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

2020-12-05 夕顏的黃昏

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不允許再放鞭炮了,但是碰到結婚這種喜事的時候,不放炮又會覺得像是少點什麼一樣。金婚本身就是特別喜慶的,主要的就是熱鬧,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結婚了,讓大家都感受到這個幸福的氛圍。山東聊城等城市為了城市的空氣品質,從2019年1月1日起,禁燃令實施的特別的嚴格。

幾乎每個區域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而且處罰力度也被加大了。然後山東的一個小夥子,就想了一個特殊的辦法,不用鞭炮也能夠聽到鞭炮的聲音。他用999隻紅色氣球,都綁在一根紅線上面,擺在了道路的一邊。999隻氣球的寓意也比較好,有長長久久的含義,是對婚姻的祝福,希望夫妻兩人能夠長久的幸福下去。紅色又是特別喜慶的顏色,紅紅火火很漂亮。

這條百米的「長龍」固定好以後,在前面有一個簡易的機關,通過這個機關,氣球就會依次爆破。這樣氣球快速的爆破和鞭炮的聲音還是比較相似的,這樣也不會有煙霧出現,對空氣沒有汙染。不過就是將這麼多的氣球都吹起來比較的花時間,就算是用吹氣球機,也是要花很長的時間的。

況且還得將氣球都固定在一條線上,又要花一部分的時間。但是為了不汙染環境,花費一些時間也是值得的,畢竟出來的效果還是很好的。唯一不好的應該就是清理問題了,因為氣球爆炸以後,掉在地上不會很容易弄下來,就要辛苦保潔阿姨了。不過這種用氣球的方法,成本會不會很高,其實還可以,畢竟現在鞭炮的價錢也不便宜。

如果放鞭炮被發現然後罰款,估計花費會更大。所以這種氣球爆炸的方法還是很好的,保護了環境,看起來也很好看,場面比較的壯觀。不過,鞭炮流行了這麼多年,現在都不允許放了,還是有些可惜的。過年就是要放炮才像是過年,不過現在和以前相比,炮聲確實少了很多。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趣新聞|過年不放鞭炮就沒意思?為了「聽響兒」居然有人用嘴……
    新年元旦這一天,山東的青島、濟寧等地將正式實施一項新政策——相關城區將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鞭好處多,比如減少空氣汙染、噪音汙染,降低人身傷害、安全隱患發生概率,等等等等。可也有人覺得,不讓放鞭炮,過年總覺得少了點年味,還有結婚迎親、接親,不放鞭炮也不熱鬧。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原因是什麼,原因在哪裡?如果知道真相以後,你就不會有疑問了。中國的鞭炮,顏色幾乎只有一個,那就紅色。紅色是什麼意思,喜慶。
  •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喜」字,希望結婚時的儀式和場面隆重而熱烈,而放鞭炮是體現熱鬧的重要形式,所以,古往今來,很多人在結婚時,即使一窮二白,也要想方設法弄掛爆竹放一放。
  • 農村小夥結婚不放鞭炮掏6萬捐貧困戶:讓人聽響兒不如給人帶好頭
    1月4日,河北省滄州市河間的付廣森和鍾琳小兩口怎麼也沒想到:就因為結婚當天沒有燃放煙花爆竹,竟然在當地成了名人。兩人結婚不放鞭炮著實讓村民們沒想到,大家更沒想到的是小兩口把省下的2萬元煙花爆竹錢,又加上4萬元捐了出去……2018年元旦小長假後,付廣森和鍾琳小兩口來到沙河橋鎮政府。拿出6萬塊錢說:一半捐給河間市第一黨支部舊址修建項目,一半捐給家鄉的貧困戶。「這6萬塊錢其中的2萬元,是我們退回的煙花爆竹錢,還有4萬元是我倆的改口費。
  • 馮恩昌:小時過年放鞭炮
    只知過年家裡生活有所改善,吃年糕,吃白饃,吃年夜飯,正月裡跑龍燈,看農家自演的小戲。進了臘月門,最盼年的是爺爺奶奶,盼著在外兒女回來闔家團圓,豈不知小孩子更盼年。那時我在本村上小學,過了臘八就盼放寒假了,放了假就像鳥出了籠,玩過歡天喜地不亦樂乎了。 過年,孩子最期盼的,不是吃好喝好,而是多弄些鞭炮,在玩耍時燃放,聽砰砰啪啪的響聲。
  • 夢見鞭炮聲是什麼意思 夢見鞭炮響了嚇醒了
    夢見鞭炮聲是什麼意思夢中聽見的聲音平緩悅耳,則表示你與別人的矛盾會愉快和解;如果聲音尖銳刺耳,則表示事業的發展將籠罩失望和不利的陰影。已婚女人夢到放鞭炮,家庭幸福和睦。男人夢見放鞭炮,將會有升遷之喜出現。夢見放鞭炮,放煙花,通常預示會有好事。
  • 今年過年一個「奇怪」現象,沒有聽到鞭炮聲,原因很多人已經知道
    「噼啪噼啪噼啪」一陣「鞭炮聲」吸引了很多人的圍觀,大家一邊聽著鞭炮聲,一邊有說有笑地議論著。不僅是過年期間不讓放鞭炮,進入臘月,結婚的也比較多,結婚也不能放(不過好像可以放禮炮),去到集市上,整個街找不到一家賣煙花爆竹的,在往年,街上20米就有一家賣鞭炮的。不僅是鞭炮、禮花,就連小孩玩的擦炮、摔炮都沒有,現在,僅有的和鞭炮相關的,就是開頭所說的電子炮了。
  • 濰坊「禁燃令」升級 電子鞭炮走俏
    2019年12月24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正的《濰坊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將限制燃放區域修改為禁止燃放區域。隨著條例的修訂,通電後可模仿鞭炮聲的環保電子鞭炮持續走俏。1月14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春節掛件禮品店發現,電子鞭炮的品種更多了,最貴能賣到220元。
  • 大家對於春節不能放鞭炮怎麼看?說不能放鞭炮的專家大家怎麼看?
    說不能放鞭炮的專家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汙染,實際上重大節日放鞭炮慶祝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和習慣,圖的就是個熱鬧和喜慶,又能造成多大的汙染呢,怎麼能說禁止就禁止,一刀切呢?  確實在城市的小區燃放鞭炮或煙花存在噪音、煙塵汙染以及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引發火災。但是我們為什麼不可以變通一下,在禁止隨處燃放煙花鞭炮的基礎上,限定時間和地點放鞭炮或者煙花呢,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 不聞鞭炮聲 中國民眾環保過大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20日電 題:【春節十景】不聞鞭炮聲 中國民眾環保過大年  記者 張尼  今日是正月初五,中國民間有放鞭炮「迎財神」的習俗,這一天也是繼除夕後,燃放煙花爆竹的一個高峰。不過伴隨近年來多地出臺禁限放措施,今年春節,不少城市都變得安靜了許多。在「不聞鞭炮聲」的春節裡,大家對年俗的理解也在發生著變化。
  • 童年放鞭炮的樂趣,和鞭炮聲裡的年味,都慢慢離我們遠去
    春節沒有鞭炮聲,過年仿佛就少了一點熱鬧和年味。我們懷念小時候春節裡鞭炮聲,除了骨子裡認為這個一傳統,更是因為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過放鞭炮的經歷,那種興奮刺激伴隨著家人的熱鬧場景,成為了我們心中對春節的美好記憶。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2015-01-15 14:26:22,放鞭炮添添喜氣,總不至於有人會舉報吧?就算被舉報了,等民警來了,鞭炮早就放完了,應該沒事吧?你要是有這個想法就錯了。昨天,市區信華花園就有一對新人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被罰款了。  「雖然結婚喜慶放點鞭炮是小事,但放鞭炮汙染空氣、造成安全隱患事就大了,得好好管一管!」昨天中午12點45分,家住信華花園的章女士反映,小區一對新人結婚時居然放起了煙花爆竹。這不都說要禁燃嗎?怎麼還在放鞭炮呢?
  • 專家建議全面禁止燃放鞭炮,少了炮竹聲聲的春節你會習慣嗎?
    進入臘月,聽到鞭炮聲就感受到了年的到來。放鞭炮,曾經是我們兒時最快樂的時光,土堆旁、冰面上、連牛糞上都留下過鞭炮綻放的時刻…小時候玩過鞭炮的品種很多,有五分錢一個的「摔炮」、有兩毛錢一盒的「擦炮」、還有一塊錢一個的「雷鳴」、還有「二踢腳」,砰的一聲到天空又砰的一聲震耳欲聾41。
  • 小夥結婚想放煙花,結果放成一個「大鞭炮」,小夥父親很憤怒
    圖文素材真實,文章原創,歡迎關注結婚對於每個人來說的話,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結婚的時候想辦的熱鬧一些,就要買一些煙花進行慶祝,雖然現在空氣汙染嚴重,各個城市有了一些禁放的標準,但是作為傳統來講的話,還是有很多城市會燃放煙花。本來這是一個喜事,但是,如果買到不合格的煙花,會給自己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今天我們碰到的這件事情,沈先生在買煙花的時候,本來買的是正規品牌,但是這個正規品牌卻出了問題。本想放煙花,但是後來放成了大鞭炮,只響了一聲。
  • 長春小夥結婚動用大吊車放鞭炮,網友:溫室效應就是這樣放出來的
    而在吉林省長春市就有一位小夥子,因為娶親結婚,直接動用價值百萬的大吊車,吊起四大串超長的鞭炮當街燃放,一時間整條街上都是濃濃的煙霧,這一下子比十輛汽車噴的尾氣都多了。燃放過後地上留下了一大片一大片紅色的鞭炮皮,忙壞了街上的環衛工人,一邊吸著鞭炮的煙氣,被燻地睜不開眼,一邊加緊清掃道路,新人還塞了10元紅包,網友:???對此,網友紛紛吐槽:「溫室效應就是被這麼放出來的!」「鞭炮煙燻了一整條路」雖然這種形式看起來十分喜慶有面兒,但為了保護環境,大家還是不提倡這樣的做法。
  • 美蘭大炳村用電子鞭炮代替煙花爆竹文明過公期
    不過今年的公期卻與往年有些不一樣,雖然在村裡還能聽到響亮的「鞭炮聲」,可是地上卻不見了燃放後的碎紙屑,整潔如初。 只聞「鞭炮」聲,不見鞭炮屑,這是海口江東新區正在發生的新鮮事。得益於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潛移默化下,村民生態環保意識日漸提升,文明過公期的新風尚逐步走進江東新區尋常百姓家。
  • 春節的鞭炮辭舊迎新,卻容易嚇壞狗狗!主人如何幫狗狗適應鞭炮聲
    過年期間,鞭炮或煙火聲可能會時不時地突然響起。如果狗狗被突然響起的煙火鞭炮聲嚇到,它們會本能地朝遠離響聲的方向奔跑起來,如果是在室外,就很容易走丟。此外,由於受到驚嚇,一些狗狗還可能會不肯進食。還有的狗狗甚至會出現情緒異常波動,它們可能會在家裡跑來跑去,或大聲吠叫,即使鞭炮聲停止了也顯得異常激動。
  • 電子鞭炮成為「農村新寵」
    但奇怪的是,遠遠地聽見鞭炮聲此起彼伏,卻聞不到一絲火藥味,見不到一縷煙霧,看不到一點紙屑。走近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套特殊的設備,這個「神器」叫電子鞭炮。「不點火,不冒煙,聲音響亮,場面也同樣熱鬧!」張國楚老人說道。 張家的新舉措,引來大批村民圍觀。
  • 電子鞭炮代替煙花爆竹 美蘭環保祭祀成農村新風尚
    按照慣例,當天村裡每家每戶都要來到村公廟祭拜,燃放鞭炮燒香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子孫平安。大炳村村民張積二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村裡的公期明顯不同,「過這樣乾淨的公期,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  只聞鞭炮聲 不見鞭炮屑  當天上午,記者在靈山鎮新管村委會大炳村公廟看到,陸續有村民提著雞鴨等祭祀用品前來祭拜,公廟裡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