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三亞最受歡迎

2020-09-22 21世紀經濟報導

9月22日,航空數據研究機構——飛友科技發布1-8月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空運力情況。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相關數據,對疫情之下的城市商旅復甦情況進行研究。

從旅客吞吐量看,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的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這些城市的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增速,與1-8月的總體增速相比,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在國際航班最多的三座機場中,廣州的航空市場開始恢復,但北京和上海仍在調整之中。西部的主要機場則皆有突出表現,其中重慶機場的排名從2019年末的第9位上升到底4位,成都上升兩位,昆明和西安則保持穩定。

上述數據反映出:隨著國內疫情獲得控制,主要航空市場的運力獲得回復,其從一個角度體現出這些經濟體量排名全國前列的城市,其商旅業復甦情況明顯。

熱點旅遊城市率先恢復正增長

三亞,麗江,拉薩三座旅遊城市,在8月的旅客吞吐量率先恢復正增長。

其中,三亞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和增速為162.37萬人、4.1%。麗江和拉薩分別為:75.25萬人、3.4%;49.66萬人、8.0%。這成為納入統計的國內32座主要機場中,僅有的保持正增長的三座機場。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認為,三座旅遊城市的航空運力實現正增長,一個趨同的因素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好轉,跨省旅遊逐步放開,刺激了暑運客流高峰的來臨。

但不同的地區,仍有不同的因素。

西藏是國內確診病例最少的地區,7月後,拉薩機場日航班量便突破120架次,旅客吞吐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數量,且有上升的趨勢。7月4日,拉薩機場的航班架次和旅客運輸人數便首次實現正增長。

進入8月,拉薩機場客貨運吞吐量創下歷史新高。8月2日突破單日196架次,8月17日單日運輸航班量達201架次,歷史首次突破單日進出港200架次大關,且自8月1日以來平均客座率為82.31%,起降航班3021架次,同比增長10.62%,旅客吞吐量392122人次,同比增長2.71%,已超出疫情前的同期水平。

麗江機場的情況與拉薩相似,皆以傳統旅遊市場的恢復,推動航空市場復甦。

三亞旅遊市場火爆,一個因素則來源於奢侈品消費的回流。

受境外疫情影響,過去海外奢侈品消費客群向國內回流,而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6月1日發布後,7月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及品類又再度調增,刺激了赴三亞旅遊、消費的遊客數量增長。

與拉薩和麗江所不同,傳統自駕遊佔比不高,航空運輸為主要交通方式,這成為了推動三亞航空市場加速復甦的另一個因素。

除上述三座城市外,其他一些城市的機場數據也開始有積極的變化。

儘管仍在負增長,但西雙版納8月的旅客吞吐量降幅僅2.6%,與之相對,前8月該城市的機場旅客吞吐量仍有38.7%的降幅。

重慶機場8月的旅客吞吐量下降3.9%,是千萬級機場中降幅最小的機場。且在納入本次統計的32座機場中,重慶機場在8月的表現,排名第5位,次於三亞、麗江、拉薩和西雙版納。

重慶的經濟構成中,並非以旅遊業為主。但旅客吞吐量卻能夠與旅遊城市抗衡,說明了重慶恢復情況較好,可以從一個維度反映該城市的商旅復甦度。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的統計,前十大機場中8月旅客吞吐量的平均降幅為22.76%。北京、上海浦東和廣州的降幅超過平均線,降幅分別為60.6%、49.4%、29.9%。

其主要原因在於,上述三大機場的國際航線佔比最高,在境外疫情未獲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將影響到機場的復甦程度。

廣州排名國內機場首位

一座機場的繁忙度,主要由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兩項數據構成。成都一度霸榜。

1月,成都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四位,這一位次與2019年的全年排名相同。事實上,成都作為國內的航空第四城,排名這一位次已久。

但受疫情影響,2月的數據開始出現變化。旅客吞吐量排名前三的機場: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和廣州白雲的數據開始大幅度下滑,成都反超廣州,首次躋身全國其三。3月,成都排名再次上升,以198.02萬人的單月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一。

4月,隨著北京等地運力削減、分散至其他機場,成都的旅客吞吐量與其他機場進一步拉開,當月成都雙流為214.70萬人,而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分別僅:56.53萬人、81.34萬人、164.55萬人。

到了5月,隨著國內疫情獲得控制,部分城市的航空運力得以緩慢恢復。儘管北上廣的航空市場有所復甦,但成都依然以294.38萬人的吞吐量,繼續排名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5月成都雙流機場起降架次達到2.4032萬架次,躍居全球機場起降架次TOP30榜單首位,成為5月份全球最為繁忙的機場。

6月,廣州開始發力,當月旅客吞吐量為310.44萬人,與頭名成都的差距縮小至13萬人。

7月,頭名易主,當月廣州以409.61萬人的旅客吞吐量,反超成都約10萬人,成為國內城市中繁忙度第一的機場。

而從起降架次看,廣州也正是在這一月反超成都,並在隨後次月與後者逐漸拉開差距,展現了廣州航空市場的強力韌性。

8月,從旅客吞吐量看,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廣州、成都、深圳;從起降架次看,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廣州、上海(浦東)、深圳,成都回落至第四位。

儘管成都的排名下降,但具體數據表現仍然可圈可點,8月該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38.18萬人次,同比下降縮小至13.31%;完成貨郵吞吐量5.37萬噸,同比下降縮小至6.96%;起降架次為3.04萬架次,同比下降縮小至3.96%,這表明,成都機場距離恢復至疫情前運力水平,已非常接近。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認為,隨著國內疫情獲得有效控制,鮮有新增確診病例(除境外輸入外)出現,航空市場的繁榮度將進一步增長。總體位次或將在2020年年末重新歸於正常。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三亞最受歡迎
    上述數據反映出:隨著國內疫情獲得控制,主要航空市場的運力獲得回復,其從一個角度體現出這些經濟體量排名全國前列的城市,其商旅業復甦情況明顯。熱點旅遊城市率先恢復正增長三亞,麗江,拉薩三座旅遊城市,在8月的旅客吞吐量率先恢復正增長。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作者:孫不熟 來源:城市戰爭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前8月,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一的是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是首都和浦東的是白雲機場,國際旅客佔比約25%,所以白雲客機場流量的降幅也很大,僅次於首都和浦東。值得一說的是,今年3月、4月、5月、6月,成都的機場吞吐量連續4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 8月機場:三亞鳳凰旅客恢復程度最高,南昌貨郵增速全國第一同比增長105.9%
    據民航局和各機場公布的機場相關數據顯示,8月份三亞鳳凰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4.1%,是所有千萬級機場中恢復最高的機場。據了解,7月、8月多家航空公司陸續恢復和增加了三亞-贛州-哈爾濱、三亞-南通-瀋陽、三亞-武漢-瀋陽、三亞-襄陽-天津、三亞-揚州、三亞-宜昌-天津、三亞-瀘州-瀋陽等7條航線。
  • 機場復甦排名:成都超越北上深,僅次於廣州
    隨著疫情的穩定控制,國內的經濟商旅等情況基本已經全面復甦。一個地區的經濟復甦情況,往往也會反映在這個地區的交通狀況中。航空交通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出現明顯回暖的跡象,全國各大主要城市機場開始逐步恢復正常運營狀態。
  • 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我們發現:與2019年相比,2020年國內前十大機場的排名或將出現較大變化。廣州白雲機場若保持1-11月的復甦勢頭,年末或成為國內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機場,並有望在這一數據中排名全球第1。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上述數據進行綜合測算,廣州白雲機場有望成為11月唯一一座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的城市,並有望在年末成為國內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機場,並有望在這一數據中排名全球第1。成都雙流和深圳寶安機場,則有望在今年年末排名全國第2和第3位。上述三座機場在2019年末的排名,分別為第3-5位。
  • 白雲機場8月客流量居全國首位
    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據統計,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7月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鄭州衝進前十
    歷史性時刻,7月份,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奪得第一。正常情況下,首都機場是第一,上海浦東機場第二,廣州白雲只能拿個第三。南航空姐上半年成都雙流機場有好幾個月是第一,而到了7月在廣州機場的快速恢復中已被取代。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全國居首
    日前南都記者從白雲機場獲悉,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面對疫情影響,白雲機場聚焦「六穩」「六保」,危中尋機主動求變,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謀劃開展科技防控、無接觸服務、經廣飛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實現業務復甦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兩促進,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的空港新引擎。
  • 最新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成都超浦東,香港不及鄭州
    ,廣州白雲機場前三季度累計吞吐量為2893萬人次,排名全國第一,反超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勁旅。根據白雲機場發布的2020年10月生產經營數據快報,今年前10月,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累計為3388.7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44.32%,下降幅度繼續收窄,這已經是白雲機場連續四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居全國首位 著力打造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日前更獲得國家級榮譽——「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為省內唯一同時獲兩個國家獎項的民航單位。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 7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首位
    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白雲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甦,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 三亞機場7月份航班恢復程度居全國首位
    三亞機場航站樓本報訊(通訊員 符慧騰):根據飛常準數據顯示,7月中國大陸千萬級機場中,海航集團旗下三亞鳳凰國際機場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穩步推進,離島免稅新政的刺激和暑期的到來使三亞成為全國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為進一步提升三亞機場的服務質量,滿足旅客多樣化的出行需求,三亞機場持續關注航空市場動態,多次走訪航空公司,科學研判客流走向及航線布局,不斷優化航線網絡,促進三亞機場航空市場的持續恢復。
  • 國內最受歡迎的城市,去年接待遊客超3億,旅遊收入排名全國第一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旅遊成為人們的休閒方式之一,許多人都會選擇在節假日期間,和家人一起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許多城市也是受到了遊客的熱烈追捧,而今天芒果給大家介紹我國最受歡迎的城市,去年接待的遊客超過3億,旅遊收入排名全國第一,你們知道是哪裡嗎?
  • 日客流突破17.6萬人次 廣州白雲機場帶動航空加速復甦
    後疫情時代按下「重啟鍵」,恢復航空交通網絡、重振產業信心,是城市經濟加快復甦的先棋手和必由路。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9成水平。
  • 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排名
    從旅客吞吐量看,前8月內地十大機場的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這些城市的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增速,與1-8月的總體增速相比,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 長假期廣州白雲機場出港航班量全國機場排第一
    假期間國內機場出港準點率高達90.82%,同比提升2.25%。雙節假期間,國內千萬級機場中20家機場航班量同比實現正增長,其中三亞鳳凰機場航班量增長最快,同比提升20.56%。實際出港航班量前三的機場分別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和上海浦東,其實際出港航班量均在4000架次以上。準點率前三的機場分別是長春龍嘉、大連周水子和瀋陽桃仙。
  • 廣州白雲第1,上海浦東第6,1-8月機場旅客吞吐量15強
    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列第二至第四,分別為2432萬人次,2197萬人次、2037萬人次;重慶江北機場較好,同比下降32.01%,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排名由原第8上升第4。廣州白雲排第12020年1-8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2433萬人次,超過成都,排全國第1;其中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達461萬人次,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白雲機場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機場宣報導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
  • 國慶最受歡迎出境遊目的地 日本跌出前十
    國慶旅遊人氣城市 重慶列出行第九赴日遊從去年最受歡迎出境遊第四位跌出前十齣行人氣城市重慶位列第九-出行人氣城市前十名: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杭州、廈門、西安、重慶、昆明-到達人氣城市前十名:北京、上海、杭州、廈門、西安、青島、蘇州、成都、南京、大連
  • 廣州白雲機場國內客流量恢復至疫情前九成水平
    廣州白雲機場。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廣州白雲機場。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記者 郭軍)記者29日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獲悉,8月以來,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