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樞紐來了!深圳機場國際航線將超100條

2020-09-04 南方plus客戶端

通過3-5年時間,深圳機場多航站體系形成,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佔比分別達到20%和50%。

9月2日,交通運輸部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原則同意在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上進行試點,對深圳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提出了新要求。

國際客流連續三年增速超30%,打造國際化航空樞紐

通過3-5年時間,深圳機場多航站體系形成,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佔比分別達到20%和50%。

對於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意見提出了非常明確的目標:加強國際航線、航班時刻和國際航權配置。在積極、漸進、有序推進國際航權開放的過程中,對與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定位相適應的國際航線航班所需航權予以支持。打造面向亞太、連接歐美澳、銜接「一帶一路」的航線網絡。建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培育本土全球網絡型航空公司。

自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定位以來,深圳機場持續加快國際航線市場開拓,2016-2019年每年新開國際客運航線數量均超過10條。

2019年,深圳機場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525.45萬人次,同比增長32.92%,國際客流連續三年增幅超30%,增速全國第一。

今年上半年,疫情給民航業造成巨大的衝擊。今年8月,全球機場航班起降架次排名中,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列榜單前十位。

目前,深圳國際航班正在有序恢復中。7月17日中午,隨著釜山航空BX319航班從韓國首爾飛抵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標誌著深圳自3月底因疫情影響導致國際客運航班停運後, 正式開始恢復國際定期客運航班。

規劃建設近100個智慧化項目,智能化機場體驗更好

意見要求,推進數位化轉型和四型機場建設,全面試行行業新政策、新技術,創新開展旅客全流程自助服務、行李全過程跟蹤等數位化應用,積極探索地基增強系統(GBAS)、尾流重新分類標準(RECAT)和點融合等技術應用,大力提升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打造體驗最佳的國際航空樞紐。

其實,深圳機場已成為全國「智慧機場」建設的「先行者」。

深圳機場順應時代發展,以加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未來機場」項目為契機,秉承特區改革創新與實幹精神,發揮深圳科創優勢,攜手華為在國內機場中率先開啟全面數位化轉型。

深圳機場以「打造數位化的最佳體驗機場」為願景,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分步實施」的原則, 制定了數位化轉型規劃,通過布局適度超前的新ICT基礎設施,實現資源整合、數據整合、應用整合,在此基礎上充分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新ICT技術,打造示範引領的新IT服務體系,努力構建智慧機場建設的「深圳方案」。

目前已規劃建設了近100個智慧化項目,形成 了深圳機場安全「一張網」、運行「一張圖」、服務「一條線」的新模式。公司主動擁抱數位化轉型正取得積極成效,安全管控更精準、手段更智能,運行更高效、決策更協同,旅客出行更便捷、體驗更幸福。

【記者】王春豔

【作者】 王春豔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深圳機場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記者從推介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深圳機場持續完善航空物流產業生態,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質量,新開和加密芝加哥、盧森堡、阿迪斯阿貝巴、安克雷奇等7個國際全貨機航點,並將陸續開通深圳至阿姆斯特丹、洛杉磯、法蘭克福、雅加達等多條國際全貨機航線。
  • 國際航空樞紐在握,瞬達全球
    「深圳-芝加哥」開通後,深圳機場又開通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深圳-曼谷-布達佩斯-盧森堡」和「深圳-杜拜-阿迪斯阿貝巴」。50個,洲際航線突破20條;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邁入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一周連開3條國際貨運新航線
    "" 深圳 - 雅加達 " 等 3 條國際貨運航線,全年新開國際全貨機航點達到 8 個,為 2013 年轉場以來新開國際貨運航線最多的一年。國際貨運航線網絡的完善,帶動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今年前 10 個月實現貨郵吞吐量超 100 萬噸,同比增長 7.8%,增速在全國百萬噸級機場中位列第一。
  • 深圳機場一周連開3條國際貨運新航線
    、周長頎 報導:記者從深圳機場了解到,近一周內,深圳機場陸續新開「深圳-杭州-洛杉磯」「深圳-阿姆斯特丹」「深圳-雅加達」等3條國際貨運航線,全年新開國際全貨機航點達到8個,為2013年轉場以來新開國際貨運航線最多的一年。
  • 深圳機場國際貨量連續5個月超3成增長 建設成國際樞紐任重道遠
    10月10日,深圳機場方面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據了解,深圳機場今年已新開「深圳-芝加哥」「深圳-曼谷-布達佩斯-盧森堡」和「深圳-杜拜-阿迪斯阿貝巴」等3條洲際貨運航線,並加密了安克雷奇、大阪、新加坡、吉隆坡等4個國際全貨機航點,國際和地區定期全貨機通航點達到21個。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貨運定期航線通達五大洲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這是繼9月18日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開通歐洲到機場定期貨運航線後,非洲與深圳開行的首條洲際定期貨運航班。按照中央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加快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打造,攜手各航司、貨代暢通貨運「空中通道」,暢通區域經濟內循環,聯通國際國內雙市場,助力暢通供應鏈、穩定產業鏈。繼5月開通今年首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深圳-芝加哥」後,近一周內,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又新引進兩家國外航空公司,開通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
  • 空中橋梁連五洲 深圳機場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50城
    原標題:空中橋梁連五洲 條條「大路」通深圳深圳機場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50城編者按: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航空樞紐是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賦予深圳機場的更高使命,也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重要舉措
  • 2025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將完成擴建工程
    深圳晚報訊(記者 董玉含)受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遭遇危機。但今年1月~9月,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卻逆勢增長,貨運吞吐量達99.39萬噸,位列全國第三。其中,國際貨運連續6個月實現同比增長三成以上。
  • 深圳國際航線五年內要破百;蘇州、重慶要建新機場
    附件中指出,對與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定位相適應的國際航線航班所需航權予以支持。打造面向亞太、連接歐美澳、銜接「一帶一路」的航線網絡。建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培育本土全球網絡型航空公司。
  • 全球最繁忙機場如何煉成?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助力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
    通航29年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客貨運業務快速發展,累計迎送旅客超5.6億人次,保障貨物運輸近1500萬噸,助力特區發展的同時,自身發展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客貨業務雙雙進入全球前30位,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
  • 哈爾濱機場開通上海虹橋直飛航線 助力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圖為東航哈爾濱至上海虹橋機場的直飛航線正式開通。 仇建 攝圖為東航哈爾濱至上海虹橋機場的直飛航線正式開通。仇建 攝中新網哈爾濱7月10日電(仇建 郝晶 記者 史軼夫)10日,東航哈爾濱至上海虹橋機場的直飛航線正式開通,這是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推動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落實「復工復產」、助力地方經濟復甦的重要舉措。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在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成為東北地區首家跨入2000萬人次的機場。
  • 機場建設進入新一輪加速期,青島亟需由區域樞紐轉向國際樞紐!
    在《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2017)中,青島流亭機場定位為幹線機場,培育區域樞紐功能。「十二五」以來,青島流亭機場旅客吞吐量不斷攀升:2010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2016年突破2000萬人次。截至2019年底,青島流亭機場共開通航線203條,其中國內航線16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37條;通航城市126座。
  • 機場建設進入新一輪加速期,青島亟需由區域樞紐轉向國際樞紐
    截至2019年底,青島流亭機場共開通航線203條,其中國內航線16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37條;通航城市126座。 放眼全國,青島流亭機場居於什麼水平?定位是一座機場發展的關鍵「內核」。《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明確提出深圳要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定位。
  • 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 |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
    大洋網訊 乘坐飛機「一臉通行」,白雲機場在全國首推國內航班無須出示身份證、登機牌,刷臉即可自助辦理值機、行李託運、登機;去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球第11位的白雲機場通航點增加至230多個,航線網絡覆蓋全球…… 過去五年,廣州在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按下了「加速鍵」,「5G+智慧機場」脫穎而出,臨空經濟帶動效應凸顯
  • 深圳機場:新開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 全貨機航線通達五大洲
    隨著9月18日、20日,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衣索比亞航空相繼在深圳機場開通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機場定期貨運航線網絡由此實現了歐美澳亞非五大洲全覆蓋,進一步提升了貨運全球輻射力和影響力,助力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深圳機場新開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 全貨機航線通達五大洲
    按照中央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深圳機場加快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打造,攜手各航司、貨代暢通貨運「空中通道」,暢通區域經濟內循環,聯通國際國內雙市場,助力暢通供應鏈、穩定產業鏈。繼5月開通今年首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深圳-芝加哥」後,近一周內,深圳機場又新引進兩家國外航空公司,開通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
  • 東航在成都將進入兩場協同運營格局:國際航線全部平移至天府國際機場
    4月26日,記者從東航四川分公司獲悉,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投入運營後,東航將在成都進入一市兩場運營體系,部分商務精品航線保留在雙流國際機場,國際航線全部平移至天府國際機場,形成新、老機場一大一小,兩場協同運營的格局,持續助力成都的國際門戶樞紐建設。預計總投資23.45億推進機務維修區等項目建設按照計劃,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將於2021年投運。
  • 深圳機場新開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全貨機航線通達五大洲
    隨著9月18日、20日,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衣索比亞航空相繼在深圳機場開通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機場定期貨運航線網絡由此實現了歐美澳亞非五大洲全覆蓋,貨運全球輻射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按照中央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深圳機場加快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打造,攜手各航司、貨代暢通貨運「空中通道」,暢通區域經濟內循環,聯通國際國內雙市場,助力暢通供應鏈、穩定產業鏈。繼5月開通今年首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深圳-芝加哥」後,近一周內,深圳機場又新引進兩家國外航空公司,開通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
  •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增強「西引力」全面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西部機場集團「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紀實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以2030年為目標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8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目標進行設計,項目總投資476.45億元。建成投運後,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將形成4條跑道、4座航站樓,東西航站區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機場規模將進入全國前五名。實踐證明,機場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引擎。
  • 深圳大利好!機場地位提升、四條地鐵跨城
    細看這份文件,最大的看點是「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簡單來說機場地位大幅提升,地鐵跨城確認要幹。建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培育本土全球網絡型航空公司。2、通過3-5年時間,深圳機場多航站體系形成,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佔比分別達到20%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