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2020-12-04 縣域觀察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小時候從祭灶也就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開始家裡就開始準備鞭炮了,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晚上六七點天黑的時候家家戶戶就開始噼裡啪啦的不停放鞭炮了。從臘月二十三以後村裡面就更熱鬧了,村子裡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各種年貨,炸東西、蒸饅頭、貼春聯……我家一般都是在每年的臘月二十八左右開始貼春聯,貼完春聯也要放上些鞭炮。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差不多年貨都準備齊全了,這時候就等著過年了,小孩子一個個都特別的精神,也不嫌棄天冷,總是一大早就起床,幾個小孩子聚在一起玩耍,男孩子就喜歡放炮,女孩子喜歡穿新衣服、新頭花。

等到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包餃子,晚上天還沒黑就開始陸陸續續的開始放鞭炮了。母親每次聽到之後都會讓父親去院子裡把鞭炮放了,父親總是會將一串的鞭炮掛在院子中的晾衣服的繩子上,然後點上一根香,快速的點燃鞭炮。每次父親放完鞭炮我總是和弟弟一起在院子裡尋找沒有點燃的鞭炮,然後再一個個的放,有時候還會想一些小主意,把鞭炮的炮灰都倒出來,然後一口氣全點了,這樣出來的效果就像煙花一樣,刺啦一下就沒了。

除夕夜都有守歲的習慣,不過那時候家裡沒有電視機,也不看春晚,我和弟弟都是一早都睡了。有時候睡到一半就會被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吵醒,父親有時候也會披著軍大衣到院子裡再放上一次炮,然後就匆匆的回屋子睡覺了。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亮,父母就已經起床開始包餃子了,這時候陸陸續續也開始有鞭炮聲響了,我們家也會響起鞭炮聲,我和弟弟也匆匆的爬起來,吃完餃子就去爺爺奶奶那裡拜年領紅包了。

這些應該就是我對於春節放鞭炮的印象,關於幾點鐘放鞭炮其實這一點並沒有非常確切的說法,大家都是塗個喜慶,如果你守歲的話零點放就很好,不守歲一大早起來放也是一樣的。不過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規定不能放鞭炮,這也是為了安全和環保,不放炮也是沒什麼的。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而大年初一就是新的開始,可以說農民都是圍繞著開財門,走財運來做著各種事情的。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而大年初一放鞭炮最忌諱的就是啞炮了,或者就是鞭炮沒有放完就停了。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那就是不管家裡有多麼愛乾淨的人,對於大年初一產生的鞭炮紙,幾乎沒有打掃的,原因是什麼?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
  • 放鞭炮吃齋菜 舞醒獅拜大年
    大龍村春節期間「開門炮仗滿堂紅」,小朋友們最愛玩空地上的炮仗紙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古曉彤  本版圖片 受訪者供圖    大年初一是春節最重要的一天,番禺區大龍街的街坊們是怎樣度過這一天的呢?他們會有哪些過年的習俗?
  • 辛德勇:過大年,放鞭炮?
    從少年時期起,一到過年,心頭就會對放鞭炮這檔子事兒,充滿不安。媽媽規矩很多,午夜跨年的時候,鞭炮一定要放響;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放響;初五、十五、二月二都一定要放響。家裡上有兄,下有弟,這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偏偏兄弟三人,沒有一個人對這事兒有一丁點兒興趣。買來的鞭炮一直到放過期點不著火還沒有人去放,是一種常態。母親暴怒,自是事出有因。
  • 【年·記憶】大年初一拾鞭炮
    那個時候我們還小,過年是我們最盼望的事情了。臘月集會,熱鬧非凡,女孩要花帽,男孩買鞭炮,大人們則要置辦過年的必需品。等一切就緒,我們這些半大的孩子就急切地等待穿新衣、放鞭炮。記得有一年除夕,我和同伴玩牌玩到12點就各自回家睡覺去了。大約凌晨五點,同伴個個都穿著新衣服,手裡拿著手電筒,在放完自家的鞭炮之後,紛紛走出家門,到別人家門前撿未燃爆的鞭炮去了。
  • 媒體揭日本華人放鞭炮方法:鞭炮在鐵桶裡邊放
    華人是最擅長做生意的。昭和初年,南京街貨物雲集,客商紛紜,吸引了大量日本人以及各國「異人」(明治初年,日本人也才接觸歐美人,覺得他們和亞洲人長得不一樣,就叫「異人」)。二戰期間,南京街和神戶其他地區一樣,遭受盟軍的大規模空襲,被夷為平地。南京街走向了衰落。
  •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嫁慶典,現代人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用來增加喜慶氣氛。其實古人最早燃放鞭炮,和現在人的作法截然不同,那時候是因為家裡日子不好過的人,才會去燃放煙花爆竹,意思是想要把目前的黴運驅散。
  • 馮恩昌:小時過年放鞭炮
    進了臘月門,最盼年的是爺爺奶奶,盼著在外兒女回來闔家團圓,豈不知小孩子更盼年。那時我在本村上小學,過了臘八就盼放寒假了,放了假就像鳥出了籠,玩過歡天喜地不亦樂乎了。 過年,孩子最期盼的,不是吃好喝好,而是多弄些鞭炮,在玩耍時燃放,聽砰砰啪啪的響聲。離村不遠的臘月集,對我吸引力最大。平時千方百計向母親要幾個小錢,塞在兜裡準備趕集。
  • 童年春節放鞭炮
    幼時家裡生活竭蹶,但每逢春節,媽媽總是千方百計從牙縫中擠出一點兒錢,給三個哥哥一人買一掛最小號的紅鞭炮(100頭),放在八仙桌子靠牆的最裡邊。炮用紅紙包裝,紅得炫目,令我垂涎,恨不得立馬拿到手裡摸一摸,攥一攥,把玩一番,可惜媽媽早已下了最後通牃。不到大年三十晚上,誰動了鞭炮,誰就甭想再放。
  • 劉能故意放鞭炮嚇跑趙四放的牛!
    謝廣坤假裝問是誰放的鞭炮,為什麼放鞭炮,劉能說是他放的鞭炮,為了迎接第一書記,但是不小心點著了鞭炮。謝廣坤認為劉能應該賠償丟牛的損失,劉能卻說這事應該趙四承擔全部損失。就在三人爭吵不休時,老徐拉出趙四說趕緊先找牛才是重點。宋曉峰晚上接小李出院,小李看見宋曉峰大晚上的還帶著墨鏡,就問他怎麼了,宋曉峰先說在山莊讓樹砸著了,小李不信,宋曉峰又說見義勇為,被流氓湊了,小李心疼的說回山莊拿雞蛋給他敷敷。
  •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所以,古往今來,很多人在結婚時,即使一窮二白,也要想方設法弄掛爆竹放一放。為何結婚要放鞭炮呢?這個習俗怎麼來的?眾所周知,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別稱也叫「炮仗」、「爆仗」。鞭炮的起源很早,放鞭炮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超過2000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吉利與歡愉。然而,如果我們追溯鞭炮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最先燃放鞭炮的本意並非是為了喜慶。
  • 大家對於春節不能放鞭炮怎麼看?說不能放鞭炮的專家大家怎麼看?
    2020-12-23 13:09:26 來源: 新手媽媽育兒 舉報   我支持重拾傳統,春節放鞭炮慶祝
  • 男子花3000快錢放把一百掛鞭炮一起放,結果亮了
    湖北黃岡的農村,一個男子過年放鞭炮,差點炸毀自家的房子,他竟然是把三千塊的鞭炮同時點燃,有錢也不能這樣玩。> 小夥子和家人們興高採烈的準備吃年飯,由於去年在家鄉做生意賺了點小錢,為了慶祝和期盼明年能有個好兆頭,小夥子花了3000塊錢,買了百餘掛鞭炮慶祝
  • 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花式放鞭炮
    其中最讓人回味,也是最讓人感覺到好玩的那就是放鞭炮了。對於放鞭炮,我們可以玩出各式花樣來,其樂無窮!我們為了增加放鞭炮的趣味性,時常會把好幾個鞭炮圍成一圈。然後,用打火機或者火柴從中間點燃。這樣,只要有一個鞭炮被我們點燃之後,就會自動地點燃其它的鞭炮。你就可以聽到鞭炮接二連三的響聲了。
  • ·小孩放鞭炮釀成火災
    據目擊者馮先生介紹,下午1時許,先是聽到了幾聲鞭炮響,隨後就聽到有人大聲喊「救命」。「當時我就跑出來了,看到5棟樓道內濃煙滾滾,火勢都老高的,住在樓上的好幾個住戶都通過窗戶往外大喊,可當時沒辦法,因為火是發生在樓道中,上面的人下不來,下面的人也上不去。」  民警循著樓梯,找到了火源燃燒處,發現在二樓與三樓樓梯之間的樓道處,有一些仍未被燒盡的木板和柴禾。
  • 老北京文化:春節期間,放鞭炮都有哪些習俗?
    可見咱們老北京人對春節放炮的重視,已經將放鞭炮當成過年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操辦。所以,每年的春節,老北京城都會有這樣的景象: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此起彼伏,為沸騰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為吉慶佳節譜寫了快樂的篇章。說起北京城春節放鞭炮的歷史,史書上早有記載,清人百一居士就曾經在自己所著的《壺天錄》中提到過京城放鞭炮的事兒,他寫到:「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
  • 天津過年能放電子鞭炮嗎?警方回應!
    (詳情)不少網友表示:沒關係,我放電子鞭炮!廣播君再次提醒天津警方最新回復電子鞭炮也不能放!禁止使用電子鞭炮近日,市民孟先生在《政民零距離》欄目留言詢問:「過年期間,電子鞭炮能放嗎?」公安西青分局回覆:經查,天津市公安局於2019年2月5日下發了《關於做好電子鞭炮管控相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居民禁止使用電子鞭炮。
  • 中國人為何過年愛放鞭炮?
    興奮情緒會跟流感一樣在人群中傳染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放鞭炮禁放後,人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載體,因此,總是覺得還是燃放煙花爆竹「帶勁」。     解禁後,引發火災和人身傷害事故的機率將大大增加,一旦無視法律法規,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爆竹,甚至燃放偽劣產品,還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可人們還是在解除禁令後,普遍出現了迎合心理,儘管煙花爆竹只是「禁改限」,但很多人早已經按捺不住誘惑,購買的購買,偷放的偷放。
  • 「散文」過年話鞭炮,放完小鞭兒,最喜歡拽著滴滴金跑
    過年,得放鞭炮。鞭炮最初之意,是為了驅逐鬼神和迎接新春,但對於一般人而言,鞭炮中的文化內涵,是不去深究的,鞭炮就是一般人家過年的象徵,是過年最熱鬧歡樂的聲音。所以,儘管有不少人因鞭炮的噪音和汙染而反對放,而且,有一些城市還禁止過,但是,更多的人還是覺得大過年的,沒有一點兒鞭炮的響動,那還叫過年嗎?北京好多年前曾經禁止過,這幾年又恢復了,只是限制了時間和地點。對於過年的傳統而言,鞭炮和餃子的意義是同等重要的,一個聽在耳,看在眼的,一個吃在心。缺一不可。否則,年的味道就減少了。
  • 熊孩子放鞭炮被炸飛,過年期間這種危險千萬要警惕!
    同時,家長提醒孩子,井蓋不是玩耍的地方,把明火、鞭炮丟進下水道是危險行為。事實上,基本上每年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搜索「孩子放鞭炮炸井蓋」,顯示了一百萬+條結果,都是有關放鞭炮導致的安全事件。近年來,像這樣小孩子放鞭炮被炸致傷致死的血淋淋的事件頻頻發生,又到了春節,燃放鞭炮的高峰期。孩子們在放鞭炮時,作為家長,你應該注意哪些呢?