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角逐「國家中心城市」多項排名提升,濟南的決心和底牌是什麼?

2020-12-05 騰訊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9日訊 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會花落誰家,一直是個懸念。據梳理,截至目前,已獲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有9座,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最近幾年來,至少已有瀋陽、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廈門、長春、昆明、南昌、烏魯木齊等城市,參與到國家中心城市競逐中。

在國家中心城市的標準沒有完全明確的情況下,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在8日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濟南青島5項進潛力榜。報告顯示,相較2018年,2020年濟南在多個國家中心城市指數排名中爭先進位。其中,國家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中上升5位、國家貿易中心城市排名中上升7位、國家醫療中心城市排名上升4位、國家信息中心城市排名上升8位。

涉及國家中心城市的多項排名,濟南名次上升

具體來看,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對25個樣本城市的指標數據進行了測度,由政治、金融、貿易、科技、文化、教育、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十大專項功能的專項指數合成得到的綜合指數即國家綜合中心指數,反映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

國家金融中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對全國高端金融要素的集聚上,強調國家金融中心城市在全國城市網絡中的聯繫和輻射作用。

報告顯示,2020年國家金融中心是上海;國家重要金融中心為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南京、杭州;國家潛在重要金融中心是成都、武漢、西安、寧波、重慶、大連、青島、濟南、鄭州、蘇州、廈門、瀋陽。

報告顯示,在2020年國家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中,青島和濟南分別排第14位和第15位。相較2018年,2020年,濟南在國家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中上升5位,2018年排第20位;青島下降1位。

國家貿易中心是指在一個國家內一個城市的貿易水平能夠決策、控制、管理、服務全國的城市,並處於全國貿易網絡體系的核心節點位置,具有較強的聚集力和聯繫力,其貿易水平具有輻射全國範圍的能力。

基於聚類分析,2020年上海為國家貿易中心;北京和深圳為國家重要貿易中心;天津、廣州、杭州、大連、鄭州、廈門、濟南、重慶、南京、成都、武漢、青島、長沙、瀋陽、蘇州、哈爾濱、西安17個城市為國家潛在重要貿易中心。

在2020年國家貿易中心城市排名中,濟南和青島分別排第10位和第15位,屬於國家潛力重要貿易中心城市。較2018年,濟南排名上升7位,青島2018年為第12位。

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在國家醫療中心建設方面顯著領先其他城市。2020年國家醫療中心是北京,除了全國醫院前100名數量低於上海以外,其他指標均排在第1位,特別是醫學院院士數量佔全國比重達到了44.17%,全國重要醫療會議數量佔全國比重達到了46.90%,將近佔據了全國一半的資源。

此外,國家重要醫療中心是上海、廣州、西安、武漢、南京、成都;國家潛在重要醫療中心為杭州、天津、濟南、重慶、瀋陽、長沙、哈爾濱、鄭州。

相比於2018年而言,從城市層級變化角度來看,北京的國家醫療中心地位保持不變;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的總體層級維持不變,仍然為國家重要醫療中心,其中濟南作為國家潛在重要醫療中心排名上升4位,青島沒有上榜。

國家信息中心城市在信息產業的集聚性上主要體現在對全國高端信息要素的集聚,在聯繫性上強調在全國城市網絡中的聯繫和輻射作用。

2020年北京是唯一的國家信息中心,深圳、上海、廣州、成都、杭州、重慶六座城市是國家重要信息中心,天津、南京、武漢、西安、鄭州、濟南、長沙、合肥、哈爾濱、蘭州、瀋陽、廈門、青島、寧波、大連15座城市是國家潛在重要信息中心,其中,在國家信息中心城市排名中,濟南排第13位,排名較2018年上升8位。

此外,在2020年國家文化中心城市排名中,濟南排第11位,屬於國家潛力重要文化中心城市,不過較2018年的第6位,下滑了5位。青島沒有上榜。

角逐國家中心城市,濟南的決心與底牌是什麼?

從已落地的國家中心城市及相關規劃可以看出,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往往兼具中心區位、經濟實力、城市群等優勢

比如,北京和天津位於京津冀城市群內,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實力突出。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城市,成都、重慶是成渝城市群的龍頭城市,鄭州是中原城市群的龍頭城市,武漢是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龍頭城市,西安則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龍頭城市。鄭州和西安在國家中心城市陣營中雖然經濟實力相對偏弱,但由於區位優勢明顯,在所在城市群中肩負重要使命,依然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從區位布局上看,「濟南位於國家戰略要津,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匯聚了行政、科教、金融、文化、旅遊、醫療等豐富資源,具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條件。濟南作為黃河下遊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山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迎來了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契機。」《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前期調研報告認為。

2020年1月5日,濟南市委在經濟工作會議上正式發布的《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按照計劃,「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濟泰(濟南與泰安)同城化」、「濟淄(濟南與淄博)同城化」、「濟南齊河全面融合」、「建立濟南都市圈市際聯席會議制度」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同時推出,濟南大都市圈雛形乍現。

與具有區位優勢的瀋陽、長春、昆明、福州、廈門等城市來比較,經濟規模方面,根據2019年數據,青島、濟南、福州遠遠超過其他城市,而青島也是這其中唯一的萬億級城市;

從人口規模來看,廈門遠遠落後於其他城市;從資金總量(金融機構存款餘額)來看,瀋陽、濟南、青島、福州金融基礎較強,而長春、昆明和廈門稍稍遜色。

此外,濟南具備特殊的省會優勢,匯聚了全省最優質的科教、金融、文化、旅遊、醫療等資源。特別是高端科創資源富集,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國家超算中心、量子科學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濟南正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產業基礎堅實。

「國家中心城市」含金量有多高?

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發布,提出要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同時,《意見》明確指出以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這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以及香港、澳門、深圳三大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重要引領力量。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要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從這一系列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從實踐的效果來看,國家中心城市的「帽子」,對相關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也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典型的如鄭州和西安,在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之後,圍繞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極大提升了自身集聚資源和輻射帶動引領周邊地區的能力。

數據顯示, 2018年鄭州市地區GDP完成10143.3億元,邁入到GDP萬億俱樂部行列;2019年鄭州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589.7億元,比上年增長6.5%。在西安,2018年GDP跨越8000億元大關,增速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一,佔全省比重升至34.2%,創14年來新高;2019年,西安地區生產總值達9321.19億元。

閃電新聞記者 高亞南 柴慧娟 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北方四大實力城市角逐,青島、鄭州、西安、濟南,誰能脫穎而出?
    ,就像北方城市在2019年GDP排名前十之中,北方就只有兩座城市,即便排名前二十,也就只有五個,排名前三十才只有九個,這個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今天要說的是北方四大實力城市角逐,青島、鄭州、西安、濟南,誰能脫穎而出?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濟南、青島表現如何?
    相比於2018年的國家貿易中心指數以及分類層級來說,濟南上升7個名次,排在全國第10,這是一個突飛猛進的成績。在國家科技中心城市和國家教育中心城市指數的評估排名中,濟南和青島沒有進入排名。在國家文化中心城市指數的評估排名中,北京位居首位。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上海、西安、廣州、杭州、南京和鄭州。國家潛在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重慶、深圳、武漢、濟南、蘇州、成都和長沙,但濟南在這個排名中位次有所下降。
  • 電解質丨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哪家強?濟南、青島雙雙進位顯「個性」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分別公布《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0》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這是該系列報告的第二次公開發布。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發布,成都杭州顯著提升,青島4項指標下滑
    國家重要金融中心城市的名單也沒有變化,仍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南京和杭州6個城市,但城市的排名出現了變化。其中,杭州的下降了2名。國家潛在重要金融中心是成都、武漢、西安、寧波、重慶、大連、青島、濟南、鄭州、蘇州、廈門、瀋陽。其中,寧波和西安分別上升了7位和5位,重慶、大連、青島和廈門分別下降了1、3、1、4個位次。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這兩天,有關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話題衝上熱搜。作為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區域發展的驅動作用不言而喻。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爭奪國家中心城市,哪些省會城市更有競爭力?
    近幾年,不少地方都提出要大力提升省會城市的首位度,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在近期陸續公布的各省份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十分明顯。比如,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兩萬餘字,省會濟南被提及11次。規劃建議明確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打造「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濟南在這條「創新賽道」上全力提速
    從幾年前的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到如今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在這條「創新賽道」上按下加速鍵,全力衝刺!截至年底,全部項目完成結題驗收;快檢類4個產品取得醫療器械證書,4個微生態製劑和中成藥產品投入臨床研究;獲批建設「抗病毒藥物」省技術創新中心和「傳染性呼吸疾病」省重點實驗室。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來斌表示,未來將持續提升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一是持續提升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二是牽頭建立黃河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聯盟,優先推動濟南與西安、鄭州等省會城市交流合作,強化濟南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對接合作,打造魯豫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 排名上升6位!濟南人才吸引力排第八,靠什麼
    近日,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八,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一眾直轄市和新一線城市。這也再一次證明,實施強省會戰略勢在必行。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 濟南三項排名大幅躍升
    ,濟南和青島沒有進入排名。   在國家文化中心城市指數的評估排名中,北京位居首位。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上海、西安、廣州、杭州、南京和鄭州。國家潛在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重慶、深圳、武漢、濟南、蘇州、成都和長沙。
  • 南京有多大機會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繼續做大做強南京,提升南京首位度。文件內容提及南京12次,蘇州8次,徐州和無錫各3次。這四個城市毫無疑問算是江蘇十四五重點發展的區域。今天我們聊一下南京,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多大機會?首先,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共有9個國中,華東區域已經有上海。南京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地理位置決定了南京缺乏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畢竟國家中心城市不是為了做大做強,而是出於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 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南京勝算如何?
    包括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濟南…今天,武漢方面傳來重磅消息,科學中心把握大增。7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漢籤署新一輪科技合作協議。雙方表示,以湖北省建設武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為重點,開展廣範圍、多形式、深層次的全面科技合作,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建設武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19」城市排行榜
    在綜合排名的榜單上,北京、上海、深圳位列三甲,第4位到第9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天津、成都、杭州、重慶和南京。 與2018年相比,前9位城市的排名沒有變化,由於並非中心城市的蘇州躋身第10位,導致武漢跌出了前10位城市。前10位城市之外,寧波、鄭州、濟南、福州、貴陽、石家莊、南寧、銀川等城市的位次有所提升。
  •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啟動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呂建濤表示五年來,濟南市科技體制機制創新上檔升級。高標準啟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編制,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進入省級戰略。齊魯科創大走廊、新舊功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創新載體加快建設,《中國科學院 山東省人民政府 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正式籤署,中科院確定要像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一樣,重點支持雄安、濟南、海南打造全國科創高地,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打造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科技之城、創新之城。
  • 國家中心城市引領我國未來,群雄逐鹿,誰會成為第十個國中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階層上出現的新的「塔尖」,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戰略的要衝,是肩負國家使命、帶動地區發展、參加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城市,國家被定位為國家的中心城市,如果有了國家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城市建設,在區域內都有很大的優先發展權和支配權,隨著項目的增多,項目的資金也越來越多。
  • 高考化學模擬練習: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都是高中化學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正確理解非常重要,因此必須準確把握其內涵和外延,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更準確理解,歸納如下:   電解質: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鹼、鹽等。
  • ...返崗復工要注意身體健康 專家建議:提升免疫力可適量補充電解質
    對此,專家指出,除了大家熟知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等「隔離」手段之外,通過適量運動、多喝水和膳食營養均衡等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尤其是適量補充電解質,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不可忽視。 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孫樹俠教授表示,針對目前新冠病毒風險,建議提升個人免疫力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膳食平衡,每天不少於15種食物;第二,運動適量,每天別少於30分鐘;第三,多喝水,每天至少喝1500ml的水,有條件的話要補充適量的電解質水,以此來提升呼吸道纖毛運動的活躍度,進而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 電解水制氫產業聚向濟南
    濟南有這樣一家企業,30年默默耕耘於電解水制氫領域,目前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正向著國際先進邁進。她就是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氫氣純度可達99.999%  走進賽克賽斯氫能源公司廠房,一個個鐵質箱子整齊排列,上面標註著電解水制氫等字樣。公司總經理王壽榮表示,每個箱子裡都是一整套制氫設備,充入電和水,就會出來氫氣和氧氣,其中氫氣純度可達99.999%。
  • 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只有科學研判、實事求是、落地有聲,才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 國家超算深圳中心:部署E級計算機 2年提升計算能力1千倍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國家超算深圳中心:部署E級計算機,2年提升計算能力1千倍作者:蔡敏婕中新網廣州10月27日電,記者27日從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獲悉,當前高技術領域角逐的焦點之一的E級計算機即將落戶深圳,計劃至2022年,該中心計算能力將至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