維夫、名古屋、羅馬、德黑蘭、濟州、加德滿都、索契等17個國際客運通航城市,國際客運航線網絡先後實現了通達全球50城和60城的「兩連跳」。 同時,深圳機場先後加密了深圳至東京、大阪、首爾、曼谷、胡志明等19條國際客運航線,目前每天往返日韓、東南亞的主要城市均有多個航班可供選擇。
  • 2020年度全球最佳機場TOP100,中國10家機場上榜
    Skytrax發布2020年度全球100大最佳機場排行榜 (World's Top 100 Airports 2020),該榜有航空界的奧斯卡之稱,誕生於1999年。經由全球航空旅客投票選出的2020年全球前100大機場榜單顯示,亞洲機場在今年的榜單上佔據主導地位,前10名機場中有7座在亞洲。百大榜上中國佔10座,其中香港國際機場躋身前十佳,位列第六。
  • 2020年度全球100大最佳機場排名榜單揭曉
    英國知名航司及機場質量標準評測機構Skytrax發布「2019年全球最佳機場獎」(The World's Best Airports of 2020),新加坡樟宜機場連續第8年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前10名機場中有8個在亞洲。
  • 2019年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最大、最繁忙的民用機場,客流量居世界第二,航站樓面積141萬平方米,機位數量314個,共有三條跑道。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祝橋鎮的濱海地帶,與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並列為上海對外的兩大機場。
  • 廣東省各機場排名,湛江機場離廣東第三大機場還有多遠?
    廣東地區比較著名的飛機場有,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揭陽潮汕機場,湛江粵西機場等。除開廣州與深圳機場外,到底哪個才是廣東省第三大機場?其中2019年旅客吞吐量,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7353萬人次,深圳寶安機場約為5293萬人次,珠海金灣機場為1240萬人次。揭陽潮汕機場與湛江機場年旅客吞吐量2019年只有幾百萬人次。其中潮汕機場為735 萬人次,湛江機場為298萬人次。剩餘的惠州機場,佛山機場,梅州機場等,其每年旅客吞吐量都少於300萬人次。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明年建成運營
    建設中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記者近日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項目建設方了解到,衛星廳計劃明年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293萬人次,全球排名躍居第26位,增速在全球前30大機場中排名第二位。
  • 深圳機場,槍挑廣州,劍指香港?
    擁有廣深港三座全球城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機場的競爭和三城的經濟賽跑一樣精彩。 近日,剛剛過完40歲生日的深圳,收到來自交通運輸部的「大禮包」:支持深圳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將在深圳探索設立大灣區聯合管制中心。深圳的國際航空樞紐夢,有了最為給力的支撐。
  • 西安機場南跑道將臨時關閉,機場三期加快推進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全球最佳機場50強2019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722萬人次,成為全國第7、全球前40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前50-100名中,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排名第66,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72,首都機場第80,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排名第86。
  • 深圳機場發展之變折射「城市之光」
    依託深圳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發展,通航29年來,深圳機場客貨運業務快速發展,累計迎送旅客超5.6億人次,保障貨物運輸近1500萬噸。在助力特區發展的同時,其自身發展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客貨業務雙雙進入全球前30位,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2019年,深圳機場年旅客量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日均起降航班超千架次,這意味著每分鐘有超過百名旅客在這裡抵離。
  • 深圳機場繁忙背後的智慧
    ​過去三年,深圳機場很忙,也很智慧。2018年,深圳機場很忙,全年接待了50多撥「客人」。「客人」也是同行,作為全國領先的「智慧機場」示範體系,機場同行都希望到此「取經學習」;2019年,深圳機場也很忙,但航班年放行正常率已經超過87%,要知道深圳每年有長達4~6個月的雷雨季,如此的正常放行率殊為不易;2020年,深圳機場還是很忙,疫情期間深圳機場制定了「五有六快,平戰結合雙豐收」的應急保障策略
  • 深圳機場國際航線將超100條
    通過3-5年時間,深圳機場多航站體系形成,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佔比分別達到20%和50%。
  • 2020年度全球100大最佳機場排行榜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英國知名航司及機場質量標準評測機構Skytrax發布「2019年全球最佳機場獎」(The World's Best Airports of 2020),新加坡樟宜機場連續第8年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前10名機場中有8個在亞洲。共有10家中國(含大陸、香港、臺灣)機場上榜。
  • 深圳機場衛星廳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預計明年中建成運營
    9 月 5 日,中建集團&34;暨中建八局&34;活動在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舉行。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計劃 2021 年中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 2200 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為打造灣區國際空港,一流航空樞紐,全球貨物集散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 衛星航拍中國10大機場,廣州機場像鱷魚,重慶昆明像甲蟲,神奇
    機場是國家運輸系統中的重要結合點也是機場所在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是該地區通向國內重要經濟中心和通向國際的門戶和窗口▼(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航站樓面積44.46萬平米,機位數量155個,跑道2條航線數量共計280條,年旅客吞吐量達4188.41萬人次7、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珠江口東岸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是世界百強機場之一、國際樞紐機場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