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 上海地鐵外放處罰是什麼

2021-01-20 萌呆冰

就在今天上海宣布12月1日起全面禁止地鐵上手機外放,那麼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規避這項規定呢?如果身邊有人在地鐵上面外放該怎麼舉報都有哪些處罰?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從明天起,上海地鐵全面禁止一切智能設備外放聲音,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喜報?上海地鐵表示對於電子設備的外放聲音以及在地鐵上飲食的行文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

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在地鐵上被身邊的抖音外放聲音幹擾的時候,尤其是那些好像聽力不正常,把個聲音發的極其大的人,好像在他們認知裡不知道有打擾到別人一說,在這裡我只想對那些外放聲音的人說一句「我不想一起分享你的生活!」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那麼身邊有人外放聲音該怎麼舉報呢?

當你身邊有地鐵外放聲音和車廂內飲食的不文明行為的時候可以撥打上海地鐵監督熱線64370000,周圍只要有巡視的人員都會及時上前處理。

那麼是怎麼處罰的呢?

目前還沒有任何的處罰制度出來,和禁止在車廂內飲食一樣,都不會有實質性的處罰,當然如果不聽指導的話,情節嚴重,可是會請出地鐵喝茶的哦。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對於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網友的反應

五寶寶的白洋星:全國統一吧,公交也不要外放了,真煩人啊,自己戴耳機聽唄

雲南曾穎:希望全國推廣!昆明地鐵車廂經常聽到有人手機外放,聲音很大,噪音擾民,公眾場合要聽歌看視頻動次打次的請插上耳機,到無人區你想怎麼放聲音都行,分分場合吧!

kiki尾熊醬:支持強烈建議全國推廣

渣渣葉兒:西安也趕緊實施,公交地鐵公眾場所,外放太煩人了

Cloudypark:高鐵飛機都要硬性規定!

作為我們年輕一輩人來說基本都不會出現公眾場合聲音外放的行文,一般都是70一輩在做這樣的事情,作為我們90後來說,在公眾場合外放總感覺是一種很羞恥的事情,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不打擾別人!

相關焦點

  • 上海地鐵正式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來源:新京報圖集 《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首日,截至12月1日下午1點,執法人員一共勸阻了19名電子設備外放的乘客。除上海之外,目前已有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武漢等多地出臺了相關規定,並以「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的形式對地鐵上禁止外放聲音予以明文規定。
  • 京滬地鐵乘車二維碼互通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2020年12月2日,乘客在上海地鐵一號線徐家匯站刷碼乘車。北京和上海擁有全國最龐大的地鐵系統,每天的客流量超過1000萬人次,兩地之間的出行也很頻繁。
  •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時間:2020-11-30 11:44   來源:零科新未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 上海地鐵車廂12月起禁手機外放 京滬高鐵設靜音車廂後,上海地鐵車廂也要靜音了
  • 冰城「鐵絲」: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咱地鐵裡有哪些不...
    《守則》首次明確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記者從哈爾濱地鐵集團了解到,目前冰城地鐵暫未實施此類守則,但經過梳理統計,目前乘客在車廂內吃零食、趁乘客少時橫躺在座位上等不文明行為,在哈爾濱地鐵內還時有發生。哈爾濱地鐵集團提醒廣大乘客:遵守規定,文明乘車,為自己及他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
  • 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 能管得住嗎?
    原標題: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能管得住嗎?  很多乘客吐槽被迫追劇、聽神曲煩不勝煩  近期,不少乘坐上海地鐵的乘客發現,車廂內張貼了不少海報,禁止飲食和禁止外放的標誌格外醒目。  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要求,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新規從12月1日起施行。
  • 乘客坐地鐵開啟手機外放聲音或被罰
    地鐵乘客文明行車,乘車環境將更為舒適。記者賴有光攝(資料圖)上班通勤,有不少市民選擇乘坐地鐵。昨日,記者從南寧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近期,該部門組織完成了《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修訂稿)(以下簡稱《乘客守則》(修訂稿))的起草工作,以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和軌道交通乘坐秩序。
  • 上海地鐵「靜音令」執行第一天效果如何?
    12月1日上海市正式實施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令禁止在地鐵內外放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的聲音,以免影響其他乘客。  新規執行第一天的效果如何,來看記者的實地探訪。
  • 京滬地鐵一碼通是什麼意思?
    京滬地鐵一碼通是什麼意思?  京滬地鐵一碼通開通時間:2020年12月1日  京滬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的開通範圍是什麼?  北京、上海城市軌道交通所有運營線路及車站(不含市郊鐵路)。  使用億通行APP乘坐上海地鐵能否享受當地優惠?
  • 上海地鐵「靜音令」首日 乘客:希望推廣到高鐵等交通工具上
    、平板等電子產品聲音外放。  【解說】上海軌道交通警方表示,違反新規的乘客將被勸阻,一旦有乘客不配合地鐵運營方有關禁止外放音量的舉措時,並且影響、危及到地鐵線路的正常運營,警方將依法介入處理。  【同期】申通集團執法一中隊隊長 曹正輝  咱們在巡視過程當中發現上述(違反守則的)情況的話,一個進行宣傳,宣傳還是以宣傳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 地鐵「消音令」引熱議 城市公共服務意識再升級
    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要求乘客在地鐵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此地鐵「消音令」消息一出,便很快被推上了熱搜。上海實行的「消音令」,正可謂一下擊中了社會痛點,在公共場合製造噪音早已令人們深惡痛絕。地鐵是一座城市交通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更是一扇觀察社會文明的重要「窗口」。
  • 12月1日地鐵新規即將實施,這些細則你了解嗎?
    ,是人們通勤出行時最常見的選擇,上海地鐵日均客流已經達到了千萬人次。近日,上海市交通委發布了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其中就新增了對手機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而當記者實地調查後發現,其實,在上海地鐵中,還有一支默默守候和巡視的執法隊,在保障地鐵安全、有序的運行。
  • 新iPhone升級揚聲器 手機外放有什麼用
    手機揚聲器看視頻一是會影響他人,二是一些手機的揚聲器音質並不好,能不破音就已經是不錯的了。筆者很早之前用過HTC One揚聲器BoomSound讓筆者印象深刻。雖然當時「四個下巴」的設計飽受詬病,但不得不說One是當時手機外放音質最好的,聲音夠大,通話的時候對方的聲音也非常清楚。
  • 這些人請耗子尾汁,「地鐵檳榔渣」不該成為長沙地鐵的「特色」!
    在城市公共運輸中,地鐵是最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想想每天坐著上億的地鐵,但卻經常遇到一些不文明的事,你還會舒服嗎!昨天,上海明確搭乘地鐵時禁止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二、看視頻手機外放很多乘客在乘坐地鐵時都喜歡看看視頻、刷刷抖音,但是有些乘客沒有耳機,直接外放。所以地鐵車廂內時不時傳來嘻嘻哈哈,莫名其妙的視頻聲音,而且很大聲。
  • 讓地鐵車廂「靜悄悄」需形成合力
    □楊玉龍 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新增了針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記者從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方面獲悉,截至1日下午1時,執法人員共勸阻了19名在地鐵上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乘客。
  • [東方新聞]上海:軌道交通今起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2日 01:08 視頻簡介 上海:軌道交通今起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 上海地鐵「消音令」後怎麼辦?逸鷗骨傳導耳機為你解憂
    近日上海地鐵的「消音令」被推上熱搜。自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地鐵要求乘客在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如今的5G時代,使用電子設備聽音樂、看視頻已經成為多數上班族乘坐公共運輸時的首選。「消音令」後,大眾都必須使用耳機在地鐵上看視頻聽音樂了,那麼什麼樣的耳機適合在地鐵使用呢?東京地鐵給出了答案。
  • 上海中運量71路擬推「靜音」公約:不能將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繼上海地鐵、京滬高鐵頒出「靜音令」後,上海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擬推出車廂「靜音公約」。12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巴士三公司獲悉,《中運量71路車廂文明「靜音」公約》共計8項條款,包括:請勿在車廂內將電子設備聲音外放;請勿在車廂內大聲喧譁、吵鬧;請勿在車廂內大聲接打電話;請勿在車廂內不捂口鼻咳嗽打噴嚏;請勿在車廂內飲食;請勿在車廂內脫鞋晾腳;請勿縱容隨行兒童在車廂內打鬧、嬉戲;請勿在車廂內橫躺或腳擱在座椅、扶手槓上。
  • 讓地鐵「靜音」南京也在行動
    「被」刷抖音、被迫「圍觀」視頻通話、被迫聽神曲……這些地鐵上的尷尬場景,不少乘客都曾遭遇過。4月1日起實施的交通運輸部制定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要求,乘客不得在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從12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令禁止地鐵中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 上海地鐵4號線內圈外圈表示什麼意思有啥區別
    上海地鐵4號線是上海軌道交通系統中唯一的一條環狀線,因此也可稱為軌道交通環狀線,4號線獨特的圓形使其無法如線形軌道交通線一樣用終點站來表示列車方向,因此4號線採用「內圈」和「外圈」表示列車行進的不同方向。  按照順時針方向運行方向叫做內圈,按照逆時針方向運行的叫做外圈。
  • ...張鐵英與上海地鐵-繼電器,張鐵英,上海,地鐵,班組,離不開,道岔...
    張鐵英,這個名字裡有個「鐵」字的普通工人,從她成為上海第一批地鐵職校生起,就將命運和地鐵緊密聯繫了起來。「想當年,我們看到1號線第一節車廂的時候,就像看到了西洋鏡。這些年,我親眼見證了每一條地鐵線路的誕生。」張鐵英為上海軌交的發展感到自豪。「地鐵剛開通的時候,乘的人不是很多。那時公交車只要5角,地鐵票價要2元,在當年算很貴了,很多市民都不乘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