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機場前九月數據對比:白雲機場累計客流量、航班數超上海機場
四家公司中,上海機場是唯一一家仍處於腰斬狀態的機場。9月,深圳機場的航班起降架次增速實現轉正,廈門空港的降幅也收窄到個位數,上海機場的降幅為四家機場中最大。白雲機場的航班起降架次數依然領先於上海機場。整體來看,前九月深圳機場在三項指標上的復甦腳步均最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航班起降架次率先實現轉正,上海機場在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兩項指標上墊底,貨郵吞吐量復甦情況位列第二。前九月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均超上海機場。
-
四大機場前八月數據對比:白雲機場在兩指標上全面超越上海機場
白雲機場、深圳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再度超越上海機場。深圳機場、上海機場前八月累計貨郵吞吐量均實現正增長,白雲機場和廈門空港則依然是兩位數下滑。8月,深圳機場的航班起降架次增速已經接近轉正,其次同比跌幅較小的是白雲機場,上海機場的跌幅為四家機場中最大。
-
深圳機場前七月運營數據解讀:貨郵吞吐量累計增速已快於過去三年
月到5月同比跌幅太狠,深圳機場前七月的旅客吞吐量依然接近腰斬。深圳機場前七月航班起降架次的復甦情況也比較不錯,到7月已經接近轉正。,深圳機場表現最為亮眼的無疑是貨郵吞吐量,其次為飛機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雖然降幅巨大,但橫向與上海機場、白雲機場、廈門空港比的話也最為給力。
-
上海浦東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未來誰的發展潛力更大?
2019年上海浦東機場客流吞吐量76153455人次,年貨郵吞吐量363.56萬噸,年起降航班511846架次。位居大陸機場排名第二,僅次於首都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客流吞吐量73378475,位居大陸機場排名第三,二者相差無幾,不分伯仲。那麼究竟誰未來的發展會更好呢?
-
廣州白雲第1,上海浦東第6,1-8月機場旅客吞吐量15強
>廣州白雲機場2433萬人次,排第一名,首次登頂,超過成都雙流、上海浦東、北京首都。廣州白雲排第12020年1-8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2433萬人次,超過成都,排全國第1;其中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達461萬人次,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上海機場前九月運營數據解讀:9月國內旅客量增速遠超白雲機場
9月,公司國內旅客吞吐量350.92萬人次,同比增長13.50%;同月,白雲機場的國內旅客量為452.85萬人次,同比增0.69%;深圳機場上海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在4月、5月表現靚麗後,6月增速大幅下降,7月、8月和9月均接近零增長。
-
上海機場前七月運營數據解讀:旅客量累計跌66%,貨郵量連續變弱
近五年及2020年前七月上海機場旅客吞吐量情況如下:照前七月的趨勢及國際疫情的持續不確定推斷再來看公司前七月各月貨郵吞吐量數據:2017年出現一次小爆發,增長11.16%,隨後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下跌,2020年前七月的微幅正增長和前兩年相比已堪稱亮眼。
-
未來從白雲機場可直接坐高鐵去深圳湛江
從研究年度客車開行方案表可見,未來往西至貴陽、南寧,往東至廈門、杭州、上海,往南至海口,往北至濟南,都有列車經過白雲機場T3站、白雲(棠溪)站。南接廣深第二高鐵,白雲機場3站到深圳機場往市區方向,廣中珠澳高鐵從白雲機場T3南下,經黃埔區、南沙區、中山市至珠海,屆時可實現白雲機場T3與中山、珠澳方向的直達運輸。值得注意的是,廣中珠澳高鐵與廣深第二高鐵在白雲機場T3站至黃埔站共線,意味著後者也將進入白雲機場,強化白雲機場對東莞、深圳客流的吸引力。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全國居首
日前南都記者從白雲機場獲悉,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面對疫情影響,白雲機場聚焦「六穩」「六保」,危中尋機主動求變,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謀劃開展科技防控、無接觸服務、經廣飛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實現業務復甦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兩促進,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的空港新引擎。
-
廣州白雲機場國內客流量恢復至疫情前九成水平
廣州白雲機場。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廣州白雲機場。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記者 郭軍)記者29日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獲悉,8月以來,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
-
白雲機場7月旅客量居全國首位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 通訊員/機場宣)暑期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但如果把浦東與虹橋加起來,上海全市的航空吞吐量仍然穩居全國榜首。這這兩個機場的排名下滑之所以如此大,和客流結構有很大關係。二者的國際旅客佔比都很高,其中浦東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50%,首都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27%。看深圳、杭州的數據也一樣,基本上國際旅客佔比較高的城市,數據下滑幅度都比較大。
-
深圳機場,槍挑廣州,劍指香港?
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國際客運通航城市突破50個,洲際航線突破20條;年國際客流首次突破500萬人次。因此,廣州白雲機場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與北京、上海並列的「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也擁有眾多國際航線。換句話說,如果說深圳在追趕廣州的話,那廣州對標的則是上海、香港。和深圳類似,廣州機場也在積極提升硬體水平。就在這個月底,廣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就要開工。擴建完成後,白雲機場將擁有五條跑道同時運行,成為中國民航機場跑道最多的機場。
-
日客流突破17.6萬人次 廣州白雲機場帶動航空加速復甦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9成水平。,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其中7月份實現客流吞吐量409.6萬人次,環比增長31.9%;航班起降33773架次,環比增長15.7%。白雲機場登頂榜首,成為疫情後復甦快、國內客流最大、起降航班架次最多的機場。抓住國內民航業復甦的轉機,白雲機場積極聯合航空公司復開此前暫停的航線、新開和加密熱門城市航線。進入7月以來,白雲機場國內航線運力投放居全國首位,當月國內進出港航班30873班,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白雲機場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機場宣報導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
-
我國旅客吞吐最多的五個機場是?深圳寶安機場都沒排上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北上廣深,這些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城市。經濟越發達、活躍度越高,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也越快,人員流動就越頻繁,相應地機場、火車站之類的交通運輸工具就越繁忙。但是在我國最為繁忙的前五個機場中,深圳竟然沒有入圍,是不是有些意外?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五個機場。
-
長假期廣州白雲機場出港航班量全國機場排第一
大洋網訊 據飛常準大數據統計,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10月1日-8日),國內機場實際出港航班10.76萬架次,其中國內-國內實際出港航班10.67萬架次,同比提升9.96%;國內-國際實際出港航班874架次,同比下降92.04%。
-
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機場排名有望上升到2-3位,而過去數年排名全國前兩位的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機場,則將和昆明長水機場爭奪5-7位的排名。從前10月情況看,排名依次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北京首都、昆明長水、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杭州蕭山機場。累計旅客吞吐量方面,前10月廣州白雲、成都雙流和深圳寶安是僅有的三座吞吐量高於3000萬人次的機場,可對比的是,2019年前10月,國內旅客吞吐量超3000萬人次的機場達到了10座。這亦可體現2020年對於民航運輸業而言,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
深圳機場繁忙背後的智慧
「客人」也是同行,作為全國領先的「智慧機場」示範體系,機場同行都希望到此「取經學習」;2019年,深圳機場也很忙,但航班年放行正常率已經超過87%,要知道深圳每年有長達4~6個月的雷雨季,如此的正常放行率殊為不易;2020年,深圳機場還是很忙,疫情期間深圳機場制定了「五有六快,平戰結合雙豐收」的應急保障策略
-
白雲機場前八月運營數據解讀:貨郵吞吐量7月轉跌後跌幅擴大
白雲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461.04萬人次,同比跌幅進一步收窄到30%以內。其中國內旅客量達453.47萬人次,同比下滑7.25%,國內旅客量已經快要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國際旅客的跌幅依然高達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