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揭日本華人放鞭炮方法:鞭炮在鐵桶裡邊放

2020-11-23 騰訊網

日本有3個中華街,神戶一個,長崎一個,橫濱一個。長崎中華街歷史最悠久,橫濱和神戶的中華街,則是明治維新之後設立的。2013年暑假期間,我去了一次神戶中華街。神戶中華街也叫南京町。町,街也,是日本漢字。

神戶中華街的設立,是非常規的。神戶開港之後,其他國家如英、美、法等,都和日本籤訂了雙邊條約,而當時的大清和日本沒有任何條約。所以,中國人只能居住在日本政府指定外國人居留地的西側,但本著普惠原則,明治政府對這些大清子民,和對待其他列強一樣,一視同仁。

華人是最擅長做生意的。昭和初年,南京街貨物雲集,客商紛紜,吸引了大量日本人以及各國「異人」(明治初年,日本人也才接觸歐美人,覺得他們和亞洲人長得不一樣,就叫「異人」)。二戰期間,南京街和神戶其他地區一樣,遭受盟軍的大規模空襲,被夷為平地。南京街走向了衰落。

1981年,南京街在神戶政府倡導下,實施了振興計劃;1982年,整修了道路和廣場;1985年,長安門落成;1988年和1993年,又分別建了石獅子和臥龍殿。1995年阪神淡路特大地震,把長安門給震塌了,第二年又修好了。

這是神戶南京街的簡單歷史,寫在中華街的一面牆上,中、英、日、韓四國文字,我用手機拍下來,作為資料。

早期去日本的華人,都是聚居的。新一代留學日本的華人,分散在日本各地。據統計,目前在日本長期工作和生活的中國人,有70多萬人。

在日本的華人,還保留著中國人的傳統,放鞭炮。不過,不像在國內一樣,四處亂放,而是只在中華街上。在中華街上,也不能像中國「土著」一樣,肆無忌憚地放,而是日本式地放鞭炮。

怎麼放呢?

兩個人抬著一個大鐵皮桶,把鞭炮放在鐵桶裡邊放。為了讓街坊四鄰都能聽見,就抬著鐵皮桶,繞著中華街巡遊。

這是個好辦法。第一,鐵皮桶有音箱的功能,鞭炮更響亮了;第二,破碎的紙屑、塵土,都在鐵皮桶裡,不會對他人、環境造成損害。

當然,這個辦法,不能放二踢腳,也不能放煙花。

入鄉隨俗,在日本就要日本化。比如烤鴨,在北京,烤鴨是論只賣的,最少半隻。在日本,北京烤鴨是論片賣的,和生魚片一樣,三五一團,七八一簇,就是一份日本式的北京烤鴨了。

日本華人為什麼這樣放鞭炮,要問日本的「俗」是什麼?

「俗」,是「潛規則」,不講明,但不意味著不明確。正因為人該皆知,明說,反倒是多餘了。這點,很像計算機領域的默認設置。

日本的「俗」,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無論你多麼有個性,只要不影響第三方,隨你;反過來,不管別人多麼出格,只要沒有影響到你或者給公共環境造成損害,你就無權幹涉。

放鞭炮有三種負外部性。第一,噪音;第二,空氣中的粉塵;第三,地面上的垃圾。噪音很嚴重,不過,它是瞬時性的,放完了,也就過去了。麻煩的是粉塵和垃圾,會經久不去。按照「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原則,放鞭炮的,要事後清除垃圾和空氣中的粉塵。與其事後打掃,何如事前防範呢?

華人是聰明的,於是,就想出了上述辦法。

在中國,放不放鞭炮,爭執不休。支持者說,這是傳統,要保留。還說,不這樣,沒年味兒。

我認為,沒有哪一個傳統,是從來就有的;也沒有哪一個傳統,是不可改變的。沒有火藥之前,不放鞭炮,中國人也過來了,是不是?不好的、壞的傳統,為什麼就不能改?

改成什麼樣呢?也不複雜。辦法就是:誰汙染誰治理。你盡可以大大方方、隨時隨地放,但是,放完之後,你要負責把你產生的垃圾,打掃乾淨,恢復原狀,而不是搞得滿地狼藉。

另一種市場化的做法是,把事後清理成本,加在鞭炮價格中。消費者在指定時間和場所燃放,也不用善後。打掃「戰場」、清理垃圾的工作,由花炮銷售商來承擔—因為,買鞭炮的人,已經支付了「環境損害費」。

我所在的小區前面,有一大塊空地,燃放鞭炮留下的垃圾,10多天過去,都無人清理。每次走過,我都會想起日本華人放鞭炮的情景,為此,寫了這個短文。

正月還沒過完呢,供放鞭炮的人以及有關方面,參考吧。

相關焦點

  • 童年春節放鞭炮
    幼時家裡生活竭蹶,但每逢春節,媽媽總是千方百計從牙縫中擠出一點兒錢,給三個哥哥一人買一掛最小號的紅鞭炮(100頭),放在八仙桌子靠牆的最裡邊。炮用紅紙包裝,紅得炫目,令我垂涎,恨不得立馬拿到手裡摸一摸,攥一攥,把玩一番,可惜媽媽早已下了最後通牃。不到大年三十晚上,誰動了鞭炮,誰就甭想再放。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大家對於春節不能放鞭炮怎麼看?說不能放鞭炮的專家大家怎麼看?
    2020-12-23 13:09:26 來源: 新手媽媽育兒 舉報   我支持重拾傳統,春節放鞭炮慶祝
  •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嫁慶典,現代人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用來增加喜慶氣氛。其實古人最早燃放鞭炮,和現在人的作法截然不同,那時候是因為家裡日子不好過的人,才會去燃放煙花爆竹,意思是想要把目前的黴運驅散。
  • 辛德勇:過大年,放鞭炮?
    從少年時期起,一到過年,心頭就會對放鞭炮這檔子事兒,充滿不安。媽媽規矩很多,午夜跨年的時候,鞭炮一定要放響;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放響;初五、十五、二月二都一定要放響。家裡上有兄,下有弟,這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偏偏兄弟三人,沒有一個人對這事兒有一丁點兒興趣。買來的鞭炮一直到放過期點不著火還沒有人去放,是一種常態。母親暴怒,自是事出有因。
  • 馮恩昌:小時過年放鞭炮
    那時我在本村上小學,過了臘八就盼放寒假了,放了假就像鳥出了籠,玩過歡天喜地不亦樂乎了。 過年,孩子最期盼的,不是吃好喝好,而是多弄些鞭炮,在玩耍時燃放,聽砰砰啪啪的響聲。離村不遠的臘月集,對我吸引力最大。平時千方百計向母親要幾個小錢,塞在兜裡準備趕集。到了集日這一天,約上幾個小夥伴,不等趕集的父親行動,就悄悄的溜去了。
  •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所以,古往今來,很多人在結婚時,即使一窮二白,也要想方設法弄掛爆竹放一放。為何結婚要放鞭炮呢?這個習俗怎麼來的?眾所周知,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別稱也叫「炮仗」、「爆仗」。鞭炮的起源很早,放鞭炮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超過2000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吉利與歡愉。然而,如果我們追溯鞭炮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最先燃放鞭炮的本意並非是為了喜慶。
  • 中國人為何過年愛放鞭炮?
    興奮情緒會跟流感一樣在人群中傳染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放鞭炮在煙花禁改限前,人們都在熱切地期盼能夠喜氣洋洋地燃放鞭炮過新年。在這個巨大的群體中,個體喜愛燃放鞭炮的強烈衝動性情緒,可引發他人產生相同情緒,而他人喜愛燃放鞭炮的情緒又反過來加劇原有情緒。這種感染中情緒反覆振蕩,反覆循環,易於爆發。同時,在感染的氛圍中,感染者發出的信息及情緒刺激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很容易讓人喪失應有的理智和判斷能力,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糊塗行為。」
  • 劉能故意放鞭炮嚇跑趙四放的牛!
    謝廣坤假裝問是誰放的鞭炮,為什麼放鞭炮,劉能說是他放的鞭炮,為了迎接第一書記,但是不小心點著了鞭炮。謝廣坤認為劉能應該賠償丟牛的損失,劉能卻說這事應該趙四承擔全部損失。就在三人爭吵不休時,老徐拉出趙四說趕緊先找牛才是重點。宋曉峰晚上接小李出院,小李看見宋曉峰大晚上的還帶著墨鏡,就問他怎麼了,宋曉峰先說在山莊讓樹砸著了,小李不信,宋曉峰又說見義勇為,被流氓湊了,小李心疼的說回山莊拿雞蛋給他敷敷。
  • 男子花3000快錢放把一百掛鞭炮一起放,結果亮了
    湖北黃岡的農村,一個男子過年放鞭炮,差點炸毀自家的房子,他竟然是把三千塊的鞭炮同時點燃,有錢也不能這樣玩。> 小夥子和家人們興高採烈的準備吃年飯,由於去年在家鄉做生意賺了點小錢,為了慶祝和期盼明年能有個好兆頭,小夥子花了3000塊錢,買了百餘掛鞭炮慶祝
  • ·小孩放鞭炮釀成火災
    據目擊者馮先生介紹,下午1時許,先是聽到了幾聲鞭炮響,隨後就聽到有人大聲喊「救命」。「當時我就跑出來了,看到5棟樓道內濃煙滾滾,火勢都老高的,住在樓上的好幾個住戶都通過窗戶往外大喊,可當時沒辦法,因為火是發生在樓道中,上面的人下不來,下面的人也上不去。」  民警循著樓梯,找到了火源燃燒處,發現在二樓與三樓樓梯之間的樓道處,有一些仍未被燒盡的木板和柴禾。
  • 天津過年能放電子鞭炮嗎?警方回應!
    (詳情)不少網友表示:沒關係,我放電子鞭炮!廣播君再次提醒天津警方最新回復電子鞭炮也不能放!禁止使用電子鞭炮近日,市民孟先生在《政民零距離》欄目留言詢問:「過年期間,電子鞭炮能放嗎?」公安西青分局回覆:經查,天津市公安局於2019年2月5日下發了《關於做好電子鞭炮管控相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居民禁止使用電子鞭炮。
  • 老北京文化:春節期間,放鞭炮都有哪些習俗?
    可見咱們老北京人對春節放炮的重視,已經將放鞭炮當成過年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操辦。所以,每年的春節,老北京城都會有這樣的景象: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此起彼伏,為沸騰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為吉慶佳節譜寫了快樂的篇章。說起北京城春節放鞭炮的歷史,史書上早有記載,清人百一居士就曾經在自己所著的《壺天錄》中提到過京城放鞭炮的事兒,他寫到:「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原因是什麼,原因在哪裡?如果知道真相以後,你就不會有疑問了。中國的鞭炮,顏色幾乎只有一個,那就紅色。紅色是什麼意思,喜慶。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
  • 廢舊燈管內放鞭炮 6歲頑童付出血的代價
    大眾網1月30日棗莊訊 「真的不該讓孩子玩鞭炮,以後我再也不讓他玩了!」春節期間,6歲的小峰在燃放鞭炮時不慎炸傷了手,小峰的母親錢女士到現在還很後怕。  錢女士介紹,1月26日下午,小峰和小夥伴們一起在樓下燃放煙花爆竹,她見孩子們玩得開心,自己也沒太在意。小峰在路邊撿到一個破損的燈管,將鞭炮放進燈管,用右手拿打火機。燈管裡的鞭炮迅速被點燃,小峰躲閃不及,爆炸聲響起,燈管被炸碎,小峰的手頓時被炸得鮮血直流。旁邊的小夥伴也被嚇傻了,盯著小峰不知道該怎麼辦。
  • 看看別人是如何放鞭炮的,看到現場的畫面後,我真是自愧不如!
    看看別人是如何放鞭炮的,看到現場的畫面後,我真是自愧不如!世界之大,真的是無奇不有。春節已經過完了,想必很多人早已回歸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了。過年時,大家都喜歡放鞭炮來熱鬧一番,這在一些大城市是不被允許的,因為牽扯到環保問題,可是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似乎就少了這些牽絆,以至於有些人燃放起煙花爆竹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近來,一段農村地區放鞭炮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觀眾,因為他們放鞭炮的陣勢實在是太猛了,簡直讓人前所未見啊,只見視頻中兩個男子抱著一捆紅彤彤的鞭炮,直接扔向了一片火海裡,這是咋回事呢?
  • 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花式放鞭炮
    其中最讓人回味,也是最讓人感覺到好玩的那就是放鞭炮了。對於放鞭炮,我們可以玩出各式花樣來,其樂無窮!我們為了增加放鞭炮的趣味性,時常會把好幾個鞭炮圍成一圈。然後,用打火機或者火柴從中間點燃。這樣,只要有一個鞭炮被我們點燃之後,就會自動地點燃其它的鞭炮。你就可以聽到鞭炮接二連三的響聲了。
  •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2015-01-15 14:26:22> 2015年01月15日 14:26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結婚了,放鞭炮添添喜氣
  • 熊孩子放鞭炮被炸飛,過年期間這種危險千萬要警惕!
    同時,家長提醒孩子,井蓋不是玩耍的地方,把明火、鞭炮丟進下水道是危險行為。事實上,基本上每年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搜索「孩子放鞭炮炸井蓋」,顯示了一百萬+條結果,都是有關放鞭炮導致的安全事件。近年來,像這樣小孩子放鞭炮被炸致傷致死的血淋淋的事件頻頻發生,又到了春節,燃放鞭炮的高峰期。孩子們在放鞭炮時,作為家長,你應該注意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