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

2020-11-23 澎湃新聞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

2020-03-30 1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人結婚時特別看重一個「喜」字,希望結婚時的儀式和場面隆重而熱烈,而放鞭炮是體現熱鬧的重要形式,所以,古往今來,很多人在結婚時,即使一窮二白,也要想方設法弄掛爆竹放一放。為何結婚要放鞭炮呢?這個習俗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別稱也叫「炮仗」、「爆仗」。鞭炮的起源很早,放鞭炮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超過2000多年的歷史。

現在我們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吉利與歡愉。然而,如果我們追溯鞭炮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最先燃放鞭炮的本意並非是為了喜慶。

在《荊楚歲時記》中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裡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裡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裡,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鞭炮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鞭炮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捲紙為之。稱曰「爆竹」。

婚禮「炮仗」的來源

婚禮上放鞭炮同春節放炮一樣,是為了驅逐邪佞。在以前,男婚女嫁是不放鞭炮的,只是後來有兩家姑娘爭一女婿才引起的。

傳說有一位姓王的人家給公子娶親。東方欲曉,王家院裡燈火輝煌,亮如白晝。公子身著紅袍,滿面春風。王家老幼及街臨四舍都等待著新娘子到來哩!卯時,端盤提壺的忙客就叫開了:「新娘子到了,快來看啦。」隨著喊聲,王家父老和「月老」都已出門相迎,歡聲、笑聲、誇讚聲接連不斷,優美動聽的嗩吶聲更是響撤雲宵。新娘子在一片擁擠聲中,羞答答地進了院子。

就在準備給新郎新娘拜天地時,管家突然慌裡慌張地跑進來,對王家老爺說:「外邊又抬來一乘大轎,在門前賴著不走,說是同我家公子來結拜夫妻的。」王家老爺聽後,感到很驚訝,便差人去找「月老」。「月老」聽後,也感到莫名其妙,很是迷惑不解。心想:「自己說了一門親事,怎麼來了兩抬轎呢?」「月老」認為奇怪,兩位新娘子長得一模一樣,像對孿生姐妹。回答的問話也完全一致,絲毫不差。「

月老」沒法,只好求王家暫停新郎新娘拜天地,帶著新郎新娘前去縣衙評判。縣太爺便在大街上升了堂,兩位新娘子各不相讓,互相爭辯,說自己是真的,對方是假的,是妖精變的,弄得縣太爺一時也暈了頭。停了片刻,縣太爺有了主意:「我在這兒豎根兩丈高的柱子,誰若先爬上去,就讓誰和王家公子結為夫妻;誰若爬不上去,就將其趕出去。」隨著一聲令下,先到的那位新娘子旋風似地爬了上去,後者則急得在地上嚎哭不止,怎麼也爬不上去。

此時,只聽「闢叭、咯」幾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雷子聲,接著幾支帶響的弓箭也一起向柱子頂上的新娘子射去,眾人親眼看到,一縷青煙,直上雲宵,摔下來的是一具狐狸的屍體。原來,這位先到的「新娘子」是一隻狐狸變的。後來,人們才明白,縣太爺為證實究竟誰是凡人,誰是妖精,才用了讓兩位新娘子爬上兩丈高的柱子的良計。

事實上,一般女子要爬兩丈高的柱子,是很難做到的。既然其中的一個能輕而易舉地爬上柱子的頂端,縣太爺果斷判定其人就是妖精變的,便隨即命差人發箭捉妖。也就從那以後,人們在結婚時,總要先放鞭炮,以示震妖除邪,圖個吉利。這種象徵吉利的做法,一直流傳至今。

來源:方志大名整理於非常歷史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媒體揭日本華人放鞭炮方法:鞭炮在鐵桶裡邊放
    據統計,目前在日本長期工作和生活的中國人,有70多萬人。在日本的華人,還保留著中國人的傳統,放鞭炮。不過,不像在國內一樣,四處亂放,而是只在中華街上。在中華街上,也不能像中國「土著」一樣,肆無忌憚地放,而是日本式地放鞭炮。怎麼放呢?兩個人抬著一個大鐵皮桶,把鞭炮放在鐵桶裡邊放。為了讓街坊四鄰都能聽見,就抬著鐵皮桶,繞著中華街巡遊。
  •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2015-01-15 14:26:22 2015年01月15日 14:26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結婚了
  • 中國人為何過年愛放鞭炮?
    興奮情緒會跟流感一樣在人群中傳染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放鞭炮宋玉梅指出,在中國人看來,只有歡慶春節才算真正「除舊迎新」,人們積聚了一年的怨憤、不滿、晦氣,都希望能在這幾天通過一個實物得以釋放。     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千年來的傳統習俗,人們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爆竹正是那個能給自己帶來一年好運的事物,燃放煙花爆竹會讓自己感覺與眾不同。」禁放後,人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載體,因此,總是覺得還是燃放煙花爆竹「帶勁」。
  • 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
    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不允許再放鞭炮了,但是碰到結婚這種喜事的時候,不放炮又會覺得像是少點什麼一樣。金婚本身就是特別喜慶的,主要的就是熱鬧,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結婚了,讓大家都感受到這個幸福的氛圍。
  • 農村小夥結婚不放鞭炮掏6萬捐貧困戶:讓人聽響兒不如給人帶好頭
    1月4日,河北省滄州市河間的付廣森和鍾琳小兩口怎麼也沒想到:就因為結婚當天沒有燃放煙花爆竹,竟然在當地成了名人。兩人結婚不放鞭炮著實讓村民們沒想到,大家更沒想到的是小兩口把省下的2萬元煙花爆竹錢,又加上4萬元捐了出去……2018年元旦小長假後,付廣森和鍾琳小兩口來到沙河橋鎮政府。拿出6萬塊錢說:一半捐給河間市第一黨支部舊址修建項目,一半捐給家鄉的貧困戶。「這6萬塊錢其中的2萬元,是我們退回的煙花爆竹錢,還有4萬元是我倆的改口費。
  • 長春小夥結婚動用大吊車放鞭炮,網友:溫室效應就是這樣放出來的
    而在吉林省長春市就有一位小夥子,因為娶親結婚,直接動用價值百萬的大吊車,吊起四大串超長的鞭炮當街燃放,一時間整條街上都是濃濃的煙霧,這一下子比十輛汽車噴的尾氣都多了。燃放過後地上留下了一大片一大片紅色的鞭炮皮,忙壞了街上的環衛工人,一邊吸著鞭炮的煙氣,被燻地睜不開眼,一邊加緊清掃道路,新人還塞了10元紅包,網友:???對此,網友紛紛吐槽:「溫室效應就是被這麼放出來的!」「鞭炮煙燻了一整條路」雖然這種形式看起來十分喜慶有面兒,但為了保護環境,大家還是不提倡這樣的做法。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原因是什麼,原因在哪裡?如果知道真相以後,你就不會有疑問了。中國的鞭炮,顏色幾乎只有一個,那就紅色。紅色是什麼意思,喜慶。
  • 世界上最壯觀的結婚現場,百萬響的鞭炮,5分鐘後路燒成這樣
    >中國自古就有在結婚這個喜慶的日子放鞭炮的習俗,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都是無比的重視,而往往鞭炮齊鳴往往是婚禮上少不了的,而且鞭炮響聲越多證明這個家的財力越是雄厚。但是現在空氣汙染這麼嚴重,很多城市都不讓放鞭炮了。而這位土豪結婚,不僅放鞭炮,而且玩"轟炸"!放鞭炮很平常,但如此壯觀的場面,還真是難得見到。就連王思聰也沒玩過這場面!剛開始擺放是按照一些「說道」的,可是鞭炮實在太多了,乾脆能平鋪起來就行了。這圓盤鞭炮一盤子是一萬響裝的,這地上密密麻麻的,有上百萬響。
  • 大家對於春節不能放鞭炮怎麼看?說不能放鞭炮的專家大家怎麼看?
    2020-12-23 13:09:26 來源: 新手媽媽育兒 舉報   我支持重拾傳統,春節放鞭炮慶祝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小夥結婚想放煙花,結果放成一個「大鞭炮」,小夥父親很憤怒
    圖文素材真實,文章原創,歡迎關注結婚對於每個人來說的話,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結婚的時候想辦的熱鬧一些,就要買一些煙花進行慶祝,雖然現在空氣汙染嚴重,各個城市有了一些禁放的標準,但是作為傳統來講的話,還是有很多城市會燃放煙花。本來這是一個喜事,但是,如果買到不合格的煙花,會給自己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今天我們碰到的這件事情,沈先生在買煙花的時候,本來買的是正規品牌,但是這個正規品牌卻出了問題。本想放煙花,但是後來放成了大鞭炮,只響了一聲。
  • 劉能故意放鞭炮嚇跑趙四放的牛!
    趙四要上演一出牛真的丟了的戲。曉峰挨了一拳,回到山莊覺得咽不下這口氣,打電話給吳迪又開始約架,吳迪接到電話答應第二天在小樹林不見不散。郭金山剛到辦公室,謝廣坤就來到村委會找郭金山說趙四丟牛的這件事,結果被老徐拉出去,不讓他多說。但是謝廣坤還是不放棄,老徐前腳剛進屋,謝廣坤又跟了進去。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
  • 趣新聞|過年不放鞭炮就沒意思?為了「聽響兒」居然有人用嘴……
    可也有人覺得,不讓放鞭炮,過年總覺得少了點年味,還有結婚迎親、接親,不放鞭炮也不熱鬧。不放鞭炮就不熱鬧了嗎?太小看勞動人民的智慧了!來,今天就讓你見識下,各地不放鞭炮也能「聽響兒」的高招。難度係數:★便攜係數:★★★★★2、軋氣球這大概是婚慶公司最統一的應對之策了,有的是靠人力拖拽,有的是靠婚車碾壓,據說聲響效果和氣勢都不輸鞭炮。
  • 馮恩昌:小時過年放鞭炮
    那時我在本村上小學,過了臘八就盼放寒假了,放了假就像鳥出了籠,玩過歡天喜地不亦樂乎了。 過年,孩子最期盼的,不是吃好喝好,而是多弄些鞭炮,在玩耍時燃放,聽砰砰啪啪的響聲。離村不遠的臘月集,對我吸引力最大。平時千方百計向母親要幾個小錢,塞在兜裡準備趕集。到了集日這一天,約上幾個小夥伴,不等趕集的父親行動,就悄悄的溜去了。
  • 十萬萬個為什麼|電子鞭炮 PK 傳統鞭炮 誰好?
    十萬萬個為什麼-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科普第 10 期感覺只要有電就能一直響下去過年可以不搶紅包、不看春晚、不吃餃子,但可以不放鞭炮嗎?可是城裡開始不讓放鞭炮了,腫麼破?不哭,不讓放鞭炮,放電子鞭炮也是一樣的!尤其是今年,發現城裡人都開始買電子鞭炮了。先看一下電子鞭炮到底是何方神聖電子鞭炮是由電源、發聲、閃光及傳動等部分組成的,可以代替傳統火藥鞭炮的電子產品。通俗地說,電子鞭炮就是可以以「假」亂真的「假」鞭炮!
  •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嫁慶典,現代人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用來增加喜慶氣氛。其實古人最早燃放鞭炮,和現在人的作法截然不同,那時候是因為家裡日子不好過的人,才會去燃放煙花爆竹,意思是想要把目前的黴運驅散。
  • 辛德勇:過大年,放鞭炮?
    從少年時期起,一到過年,心頭就會對放鞭炮這檔子事兒,充滿不安。媽媽規矩很多,午夜跨年的時候,鞭炮一定要放響;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放響;初五、十五、二月二都一定要放響。家裡上有兄,下有弟,這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偏偏兄弟三人,沒有一個人對這事兒有一丁點兒興趣。買來的鞭炮一直到放過期點不著火還沒有人去放,是一種常態。母親暴怒,自是事出有因。
  • 狗狗為什麼害怕聽到放鞭炮的聲音?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過年放鞭炮是自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傳統文化習俗,據傳最初放鞭炮是為了嚇跑某些大型野獸,而如今每年春節放鞭炮是為了圖個吉利,討個好兆頭,寓意驅除黴運,不知道大家在過春節放鞭炮時,是不是像我一樣躲得遠遠的,生怕會掉下來灼傷自己,它的聲音聽起來也像是爆炸一樣讓人害怕!
  • 熊孩子放鞭炮被炸飛,過年期間這種危險千萬要警惕!
    近年來,像這樣小孩子放鞭炮被炸致傷致死的血淋淋的事件頻頻發生,又到了春節,燃放鞭炮的高峰期。孩子們在放鞭炮時,作為家長,你應該注意哪些呢?02不要放一些威力比較大的炮一些鞭炮威力大,含炸藥量多,小孩子放的話非常危險,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放鞭炮的話,讓他放一些炸藥量少的適合小孩子放的鞭炮就好了,但最好別讓孩子玩放炮。不清楚的話,買鞭炮的時候問賣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