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2020-12-04 房產每日觀察

成都憑啥位列三甲

優勢資源

成都是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憑藉對500強企業的強吸引力、重大賽事及活動數量等眾多優勢位列三甲;同時成都在消費舒適度的指標上表現亮眼,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消費基因

成都在城市旅遊總收入、入境旅遊者數量與人均消費、實際利用外資額度等表現優異;加之宜居城市的特徵,成都的生活品質成為人口遷移的吸引力,不斷豐富這座城市的消費基因。

核心商圈

成都錦江區致力於打造豐富夜生活場景,加強 「來了就不想走」的閒適安逸的城市生活氛圍營造,並且在生活方式多元化、首店經濟等方面領先優勢突出。

內循環經濟時代,決定一個城市發展潛力的衡量標準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城市的消費能力,另一個則是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其中一個重點內容就是,打造新型消費商圈,推動智慧商圈的建設。此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天津、廈門、青島、大連、哈爾濱等均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場城市間的消費拉鋸戰悄然開啟。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本質需要立足國內、輻射周邊、面向世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吸引力的消費中心。為了更好地探索國內各城市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同的發展方式和階段,仲量聯行參考了商務部關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的評判標準,總結借鑑以「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為代表的傳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以「曼谷、杜拜」為代表的新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指標,篩選了截至2019年末在國際消費方面相關數據, 通過6個維度,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做了系統梳理。昨日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成都排名全國第三。前兩名分別是北京和上海。

位列三甲

出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都具備三個特點

商務部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的關鍵指標概括為6個,即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和政策引領度。在這6個維度之上,仲量聯行研究發現表現出色的城市都具備三大特點:都擁有國際化的產品及服務,能夠吸引來自全球的消費者;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形成了龐大的消費供給;是全球消費市場的風向標,輻射範圍廣,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帶動及輸出作用。

從這6個維度出發,仲量聯行發現,每個城市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中表現出的獨特潛質和優勢資源更體現出「千城千面」的發展特徵。其中,北京以超強的國際會展資源聚集度、近百萬的高校人才儲備量以及超過七成的世界500強企業入駐量在國際知名度、交通便利度方面拔得頭籌。上海以其更具優勢的城市經濟基礎、國際品牌入駐數量、國際人口吸引力等指標位居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的榜首。成都作為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憑藉對500強企業的強吸引力、重大賽事及活動數量等眾多優勢位列三甲;同時成都在消費舒適度的指標上表現亮眼,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經過綜合測評,成都緊隨上海、北京,在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三。

實力認證

成都兼具國際時尚魅力和天府文化特色

2300多年的商業歷史文化,是成都這座西部消費中心、西南生活中心,最為鮮明的城市底色;

「全球最佳新興商務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是這座國家中心城市,一次又一次的實力認證。

世界500強企業進駐301家,全球80%的知名品牌,都已在成都開設門店,與2018年全年共引進200家首店相比,2019年成都首店增速約136.5%。從首店類型來看,全球首店6家,亞洲首店1家,全國首店50家,西部首店26家,西南首店97家,成都首店293家,大量知名品牌以成都為據點來輻射中西部。

當下,隨著藝術、文創、文博、旅遊、賽事等新興消費業態不斷湧現,成都正賦予消費型城市更多內涵,夜間經濟的興起,更是徹底點燃這座「不眠之城」。

仲量聯行研究發現,成都不僅是區域經濟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是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具有對廣袤中西部巨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城市旅遊總收入、入境旅遊者數量與人均消費、實際利用外資額度等表現優異;特別是在消費環境與消費舒適度方面,以智能消費為核心的數字消費,以及代表公園城市發展趨勢的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生態消費,都讓成都的商業活躍度可持續發展;加之宜居城市的特徵,成都的生活品質成為人口遷移的吸引力,不斷豐富這座城市的消費基因。

核心商圈

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內因

一個城市的核心商圈往往是這座城市的商業名片,為進一步探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展內因,仲量聯行在城市研究的基礎上,每個城市挑選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核心商圈所在的城區,立足於「以人為本」的商業消費邏輯,參考商務部等14部門《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分解了影響城市商業未來發展前景的消費關鍵要素。中心城區的排名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城市和中心城區的商業發展有著強關聯性,其中成都市錦江區緊隨上海靜安區、北京朝陽區,同樣位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排名第三。

和全國各核心商圈相比,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前三甲的成都市錦江區也有著自己的特色。成都錦江區充分利用「休閒之都」的文化底蘊,著眼於「以長見長」,致力於打造豐富夜生活場景,加強 「來了就不想走」的閒適安逸的城市生活氛圍營造,並且在生活方式多元化、首店經濟等方面領先優勢突出。

【來源:武侯檢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四川新聞-四川...
    成都憑啥位列三甲優勢資源成都是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憑藉對500強企業的強吸引力、重大賽事及活動數量等眾多優勢位列三甲;同時成都在消費舒適度的指標上表現亮眼,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19」城市排行榜
    36座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體檢成績單出爐 北京2020年12月29日 -- 近日,中國網採訪了日本東京經濟大學教授、雲河都市研究院院長周牧之,報導了如下內容:由高端智庫雲河都市研究院編制的「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19」正式發布。
  • 科爾尼發布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與報告,解讀後疫情時代城市發展...
    城市排名結果揭示了在日益變化的環境下,城市全球地位和未來前景的激烈競爭與區域性分化特徵2020年11月18日(北京)——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今日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發布,成都杭州顯著提升,青島4項指標下滑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被冠以「國家中心城市指數」,但報告中的「國家中心城市」並非官方文件中批覆的那個「國家中心城市」,這裡僅作為學術概念來研究。
  • 城市夜生活指數居全國第五位 成都商業開啟「夜間模式」
    政策合力支撐 讓城市更有生活歸屬感  在旺盛的消費需求刺激下,成都的夜間經濟現狀如何?成都市又將如何引導消費和打造夜間經濟?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4月1日發布的數據統計顯示,在全國範圍內,成都的城市夜生活指數排名第五,僅次於北上廣深。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濟南、青島表現如何?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該報告選取全國25個主要城市,分別從政治、金融、貿易、科技、文化、教育、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十個維度進行比較。
  • 2020新一線城市排名發布 鄭州座次來了!
    ,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從樞紐城市轉向綜合型區域中心城市鄭州從單一維度強勢向多足發展轉變《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不僅對城市進行綜合排名,還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及未來可塑性等五大維度對各大城市進行評估排名。
  •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雙循環」新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成都常住人口達到1658.10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192.3萬人。根據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作為西部頭部城市和四川主幹城市,具有鮮明生活城市特質的成都,未來還將進一步集聚人口和經濟。這也意味著,這裡有潛力巨大的市場。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這這兩個機場的排名下滑之所以如此大,和客流結構有很大關係。二者的國際旅客佔比都很高,其中浦東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50%,首都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27%。看深圳、杭州的數據也一樣,基本上國際旅客佔比較高的城市,數據下滑幅度都比較大。
  • 早安|2020《世界城市名冊》成都排名全球第59
    中國移動今年基站開通數比原計劃將增加5萬座,年底將超35萬座,計劃年底前實現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長江5號洪水通過三峽水庫 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效益凸顯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已通過三峽水庫,調度三峽水庫出庫流量繼續維持48000立方米每秒。據悉,在本輪洪水應對過程中,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流域水庫群發揮了重要作用。
  • 電解質|角逐「國家中心城市」多項排名提升,濟南的決心和底牌是什麼?
    在國家中心城市的標準沒有完全明確的情況下,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在8日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濟南青島5項進潛力榜。報告顯示,相較2018年,2020年濟南在多個國家中心城市指數排名中爭先進位。
  •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成都穩居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前列
    2020年預計成都會展收入超過1500億元。從指數報告中各樣本城市的得分數據分析,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的城市絕非少數。此外,2015年至2018年,各樣本城市會展業發展競爭力指數的中位數,存在先升後降的態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城市會展業存在下行壓力。但是,成都會展卻在多城激烈競爭與行業下行壓力中強勢突圍,實力何在?
  • 2020全國城市傳播熱度指數排名發布,日照排名24位!
    6月2日,2020全國城市傳播熱度排名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辦。中國城市品牌評價項目組、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社聯合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數據及相關標準,對全國293座地級市、387座縣級市最近一整年有關數據進行標準化計算,分別發布地級市和縣級市傳播熱度指數排名前100名單。日照市在地級市排名中位列第24位。
  • 直擊中關村論壇|「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 北京排名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指數數據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5位。中國除了北京與上海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成都「十四五」目標:在高質量發展中衝向世界城市
    統計顯示,近五年成都經濟增速高於全國0.8-1.7個百分點,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保持在36%-38%左右。發展潛力方面,成都各項指標不斷向好,為未來進一步發展蓄勢集能。2019年末,成都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服務人口超2200萬人,常住人口1600萬,躋身超大城市之列。經濟總量在2019年末居全國第7,已與全球排名42位的芬蘭相當。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北上廣深居全國前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源 |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哪個城市營商環境好,值得投資?根據2020年1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20年四大一線城市營商環境排名全國前四,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第五名至第十名。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發布,北京強勢領跑
    2020年1月4日,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指數對我國28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創新發展水平進行了測度與評估,測算結果顯示,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南京、杭州、蘇州、武漢、西安、珠海排名前10。北京位列第一,強勢領跑全國。
  • 成都展館驚豔亮相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
    「成都旅遊雲直播平臺」項目啟動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開幕為儘快恢復成都疫後旅遊市場,加快推進世界旅遊名城建設,11月26日,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成都市博覽局支持,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賽美斯(北京)會展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 濟南三項排名大幅躍升
    原標題:「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 濟南三項排名大幅躍升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
  • 僅次於北上廣深杭 雲創城市成都排名全國第六
    23日,業內高度關注的阿里巴巴2017雲棲大會全國城市峰會在蓉舉辦,掀起了雲計算總動員的浪潮。作為西南地區首屈一指的雲創城市,這也是「雲棲大會」連續第三年來到成都,吸引了海內外近千名開發者、創業者及生態夥伴參加,多名成都地區的明星企業紛紛在大會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