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 能管得住嗎?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能管得住嗎?

  被迫追劇、被迫看綜藝、被迫聽神曲……地鐵車廂裡,總遇到乘客旁若無人地開啟手機外放,發出各種聲音令人無處可逃。如此情形將得到改變——12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開始施行,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事實上,自今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就已明確規定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目前,北京、天津、武漢、昆明等地都已明文規定,禁止在軌道交通內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

  多數市民為地鐵禁止不文明行為叫好,但也對規定能否真正落地表示懷疑。還有人提出,相關禁止性規定能否延伸至公交車、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

  很多乘客吐槽被迫追劇、聽神曲煩不勝煩

  近期,不少乘坐上海地鐵的乘客發現,車廂內張貼了不少海報,禁止飲食和禁止外放的標誌格外醒目。

  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要求,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新規從12月1日起施行。

  對於規定禁止的範圍,上海市交通委軌道交通處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界定,進站、乘車的乘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各類電子設備,打開揚聲器看視頻、聽音樂、打電話等行為都是被禁止的。

  上海市民丁女士向「新華視點」記者表示,對於地鐵裡部分乘客手機發出很大的聲音一直比較反感,新規實施將為大家營造更好的公共環境。

  12月1日上午,記者跟隨上海軌道交通行政執法大隊的幾位稽查員,來到了上海地鐵一號線的車廂。記者看到,許多人在乘坐地鐵時都在低頭看手機,很多年輕人戴著耳機,沒有聽到特別明顯的手機外放聲音。

  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的站務人員表示,當日發現的電子設備聲音外放情況並不多。一方面是車廂和車站廣播等各個環節都在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乘客的自覺性也越來越高。

  上海地鐵禁止外放聲音被大家紛紛點讚。很多網民表示,這一車廂陋習讓大多數乘客苦惱已久。乘客王女士吐槽說,在地鐵上,最常見的是一些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各種神曲讓人不勝其擾。

  此外比較多的是玩遊戲、追劇的,現在還有人看直播購物。「玩遊戲動不動就嗨嗨嗨,偶像劇動不動就愛愛愛,直播購物也是飆音高,好多臺詞、兜售廣告語,在公共場合大聲放出來讓人又心煩又尷尬。」帶孩子的乘客張女士說。

  採訪中,多位市民提到,希望能進一步禁止多種不文明的乘車行為。

  新規能否真正落地?

  新規實施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能否執行到位。

  有乘客表示,如果個人制止他人外放,容易產生糾紛,地鐵工作人員又不能時時在場,誰來保證令行禁止?

  上海軌道交通行政執法大隊一中隊稽查員曹正輝表示:「一旦發現手機外放的行為,地鐵站務的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會進行勸阻。實在不聽勸阻的,將送交軌交公安處理。此外,乘客發現不文明行為,還可以撥打監督電話舉報。」據了解,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規定,拒絕、妨礙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及其所屬的交通行政執法機構或者軌道交通企業的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部門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秩序的行為,處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認為,相關規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直接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的相關行為會受到處罰。

  記者梳理發現,武漢規定對不聽勸阻的乘客,可以對其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昆明對經勸阻、制止後仍不改正的乘客,將拒絕其進站乘車或者繼續乘車。

  公交車、火車等交通工具「靜音」問題有望逐漸改善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從今年4月1日起實施,明確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推銷產品或從事營銷活動,乞討、賣藝及歌舞表演,躺臥或踩踏座席等行為。

  上海市交通委方面介紹,《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是2010年發布的,本次修訂將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等內容納入乘客禁止行為,是為了落實交通運輸部的管理辦法所作的調整,原有的乘客禁止行為由14條增加為17條,更加全面。

  網友「七彩陳市」等建議,將相關規定擴展到公交車、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上,「被吵一路很頭疼,新規趕緊安排上吧!」

  據了解,相關舉措已經在落實中。鐵路部門今年10月表示,將在京滬高鐵、成渝高鐵部分復興號動車組試點設置「靜音車廂」。這種車廂可為旅客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旅行環境,願意遵守相應行為規範的旅客,通過12306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等購票時可自行選擇「靜音車廂」。

  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日前向公眾徵求意見,共同制定高鐵「靜音」約定,包括關閉電子設備外放功能,將手機調至靜音或震動狀態,避免兒童喧譁等多個細則。

  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孫建平表示,外放聲音等車廂陋習長期以來都是一個痛點,除了努力讓規定落地,加強有關部門的執法和監督,更需要全民提高文明素質,在公共空間尊重他人感受。

(文章來源:阜新晚報)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時間:2020-11-30 11:44   來源:零科新未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 上海地鐵車廂12月起禁手機外放 京滬高鐵設靜音車廂後,上海地鐵車廂也要靜音了
  • 上海地鐵正式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來源:新京報圖集 《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首日,截至12月1日下午1點,執法人員一共勸阻了19名電子設備外放的乘客。除上海之外,目前已有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武漢等多地出臺了相關規定,並以「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的形式對地鐵上禁止外放聲音予以明文規定。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 上海地鐵外放處罰是什麼
    就在今天上海宣布12月1日起全面禁止地鐵上手機外放,那麼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規避這項規定呢?如果身邊有人在地鐵上面外放該怎麼舉報都有哪些處罰?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從明天起,上海地鐵全面禁止一切智能設備外放聲音,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喜報?上海地鐵表示對於電子設備的外放聲音以及在地鐵上飲食的行文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
  • 京滬地鐵乘車二維碼互通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2020年12月2日,乘客在上海地鐵一號線徐家匯站刷碼乘車。(圖片來源:新華網)The service, effective on Tuesday, allows the QR code on the respective app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to be accepted for payments in the subway system of both cities.自12月1日起
  • 乘客坐地鐵開啟手機外放聲音或被罰
    目前,《乘客守則》(修訂稿)正向社會公開徵求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即日起至1月22日,市民可將意見建議反饋至交通運輸局。去年12月1日起,上海市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明確規定禁止乘客在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從而引發市民熱議。
  • 冰城「鐵絲」: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咱地鐵裡有哪些不...
    《守則》首次明確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記者從哈爾濱地鐵集團了解到,目前冰城地鐵暫未實施此類守則,但經過梳理統計,目前乘客在車廂內吃零食、趁乘客少時橫躺在座位上等不文明行為,在哈爾濱地鐵內還時有發生。哈爾濱地鐵集團提醒廣大乘客:遵守規定,文明乘車,為自己及他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
  • [東方新聞]上海:軌道交通今起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2日 01:08 視頻簡介 上海:軌道交通今起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 新iPhone升級揚聲器 手機外放有什麼用
    手機揚聲器看視頻一是會影響他人,二是一些手機的揚聲器音質並不好,能不破音就已經是不錯的了。筆者很早之前用過HTC One揚聲器BoomSound讓筆者印象深刻。雖然當時「四個下巴」的設計飽受詬病,但不得不說One是當時手機外放音質最好的,聲音夠大,通話的時候對方的聲音也非常清楚。
  • iPhone手機音量開到最大,外放聲音還是小?那是這些設置沒調整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明明iPhone手機音量開到了最大,還是覺得外放聲音小,特別是在通話的時候,聲音更是聽不清,就算讓對方大聲點,手機傳出來的聲音依舊非常小。其實這並不是手機揚聲器的問題,而是手機中的一些設置沒有調整,只需開啟這3個設置,你的iPhone手機外放音量將會大很多。開啟單聲道音頻一般手機都是由多個聲道共同發聲,但這樣無疑會分散聲音的強度。
  • 全市禁止生產製作!淄博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新規明年5月1日起施行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1月23日訊(記者 張琦)11月23日,淄博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淄博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草案表決稿)》(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確,淄博市行政區域內,禁止生產、製作煙花爆竹。本規定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手機音量調最大,外放聲音卻還是很小?那可能是沒打開這兩個設置
    處於公交車、地鐵、馬路,這些聲音較為嘈雜的地方。明明自己手機的音量已經調到最大了,外放的聲音卻還是很小。常常會因為這件事,而漏接很多重要的電話。其實可能就是因為你的手機沒打開了這兩個設置,一旦打開手機的音量將會變大好幾倍!
  • 手機也能做音源 凱音MT-50電子管功放評測
    手機也能做音源 凱音MT-50電子管功放評測 說起電子管HiFi設備,一些年輕發燒友可能覺得這都什麼年代的老古董了,但是老歸老,並不代表它不好,相反,電子管HiFi產品有其獨特的魅力,備受追求「膽味」的發燒友的喜愛,那種聲音飽滿溫潤的感覺電晶體功放很難與之媲美。
  • 放管服的「香餑餑」,怎麼成了接不住的「燙手山芋」?
    放管服的「香餑餑」,怎麼成了一些地方基層接不住的「燙手山芋」?  上篇  三放三不放,到底放不放  半月談記者 白田田 鄭生竹 胡偉傑 汪奧娜  各地近年來從簡政放權入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類行政審批大幅壓縮,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然而,一些基層單位和市場主體反映,目前仍然存在「三放三不放」現象。
  • 四部門: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 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25日聯合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告》明確,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德州這些地方禁止燃放煙花爆竹!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日起施行。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在前款規定的地點組織設置統一的禁止燃放警示標誌。第七條  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和地點外,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地點、區域,並向社會公布。第八條 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本市行政區域內一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 11月1日起,珠海全市、全年禁止!
    11月1日起珠海全市範圍內 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等規定,現就全市範圍內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禁獵期:全年為禁獵期。三、在禁獵期、禁獵區內,禁止使用任何工具或方法獵捕、殺害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廣東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法律法規和國家、省規定禁止獵捕的其他陸生野生動物;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 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
    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不允許再放鞭炮了,但是碰到結婚這種喜事的時候,不放炮又會覺得像是少點什麼一樣。金婚本身就是特別喜慶的,主要的就是熱鬧,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結婚了,讓大家都感受到這個幸福的氛圍。
  • 12月1日地鐵新規即將實施,這些細則你了解嗎?
    12月1日地鐵新規即將實施,這些細則你了解嗎?近日,上海市交通委發布了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其中就新增了對手機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據了解,這一新規將在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叫好。
  • 過年能放電子炮嗎?天津警方回應
    各位親糖瓜買了了嗎明天就是「小年」啦春節就在眼前還有個事得提醒大家2020年春節天津全市繼續禁止生產、銷售、經營(含儲存)、運輸、燃放煙花爆竹!咱知道有汙染啊咱不放但不少網友疑問:電子鞭炮能放嗎!天津警方最新回復電子鞭炮也不能放!
  • 明年1月1日起,漢中全市禁止施放氫氣球!
    12月28日,漢中市氣象局、漢中市應急管理局發布關於在全市範圍內禁止施放氫氣球的通告。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產作出的重要指示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精神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施放氣球的管理,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施放氣球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決定在漢中全市行政區域內實施禁止施放氫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