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客流突破17.6萬人次 廣州白雲機場帶動航空加速復甦

2020-09-03 中國民航網

雲山珠水,阡陌交通。後疫情時代按下「重啟鍵」,恢復航空交通網絡、重振產業信心,是城市經濟加快復甦的先棋手和必由路。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9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白雲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甦,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國內航班逐步回暖——

7月客流突破400萬居全國首位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今年1-7月份,累計起降航班17.95萬架次,保障進出港旅客1971.58萬人次。其中7月份實現客流吞吐量409.6萬人次,環比增長31.9%;航班起降33773架次,環比增長15.7%。白雲機場登頂榜首,成為疫情後復甦快、國內客流最大、起降航班架次最多的機場。

抓住國內民航業復甦的轉機,白雲機場積極聯合航空公司復開此前暫停的航線、新開和加密熱門城市航線。進入7月以來,白雲機場國內航線運力投放居全國首位,當月國內進出港航班30873班,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為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白雲機場大力支持各大航司投放寬體機執飛熱門城市航線,7月機場寬體機起降6910架次,佔比超五分之一。

數據顯示,白雲機場7月出行旅客以商務客流與暑假旅遊客流為主,國內出港目的地排行前十位分別為上海、成都、杭州、南京、重慶、西安、昆明、海口、北京、鄭州。其中最熱門的上海航線日均運送旅客量突破1萬3千人次。7-8月,白雲機場更相繼新開、復航了利雅得、德黑蘭、開羅、杜拜、首爾、巴格達、多哈、伊斯坦堡、科威特城、奈洛比、基加利、阿迪斯阿貝巴等國際航線。

科技防疫「無接觸」——

打造「閉環下的空港」提振信心

疫情下全球航空產業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白雲機場如何給予出行市場信心,關鍵在於「安全感」。自疫情發生以來,白雲機場疫情防控體系不斷完善,與政府、航空公司、駐場單位保持密切聯動,不斷完善防控措施,致力於打造「閉環下的口岸」--

白雲機場第一時間出臺了「體溫監測、掃碼通行」等系列措施,配合海關落地全國機場首個「移動式一體化生物安全方艙」,引入定點醫院同款智能消殺機器人……在後疫情時代,更大批設置「無接觸」電梯按鈕、紫外線消毒機24小時不間斷消毒手推車、高溫蒸汽清潔衛生間,處處透露出白雲機場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用心。8月5日,白雲機場宣布全國機場首家推出旅客全流程「OneID」服務,一張臉就是一個「ID」,旅客註冊授權後可實現「刷臉」通行機場!無接觸、智能化、科技範,白雲機場在後抗疫時代再推科技創新新成果,更有望改變未來旅客的航空出行習慣。

此外,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白雲機場曾全力以赴保障馳援重點地區的醫療隊員和物資運輸,當復工復產潮開始,又全情投入保障各地企業員工包機,讓愛成行……非常時期,白雲機場「戰」在機場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及時轉變服務思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依靠科技力量大力推行「無接觸生產」、「無接觸服務」,打造「春風服務」品牌,保障旅客和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經廣飛」激發活力——

復工復產促地方經濟拉杆起飛

機場是城市形象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可以看到城市的活力和發展。2004年8月5日白雲機場一夜轉場,十六年來累計運送旅客超過7.5億人次,客流量排名已晉升至全球第11位,在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面對今年疫情下的壓力和挑戰,白雲機場積極支持航司「客改貨」、支持有條件的航司加快恢復業務,不僅快速穩住了自身業務量下降趨勢,更成為拉動地方產業經濟快速復甦的有力引擎。

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期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依託白雲機場航空樞紐特有的要素吸聚能力,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動下,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已形成航空維修與製造、航空物流、跨境電商、通用航空、飛機租賃、航空總部六大產業集聚。除了直接帶動臨空經濟產業發展外,白雲機場對廣州市的商貿、旅遊、酒店、文化、教育等產業也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據測算,白雲機場業務量發展對廣州市產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9.68、對廣東省產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8.19 。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可為廣州市新增2823個間接就業機會、為廣東省新增6123個間接就業機會。每增加10萬噸貨郵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87億元、廣東省GDP值356億元。

在CAPSE、攜程網等機構近兩個月發布的榜單中可見,「廣州」均在暑期出行全國熱門出發地或目的地城市、出行意願指數TOP10之列。白雲機場的航線網絡有效地滿足了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更連結了省市政府今年夏季啟動的「跨省跟團遊」、「廣州歡迎你」文旅復甦計劃。白雲機場則在轉場運營十六周年之際,加推「經廣飛,飛一般實惠」系列直播帶貨活動--聯合航空公司、中免集團等開發「機+酒」「隨心飛」「免稅go」等「航空+」定製產品,為旅客出行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多重加持催熱旅遊市場消費回補、潛力釋放。

隨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和臨空經濟示範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推進,白雲機場將聚焦空港口岸資源稟賦,繼續為大灣區連接世界、實現地方經濟發展騰飛貢獻力量。(《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郭瑛

相關焦點

  • 突破400萬!7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首位
    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白雲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甦,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居全國首位 著力打造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國內航班全面回暖——突破460萬人次8月客流全國居首白雲機場國內旅客量恢復正常水平,7、8月連續兩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全國第一。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白雲機場抓住國內民航業復甦的轉機,積極聯合航空公司復開此前暫停的航線、新開和加密熱門城市航線。國內出港熱門目的地包括上海、成都、杭州、南京、重慶、西安、昆明等。
  • 廣州白雲機場國內客流量恢復至疫情前九成水平
    廣州白雲機場。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廣州白雲機場。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記者 郭軍)記者29日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獲悉,8月以來,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全國居首
    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日前南都記者從白雲機場獲悉,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面對疫情影響,白雲機場聚焦「六穩」「六保」,危中尋機主動求變,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謀劃開展科技防控、無接觸服務、經廣飛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實現業務復甦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兩促進,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的空港新引擎。
  • 廣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獲批 9月底開工
    預計2030年白雲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為1.2億人次記者9月6日獲悉,國家發改委日前已批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近期規劃目標年為2030年,在分析我國民航發展趨勢和珠三角地區航空需求的基礎上,預計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為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及飛機起降量分別為380萬噸和77.5萬架次。
  • 白雲機場8月客流量居全國首位
    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據統計,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白雲機場單日旅客量超15萬人次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 通訊員/機場宣)7月30日,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5.36萬人次,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5萬人次,創下復工復產以來單日客流新高,預計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有望恢復到疫前水平。近期,白雲機場聯合各大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放,加快恢復航班,先後新增廣州至敦煌、嘉峪關、昭通、信陽、海拉爾、巴彥淖爾、瓊海博鰲等航線。
  • 白雲機場7月旅客量居全國首位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 通訊員/機場宣)暑期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
  • 武漢天河機場單日客流突破6萬人次,國內客流量恢復到去年同期九成
    長江網8月22日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盼)長江網記者從天河機場獲悉,8月21日,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2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6萬人次,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水平的90%。
  • 白雲機場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機場宣報導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
  • 白雲機場謀求科技防控等創新項目 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據統計,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7月白雲機場客流破400萬人次 單月旅客量居全國第一
    記者前日獲悉,7月,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今年1-7月份,累計起降航班17.95萬架次,保障進出港旅客1971.58萬人次。其中7月實現客流吞吐量409.6萬人次,環比增長31.9%;航班起降33773架次,環比增長15.7%,單月旅客量居全國第一。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三亞最受歡迎
    8月2日突破單日196架次,8月17日單日運輸航班量達201架次,歷史首次突破單日進出港200架次大關,且自8月1日以來平均客座率為82.31%,起降航班3021架次,同比增長10.62%,旅客吞吐量392122人次,同比增長2.71%,已超出疫情前的同期水平。麗江機場的情況與拉薩相似,皆以傳統旅遊市場的恢復,推動航空市場復甦。
  • 天河機場單日旅客突破5萬人次
    長江日報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盼)長江日報記者獲悉,7月29日,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03萬人次,其中進港人數2.36萬人次,出港人數2.67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5萬人次。據了解,為了滿足疫後旅客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天河機場積極聯繫各在漢運營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放,加快恢復航班。
  • 白雲機場8月國內客流量有望恢復到疫前水平
    7月30日,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5.36萬人次,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5萬人次,創下復工復產以來單日客流新高。隨著跨省旅遊市場的逐步復甦、航空旅遊客流和暑期學生流高峰的到來,預計白雲機場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有望恢復到疫前水平。
  •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 成為推動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白雲機場現有3條跑道和2座航站樓,機場基礎設施設計容量為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目前已接近飽和。(粵機宣)聚焦「六穩」「六保」,連續兩個月客流居全國首位白雲機場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空港引擎今年7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自7月之後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特別是5月,成都雙流機場起降架次達到2.4032萬架次,是該月份全球最繁忙的機場。直到7月,廣州才開始發力,反超成都成為全國最繁忙的機場,但成都仍然排名全國第二。9月10日上午,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召開開工動員大會。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總投資214億元,飛行區建設等級為4F。9月1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天河機場國內客流恢復九成
    長江日報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盼)長江日報記者從天河機場獲悉, 8月21日,武漢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2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6萬人次,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水平的90%。「惠遊湖北」政策的實施加速了航空客流的恢復。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三亞最受歡迎
    8月2日突破單日196架次,8月17日單日運輸航班量達201架次,歷史首次突破單日進出港200架次大關,且自8月1日以來平均客座率為82.31%,起降航班3021架次,同比增長10.62%,旅客吞吐量392122人次,同比增長2.71%,已超出疫情前的同期水平。麗江機場的情況與拉薩相似,皆以傳統旅遊市場的恢復,推動航空市場復甦。
  • 四機場前七月數據對比:白雲機場、深圳機場客流大幅領先上海機場
    400萬級,復甦最快的深圳機場也已經接近400萬級,而老大哥上海機場還不到300萬級。各大機場的國際旅客業務都幾乎停滯,復甦能力主要體現在國內客流上,7月白雲機場國內航線達404.5萬人次,深圳機場377.90萬人次,上海機場僅284.58萬人次,可見上海機場對國際客流的依賴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